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拍曾經處於灰色地帶,如今卻頻繁登上熱搜。前幾天,楊冪被無良代拍、李現被肆意跟拍、王一博怒斥私生……一系列熱點話題讓代拍再次吸引了公眾的眼球和注意力。作為粉絲經濟的產物,代拍究竟是如何產生的?他們又如何「淘金」?到底哪些人願意為代拍買單?……帶著這些問題,我們試圖揭開代拍行業的「廬山真面目」。
從站姐到代拍,用愛發電到盈利變現
代拍是粉絲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已然成為粉絲產業鏈上的重要一環。在實際的運行中,代拍有兩種內涵:其一,代拍蹲守明星,拍照,然後高價賣給購買者或者圖片平臺,以此牟利;其二,隨著短視頻平臺崛起,快手和抖音上也有靠直播明星行程賺取打賞、獲得播放量和點讚量的代拍。
代拍的雛形,大多數肇始於粉絲群體中的「站姐」。「站姐」一開始都「用愛發電」,成熟之後紛紛拓展生財之道——代拍。演變到當下,代拍已經不再局限於「站姐」專屬,這一群體不斷壯大自身規模和實力,薈聚了無數網紅主播、職粉在內,目前代拍行業已形成了成熟穩定的產業鏈。
「上遊」負責售賣明星隱私信息,「下遊」負責出圖。具體的操作方式分為兩種:一,提前交定金,活動現場快速出圖,價格高;二,打包出售舊圖,批發價,量大從優。除了「賣圖掙錢」,代拍還有花式「變現」能力。第一,流量變現,明星自帶流量,短視頻博主發表與明星相關的視頻或圖文,能為自己帶來粉絲、熱度和流量。其二,發售實體寫真集、定製明星周邊產品盈利。
不論是什麼產品,有需求就會有市場。那麼代拍行業面對的客戶是哪些群體?有人說,「私生飯」是代拍行業的主要買家,很多「理智粉」看來,「私生飯」總想著窺探藝人隱私,而代拍的內容往往就是明星的私生活。也有人提出了不同觀點,曾有過一段代拍職業生涯的小A坦言:「除了私生飯,各類藝人的個站也會有代拍需求,代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以算是職粉。」
職粉的工作可以分別在線上和線下進行,線下的職粉以「虹橋一姐」為代表,拍照、錄像、索要籤名……這部分職粉大多「自產自銷」,沒有受僱於任何公司,但與經紀公司卻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而線上的職粉,他們多少與經紀公司或某個藝人、影視項目有著關聯,遊走於真粉絲和經紀公司之間,幫助「運營粉絲」。
對於職粉來說,他們在內部的工作方針,是樹立領導權威;而一致對外時,他們又是引戰、吸粉、擴大藝人影響的「領導羊」。在很多聞名遐邇的粉絲網暴事件中,我們都能看到職粉的身影。除了職粉,當下粉圈出現了越來越多跟蹤、偷窺、騷擾的「私生飯」。王一博、王俊凱、範丞丞等流量藝人都曾遭到「私生飯」的圍追堵截。
為什麼會產生那麼多的代拍、職粉、私生飯呢?這是因為,網際網路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讓粉絲實現了自我賦能,使得其在傳統媒體下的「被動」地位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粉絲可以藉助網絡發表聲音和訴求,從單純的追星,發展大「養成」明星。這一發展變化的過程,致使粉絲經濟產業鏈內部分工越來越明細,而人員的流動與融入,也加速了「分蛋糕」的進程,其間難免出現一些不和諧的音符。
與明星、劇組相愛相殺,代拍險中求生存?
