「成功人士」在大多數人心中都有一個固有的特質,就是努力!而努力的外在表象呈現出來的便是自律、專注、堅持而繁忙。
普通人為了讓自己貼近成功,也會讓自己看起來自律、專注並忙碌起來。
即使不是為了虛榮地追求「成功」,只為了讓自己變得正向充滿能量,也努力著粉飾自己的生活,扮演著「努力」的模樣。
是的,很多時候我們都貌似很努力,卻不曾真正收穫。於是我們常常洩氣,質疑人生,否定自我,索性打回原形。
1
我們很想自律,卻往往被諸多意外打破。
每年都會給自己立下最偉大的「flag」,每月都會有不同的目標計劃,開始要做個自律的人。的確,真正的自律有著無比大的威力:胖子堅持控制飲食和鍛鍊可以變成一個漂亮的瘦子;懶惰的人勤奮起來比誰都厲害;窮怕了的人發瘋式地賺錢恐怕誰也阻擋不了......
可是,我們有多少時候真正能做到自律,又有多少時候用意志力控制著自己的行為。無數次暴飲暴食之後狠下決心一定要戒掉甜食戒掉宵夜,而下一頓美食來臨又用「算了吧,明天開始」作為理由。無數個追劇打遊戲刷朋友圈熬夜後都無比懊悔:明天一定一定不能熬夜,爭取23點前入睡。可是明天後天或許又有朋友聚會、加班等各種理由讓自己破戒。
真正自律的人是怎樣的?我想身邊太多,我們不必一一舉例,且不論Ta有多大成就,僅看Ta的外形、精神狀態便可知曉:比同年人年輕,有活力,生活規劃得井井有條,目標清晰,步驟穩健,遇事不慌不亂。這些足以成為一個人可以成事有作為的先決條件。
2
我們很想專注,卻一直被很多瑣碎幹擾。
提起專注,我會特別欽佩那些一心一用,心無旁騖之人。
當今社會,或者說當下職場特別喜歡推崇什麼多面型人才,喜歡把每個人最好訓練成可以一腦多用,同時幹各種事情,完成領導交辦的各項任務。而這樣的人往往表面看著利索有效率,反應靈活聰明,最深得人心,其實不然。俗話說術業有專攻,每個人都有自身的優劣勢,多才多藝或是說能力全面者只佔極少數,能夠在最優處發揮極致才可能創造最大效益。況且每個人精力有限,這是固定的限能,能夠兼顧好各方面必然有「顧此失彼」之處。
於是,專注本身就極其苛刻和自私,容不得半點貪心和馬虎。
遺憾的是,我們常常做不到真正的專注,為什麼?一是雜念太多,二是過於貪婪。
主業沒幹好就想著找副業,還美其名曰多條腿走路,斜槓青年,實則啥也沒幹好,沒有足夠的專業何來真正的成就和財富?說的就是當下芸芸眾生,包括自己。
工作的時候刷圈,刷圈的時候看劇,追劇的時候和朋友聊天,一條信息就會打斷正在做的任何一件事情。
某日在健身房我就看到不少人在跑步機上還能刷手機,回信息,真是佩服至極:對安全性要求如此高的健身運動都能一心兩用,難道不怕發生意外嗎?
現在的人都無法沉靜下來做一件事,工作是工作,娛樂是娛樂,吃飯是吃飯,睡覺是睡覺,其實很簡單,可是我每個人真的都沒有完全做到。這是時代的悲哀?還是我們出了問題?
3
我們很想堅持,無奈總是功虧一簣。
堅持,不必多說,我想這是成功的重要法則,也是一個人毅力衡量的標尺。有多少失敗死在了半途而廢,又有多少成功贏在了最後的堅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大多數人失敗的致命原因。
一開始信誓旦旦,仿佛打了雞血般的鬥志,這是我們每個人的常態。然而在持續的過程中就不斷有人退出。理由很多:沒時間,沒動力,沒效果,沒收益......在結果沒有顯現完整的過程中敗下陣來。所以,我們重複的開始著一次次的「堅持」,卻從未真實地堅持下去。
為什麼堅持那麼難?因為堅持,意味著抵抗所有的不可抗力和誘惑,讓人持續處在永恆的「不舒適區」。只有衝破「不舒適」,變成良性循環才能體會堅持的快樂和收穫堅持的碩果。
4
我們通常很忙,可是最終瞎忙一場。
有時候忙碌變成一種藉口,一種偽裝,讓我們看起來無比「充實而有意義」。
每天事情紛繁複雜,一件接一件;瑣碎的事務很多,無從下手;一開機就進入工作狀態,可以披星戴月連軸轉......
有事忙,無事也忙;工作累,沒工作也累,說的是不是就是你我他?
並不是所有的忙碌都意味著充實,同樣並非所有的忙碌都是成功。或許是你的能力有限,讓本該輕鬆有條理的工作內容變得複雜;亦或許是你的拖延症讓簡單的事情變得迫在眉睫;再或許你的愚鈍讓無關緊要的事情佔據了大量的時間,耗費了無窮無盡的精力......
因此,忙碌只是一種表象,與一個人的勤奮和努力根本不劃等號。善於把握工作和生活的重心,選擇正確的努力方向,讓忙碌變得有序而充滿價值才能真正獲取成功。
大多時候,我們「努力」在別人的眼中;
太多時候,我們「努力」在朋友圈裡;
更多時候,我們「努力」著感動自己。
我們忙著宣告,忙著打卡,忙著做出一切看似「努力」的模樣,於情於理也能用正向的意念支撐自己微弱可憐的決心,可是很快會幻滅和被擊潰。
那麼,還是先卸下偽裝,做真實的自己吧。努力的樣子不需要別人肯定,成功的模樣不止一種;比起去刻意模仿「努力」,還是沉靜下來做好每一件事,過好每一天更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