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生命科學與藥學學院張嘉寧教授團隊在O-GlcNAc糖基化生物學...

2021-01-10 澎湃新聞
大工生命科學與藥學學院張嘉寧教授團隊在O-GlcNAc糖基化生物學功能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2020-11-25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大連理工大學生命科學與藥學學院與華大基因近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合作發表題為「Proteomic profiling and genome-wide mapping of O-GlcNAc chromatin-associated proteins reveal an O-GlcNAc-regulated genotoxic stress response」的研究論文,報導了O連接N乙醯葡糖胺(O-GlcNAc)糖基化在腫瘤細胞的基因轉錄重編程中的重要生物學功能。該研究首次以多層次組學視角全景式解析腫瘤細胞中O-GlcNAc糖基化控制複雜基因表達網絡中的有序規律,為更全面認識腫瘤等重大疾病的發生發展機制研究提供多組學數據,並將進一步有力指導新藥物靶點的發現。文章第一作者為劉宇博副教授和陳秋實博士,通訊作者為張嘉寧教授和任豔研究員。

染色質複合物的表觀修飾參與調控複製、轉錄等以DNA為模板的生命過程,在細胞命運決定過程中不可或缺。發現和解析染色質複合物新的表觀修飾有助於理解和揭示表觀遺傳的分子機制,是生命科學研究的熱點之一。近年來,染色質複合物被證明普遍存在可逆的O-GlcNAc糖基化修飾。張嘉寧教授團隊前期研究發現FOXA1、c-Myc、CEPBP等重要轉錄因子存在O-GlcNAc修飾,對腫瘤轉移、耐藥、增殖等惡性表型具有促進作用。在此基礎上,論文系統全面地描述和挖掘了O-GlcNAc糖基化的轉錄調控因子及其在腫瘤細胞應激反應中的功能,建立了以O-GlcNAc糖轉錄因子組為節點的全基因組範圍轉錄調控網絡,提示染色質蛋白O-GlcNAc糖基化可能是一種新的表觀遺傳密碼,O-GlcNAc糖基化對轉錄重編程的調控可能是腫瘤等重大疾病發生發展的重要環節和普遍規律。

為了解析O-GlcNAc修飾的生物學功能,論文在糖代謝標記技術的基礎上,發展了一種基於化學基因組學的多組學聯合分析新策略,實現了在全基因組範圍內深度剖析O-GlcNAc密碼與轉錄調控的關係。應用該策略,論文對基因毒應激反應前後腫瘤細胞的多組學進行貫通比較分析,發現了基因毒刺激誘導的O-GlcNAc染色質結合位點由增強子向啟動子轉移的變化規律及O-GlcNAc密碼的轉錄激活功能。其中,O-GlcNAc修飾調控的NRF1轉錄因子在該轉錄調控網絡中扮演關鍵角色。O-GlcNAc糖基化激活了該轉錄因子的染色質結合能力和轉錄調控功能,這對腫瘤細胞的基因毒耐受表型起到重要影響。

同時,該研究發展的化學基因組學新策略還將廣泛用於分析O-GlcNAc糖基化調控的生理過程和疾病演變過程的分子機制,為O-GlcNAc糖基化的生物學功能研究提供新方法。

以上研究工作的總體思路由張嘉寧教授、劉宇博副教授提出並實施,合作者華大基因任豔研究員和陳秋實博士在蛋白組學分析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生命科學與藥學學院碩士研究生張娜娜、曹禺負責糖代謝標記相關實驗,本科生李坤、郝欣雅、劉益民在論文的生物信息學分析中做出貢獻。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大連理工大學基本科研業務費的資助和北京大學陳興教授的大力支持。

