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哪些人會得諾貝爾獎呢?為什麼中國很少有人得獎呢?

2020-10-06 東北神人

剛才看了一個新聞,說10月5號-10月12號將會陸續公布今年的諾貝爾獎得主。

諾貝爾獎,顧名思義是由諾貝爾設立的獎項。由他的遺產作為獎金,頒發給那些在科學,醫學,文學各個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人。或者有卓越才華的人才能被評上諾比爾獎。

諾貝爾獎從誕生到至今,大多數為歐美一些國家的人獲取了。我們中國的科學家也有得過諾貝爾獎的,那就是2015年,屠呦呦得了諾貝爾獎。

諾貝爾多數被歐美西方國家所包攬,中國所得甚少哇。為什麼我們中國人就得不到諾貝爾獎呢?是我們中國人不夠聰明嗎?顯然不是。很多加入美國籍的華裔,他們原來不也是中國人嗎?他們加入美國之後在美國得過諾貝爾獎,你像那個李政道,楊振寧。這說明中國的人的智商不差。

那同為人類,為什麼我們黃種人就得不到諾貝爾獎呢?或者得的獎很少呢?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一結果的出現呢?我個人不揣冒昧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近代以來,中國軍閥混戰,4分5裂,哪有什麼時間和精力去搞科學研究?很多人連吃飯都成為問題,自然而然的在教育上。在科技上的投入就會很少,甚至沒有投入一說。所以中國人很難得到諾比爾獎。

再一個中國搞的應試教育,什麼都是標準答案。人呢,思想趨於固化。想得到諾貝爾獎,必須有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

再一個諾貝爾獎,這一套東西是西方人搞出來的。那麼你想得獎,就得按他們的標準來。他們制定的這套標準當然有利於他們獲獎。中國人想獲得諾貝爾獎,在標準上有可能就會吃虧。

