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設計】電壓轉換的級聯和混合分不清?看幾個示例就明白了

2021-01-15 電子工程專輯

對於需要從高輸入電壓轉換到極低輸出電壓的應用,有不同的解決方案。一個有趣的例子是從48 V轉換到3.3 V。這樣的規格不僅在信息技術市場的伺服器應用中很常見,在電信應用中同樣常見。


如果將一個降壓轉換器(降壓器)用於此單一轉換步驟,如圖 1 所示,會出現小佔空比的問題。


圖1. 通過單一轉換步驟將電壓從48 V降至3.3 V


佔空比反映導通時間(當主 開關導通時)和斷開時間(當主開關斷開時)之間的關係。降壓轉換器的佔空比由以下公式定義:


當輸入電壓為48 V而輸出電壓為3.3 V時,佔空比約為7%。

這意味著在1 MHz(每個開關周期為1000 ns)的開關頻率下, Q1開關的導通時間僅有70 ns。然後,Q1開關斷開930 ns,Q2導通。對於這樣的電路,必須選擇允許最小導通時間為70 ns或更短的開關穩壓器。如果選擇這樣一種器件,又會有另一個挑戰。

通常,當以非常小的佔空比運行時,降壓調節器的轉換效率會降低。這是因為可用來在電感中存儲能量的時間非常短。電感器需要在較長的關斷時間內提供能量。這通常會導致電路中的峰值電流非常高。為了降低這些電流,L1的電感需要相對較大。這是由於在導通時間內,一個大電壓差會施加於圖1 的L1兩端。


在這個例子中,導通時間內電感兩端的電壓約為44.7 V,開關節點一側的電壓為48 V,輸出端電壓為3.3 V。電感電流通過以下公式計算:



如果電感兩端有高電壓,在電感不變的情況下,電感中的電流會在固定時間內上升。為了減小電感峰值電流,需要選擇較高的電感值。然而,更高的電感值會增加功率損耗。在這樣的電壓轉換條件下,ADI 公司的高效率 LTM8027 µModule®穩壓器模塊在4 A輸出電流時僅實現80%的轉換效率。


目前,非常常見且更高效的提高轉換效率的電路解決方案是利用一個中間電壓。圖2顯示了一個使用兩個高效率降壓調節器的級聯設置。第一步是將48 V電壓轉換為12 V,然後在第二轉換步驟中將該電壓轉換為3.3 V。當從48 V降至12 V時,LTM8027μModule穩壓器模塊的總轉換效率超過92%。第二轉換步驟利用 LTM4624將12 V降至3.3 V,轉換效率為90%。這種方案的總轉換效率為83%,比圖1中的直接轉換效率高出3%。


圖2. 電壓分兩步從48 V降至3.3 V,

包括一個12 V中間電壓


這可能相當令人驚訝,因為3.3 V輸出上的所有功率都需要通過兩個獨立的開關穩壓器電路。圖1所示電路的效率較低,原因是佔空比較短,導致電感峰值電流較高。


比較單步降壓架構與中間總線架構時,除轉換效率外,還有很多其他方面需要考慮。


這個基本問題的另一種解決方案是採用 ADI 公司的新型混合降壓控制器 LTC7821,它將電荷泵與降壓調節結合在一起。這使得佔空比達到2倍的 VIN/VOUT,因此可以在非常高的轉換效率下實現非常高的降壓比。 


圖3顯示了LTC7821的電路設置。它是一款混合式同步降壓型控制器,其中結合了電荷泵(用以將輸入電壓減半)和採用降壓拓撲結構的同步降壓轉換器。利用它在500 kHz開關頻率下將48 V轉換為12 V時,轉換效率超過97%。其他架構只有在低得多的開關頻率時才能實現如此高效率,而且需要較大電感。


圖3. 混合式降壓轉換器的電路設計


需要使用四個外部開關電晶體。在工作期間,電容C1和C2執行電荷泵功能。以這種方式產生的電壓通過同步降壓功能轉換為精確調節的輸出電壓。為了優化EMC特性,電荷泵採用軟開關操作。 


