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會「一見鍾情」
現實生活中,兩個人初次見面的時候可能會產生一種神秘的感覺或印象,這種感覺使得我們一見到對方就被深深地吸引,對其產生好感,產生強烈的與對方接近的願望,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一見鍾情」。那麼,「一見鍾情」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有沒有什麼科學依據,是不是能夠最終成就一段美好姻緣呢?事實上,所謂的「一見鍾情」很大程度上源於人們初識的「第一印象」。在兩人初次見面的時候,往往在短短的幾秒鐘內就會給彼此留下印象,而反覆注視幾次就會形成比較確定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在陌生人交往過程中是十分重要的,雖然它並非總是正確的,卻是最鮮明、最牢固的,並且決定著以後雙方的交往。因為人們總是容易被最初看到、聽到的事物影響,並留下揮之不去的記憶。如果兩人在初次見面時都給彼此留下了一個好印象並瞬間擦出了火花,就可以稱為「一見鍾情」了。若是從科學的角度來解釋,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免疫類型的配對」理論,也就是說人們會接受與自己免疫類型不同的異性身上發出的某種「信息物質」,從而對對方產生愛慕之情。因此,這是一種動物本能的驅使,是人類在不斷進化的過程中為了使自己後代更加健康、強壯、具有較高免疫力而進行自然選擇的結果。
同時,也有人認為當人們看到與自己長相相似的異性時會更容易墜入愛河。這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考量的。當我們憑著直覺認為自己喜歡某人後,就會不自覺地從對方身上尋找吸引自己的各種優點,從而使自己的這種直覺正當化、合理化。當然,我們也不排除這其中有以貌取人的成分。據調查研究發現,男性一見鍾情的概率要比女性要稍高一些。因為男性更容易以貌取人,而女性會更加注重對方的內涵。
但需要注意的是,雖然「一見鍾情」非常美好,也有可能最終成就一段美好的姻緣,但是「一見鍾情」畢竟只是一個好的起點,愛情能否長久,彼此是否會有一個圓滿的結果還取決於我們對愛情的投入。
「夫妻相」是怎麼回事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發現這樣的奇怪現象,那就是兩夫妻在一起生活的時間久了,不管是音容笑貌還是言行舉止,往往會變得很像,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變得越來越像。這其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夫妻相」。那麼,「夫妻相」到底是真有其事還是別人的一番恭維呢?如果是真的,那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事實上,根據生物學家多年的研究發現,人的基因不會因為後天的生活而改變,但是外貌等第二性徵卻與生活方式、食物類型等因素有著緊密的聯繫。
也就是說,你平時吃什麼,以什麼樣的生活方式生活,有什麼樣的心理和習慣,都會逐漸通過外貌表現出來。美國心理學家也曾對「夫妻相」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調查並得出結論:一方面是因為人們更容易對與自己相貌相似的人產生好感和信任感,繼而與其保持親密關係,最終締結良緣;另一方面是由於共同的生活環境、相似的經歷使得夫妻雙方變得越來越像。
具體來說,第一個方面的原因其實就是人們在選擇配偶時的一種心理效應,也是造成「夫妻相」的重要前提。而第二個方面的原因是造成「夫妻相」的重要力量。共同生活的時間越長,夫妻之間也就會越來越相似。在夫妻生活中,人們經常會無意識地模仿對方的姿勢、習慣以及面部表情,隨著時間的累積,這一模仿就會被固定下來,成為所謂的「夫妻相」。
比如,一對夫婦的笑容很相似,那麼他們就會在臉上留下相似的皺紋。所以,「夫妻相」是彼此探知內心世界並在潛意識中不知不覺地進行模仿、彼此融合的結果。當然,我們也不能排除有很多夫婦在外貌上截然不同,即使是生活了很久還是有很大差別。但是夫妻雙方的容貌會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像的現象更是普遍存在。所以「夫妻相」是具有一定科學依據的,並非全然是他人的恭維之詞。還有,夫妻雙方不僅外貌會趨於相似,在性格、行為方式、辦事習慣等方面也會有趨同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