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靜脈曲張是周圍血管疾病中最常見的疾病,多見於中老年人。河北省中醫院周圍血管科主任馬雲龍提醒,下肢靜脈曲張是一種不能自愈的進行性發展性疾病,患有靜脈曲張,要及早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下肢靜脈曲張困擾了他30年
早在30年前,王先生就被確診為左下肢靜脈曲張。「開始時不痛不癢,只是小腿上靜脈輕微迂曲擴張、隆起。」王先生說,他吃過一些藥,但治療效果不顯著。近幾年,王先生下肢靜脈曲張的範圍越來越大,久坐久站後腿沉、腿脹嚴重,小腿皮膚出現浮腫、色素沉著,夜間時有瘙癢。之後,他趕到河北省中醫院就診。
馬雲龍為王先生進行了彩超檢查,對下肢靜脈病情進行細緻評估,制定了射頻消融微創治療手術方案。術後,王先生走路時下肢輕快,沉脹完全消失。
下肢靜脈曲張危害不容小覷
「下肢靜脈曲張發病與個人生活習慣、遺傳等因素有關。」馬雲龍表示,長時間站立、久坐、重體力勞動及肥胖的人患該病風險更高。
靜脈是血液回流心臟的通道,由於腿部靜脈血管中的「靜脈瓣膜」長期承受過度的壓力,造成瓣膜破壞,逐漸鬆弛,不能緊閉,導致血液返流,淤積在下肢,形成靜脈曲張。主要表現為腿部靜脈迂曲擴張,隆起呈蚯蚓、團塊狀。
隨著病情逐漸發展,還會引起腿部水腫、憋脹和疼痛,繼之小腿皮膚出現色素沉著和瘙癢,並產生靜脈潰瘍,最終形成「老爛腿」。還可能合併破裂出血、血栓等併發症,甚至引起深靜脈血栓,導致致死性肺栓塞的發生。
專家支招
如何預防靜脈曲張?
馬雲龍表示,預防靜脈曲張,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避免久站、久坐。如果雙腿長時間保持同一個姿勢就會減少腿部血液循環,並使血液在腿部血管中聚集。因此,站立時間長或久坐的人每隔半小時可以走動幾步,做做下肢屈伸運動,休息時把腿抬高,促進靜脈回流。
加強鍛鍊,保持理想體重。適度的鍛鍊可以改善腿部的血液循環和肌肉張力,而且加強鍛鍊也有助於減肥。如果超重或肥胖,多餘體重會增大下肢靜脈壓力,加大靜脈曲張的可能。
選擇合適的鞋子和寬鬆的衣服。高跟鞋會使小腿肌肉在走路時負擔更多,不利於腿部血液循環,而過緊的衣服也可能會影響腰部、腿部或腹股溝部的血液循環。
保持均衡飲食。均衡的飲食加上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可使體內鹽含量降低,纖維含量升高,從而穩定血壓,減少靜脈壓力。
此外,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或長期站立工作的人,可以穿醫用彈力襪,彈力襪通過科學的壓力梯度分布,促使靜脈血液有效向心臟回流。
(燕都融媒體記者 檀亞楠)
【來源:燕趙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