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涎香從名字理解是海龍的涎水,但其實它是海中生活的抹香鯨身體中的產物。抹香鯨特別喜歡吃魷魚、章魚,這些軟體魚身體中都有一塊喙骨,這塊喙骨抹香鯨的腸胃無法消化,就會分泌一些油脂和分泌物將它包裹起來,通過嘔吐或排洩的方式使它排出體外,排除之後經過海水的衝刷鹽鹼的皂化,它就漸漸的成為了「海中黃金」龍涎香。
很多人可能就有疑問了,抹香鯨生活在大海裡,又經常會遊進深海,那龍涎香是如何被人得到的呢?就現在來說,龍涎香又兩種得到的方式,首先要明確一點,龍涎香是一種皂狀物,比海水清且不溶於海水,所以它會漂浮在海面上慢慢被衝上岸,在海邊運氣足夠好就能夠撿到它。
第二種方式呢就是人工的方式從抹香鯨的胃裡把它取出來,這個時候味道是惡臭的,也不能被稱之為龍涎香,取出來後還需要人工的用鹽鹼使它皂化,使它快速成香。當然這種方式是受到很多動物保護組織的譴責的。
那麼關於龍涎香的歷史呢,主要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最早發現並使用龍涎香的是我們中國的殷商時期(也有說是漢代的)人們會把龍涎香、麝香等動物香與植物香混合,做成香囊放置在床頭或佩戴在身上,到了後來因為龍涎香的名字和它的稀有程度,變成了皇室專用的尊貴香品。嘉慶帝就尤其愛龍涎《儒林外史》這本野史小說中舊曾寫道「隱隱聽見鴻臚寺唱排班淨鞭響了三下,內官一隊隊捧出金爐,焚了龍涎香。宮女們持了宮扇簇擁著天子升了寶座。」
第二種說法是早在十八世紀的巴比倫、亞述和波斯的宗教儀式中會使用龍涎香,古希伯來婦女還會再其中加入肉桂、香附子和安息香來提煉油脂塗抹在身上。
說完了由來我們來說它的藥用價值,在《綱目拾遺》中提到它能"活血,益精髓,助陽道,通利血脈。又廖永言:利水通淋,散癥結,消氣結,逐勞蟲。周曲大:能生口中津液,凡口患乾燥者含之,能津流盈頰",而《藥材學》中也說"治咳喘氣逆,神昏氣悶,心腹諸痛。"
那麼龍涎香到底是什麼味道的呢,它是一種動物甜香加上一絲海藻和土壤的味道,味道很淡,但卻可以持續很長的時間,大部分現代工業香水比較昂貴的都是用龍涎香提取物做定香劑,來保持香水香味的持久度。
那麼在和香中古時會有宮廷的「煉丹師」來用龍涎香和香,專供皇室使用。民間的龍涎香極其罕見,因為等級制度的重壓之下,普通百姓即使得到了珍貴的龍涎香也要上報官府,供給皇上,偶爾再香會中出現一般會使用化名或直接做香方中的「藏(cáng)香」,不敢明目張胆地說出來。
龍涎香在和香中的運用一般是分兩種,一種是和香水有異曲同工之妙,做定香。另一種是由於龍涎香雖然本味淡但是和入香中卻能發百香,故而用龍涎香來豐富整個香方的味道。
最後呢,要提醒大家,不要盲目的追隨龍涎,因為龍涎的外形多種多樣,品階也有好壞之分,可能你在海邊散步看到了只會以為是一塊石頭,所以不要因為它的價值而給一切心懷鬼胎的人可乘之機。
我是燃香的舒克,喜歡的我的文章希望你可以在評論區跟我一起探討香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