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因子高居榜首!國際挑戰賽冠軍!大工科研再獲重要進展

2020-11-28 大連理工大學

日前,電信學部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李培華教授課題組在深度學習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課題組創新性地提出一種深度卷積神經網絡模型,在國際標準數據集上取得領先的性能並獲得國際大規模自然物種識別挑戰賽冠軍

李培華教授課題組所撰寫的論文被計算機視覺和人工智慧領域國際公認的頂級期刊《IEEE模式分析與機器智能彙刊》(簡稱IEEE TPAMI)錄用在線發表,論文題目為《Deep CNNs Meet Global Covariance Pooling: Better Representation and Generalization》。IEEE TPAMI的科學引文索引影響因子為17.73,在2019年穀歌所發布的學術影響力排名中,位列所有計算機工程、電子工程及人工智慧相關期刊之首。

深度神經網絡模型是計算機視覺和人工智慧中最為核心的關鍵技術,在圖像和視頻識別、場景理解、醫療診斷和機器人感知等領域中起著基礎性作用。

正是由於其基礎性和核心作用,深度神經網絡模型是世界上各大科研機構和高科技公司的重點研發內容。然而已有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如何設計更寬或更深的神經網絡架構,卻忽略了對高階非線性的挖掘,限制了模型性能的進一步提高。對此,課題組創新性地提出一種矩陣冪正規化高階聚合深度卷積神經網絡設計範式,通過學習卷積特徵二階或更高階信息作為圖像表徵,極大地增強了模型的非線性建模能力。

在理論層面,論文從概率和統計的角度證明了所提出的模型能夠在高維度和小樣本條件下穩健地估計卷積特徵的高階統計量,並進一步從信息幾何的角度建立了網絡模型與黎曼測度之間的密切關聯;在應用層面, 所提出的模型在通用物體識別/場景分類/細粒度分類/紋理分類國際標準數據集上取得領先結果,識別性能顯著地優於已有模型。

基於所提出的深度卷積神經網絡模型,課題組參加了CVPR大規模自然物種識別挑戰賽,在來自世界各地的科研院所/高科技公司的59支隊伍中取得第一名,獲得國內外學者和工業界的廣泛關注。

課題組應邀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辦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科學家浙江行」活動, 論文作者、博士研究生謝江濤在路演中向與會科研人員和企業家對該項研究成果進行了專門宣講和介紹。作為計算機視覺領域的基礎和核心技術,課題組所提出的模型在商品識別、自主/無人駕駛車輛、無人值守超市和基於視覺的智慧城市建設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該論文是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471082和61971086資助下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其總體研究思路和研究內容為李培華教授團隊提出並完成。

論文第一作者王旗龍為實驗室培養的博士研究生,現任職於天津大學人工智慧學院,入選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即「博新計劃」);

論文第二作者謝江濤為碩博連讀研究生,從大二開始進入課題組從事科研工作,目前在頂級期刊/會議上發表5篇論文

論文通訊作者為李培華教授,近年來的研究工作主要發表於計算機視覺/人工智慧的頂級會議CVPR/ICCV/NeurIPS和頂級期刊IEEE TPAMI/TIP等,主持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並致力於通過與企業合作將研究成果落地到實際產品中。

