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映維網 作者 廣州客
一組羅切斯特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贏得了Facebook研究院的OpenEDS Challenge挑戰賽。Facebook希望通過這項大賽來鼓勵社區開發先進眼動追蹤解決方案,而由三名羅切斯特理工大學Chester F. Carlson Center for Imaging Science的博士生領銜的團隊贏得了第一名。
眼動追蹤功能可以幫助虛擬實境系統進一步實現更具沉浸感的體驗。所以,眼動追蹤必須準確,穩定,支持所有人和所有環境。
來自尼泊爾的成像科學博士生、論文作者之一Aayush Chaudhary表示:「目前的眼動追蹤主要是通過檢測瞳孔並將2D或3D模型擬合到數據。OpenEDS Challenge挑戰賽的總體目標是分離眼睛圖像中的虹膜,瞳孔和鞏膜,從而令2D模型和3D模型適配一個緊湊模型。」
為了幫助擴展眼動追蹤的用例,Facebook研究院提出了一項挑戰:創建一個能夠實時工作的強大計算機模型。他們要求制勝的解決方案必須準確,強大且具有高能效。
來自印度的成像科學博士生Rakshit Kothari指出:「當我們談論在智慧型手機等設備進行眼動追蹤時,你需要可以實時運行的小型模型。你需要能夠拿出手機並立即使用,無需進行大量的計算。」
在顧問老師的支持下,Kothari, Chaudhary,以及另一位來自尼泊爾的成像科學博士生Manoj Acharya用一個月的時間開發了所述的解決方案。他們運行了無數的模型,不斷完善自己的方法,並在比賽的最後一天贏下了比賽。 一路走來,他們克服了一系列意料之外的困難,並最終構建出一個實用的模型。
Acharya說道:「圖像有時會出現我們從未料到的情況,而我們的模型必須智能地處理它們。例如,如果你正在訓練這個模型利用無任何眼妝的圖像來尋找特徵,然後突然之間有人花化了眼妝。你需要一個足夠聰明和智能的模型來解決所述問題。」
這實際上是羅切斯特理工大學各實驗室和學院之間的跨學科合作項目。這三位博士生與其他合著者進行了合作,其中包括來自印度的計算機科學研究生Nitinraj Nair和來自尼泊爾的成像科學博士生Sushil Dangi。他們同時與Jeffrey Pelz教授,Gabriel Diaz助理教授,Christopher Kanan助理教授,以及Reynold Bailey教授等顧問老師進行了緊密的合作。
研究在四個羅切斯特理工大學實驗室進行,包括Multidisciplinary Vision Research Laboratory (MVRL), PerForM (Perception for Movement) Lab, Machine and Neuromorphic Perception Laboratory (kLab) ,以及Computer Graphics and Applied Perception Lab。
團隊成員將於11月2日在韓國首爾舉行的2019 OpenEDS Workshop中展示他們的解決方案。
團隊獲得了5000美元的獎金,而他們將會把獎金捐贈給新成立的illem 「Bill」 Brouwer Endowed Fellowship,從而支持Chester F. Carlson Center for Imaging Science中的學生研究。
原文連結:https://yivian.com/news/68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