明星、粉絲是娛樂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相互依賴又相互獨立,關係錯綜複雜。明星的粉絲數量越多,影響力越大,進而體現出巨大的商業價值。流量時代,每個流量藝人都擁有龐大的粉絲群。對於明星來說,劇集熱播時,需要粉絲傾力襄助,展現自己的實力;即便在空窗期,也需要一定的曝光量,確保不被「後浪」拍倒在沙灘上。明星的需求,自然為代拍生存提供了一定的空間。
其實,在日常拍攝時,代拍與明星的相處日常,也是相愛相殺的大戲擂臺。有人不理不睬,也有人十分配合。小A就曾告訴小編「有的經紀公司也會聯繫代拍到機場之類的地方來拍自家人氣不是很高的藝人。」這也說明,對於藝人來說,沒有關注度的藝人渴望得到代拍的鼎力支持,而已經處於流量金字塔頂端的藝人則不需要代拍,但他們在成為「巨星」的路上,代拍也曾貢獻過一份力量。
代拍們眼中的香餑餑,除了楊冪、李現這樣的流量明星,有的代拍還會提前做出預判,從某部電視劇或者綜藝預熱階段開始,他們便籌謀著在人氣選手上「押注」,主動挖掘「潛力股」、「限定男友」,等待這些新星「大爆」,再販賣之前的「存貨」。
在「楊冪被惡意代拍」曝光後,她所在的《斛珠夫人》劇組發表聲明稱:「劇組抵制任何代拍行為,並將再度加大管控力度,真誠懇請大家尊重劇組演職人員的付出。呼籲理智追星,拒絕路透」。無獨有偶,曾被曝出花式驅趕代拍的《皓衣行》劇組,也發文抵制私生飯、代拍,呼籲「彼此尊重,安全第一。」
以上兩個案例是否說明,劇組對代拍就深惡痛絕呢?其實未必,對於劇組來說,本身自帶流量還有保密需求的班底,自然不需要代拍的「加盟」。而對於那些粉絲關注度不足,宣傳經費不夠的劇組,代拍儼然成了「雪中送炭」般的存在,劇組可以趁機藉此進行營銷和宣傳。
就橫店、機場的公共場所而言,自然對代拍「敬而遠之」,因為代拍的聚集,一定程度上會擾亂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
針對這個問題,橫店影視城以高壓態勢,開展了相應的行動,對於幹擾劇組演員正常工作作息的行為予以嚴厲打擊。機場方面,大範圍踩點、蹲點等代拍行為,屬於典型的「佔用公共資源」,還堵塞通道和阻斷交通,嚴重影響了別人登機。去年就曾曝出,肖戰因代拍強行進入機場而導致登機延誤。此前,中國民用航空局就曾發布《關於加強粉絲接送機、跟機現象管理的通知》,應對「粉絲跟機」、「粉絲接送機致航班延誤」等現象影響正常的工作及治安秩序。
落入眾矢之的,代拍的生存與挑戰
代拍風氣愈演愈烈。其根本原因在於:第一,代拍是一本萬利的生意,成本低,關注度高。第二,明星周邊產品自帶流量,吸粉能力強勁且暴利。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代拍只管拍,哪管會關注愛豆的「狀態」。而且越是熱門明星,照片標價就越高,小A表示:「在拍攝照片或者視頻時,常常按照飯圈的人氣來定價,一般情況下,愛豆的代拍市場比演員的代拍市場更大。」
在高額利潤的驅使下,代拍們使盡渾身解數,只為拍第一手「好圖」賣個好價錢。正因為這樣的「急功近利」,致使代拍行業出現了不少亂象。
首先,代拍人員聚集,容易引發安全問題,前有上海虹橋機場玻璃被擠碎的舊聞,後有集體坐挖掘機「搞創作」的新聞,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其次,一些公司或者平臺對代拍持觀望或者支持態度,為了自己藝人的流量不惜佔用機場等公共資源,這樣的行為,無論是明星、粉絲、還是其他吃瓜群眾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和傷害。
第三,代拍表象之下,販賣個人隱私才是真正的頑疾。代拍背後,一條售賣明星個人隱私信息的產業鏈條長期存在。明星行程航班號、入住酒店等隱私信息,都被明碼標價出售。對於這種販賣個人隱私的行為,應該堅決打擊。
但是,針對代拍是否侵犯肖像權這一問題,應該一分為二地看待:在公眾場合,如果拍照不是為了營利,是被允許的。反之,則需要獲得被拍攝者本人許可。
也有人會問,為什麼沒有明星起訴代拍侵權?一方面是因為,維權成本高;另外一方面,明星作為公眾人物,出行一般有帽子、墨鏡等遮擋,代拍是否侵權難以界定。除此之外,明星不能沒有粉絲,而只要粉絲有代拍需求,明星就不可能孑然站在代拍的對立面。所以說,現階段,明星基本上都選擇微博譴責或是在代拍現場呵斥代拍者,表明自身立場。
不過,越來越多的明星發聲,口頭譴責、輿論支持,對代拍說不,這對於行業自淨也許是個利好消息。代拍本來只是粉絲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如今卻發展到因為影響公共生活和秩序,從而需要從公共管理、公共規範的角度去完善,這一現象不得不引人反思。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要更多呼籲理性追星,向市場上充滿正能量的粉絲群體看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