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天然氣廠恢復對歐洲的出口

2020-12-05 中國石化新聞網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能源經濟11月30日消息稱,天然氣系統運營商Gassco周日表示,挪威尼哈姆那天然氣出口終端已重啟生產,並正在提高產量,此前該終端因工人罷工導致關閉。

    周日的天然氣產量損失預計將達到4000萬立方米,低於周六的5000萬立方米,而目前尚不清楚停電是否會對周一產生任何剩餘影響。

    Gassco在一份監管文件中說:「尼哈姆那已經重啟,目前正在增加出口。前一天的影響尚不確定。」

    為尼哈姆那提供技術服務的Gassco和殼牌周六晚表示,已經找到了解決方案,可以讓天然氣廠安全重啟,儘管安保人員仍在罷工。

    在周六停工前,挪威每天的天然氣出口量約為3.3億立方米,並通過通往英國、德國、比利時和法國的廣泛天然氣管道網絡,滿足歐洲每年約22%的天然氣需求。

    朱佳妮 摘譯自 能源經濟

    原文如下:

    Norway gas plant resumes exports to Europe

    Norway's Nyhamna gas export terminal has restarted production and is ramping up output following a shutdown triggered by a strike among workers, system operator Gassco said on Sunday.

    Sunday's output loss was expected to amount to 40 million standard cubic metres (mcm) of gas, less than the 50 mcm loss on Saturday, while it was not yet clear if the outage would have any residual impact on Monday.

    "Nyhamna has started and currently increasing export. Day ahead impact uncertain," Gassco said in a regulatory filing.

    Gassco and Shell, which provides technical service at Nyhamna, late on Saturday said a solution had been found that allowed the plant to safely restart despite an ongoing strike among security guards.

    Norway exported around 330 mcm per day before Saturday's outage and meets around 22 per cent of Europe's annual gas demand via an extensive network of pipelines to Britain, Germany, Belgium and France.