電荷泵和降壓拓撲的組合具有以下優點:

由於電荷泵和同步開關穩壓器的優化組合,轉換效率非常高。外部MOSFET M2、M3 和M4隻需承受低電壓。電路也很緊湊。相比單級轉換器方法, 電感更小且更便宜。對於該混合式控制器,開關M1和M3的佔空 比為D = 2×V OUT /V IN 。對於M2和M4,佔空比為D = (V IN – 2 × V OUT )/V IN 。

對於電荷泵,許多開發人員假定功率輸出限制約為100 mW。採用 LTC7821 的混合式轉換器開關設計的電路可以提供高達25 A的輸出電流。為了獲得更高的性能,多個LTC7821控制器可以連成並聯多相配置,並且頻率同步以分擔整體負載。


圖4. 在500 kHz開關頻率下將

48 V轉換為5 V的典型轉換效率


圖4顯示了不同負載電流下48 V輸入電壓和5 V輸出電壓的典型轉換效率。在大約6A時,轉換效率超過90%。在13 A和24 A之間, 效率甚至高於94%。

混合式降壓控制器以緊湊的形式提供非常高的轉換效率。相對於採用中間總線電壓的分立式兩級開關穩壓器設計,以及以非常低佔空比工作的單級轉換器,它提供了另一種有趣的解決方案。有些設計人員更喜歡級聯架構,有些則喜歡混合架構。運用這兩種選擇,每個設計都應當能成功。


亞太區領先的元器件授權代理商


世健(Excelpoint)是完整解決方案的供應商,為亞洲電子廠商包括原設備生產商(OEM)、原設計生產商(ODM)和電子製造服務提供商(EMS)提供優質的元器件、工程設計及供應鏈管理服務。


世健是新加坡主板上市公司,擁有超過30年歷史。世健中國區總部設於香港,目前在中國擁有十多家分公司和辦事處,遍及中國主要大中型城市。憑藉專業的研發團隊、頂尖的現場應用支持以及豐富的市場經驗,世健在中國業內享有領先地位。