文章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9579-y

新聞來源:大工新聞網

編輯:王天姝

校對:白書彬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生命科學與藥學學院張嘉寧教授團隊在O-GlcNAc糖基化生物學功能...
    大連理工大學生命科學與藥學學院與華大基因近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合作發表題為「Proteomic profiling and genome-wide mapping of O-GlcNAc chromatin-associated proteins reveal an O-GlcNAc-regulated genotoxic stress
  • ...學院張嘉寧教授團隊在O-GlcNAc糖基化生物學功能研究中取得重要...
    大工生命科學與藥學學院張嘉寧教授團隊在O-GlcNAc糖基化生物學功能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2020-11-25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Nat Comm 丨揭示O-GlcNAc糖基化調控基因毒應激反應作用機制
    研究表明,O-GlcNAc糖基化在調節應激反應和細胞穩態中發揮重要作用。在其眾多底物中,轉錄因子的O-GlcNAc糖基化可能通過動態調控轉錄活性的「開關」以適應包括基因毒在內的多種的外界刺激,提高腫瘤細胞死亡閾值。
  • 【學術前沿】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五期WLLA學員關鋒團隊揭示糖基化...
    【學術前沿】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五期WLLA學員關鋒團隊揭示糖基化修飾抑制乳腺腫瘤細胞外囊泡的生物學… 2020-11-02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易文教授等PNAS發文:O-連接乙醯葡糖胺糖基化修飾調控細胞中蛋白翻譯的新機制
    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在4月2日在線發表了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易文教授實驗室的最新研究成果「O-GlcNAcylation of Core Components
  • 詩碧曼與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建立聯合實驗室
    詩碧曼集團董事長兼首席研發官朱建霞,南京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發展委員會主任談哲敏,南京大學發展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教育發展基金會秘書長張曉東,發展委員會國內部主任王俊,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黨委書記紀勇、院黨委副書記周方、副院長董磊、副院長朱景寧、副院長晨曦,生物技術與藥學系系主任孫洋等眾多校、院領導共同出席了本次盛會,紀勇書記主持了會議。
  • 中科大生命科學學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是國家生命科學高層次專業人才的培養基地,同時也是生命科學重要的科學研究基地。學院具有生物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和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物物理學、神經生物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5個博士點及生物學博士後流動站。
  • 植物所揭示植物中O-GlcNAc糖基化介導表觀遺傳修飾調控發育新機制
    >細胞內蛋白質翻譯後O-連N-乙醯氨基葡萄糖(O-GlcNAc)修飾,由O-GlcNAC糖基轉移酶催化完成,這種糖基化修飾參與調控細胞內多種重要的生物學過程在植物中,這種動態的蛋白糖基化與磷酸化修飾調節植物春化作用介導的開花過程,而O-GlcNAc信號與組蛋白表觀遺傳調控的關係尚不清楚。
  • 數學與統計學院與生命科學學院聯合舉行學科交叉融合交流會
    》(國科辦基〔2019〕61號)等文件精神,促進學科交叉融合,支撐我校生物學一流學科發展建設,11月23日下午,生命科學學院和數學與統計學院學科交叉融合交流會在數學與統計學院二樓會議室召開。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張立新教授帶領生命科學學院胡築兵教授、徐秀美教授、郭思義教授、寧昕博士和熊海波博士等參加交流會。數學與統計學院參加交流的包括院長馮淑霞教授、副院長韓小森教授、王波教授,以及學院生物數學團隊相關成員葛志昊教授、楊曉慧教授、陳愛敏副教授、王沛副教授、劉志廣副教授、楊利軍副教授、鄒廣安副教授等。
  • 大工再登央視!《科學》雜誌合作期刊在大工發行!
    大工再登央視!《科學》雜誌合作期刊在大工發行!《代謝探索》雜誌主編由大連理工大學肖桂山教授擔任。美國科學促進會《科學》雜誌系列期刊出版人比爾·默然,中國醫師協會編輯部王德主任,中國醫師協會臨床精專委癌症代謝與治療專委會田豔濤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大連理工大學彭孝軍教授,大連理工大學化工與環境生命學部郭新聞教授出席籤字發行儀式並致辭。
  • 我校自動化學院宋永端教授團隊和生命科學學院林正紅教授團隊分別取得研究領域重要突破
    宋永端教授團隊在控制學科相關領域取得重要突破自動化學院宋永端教授團隊通過與國際著名控制專家密西根州立大學的Hassan Khalil 教授團隊深入合作,成功破解了非線性非最小相位系統輸出調節控制難題。有關成果近日被國際控制領域頂級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作為長文錄用(文章第一作者是重慶大學自動化學院博士研究生黃秀財,通信作者為重慶大學自動化學院宋永端)。
  • 清華生命科學學院吳嘉煒教授、俞立教授榮獲「第六屆談家楨生命...
    清華生命科學學院吳嘉煒教授、俞立教授榮獲「第六屆談家楨生命科學創新獎」  清華新聞網9月24日電 近日,在公布的第六屆「談家楨生命科學獎」獲獎名單中,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吳嘉煒教授、俞立教授同時榮獲「談家楨生命科學創新獎」。
  • 大工數學學院首度開展赴美名校名企交流實踐
    為拓展學生國際視野,增強對世界名校名企的認知了解,大工數學學院首次組織15名本科生赴美進行了為期11天的訪學實踐。
  • 上海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生命科學學院秉承「溯生命本源 求科學真知」的院訓精神,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以師範教育為特色、以科學研究為重點、以社會服務為拓展,面向生命科學前沿,打造以基礎生物科學、生物農業和生物環境為重點的生命科學,服務於生命科學、園藝科學、食品科學和都市環境與生態等多個領域,是一所「人才、科研和學科」三位一體的高水平研究教學型學院。
  • 南陽師範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一座探索生命科學的殿堂
    南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這所城裡有一所本科高等院校↓南陽師範學院校園裡有一座探索生命科學的殿堂↓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一2020年招生計劃和往年錄取情況012020年生科院本科招生計劃022017~2019年河南省本科錄取情況
  • 清華大學藥學院尹航團隊和原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醫學院、現...
    原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顏寧領導的團隊在2014年和2015年相繼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和GLUT3的高解析度晶體結構,與此同時將目標鎖定PfHT1,並在結構解析的基礎上與清華大學藥學院尹航教授團隊合作進行基於結構的小分子藥物開發。
  • 生命科學:質譜技術應用研究的主戰場
    《質譜團隊簡介》(第二期)  目前,質譜技術不僅在化學分析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在生命科學領域的重要性更是日益凸顯,甚至被稱為科學家們探索生命奧秘的在本次質譜會議中,多個質譜研究團隊都介紹了質譜技術在生命科領域的應用。
  • 學科特寫 | 生命科學學院:探索生命的奧秘
    有人說,一切知識都來自人類的好奇,而最讓人類好奇的莫過於生命的奧秘。探索生命的奧秘,讓我們一起走進生命科學學院。悠久的歷史傳承、深厚的學術積澱讓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在國內享有盛名,蓬勃興旺的發展更令學院實力躋身國際前列。在2018年、2019年QS世界大學生命科學專業排名中,生命科學學院均位列第38名,領跑中國大學生物院系。
  •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VS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選哪個?
    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生命科學學院每年都會為我國的生命科學領域輸送大量高素質的本科畢業生,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兩所學校的生物學都達到了A+水平,國內領先。1. 學院方面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前身為清華大學生物系,1952年被併入北大,1984年復系,2009年更名為生命科學學院。全院教研系列、教學系列和研究系列教職工共有9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