內容來源:大連理工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部 大連理工大學官方微信平臺

編輯:張杭曉

校對:徐一丹

責任編輯:周學飛

相關焦點

  • 影響因子高居榜首!國際冠軍!大連理工大學科研再獲重要進展!
    近日,大連理工大學電信學部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李培華教授課題組在深度學習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課題組創新性地提出一種深度卷積神經網絡模型,在國際標準數據集上取得領先的性能並獲得國際大規模自然物種識別挑戰賽冠軍。
  • AI 影響因子 8 月份回顧:騰訊 AI Lab 再佔榜首
    距離「AI 影響因子」上線已經五個月時間,4 月份至 7 月份我們相繼推出四篇「AI 影響因子」的相關盤點:AI 影響因子:4 月份都有哪些企業研究院在影響你?AI 影響因子 5 月回顧:國內企業研究院 89 篇頂會論文被錄用,商湯騰訊阿里領銜AI 影響因子 6 月份盤點,曠視科技、阿里達摩院領跑AI 影響因子 7 月份回顧:頂會論文收穫季,一馬當先的研究院原來是它!
  • 澳柯瑪冷藏展示櫃再獲品牌口碑冠軍
    近日,《2019年冷藏展示櫃的品牌口碑報告》正式發布,澳柯瑪從21個品牌中脫穎而出,再獲冷藏展示櫃好口碑冠軍。其中,在質量認可度方面,澳柯瑪在本維度中一枝獨秀,以6.92的高分值高居榜首。企業美譽度方面,澳柯瑪以7.86的分值位列第一。
  • 大連理工大學信通學院李培華團隊最新研究成果被領域內國際頂級...
    大連理工大學電信學部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李培華教授課題組在深度學習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課題組創新性地提出一種深度卷積神經網絡模型, 在國際標準數據集上取得領先的性能並獲得國際大規模自然物種識別挑戰賽冠軍。
  • ...理工大學信通學院李培華團隊最新研究成果被領域內國際頂級期刊...
    大連理工大學電信學部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李培華教授課題組在深度學習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課題組創新性地提出一種深度卷積神經網絡模型, 在國際標準數據集上取得領先的性能並獲得國際大規模自然物種識別挑戰賽冠軍。IEEE TPAMI的科學引文索引影響因子為17.73,在2019年穀歌所發布的學術影響力排名中, 位列所有計算機工程、電子工程及人工智慧相關期刊之首。
  • 蟬聯冠軍,山東大學學子在全國並行應用挑戰賽上獲佳績
    會上,大會組委會揭曉了第四屆國產CPU並行應用挑戰賽(簡稱CPC)以及第八屆「英特爾杯」全國並行應用挑戰賽(簡稱PAC)的比賽結果。兩項賽事中,山東大學軟體學院的三支參賽隊伍分別獲得一項金獎、一項銀獎、一項銅獎。在PAC賽事中,山東大學軟體學院 「熬夜不禿頭」參賽隊(隊員包括閆立峰、甘安霆、趙展、魏晨浩)以優異成績斬獲金獎,衛冕冠軍。這是山東大學第一次衛冕PAC冠軍。
  • 重要進展!大工在該領域進入國際前列!
    近日,我校生物工程學院朱志偉教授與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Jens Nielsen教授合作,在國際催化領域頂級期刊Nature Catalysis發表酵母多維代謝工程領域最新研究成果,文章發表後得到國際媒體和研究同行廣泛關注
  • 深圳大學副校長科研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文章,影響因子40+!
    研究前景本文具體介紹了超浸潤微圖案化平臺的製備方法及與多種傳感技術的結合應用,總結了超浸潤圖案化平臺在生物傳感領域的研究進展,並展望進一步的發展方向。仿生超浸潤微圖案化平臺製備包括多級結構製備,疏水修飾和圖案化處理。
  • 2014年(2013版)SCI影響因子點評
    2014年7月30日訊 /生物谷BIOON/ --今年的SCI雜誌影響因子似乎來的有點遲,等待對於許多科研人員,尤其是研究生來說,簡直是一種煎熬。但是小編相信好事多磨,根據之前科學網孫學軍的預測版本,咱們一起盤點一下今年影響因子的變化。1.CA-CANCER J CLIN的影響因子。去年打破記錄到150多分,今年將回歸到100分左右。今年CA-CANCER J CLIN影響因子不僅沒有下降,反而一路飆升至162.5。對比排名一二位的數量級差異,腫瘤研究的熱度就可想而知了。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團隊獲國際頂會CVPR2020光譜重建比賽冠軍
