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的失敗不是偶然,全是被他所害,是什麼讓他賣主求榮?

2021-01-09 搞笑小炒肉

大家都知道2000多年前楚漢爭霸的時候,最終活著成為皇帝的是被稱為"無賴"的劉邦,而當時世人敬仰大英雄項羽卻落了一個身首異處的下場。在後世看來,項羽的失敗都是因為他自己只知道使用蠻力,而不懂得計謀的結果。但卻很少有人知道,當初的項羽本來是有機會翻盤的,而都是因為自己手下最信任的大臣出賣了他,才讓他兵敗被殺的。究竟是誰出賣了項羽,而又是為什麼讓他選擇了賣主求榮呢?

那個出賣項羽的人在史記中並沒有得到專門的記載,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太史公對於這樣的人也是非常看不起的,而他就是項羽最為信任的大臣——周殷。從當時楚漢戰爭的資料記載來看,當時項羽的部隊在全國一分為二,北方的軍隊是由項羽自己率領的,並最終跟他一起戰鬥到最後,而南方的軍隊則是被他交給了周殷帶領,而項羽最後的失敗就是周殷捅刀子的結果。

當時的楚漢戰爭如火如荼,本來項羽率領的大軍在彭城的時候曾經把劉邦打的抱頭亂竄。而當時的劉邦可以說是形勢岌岌可危,因為不少劉邦的大將都已經在觀望而不是幫助劉邦。而被逼無奈的劉邦最終選擇給他們許諾封王,才換來了他們的支援。但這並不足以打敗項羽,而真正讓項羽失敗的還是周殷率領的九江軍團的臨陣叛變。

因為當時雙方戰線相持不下,而周殷的叛變從項羽的後方開始。他不僅使得項羽無路可退,還大肆屠殺支持項羽的百姓,最終讓項羽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不得不退到了烏江並自殺在了江畔。但因為史書上對周殷的記載很少,究竟是什麼讓他選擇了背叛項羽,這也是後人搞不清楚的。

如果是因為利益而出賣了項羽,那麼為什麼在史記中對這一位至關重要的大臣卻沒有什麼太多的記載呢?要知道當時的劉邦為了換取韓信,彭越等人的支持都給他們封了王,雖然在最後找理由殺死了他們,但他們也在史書上留下了輝煌的一筆。而為劉邦立下大功的周殷就算不會被封王,也應該會被給予豐厚的賞賜吧?但是事實上,周殷在戰後並沒有什麼得到什麼獎賞,至少史書上是語焉不詳的。

如果不是因為利益而是因為仇恨的話,也是確實讓人非常費解的。假如說項羽和周殷之間一直都有深深的矛盾,就算項羽再傻恐怕也不會把軍隊大權交給周殷,而且是對項羽集團非常重要的南方九江軍團,這可以說是項羽最後的退路了,而且九江軍團還不是周殷自己的,是項羽把他派過去帶兵的,如果兩個人之前就有仇的話,他又怎麼可能從項羽的手中得到兵權呢?

排除了利益和仇恨的原因,那麼最讓人懷疑的就是周殷很可能很早之前就是劉邦安插的間諜。因為也只有這樣才能解釋得了,為什麼在大家都向劉邦要封賞才會支持他的時候,周殷卻毅然決然的從背後捅了項羽一刀卻沒有提出任何要求,只有他自己有把柄落在劉邦的手上,才會讓他選擇了堅定的背叛項羽。因為他知道如果自己不背叛項羽,那麼劉邦把手中的把柄交給了項羽,他也是死。因此最合理的解釋就是劉邦這個人心機很深,他在很早的時候就策反了周殷,並派他潛伏在了項羽身邊。而這也恰恰能夠解釋為什麼史書上對他的記載不多,因為間諜這個職業從來都是見不得光的,而劉邦用這種手段自然也不會大肆宣揚。

