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麼好吃,你會喜歡我嘛!
為了讓大家過年能吃頓鮮味十足的家宴,老闆也是操碎了心,近十天上了好多新品有沒有?海裡遊的陽光底下曬的,真是一點都沒有年關將近的緊迫樣兒啊。
就光說海裡遊的,南海的活凍麻蝦、鮮凍魷魚、鮮凍馬鮫魚、鮮凍龍利魚,還有厄瓜多白蝦、各地的黑虎蝦,加一塊都快湊成兩桌麻將了,這幾天小甜兒也快把自己試吃成了南海龍王,滿嘴的海鮮味兒啊……
結果,淘氣又任性的吃貨老闆竟然又折騰來一個熟臉:大眼魚!
這真是我從小吃到大的餐桌之友啊(南海人的福利,不用羨慕)。不過,爺爺說,其實這魚剛開始並沒有很被看重,但是整片海裡的魚急劇減少之後,物以稀為貴,它又重新進入了大雅之堂的食譜裡。
這種魚的特點非常明顯,過目不忘:眼大如牛,通體泛紅,當地人也有個俗稱,「大眼雞」,它的鱗片層既厚且硬,應該也是為了抵禦天敵而進化出的防禦甲冑吧。
家裡會用它來煮魚湯,加點油、鹽、小蔥,湯色就能熬得很白,撈起來把魚盛在盤裡,剝掉魚皮,就能吃到緊實的魚肉。奇怪的是,這種魚是越吃越香的主,剛下嘴,總是覺得肉不夠嫩,嚼起來容易有口腔發緊的感覺,但吃完一條,再吃一條,那種新鮮的海味兒才開始在嘴裡瀰漫開來。通常總說,不要吃不要吃的我,最後總能獨吞兩條……
老闆顯然有更高階的做法。
第一次,他把魚整條給紅燒了。其實就是先用料酒、姜、鹽先醃製,放入油鍋,大火爆炒後再加適量水,燜一會兒,再倒入喜歡的醬料,最後再放入蔥提味即可。
不得不說,這個做法顯然對大眼魚更尊重一些,起碼,作為菜的儀式感是相當充分。
第二次,他把整條魚給煎了,所謂皮厚不怕火大,他煎得是相當隨意,結果破皮一吃,這個肉還真嫩!
再次升華了我對大眼魚的革命友情。
後來,我又在百度上搜了一下大眼魚的做法,不得不說,還是女生做得更美好一些。
先看圖:
煎只是第一個步驟;
隨後人家還用豆豉、青蒜粒、薑絲、混合著生抽和魚露炒了一份用心的醬料,倒入煎好的大眼魚上,這才色香味兼備。
我算是領悟過來了,這層硬硬的魚皮就相當於烤叫花雞外面的那層溼泥,魚皮對熱的阻隔和傳導恰能使其外焦裡嫩。我必須讓爺爺好好開發一下更香的做法了,畢竟,只要魚是新鮮的,怎麼做都不會難吃。
期待你對「大眼魚」的獨家開發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