    通信工程學院李嬌嬌老師帶領的參賽隊伍IPIC_SSR在光譜重建挑戰賽(Spectral Reconstruction from an RGB Image)賽道中榮膺Clean賽道冠軍,並受邀在5th NTIRE:New Trends in Image Restoration and Enhancement workshop and challenges的線上研討會上做專題報告。
  • 福建物構所高居裡溫度雜化鈣鈦礦光鐵電半導體研究獲進展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光鐵電半導體因結合了鐵電性和優異的半導體性能,在光電器件領域吸引了科研工作者的興趣。然而,二維雜化鈣鈦礦鐵電的居裡溫度的有效調節仍是挑戰。研究表明,乙胺是設計高居裡溫度二維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光鐵電半導體的有效「限域孔洞轉子」,並為合理設計具有優異半導體性能的高居裡溫度雜化鈣鈦礦光鐵電半導體提供了新思路。
  • 大連理工大學科研又有重大突破,10項成果獲國際關注!
    近期,學校在一系列科研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本期帶大家看看這些硬核科研新成果、新發現。四、李培華教授團隊最新研究成果被領域內國際頂級期刊錄用大連理工大學電信學部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李培華教授課題組在深度學習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課題組創新性地提出一種深度卷積神經網絡模型, 在國際標準數據集上取得領先的性能並獲得國際大規模自然物種識別挑戰賽冠軍。
  • 白春禮:「自然指數」國際排名中科院連續8年佔據榜首
    中新社北京9月16日電 (記者 高凱)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16日在北京稱,在「自然指數」國際排名當中,中國科學院已連續8年佔據全球榜首。資料顯示,2014年11月,英國自然出版集團首次發布全球「自然指數」。
  • 2020年SCI期刊影響因子重磅發布!你投過的期刊漲了嗎?
    每年六月中下旬,都是無數碩士生、博士生以及眾多科研工作者們,翹首以盼的日子。因為這時候,Web of Science會公布新一年所有學術期刊的最新影響因子,甚至可能剔除某些不合格刊物。而這些期刊的影響因子於碩、博研究生們能否畢業,以及科研工作者們是否能晉升及獎金等情況息息相關。
  • Light最新影響因子14,國際光學類期刊排名第2
  • 大工生命科學與藥學學院張嘉寧教授團隊在O-GlcNAc糖基化生物學...
    大工生命科學與藥學學院張嘉寧教授團隊在O-GlcNAc糖基化生物學功能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2020-11-25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就業率高居澳洲大學榜首的不是八大,而是它!
    RMIT持續為學術界、政界、商界輸入大量優秀畢業生,並因其就業率高居澳大利亞榜首而聞名遐邇。歷史悠久二戰期間,RMIT為聯軍培養了大量技術人才,因此伊莉莎白二世女王為RMIT授予皇家Royal冠名權,並頒發了皇家特別基金,RMIT也是澳洲唯一一所被大英帝國皇室授予皇家銜稱的大學機構。
  • 影響因子發布,亮點紛呈(MedSci點評)
    新的影響因子有幾大看點,值得回味。 1 中國大獲豐收。以往Cell research(投稿經驗)一直高居亞洲第一,今年繼續看漲至9.416。然後它已經不在中國是第一了!排名中國第一,也是亞洲第一的是J MOL CELL BIOL (投稿經驗),達到驚人的13.4,是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院主辦。
  • 中國青少年女排高居世界第一 地位無人能撼
    原標題:中國青少年女排高居世界第一 地位無人能撼 國際排聯日前正式公布了新一期青少年排球國家隊世界排名。憑藉在今年女排世青賽和世少賽上雙雙奪冠的佳績,中國青少年女排繼續高居世界排名第一位置,地位無人能撼。
  • 大工再登央視!《科學》雜誌合作期刊在大工發行!
    大工再登央視!《科學》雜誌合作期刊在大工發行!·政務 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建設科技強國的重要指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