相關焦點

  • 項羽吶喊的非戰之罪,不是失敗的理由,你應該學會適時地反省自身
    在這個熙熙攘攘的世界裡,非常容易為外物所動而失去自我,物慾橫流的年代,我們幾時能夠真正的靜下心來,與自己的內心進行一會兒真誠的交流,反省一下自身。但是他不太懂得反省自身,即便在且戰且退的局勢下,他仍舊不明白自己如今為何會落到如此境地。當時項羽身陷重圍,身旁只剩下28名將士,此時失敗的結局已經註定無法挽回,項羽明白這次不能全省而退了,對身邊的將士們這樣說到:「我項羽起兵,至今也有八年之久了,經歷了大大小小,七十餘次戰鬥,但從來都沒有嘗到過失敗的滋味,現在我陷入這樣的困境,是老天爺要亡我,並不是我用兵打仗的罪過啊!」
  • 項羽對部下很恭敬,為何人才都跑了?因他不懂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人們往往被它的遙遠神秘所吸引,也許是某個風流的詩人,一本傳奇小說,亦或是繁華的長安城。若問哪個朝代最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麼秦朝應當是現代人想要去探尋深究的時代。秦朝英雄輩出,始皇掃六合,一統天下,這就昭示了秦朝定會湧現出人才謀士,尤其到了秦末,由於秦二世的暴政,各地爆發農民起義,一同推翻政權。接下來要講述的主人公就是這個時期的英雄——項羽。
  • 古代精彩戰役之一,項羽打下的巨鹿之戰,也建立了他的統治地位
    古代精彩戰役之一,項羽打下的巨鹿之戰,也建立了他的統治地位大家都知道一個名將,那就是項羽。一說起項羽,我不知道在大家的心目中他是怎樣的一個人。但是他在我的心目中,雖然是一個最後的失敗者,不過同樣也不失為一個英雄。
  • 西楚霸王項羽真的是有勇無謀嗎,該如何評價他這個人?
    提到西楚霸王項羽這個人,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有勇無謀,最終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其實歷史上的項羽並非是一個有勇無謀的人,否則也不會更沒有能力推翻秦朝的統治。很多人只看到他跟劉邦打仗的時候,依靠匹夫之勇將劉邦的軍隊打得落花流水,卻沒逃過韓信的用兵之道,最後在四面楚歌之下,落得倉皇逃竄的下場。
  • 王者峽谷七位「老師」已找到,英語是雅典娜,化學是項羽,班主任非他...
    王者峽谷七位「老師」已找到,英語是雅典娜,化學是項羽,班主任非他莫屬! 隨著王者榮耀S21賽季即將開啟,日前天美公布了多款即將在新賽季上線的新皮膚,都備受玩家喜歡和期待。
  • 項羽憑藉著《巨鹿之戰》,一戰成名,成為威震天下的西楚霸王
    後人提起巨鹿之戰,覺得勇氣是項羽戰勝強大秦軍的關鍵。然而此役並非如此簡單,在這場生死存亡的戰役中,項羽展現出了他爐火純青的兵家智慧以及高瞻遠矚的個人魅力!那麼巨鹿之戰的來龍去脈又是什麼呢?項羽獲勝的關鍵又在哪呢?
  • 拉馬努金:是什麼幫助他取得了成績,也害了他,造成了悲劇命運?
    你聽了下面這個故事你可能就不奇怪他為什麼能「猜」對那麼多公式了。書裡寫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次拉馬努金和同伴在大街上看到一輛車,車的牌照是1729。同伴說這不是一個好數字,拉馬努金卻幾乎是不假思索地說:「不,這個數很好。在可以用兩個立方之和表達,且有兩種表達方式的所有數字中,1729是最小的。」他的同伴一算,果然是正確的。
  • 阿房宮聞名天下,而不是被項羽所燒,專家:我們被杜牧誤導了
    唐代文學家杜牧,以一篇聞名天下的《阿房宮賦》,道盡了大秦王朝最後的榮耀,與對後人深刻的歷史教訓;阿房宮作為僅次於秦始皇陵墓的"明星地標",名氣一直"火爆"到了現代,而杜牧說阿房宮最後被項羽燒毀,這種說法卻是站不住腳的,而且後世關於阿房宮的認知,其實有著很多錯誤,那麼真實的阿房宮到底是何種情況
  • 鴻門宴,項羽為什麼不殺劉邦?
    但司馬遷顯然是很敬佩項羽的:一來沒有把他列為記錄諸侯的「世家」,而是納入記錄帝王的「本紀」;二來在惜字如金的《史記》中用大量篇幅描述項羽的生平,同樣不吝筆墨地還原了這場飯局。以後人的上帝視角來看,鴻門宴是劉項兩支同盟軍在打敗共同敵人秦朝之後,由盟友變成對手的轉折點,也是項羽從巔峰走向失敗的起點。
  • 中國古代的4大力王,力能扛鼎的項羽卻不是第一
    中國古代有很多「天生神力」的人,在冷兵器盛行的年代,他們無一不是戰場上的猛將。眾所周知,西楚霸王項羽就是「天生神力」的典範,不過,項羽在古代四大力王中並不是排名第一,力氣最大的那員猛將,即使是項羽也自嘆不如。
  • 項羽大招特效對比,海灘派對B級,霸王別姬S級,而他SSS+
    項羽是王者峽谷中一個不溫不火的坦克英雄,但是項羽是峽谷中最元老的英雄之一,他和亞瑟一樣是天美免費贈送給玩家的,每個人登入遊戲倉庫裡就有。雖然項羽沒特別高的輸出,操作也不秀,但是天美依舊是給項羽出了6款皮膚,那麼你們知道這些皮膚哪一款特效最好看嗎?