現在的中國科技也很發達,在不久的將來,我想中國人也會有很多人得到諾比爾獎,這是一定的。

讓我們拭目以待,共同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相關焦點

  • 今年「搞笑諾貝爾獎」揭曉,不僅一個比一個奇葩還有中國人得獎
    一年一度的「搞笑諾貝爾獎」結果近日揭曉,這項由美國幽默科學雜誌《不可能研究年鑑》(the 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主辦的搞笑諾貝爾獎(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日前公布了2020年度得獎名單,受到疫情影響,頒獎禮只能在網上進行
  • 諾貝爾獎統計,哪些國家獲得的獎項最多,到底有多少中國人得獎?
    又到了一年一度頒發諾貝爾獎的時候了,諾貝爾獎的歷史大家都清楚了,根據「炸藥天王」諾貝爾的遺囑獎金設定的獎項,但沒有數學獎,具體的原因也是眾說紛紜。百年以來,諾貝爾獎從一個只在歐洲有影響的小獎項變成如今在全球都有影響力的大獎,相信很多人都關心,這100年來,到底哪些國家獲得的獎項最多?
  • 為什麼得諾貝爾獎的人很多,但是得兩次諾貝爾獎的人有多少呢?
    得過二次諾獎的人:首先是著名的居裡夫人,1903居裡夫人和丈夫共同獲得物理獎,發現放射性。1911年再獲化學獎,發現鐳元素。而就在這一年的12月10日,居裡夫人領取了人生中的第二次諾貝爾獎。似乎正應了情場失意,什麼場得意。在這張物理學家世紀之照上,愛因斯坦右側的就是郎之萬。
  • 諾貝爾獎各國排名,中國讓人痛心,只有2人獲得:莫言、屠呦呦
    諾貝爾獎一直是人們十分關注的一個獎項。你知道獲得諾貝爾最多的國家是哪個嗎?各國諾貝爾獎人數是多少呢?義大利(14人)、丹麥(13人)、以色列(13人)、挪威(12人)、比利時(10人)、澳大利亞(9人)、愛爾蘭(7人)、南非(7人)、西班牙(7人)、波蘭(6人)、印度(5人)、中國(2人)、匈牙利(3人)。
  • 日本讀博人數銳減,專家推斷:日本人可能再也不會得諾貝爾獎了
    日本讀博人數銳減,專家推斷:日本人可能再也不會得諾貝爾獎了諾貝爾獎相信大家都曾聽說過,比如莫言、屠呦呦等就是我國知名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雖然我國是一個擁有十幾億人口的大國家,但是論代表科學研究最高水平諾獎獲得者來說,我國還是比較劣勢的。
  • 為什麼中國人難以獲得諾貝爾獎?還有搞笑諾貝爾獎?
    這兩天諾貝爾獎相繼公布了,關於諾貝爾獎,你究竟了解多少,為什麼發了這麼多年,獎金還是沒有發完,為什麼還有一些奇怪的獎項,為什麼獎項裡沒有數學,為什麼中國人難以獲得諾貝爾獎。這麼多疑問,跟著阿貓一起了解一下吧!
  • 屠呦呦青蒿素能得諾貝爾獎,以錢學森的科學成就,為什麼沒得獎?
    在中國人心目中,錢學森的地位遠高於屠呦呦,無論是知名度還是對中國的貢獻,錢學森的地位是無可替代的,另外關於錢學森傳奇般色彩的求學於歸國經歷,無疑會在大家的心目中攻城掠地,已經徹底被錢學森所收服。但諾貝爾獎的評選標準卻不是簡單以此為依據的,兩者之間的因果,我們來簡單分析下。
  • 為什麼在農村,會經常看到有人在測量房子?究竟要幹什麼呢?
    導語:為什麼在農村,會經常看到有人在測量房子?究竟要幹什麼呢?隨著現在國家對於新農村的發展是越來越重視了,對於一些生活在農村的人也逐漸的開始搬到縣城、大城市裡去了,有些在鄉鎮上購買了土地開始修建房子,在農村的一些小學也都開始搬進到鄉鎮裡面了,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在農村我們經常會看到的一些現象,在農村經常可以看到有人在對房子進行測量,為什麼要測量房子呢?在這當中真的有貓膩嗎?如果你也想知道的話,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為什麼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那麼少
    看到網上很多高考狀元那令人驚訝的分數,真是讓人讚嘆不已。學霸,學神。這些成績放到其他國家我想那也是一騎絕塵,技壓群芳。為什麼每年那麼多天才學生就出不來一個諾貝爾獎得主呢諾貝爾獎得主華人還真有好幾個,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崔琦,錢永健。這些因為得獎的時候是外國國籍,而且人家受的教育與研究環境也是在國外,所以只能是華人。
  • 日本諾貝爾獎現在多於中國很正常,但未來屬於中國
    最近,2018年的諾貝爾獎公布了。今年沒有中國科學家得獎,而日本科學家又有一位得獎的,即生物學家本庶佑,他和美國生物學家詹姆斯·艾利森共同獲得了生理學或醫學獎。不少朋友來問我,媒體經常說日本所謂「失去的二十年」,但日本不斷在獲得諾貝爾獎,現在總的獲獎數比中國多得多,這該如何理解?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 中國最該得諾貝爾獎的人,是她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將這個理論付諸實踐的,是一個穿著旗袍的俏麗身影:吳健雄。對於吳健雄,有人說諾貝爾獎虧待了她,也有人說這些頂尖榮耀虧待的是整個女性群體——諾貝爾獎男女比例嚴重失衡,常年處於近18:1。不平則鳴很少女孩會將約會地點挑在圖書館裡
  • 日本諾貝爾獎現在多於中國很正常,但未來屬於中國-虎嗅網
    最近,2018年的諾貝爾獎公布了。今年沒有中國科學家得獎,而日本科學家又有一位得獎的,即生物學家本庶佑,他和美國生物學家詹姆斯·艾利森共同獲得了生理學或醫學獎。不少朋友來問我,媒體經常說日本所謂「失去的二十年」,但日本不斷在獲得諾貝爾獎,現在總的獲獎數比中國多得多,這該如何理解?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 屠呦呦得諾獎中科院應該開心嗎?
    相信在屠呦呦獲獎之前,不知道有多少中國人不相信自己的科學家能夠得到諾貝爾獎?有多少人一直在發問,中國每年 1 萬億人民幣的科研經費,為什麼就生產不出諾貝爾獎?更有人說中國有一千多名中科院院院士,為什麼就沒有人能夠得到諾貝爾獎?這些問題,隨著一位偉大的中國女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而得到了答案。
  • 為何中國空軍飛機失事時很少見到有人跳傘,究竟怎麼回事呢?
    對於此次空難,有些人難以理解,為啥自始至終機上人員都沒有跳傘呢?而且回顧往昔中國空軍飛機失事時,也很少見到有人跳傘,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中國空軍飛行員,從一名預備飛行員到合格的空軍飛行員,這中間需要經過嚴格的選拔、考驗、訓練等等,期間國家投入大量金錢、精力等。
  • 為什麼中國很少諾貝爾獎獲得者?聽華人「諾獎」得主朱棣文怎麼說
    「諾貝爾獎」被認為是世界範圍之內含金量最高的獎項,是對做出貢獻的人的最高認可,它共分為5個方面「物理、化學、生理學、醫學與文學」,是現在世界最重要的獎項。 為什麼中國很少諾貝爾獎獲得者?
  • 為什麼會得鼻中隔穿孔呢
    為什麼會得鼻中隔穿孔呢 時間:2020-11-23 09:23山東省耳鼻喉醫院 為什麼會得鼻中隔穿孔呢,有些患者可能並不知道什麼是鼻中隔穿孔,該疾病往往是鼻中隔手術留下的損傷,那麼還有哪些原因會引起鼻中隔穿孔呢?接下來的內容為您解答。
  • 中國人和猶太人一樣聰明,為什麼很少拿諾貝爾獎?
    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是,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就是猶太裔,據統計,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到2019年,共誕生了881位諾貝爾獎得主,其中猶太裔196人,佔比22%,而華裔只有8人。(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除了諾貝爾獎之外,其他的重要獎項如圖靈獎(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京都獎(日本諾貝爾獎)、美國國家科學獎,普立茲獎,等等,猶太裔也是獲獎最多的民族。除了科學研究、學問做得好之外,猶太裔還很擅長做經營。
  • 中國走近諾貝爾獎第一人 2007年才被揭秘 很少有人記得他的名字
    中國走近諾貝爾獎第一人 2007年才被揭秘 很少有人記得他的名字 說起人類歷史上的瘟疫,那就必須提起消滅了2500萬歐洲人的黑死病。那大家是否好奇,是誰消滅了黑死病?
  • 你也可以得諾貝爾獎——有趣的「搞笑諾貝爾獎」
    【墨叔叔】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還是這麼無釐頭。可惜啊,就是少了小墨。【小墨】我才不去呢,一點都不符合我的身份!【墨爺爺】哈哈,沒錯,咱們志向是要遠大一點。【小墨】我做的是正經的研究,表面上是有點搞笑,可我呼喚的是大家對動物的關愛,歌頌的是善良,傳達的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的魔咒到底是啥
    很快就發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二次頒獎1950年,1950年時候當時主席是Harald Bohr,他當時建議把年齡設置為42歲,大家肯定會問,第一個問題為什麼選42這個數?因為他不想Weil得獎,Weil當年43歲,Weil是當時最好的年輕數學家,跟原來得獎宗旨矛盾了,建議設在42歲,1950那屆沒有發給We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