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州2月1日電 (鄭江洛)「雪域之光·昌都唐卡藝術展」1日在福州三坊七巷「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苑」正式展出。該展由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西藏昌都市文化局和福建省藝術館(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將持續至2月20日。
唐卡藝術是藏族文化中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多畫於布或紙上,然後用綢緞縫製裝裱,上端橫軸有細繩便於懸掛,下軸兩端飾有精美軸頭,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
西藏昌都市文化局產業科負責人李佳斌表示,此次展覽將展出超過40幅西藏昌都特色傳統手繪唐卡作品。內容題材既包括寓意美好的人物唐卡,也涉及傳統藏醫藏藥。
據介紹,展出的作品類型既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嘎瑪德勒等大師們的代表作品,也有一些新生代優秀唐卡畫師和昌都文化產業扶貧項目「百幅精品唐卡工程」作品,還有傳統唐卡技藝與福建農民漆畫技藝融合的作品。
在展覽現場,遊客將可以聽取講解員講解,了解唐卡基礎知識和作品內涵,也可以用手機掃二維碼掌握每幅唐卡簡介,還可以與現場畫師互動體驗唐卡繪製。
市民正在觀賞唐卡畫師作畫。 鄭江洛 攝
據了解,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於2016年與昌都市人民政府籤訂了《福建省文化廳西藏昌都市人民政府文化發展對口支援工作協議書》,並按照協議內容,從資金支持、項目援助、文化交流、人才培養、設備援助等五個方面累計援助昌都文化系統各類規劃外文化項目折合資金超過540萬元人民幣。
除此次專題展外,該廳2016、2017、2018連續三年在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6·18」福建省項目成果交易會等為昌都市提供唐卡展覽平臺,還於2017年支持昌都畫師在福州舉辦專題唐卡展,同時,在泉州市設立了唐卡展銷窗口。預計此次展覽結束後,昌都市將與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苑達成長期唐卡合作協議。
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巡視員、昌都市文化局(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張立峰表示,該展的意義在於促進閩昌兩地文化交流、交往、交融,共同推動唐卡這類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同時進一步擴大昌都文化的影響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