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看了一個新聞,說10月5號-10月12號將會陸續公布今年的諾貝爾獎得主。
諾貝爾獎,顧名思義是由諾貝爾設立的獎項。由他的遺產作為獎金,頒發給那些在科學,醫學,文學各個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人。或者有卓越才華的人才能被評上諾比爾獎。
諾貝爾獎從誕生到至今,大多數為歐美一些國家的人獲取了。我們中國的科學家也有得過諾貝爾獎的,那就是2015年,屠呦呦得了諾貝爾獎。
諾貝爾多數被歐美西方國家所包攬,中國所得甚少哇。為什麼我們中國人就得不到諾貝爾獎呢?是我們中國人不夠聰明嗎?顯然不是。很多加入美國籍的華裔,他們原來不也是中國人嗎?他們加入美國之後在美國得過諾貝爾獎,你像那個李政道,楊振寧。這說明中國的人的智商不差。
那同為人類,為什麼我們黃種人就得不到諾貝爾獎呢?或者得的獎很少呢?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一結果的出現呢?我個人不揣冒昧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近代以來,中國軍閥混戰,4分5裂,哪有什麼時間和精力去搞科學研究?很多人連吃飯都成為問題,自然而然的在教育上。在科技上的投入就會很少,甚至沒有投入一說。所以中國人很難得到諾比爾獎。
再一個中國搞的應試教育,什麼都是標準答案。人呢,思想趨於固化。想得到諾貝爾獎,必須有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
再一個諾貝爾獎,這一套東西是西方人搞出來的。那麼你想得獎,就得按他們的標準來。他們制定的這套標準當然有利於他們獲獎。中國人想獲得諾貝爾獎,在標準上有可能就會吃虧。
現在的中國科技也很發達,在不久的將來,我想中國人也會有很多人得到諾比爾獎,這是一定的。
讓我們拭目以待,共同期待這一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