相關焦點

  • 【世說設計】關於混合信號接地,這有幾個重要知識喲~
    該方法一般用於具有單個 PCB 和單個 ADC/DAC 的簡單系統,不適合多卡混合信號系統。在不同PCB(甚至在相同 PCB 上)上具有數個ADC 或 DAC的系統中,模擬和數字接地層在多個點連接,使得建立接地環路成為可能,而單點「星型」接地系統則不可能。鑑於以上原因,此接地方法不適用於多卡系統,上述方法應當用於具有低數字電流的混合信號IC。
  • 構建用於電壓輸出和電流輸出DAC的單端差分轉換器
    這就要求有一種可以將單端信號轉換為差分信號的電路,即單端-差分轉換器。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5069.htm對很多應用而言,AD8476內置的小功率全差分精密放大器就足夠完成單端-差分的轉換功能。但對於需要更高性能的應用,可以將一隻OP1177精密運放與AD8476相級聯,如圖所示。
  • 基於FPGA的高精度頻率電壓轉換系統設計實現
    傳感器輸出的脈衝頻率信號經信號調理電路調理後輸入FPGA,FPGA測量脈衝信號的頻率,根據系統精度要求,需設計Q格式定點運算,測得的頻率經FPGA定點運算後得到與頻率大小成線性關係的D/A轉換的數字量,控制串行DAC7551輸出相應的電壓值。實驗結果表明,系統的轉換精度優於0.1%,改變系統的設計參數可實現更高精度的頻率信號到電壓信號的轉換。
  • 【世說設計】關於佔空比,這些知識你可能會用的上~
    佔空比是指導通時間(TON) 與整個周期時長(關斷時間 (TOFF)加上導通時間)之比,定義了輸入電壓和輸出電壓之間的簡單關係。更準確的計算可能還需要考慮其他因素,但在以下這些說明中,這些並不是決定性因素。開關穩壓器的佔空比由各自的開關穩壓器拓撲決定。降壓型(降壓)轉換器具有佔空比D,D = 輸出電壓/輸入電壓,如圖1所示。對於升壓型(升壓)轉換器,佔空比D = 1 –(輸入電壓/輸出電壓)。
  • 接口電路設計——電流倒灌和電平轉換
    引言接口電路的設計在電單片機應用場合中還是很重要的,因為如果接口電路沒有設計好,嚴重就會燒晶片,或者燒晶片IO口,輕者就會導致工作紊亂,工作不正常。有時候這種問題自己在設計調試的時候根本發現不了,在批量生產或者用戶在使用的時候才出現晶片被燒掉,或者IO口被燒掉。如果我們在設計的時候能考慮到接口的一些問題就可以減少,提高產品的可靠性。
  • 探討高速CFA和FDA的輸入和輸出電壓範圍問題
    不熟悉FDA的可通過圖2中顯示的典型直流耦合、單端轉差分ADC驅動器設計來了解,它採用了最近推出的NRI、RRO精密FDA。wKuedncFDA的一個新功能是取得一個接近地的直流耦合雙極性輸入擺動,並使用單電源解決方案,將其移動至接近所需共模電壓的差分輸出擺動。兩個輸入引腳上的電壓總是經過電平轉換後高於地。在圖2的單端輸入例子中,當源信號處在中間水平時,兩個輸入引腳上會產生一個平均電壓,它會以共模電壓的形式隨信號而上下移動。
  • 如何提高高電壓輸入和低電壓輸出的電源轉換器的效率詳細概述
    打開APP 如何提高高電壓輸入和低電壓輸出的電源轉換器的效率詳細概述 易水寒 發表於 2018-07-03 16:28:20 問
  • 【世說設計】今天,咱們聊聊PCB布局布線技巧之去耦和層電容
    許多相關文獻表明,必須使用大小不同的許多電容來降低功率傳輸系統(PDS)的阻抗,但這並不完全正確。相反,僅需選擇正確大小和正確種類的電容就能降低PDS阻抗。這當然可以降低500 MHz頻率範圍內的阻抗,但是,請看綠色曲線,同樣的設計僅使用0.1 μF和10 μF電容。這證明,如果使用正確的電容,則不需要如此多的電容。這也有助於節省空間和物料(BOM)成本。 圖1.
  • 高性能混合集成DC/DC變換器設計
    雙路輸出是DC/DC電源變換器常有的輸出形式,通常,其輸出有主副路之分,對雙路輸出的每路1有一定的要求,諸如雙路輸出負載平衡或副路加載時主路不能空載等要求,即存在所謂的交叉調整率問題,使雙路輸出DC/DC變換器的使用受到限制。而在一些特定的場合,要求DC/DC變換器雙路輸出沒有主副路之分,相互獨立輸出。
  • 基於最大負載電流IMAX下的滿量程分流電壓的設計電路
    一、電路描述 本文電路針對最大負載電流IMAX下100 mV的滿量程分流電壓而設計。因此,分流電阻值為RSHUNT = (500 mV)/(IMAX)。
  • 混合動力汽車中如何實現雙電池管理?