相關焦點

  • 挪威憑藉什麼成為全球最富國家?這五大產業功不可沒
    挪威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佔據西歐的50%,是西歐最大產油國和世界第三大石油出口國。挪威人是最早發現冰島、格陵蘭併到達北美的國家,比哥倫布發現這個新大陸早四百年。挪威是世界第四大航運國家(英國、丹麥、美國、挪威),也是世界第一大航運集群。挪威人口不到世界的0.1%。
  • 松下公司計劃在挪威建立首家動力電池廠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國外媒體報導,松下公司計劃進軍歐洲,在挪威建立第一家動力電池廠,試圖利用成功向特斯拉供貨的機會來贏得歐洲汽車製造商的更多業務。松下計劃與挪威國有控股的油氣企業Equinor以及鋁業公司Norsk Hydro達成合作,就擴大其在歐洲的電池業務進行可行性研究,研究預計將在6個月之內完成。
  • 中挪重歸於好,挪威海產出口何以涅槃重生?(附挪威海產品詳細介紹)
    按挪威克朗衡量,過去10年挪威海產品出口額翻了一番(2006年出口額為350億克朗)。其中,養殖三文魚是挪威海產品最重要的出口商品,2015年全年挪威三文魚(及鱒魚)出口額較2014年增長了8%,全年出口500億克朗(約合62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 挪威國有企業名錄
    公司網址:www.statoil.com挪威天然氣運輸管理公司(Gassco As)挪威天然氣運輸管理公司(簡稱Gassco)是挪威天然氣輸送管道及相關設備的主要運營商(主要向歐洲輸送天然氣),創立於2001年,挪威石油能源部擁有該公司100%的股份。
  • 埃及現超級天然氣田 或成歐洲天然氣進口新來源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香港《文匯報》9月1日報導,全球能源格局或將迎來重大轉變,義大利能源集團埃尼(Eni)8月30日宣布,他們於埃及外海發現了地中海歷來最大的天然氣田,蘊藏量估計達30萬億立方英尺(約合8500億立方米),相當於55億桶原油。該油田可能是全球最大氣田之一。
  • 挪威海產局否認當地三文魚高密度養殖,稱出口受波及
    針對德法公共電視臺ARTE有關挪威三文魚高密度養殖環境惡劣、用飼料餵養質量不高的報導,6月19日,挪威海產局對新京報記者表示,該報導的說法缺乏事實依據。在新冠疫情疊加三文魚相關輿情的背景下,挪威冰鮮三文魚出口中國的物流運輸造成了一定影響,預判未來出口走勢尚為時過早。
  • 歐洲小國挪威,被譽為世界的童話,你還不來看看
    在歐洲大陸上有那樣的一個國家,它的國土只有30多萬平方公裡,人口也只有500多萬,可就是這樣的一個小國,竟然被譽為世界的神話,人類幸福指數全球排名第二,甚至每年的諾貝爾和平獎都在這裡頒發,有著多項殊榮的這個國家就是挪威。
  • 威馬汽車與Uber達成意向性協議 EX5或將出口至歐洲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11月24日下午消息,威馬汽車旗下EX5車型將出口至歐洲。一位消息人士對新浪科技透露,威馬已經與Uber籤署了意向性協議,威馬EX5將出口至包括英國在內的十餘個歐洲國家,成為Uber旗下司機的可選車型。
  • 同樣是大西洋三文魚,為什麼智利卻比挪威價格低?什麼原因?
    同樣是大西洋三文魚,為什麼智利卻比挪威價格低?什麼原因?6.88元人民幣(9挪威克朗/0.89歐元)左右,回顧過往,智利三文魚的價格也一直比挪威三文魚便宜,去年的平均價差為3-4元人民幣(4-5挪威克朗/0.38-0.47歐元)。
  • 挪威主要出口海產品之大西洋庸鰈、鰻魚及黍鯡
    上次我們給大家介紹了挪威主要出口海產品中的大西洋鮭魚、鱒魚及鯖魚(點擊閱讀原文即可查看),今天我們重點給大家介紹大西洋庸鰈、鰻魚和黍鯡。
  • 熱點評論|亞洲液化天然氣價格為何暴漲
    隨著經濟停滯,包括液化天然氣在內的能源消耗急劇下降。過冷燃料的價格在2020年春天跌至前所未有的低點。然而,一年之內,市場的復甦已成事實。在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下,液化天然氣價格已經達到了難以企及的高度,特別是在亞洲。液化天然氣最重要的買家市場在亞洲和歐洲。而歐洲還擁有發達的跨境管道基礎設施,將俄羅斯、北非和裏海的天然氣生產商與消費者聯繫起來。亞洲則更依賴液化天然氣。
  • 三文魚或成為「挪威的森林"可怕的噩夢?
    今年4月,挪威向中國出口了3141噸三文魚,數量同比增長97% 而且在2014年的時候,挪威出口的三文魚就被檢測出「具傳染性的三文魚貧血症(ISA)病毒以及其他變體」,中國開始禁止了挪威三文魚的進口。 但無奈國內的需求太大,近幾年又逐漸恢復進口數量,還不是因為中國這13億人的吃貨!
  • 中國挪威恢復關係正常化 挪威曾向劉曉波、達賴頒諾貝爾和平獎
    據外交部網站報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外交部長王毅今天分別在北京會見到訪的挪威外交部長布蘭德,兩國發表「雙邊關係正常化聲明」,標誌著因為2010年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事件而中斷的兩國交往正式恢復。 聲明說,長期以來中挪關係總體發展良好,但由於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頒授及同該獎有關的事件,中挪關係惡化。
  • 挪威海產上半年對華出口額超19億元,三文魚增長近一倍
    新京報訊(記者 夏丹)7月4日,挪威海產局披露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挪威海產對華出口總額增長34%,達23.75億挪威克朗(約合19.09億元人民幣),出口總量增長3.5%,達7.4萬噸。就出口量而言,中國已經成為挪威海產的全球第三大市場。
  • 亞塞拜然首次通過TAP管道出口天然氣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1月4日offshore energy消息:亞塞拜然已經開始通過跨亞得裡亞海管道(TAP)向歐洲供應商業天然氣。第一批天然氣通過梅倫根諾接入點到達希臘、保加利亞和義大利。    亞塞拜然的天然氣是有史以來第一次通過直接管道連接進入歐洲市場。
  • 阿根廷考慮增加對巴西的天然氣出口以促進產量增長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化工網1月6日消息:阿根廷能源部長馬丁內斯表示,阿根廷計劃將對巴西的天然氣出口提高至每天2000萬立方米。    此舉被視為推動Vaca Muerta頁巖油氣產量增長的關鍵。馬丁內斯在一份聲明中補充說,出口重點將集中到南部的巴拉那州,聖卡塔琳娜州和南裡奧格蘭德州。
  • 歐洲天然氣價格持續上漲,每千立方超286美元
    央視財經(記者 張然)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日報導,交易數據顯示,歐洲流動性最高的荷蘭TTF天然氣價格持續走高,1月12日每千立方米已經達到286.3美元。受疫情影響,歐洲2020年天然氣價格下跌近三分之二,5月時的價格更是跌至每千立方米40美元以下,但2020年秋季時價格已經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12月的價格打破200美元心理大關,並在2021年1月繼續走高。
  • 進博會時間|挪威海產局代表:挪威三文魚絕對安全可靠
    今年挪威共有八家公司,因疫情影響,今年參展的企業數量有所減少,但與往年相比,挪威公司參與本屆進博會力度加大,紛紛擴大了參展面積和展出品類。海產品是挪威對中國的主要出口產品之一,挪威方面期望繼續推動這一品類在中國的出口,對於中國消費者對於新冠疫情下,進口冷凍海產品安全性的擔憂,挪威海產局方面再次強調,來自挪威的海產品絕對安全可靠。
  • 外媒曝光挪威三文魚「養殖罪惡」:許多帶病魚身上布滿潰瘍
    據英國路透社15日報導,由於北京新發地市場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新冠病毒,挪威數家農場已確認,往中國出口三文魚被暫時叫停。在2013年以前,挪威曾經是對華三文魚第一大進口國,但2014年,由於挪威出口的三文魚中「被檢測出具傳染性的三文魚貧血症(ISA)病毒以及其他變體」等原因,中國禁止了挪威三文魚的進口,從該年開始挪威失去了中國最主要的三文魚供應國地位。
  • 供暖季來臨天然氣漲價勢頭強勁 供熱及燃氣概念股逆市走高
    國產和進口天然氣攜手上漲 有數據顯示,9月國內液化天然氣大漲9.28%,節後10月9日均價為2706.67元/噸,較節前上漲2.92%,較9月初上漲12.47%,環比上漲1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