  • 科學大爆炸,項羽皮膚評測!
    項羽作為一個在最近幾個賽季都非常火爆的邊路坦克英雄,可以說一直都受大家的喜愛。這不,最近項羽就又出了一款皮膚科學大爆炸。今天就給大家說一說項羽的皮膚。項羽最近出的這一款科學家形象的皮膚也是一款六元的勇者皮膚。與其他的六元皮膚一樣也是要在限定的時間裡面才能購買的。不知道這一款科學大爆炸皮膚大家有沒有入手呢?事實上,這款皮膚還是可以的。
  • 項羽所舉之鼎重量,先秦古墓揭開端倪:大約是200公斤左右
    假設項羽真有扛鼎之舉,那麼所扛之鼎大概會有多重呢? 項羽是宿遷人,與項梁在家鄉殺了人,於是逃到會稽郡(蘇州)避難,因此項羽起兵之前,一直生活在楚地。想要確認項羽所扛之鼎的重量,首先需要尋找楚鼎的線索。 一,項羽活動範圍內,會否存在千斤重鼎?
  • 劉邦樣樣不如人,為何人才都向他聚攏?因他懂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韓國被秦所滅後,張良家道中落,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張良為了為「祖國」報仇,散盡家財刺殺秦始皇嬴政,但功敗垂成。刺殺行動失敗後,張良走上逃亡路,成為一名扶弱鋤強的俠客。因機緣巧合,學習並精通了《太公兵法》。後來,張良得見沛公劉邦,從此追隨左右。劉邦對張良言聽計從,「張良計」是劉邦建功立業路上最關鍵的因素之一。
  • 章邯巨鹿之戰敗給項羽,而後死心塌地追隨項羽,卻誓死不降劉邦?
    可即便如此也沒能挽救秦朝的天下,難道是因為項羽的出現?不是,這一切都要歸罪於掌權者的愚蠢和心壞。都知道,一個國家的強盛與否,和這個國家的統治者有著很大的關係,有的精明能幹,仁義治國,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有的心狠手辣,斬殺功臣,讓中央集權,江山不穩,子孫互相殘殺。但是當一個統治者同事具備了蠢和壞,那麼這個國家就要遭殃了,不得不說,胡亥就是這樣的統治者。
  • 劉邦項羽的加減法,成功的關鍵在於,如何令敵人越來越少,己方越來越多
    阮籍這裡所說的「豎子」指漢高祖劉邦。五年楚漢戰爭,項羽屢戰屢勝,而劉邦屢戰屢敗,但垓下一戰,項羽被剋星韓信設下十面埋伏所包圍,項羽慘敗。至死項羽也不明白為什麼敗給劉邦,劉勝項敗的原因可用加減法來解答。 韓信當過項羽的衛兵,他多次向項羽獻計獻策,項羽不納,他不了解韓信的價值,更不知道重用韓信。韓信加入劉邦的隊伍,在井陘背水一戰擊潰陳餘所率的二十萬趙軍,項羽才認識到這個被人稱為「胯夫」的韓信是一流的統帥;當韓信一舉消滅了項羽嫡系王牌龍且二十萬大軍後,項羽靈魂出竅,知道韓信確實厲害,派人遊說韓信未果。
  • 巨鹿之戰: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項羽的破釜沉舟是戰役的關鍵因素
    趙國的趙王本來是陳勝的部將武臣自己封的,但他被部下所殺。於是,趙國的兩員大將張耳與陳餘又找到了趙國王室後裔趙歇來當趙王,定都在信都(今河北冀縣)。他一朝兵權在手,所思所想便不是怎樣幫助趙國及其他諸侯國與秦相抗,而僅僅是怎樣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在率領大軍北上到達安陽時,宋義便命令全軍原地待命。一晃就是46天過去了,宋義絲毫不管趙國已經瀕臨覆亡之災的現實,派兒子去齊國,送至無鹽,飲酒高會。
  • 虞姬自刎前到底說了什麼?項羽淚如雨下
    微醺人生 有酒有故事 項羽(公元前232-203年),名籍,字羽,下相(今安徽省宿遷縣西南)人,學文,不喜歡劍術,要學「敵萬人」之術。項梁教之兵法,他非常高興,很快把那些排兵布陣之法牢記心中,學會運用。
  • 項羽入關中後,為何不定都鹹陽,而是定都彭城?這個成語一言道破
    項羽坑殺二十萬秦軍和火燒阿房宮的殘暴行徑與暴秦的所作所為如出一轍,因此,他在人們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從「神」變成了人見人怕,鬼見鬼愁的「魔」。據說,如果孩子晚上啼哭,大人只要說一句「項羽來了」,孩子的哭聲便會戛然而止,屢試不爽。總之,幹了這三件大惡事,項羽已是惡名遠揚,這也為他日後楚漢爭霸埋下了失敗的種子。
  • 史書中記載,項羽5大性格特點
    ps:在工作,生活,學習中,我們是否也能有這種果斷的性格那,利用這果斷的性格,幫我們趨利避害,猶猶豫豫非大丈夫所為。第三個:有主見當項羽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學過寫字,但是沒學幾天就不學了,他的叔叔就讓他在學習劍術,但是,沒過幾天,他就又不學了,他的叔叔非常生氣,這時候,項羽卻說,寫字,只能用來記住別人的名字,而劍術也只能敵一人,這些都不是我想學習的,我要學就學,可以敵萬人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