    為實現這一目標,其中一種方式就是採用混合動力,即在汽油或柴油車輛的傳動鏈中添加一個由第二個電池驅動的電動機。傳統的電子化採用一個高壓電池,電壓通常在300~400 V之間的,耦合至高性能電動機。這些「全混合動力」汽車可顯著提高燃油效率,但也會大大增加成本和車身重量。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即電池通過交流電源插座充電,也具有類似的缺點。
  • 一種基於LDO穩壓器的帶隙基準電壓源設計
    、高集成度和設計簡便等優點,廣泛應用於模擬集成電路和混合集成電路中。當基準電壓源正常工作後,產生了一個精準的參考電壓,輸入到誤差放大器的同相端。採樣串聯電阻對輸出電壓進行分壓得到反饋電壓,並輸入到誤差比較器的反相端。誤差放大器放大基準電壓和反饋電壓之間的差值,其輸出直接驅動調整元件,通過改變調整元件的導通情況來控制穩壓器的輸出電壓。當反饋電壓小於基準電壓時,誤差放大器的輸出控制調整元件使其流過更大的電流,輸出電壓上升。反之亦然。
  • 電池堆棧監控器大幅提高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汽車的鋰離子電池性能
    電池組中的電池節數越多,所達到的電壓就越高。所有電池的充電和放電電流都相同,但是必須對每節電池上的電壓進行監控。為了容納高功率汽車系統所需的大量電池,通常將多節電池分成幾個模塊,並分置於車輛的整個可用空間內。典型模塊擁有10到24節電池,可以採用不同配置進行裝配以適合多個車輛平臺。模塊化設計可作為大型電池組的基礎。它允許將電池組分置於更大的區域,從而更有效地利用空間。
  • 如何正確對放大器前端進行電平轉換?
    因此,通過優化整體前端設計來捕獲直流和寬帶信號需要直流耦合前端,該直流耦合前端一直連接到高速轉換器。  考慮到應用的本質,將需要開發一個有源前端設計,因為用於將信號耦合到轉換器的無源前端和巴倫本身就已交流耦合。本文以實際系統解決方案為例,概述了共模信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確對放大器前端進行電平轉換。
  • 級聯光場調控增強上轉換螢光與選擇性多波長窄帶近紅外光電探測
    這無疑會增加器件設計與使用的複雜性、穩定性以及製備成本。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具有雙光子或多光子泵浦特徵的稀土上轉換材料,可以將NIR光子轉換為可見或紫外光子,並為較寬帶隙的半導體所吸收,製備出性能優異的上轉換PDs。而迄今為止,具有波長選擇性的多波長窄帶上轉換PDs還沒有實現。
  • 差分信號共模電壓ADC輸入電路設計
    混頻器輸出的是差分信號,其共模電壓誤差往往比較大,在送到ADC輸入端之前需要進行濾波並且要把直流電平轉換到ADC輸入所需的電平上。這樣的設計就比較有挑戰性。  在放大器輸出端和ADC輸入端之間,往往需要二階濾波電路。
  • 關於AD轉換設計的一些經驗總結
    看到一片關於AD轉換設計中的基本問題整理博文,特地轉載過來和大家共分享。  儘量減少輸入噪音(可以差分輸入的ADC),減小電源噪音。設計合適的濾波器等。  36.如何確定溫度對基準的影響以及多最終轉換精度的影響 ?  基準晶片資料中會有相關溫度對基準影響的溫度係數指標,一般為幾個ppm/°C。  一般ADC晶片資料沒有參考電壓隨溫度變化對ADC性能影響的測試參數。
  • CS 和 CE 分不清?看完文章你就懂了!
    計算機是近年來比較多同學選擇的方向,但很多同學在選擇專業時,會把計 算機科學(CS)和計算機工程(CE)混作一談,分不清兩者有何區別,只要跟計算機相關就行 。其實這兩個專業是不一樣的,今天就從幾個方面跟大介紹一下。
  • 關於「電壓偏差」和「電壓損失」的理解,做設計的朋友別混淆了!
    關於「電壓偏差」和「電壓損失」的理解,做設計的朋友不要忽略了,配電線路長度對線路壓降所造成的影響,所以配電設計中除了負荷計算、照度計算、短路計算等外,還有個基本功要掌握,即電壓損失計算。在此之前,我們必須要弄明白「電壓偏差」和「電壓損失」的概念,不然將會出現認知上的錯誤,從而造成過度設計,電氣設計在線教學狄老師。
  • 差分信號共模電壓ADC輸入電路設計及分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85906.htm  典型的例子是正交下變頻(混頻器)輸出到ADC輸入的電路設計。混頻器輸出的是差分信號,其共模電壓誤差往往比較大,在送到ADC輸入端之前需要進行濾波並且要把直流電平轉換到ADC輸入所需的電平上。這樣的設計就比較有挑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