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黃大髮帶領村民靠鋤頭、鋼釺、鐵錘和雙手,歷時36年在絕壁上鑿出一條長9400米,地跨3個村的「生命渠」,結束了草王壩長期缺水的歷史.
黃大發生活在貧窮的農村,由於大山擋住了村民的水源,通年農民都吃包穀沙,只有過年的時候,村民才可以吃上小米粥.
修建水渠危險重重,好多時候遇到不好挖,一天最多挖一米,修建第一條水渠的時候用黃泥糊,缺少開挖即使的黃大發做夢都沒想到,大雨衝塌了水渠,黃大發說:」修補好我用命蓋,第一條沒有成功我修第二條.
有些村民想當村官為的是賺錢,1992年春天,第二次修渠工程開始。這個開山鑿渠的工程總投資31.4萬元,其中上級撥款6萬元,另撥了38萬斤玉米折抵14.4萬元;村民自籌 10 萬元(主渠8萬元,支渠2萬元)。村民賣雞蛋、賣羊、賣蜂蜜,把這筆費用湊齊。剩下的1萬元,黃大發自己貸款。
南方都市報曾經製作了視頻《達康書記我們不羨慕你,我們有黃大發》。黃大發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時刻想著村中農民脫貧致富,排除萬難,不服老,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士兵突擊》許三多為了一個使命,默默堅持修路,他感覺是比較有意義的事情,憑藉自己的執著和信念,創造出自己不平凡的人生,黃大發20多年來,大發渠奔流不息,灌溉面積1100多畝,350餘戶、1200餘人受益,每年收稻穀80萬斤。為三年做成了巨大貢獻,吃水不忘挖井人,村中百姓都因有老村官感到無比自豪.
2018年黃大發獲得感動中國三農獎,黃大發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媒體採訪黃大發你當時是什麼樣的信念,黃大發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作為一名共產黨必須擁有擔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