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宮聞名天下,而不是被項羽所燒,專家:我們被杜牧誤導了

2020-12-06 江流兒歷史故事

唐代文學家杜牧,以一篇聞名天下的《阿房宮賦》,道盡了大秦王朝最後的榮耀,與對後人深刻的歷史教訓;阿房宮作為僅次於秦始皇陵墓的"明星地標",名氣一直"火爆"到了現代,而杜牧說阿房宮最後被項羽燒毀,這種說法卻是站不住腳的,而且後世關於阿房宮的認知,其實有著很多錯誤,那麼真實的阿房宮到底是何種情況?聽編者為您仔細講述。

關於阿房宮,許多正史、野史都有很不同版本的多描寫,但現代考古要以實物為證,對文獻不能毫無保留的參考;近年來已經年過古稀的考古學家,作為阿房宮考古隊隊長的李毓芳,稱很多人被杜牧誤導了,她長期潛心研究阿房宮多年後,終於糾正了世人對於阿房宮的錯誤理解,還原了它本來的面目;首先阿房宮的"阿",並不讀作"e"而應該是"a",因為阿房宮地處陝西,當地人說話帶有濃重的"秦腔",他們有著自己獨特的方言語法、讀音習慣。

在阿房宮遺址東北一公裡處,還有一座叫阿房的村子,不過它是宋代以後才出現的村落,當地人都讀作"a"房;而且在西周至春秋戰國時期,"旁、房、方"都是同音字,由陝西民間的口頭語習慣推斷,阿房宮還是讀作"a"房宮更為合適;值得一提的是,阿房宮根本就沒建成,更別提項羽燒毀阿房宮的事了;因為古代建房的流程與現代不一樣,現代人要建設一座大的宮殿院落,一般先要建起圍牆,再在其中蓋房子。

而秦朝人則會直接從主殿開始施工,然後再以此建設眾偏殿,最後圍城一座大城;秦始皇之所以要建設阿房宮,都是由於鹹陽城過於擁擠,所以要找一處寬闊之地,建造龐大的主殿與整座宮城;當時渭河以南的上林苑,地勢較高風景優美,在戰國時期便有"國家公園"的美譽,所以被秦始皇看中作為阿房宮的選址。

史料記載阿房宮於秦始皇35年開始建造,但兩年後秦始皇崩於東巡途中,當時修建阿房宮的工人,都被趕到驪山修秦始皇陵墓;秦二世繼位後在公元前209年開始重修阿房宮,隨後陳勝吳廣起義,推翻了秦二世的統治,這前後不過四年的時間,以秦朝的建設水平而言,根本無法在四年內修成阿房宮。

司馬遷住在長安城中,距離阿房宮遺址,騎馬不過半小時的路途,他實地考察後,也在《史記》中明言阿房宮並未建成;權威正史《漢書》,也記載說秦二世復起阿房宮,最後未成而亡;既然阿房宮並未建成,項羽將其燒毀就更不可能了,當時項羽燒毀的乃是鹹陽宮;因為李毓芳稱在鹹陽發掘宮殿時,發現遺址上有眾多被燒毀的痕跡,連牆壁都被燒成了黑色,瓦片也被燒成紅色;同時在阿房宮遺址上,並未發現任何火燒的痕跡,可見項羽燒毀的宮殿,確是鹹陽宮。

李毓芳的考古結果公布之後,引起考古界的大震動,很考古學者都不承認李毓芳的研究,還有些人還勸她,將結果再修改一下;但李毓芳頂住了壓力,以實地考察、實事求是的原則,堅持自己的研究成果並非虛言;此後慢慢的業內外人士,開始認可了李毓芳的研究,阿房宮的真實面目終於"大白於天下";同時中科院歷史所,最新出版的《中國通史讀本》,也採用了李毓芳的研究結論,國家的認可讓備受爭議的李毓芳十分欣慰。

【參考資料:《史記》,《漢書》,《中國考古》】

相關焦點

  • 李毓芳:項羽沒燒阿房宮,我考古是用鐵鍁幹出來的
    以下是李毓芳的演講摘錄:阿房宮到底有多大?       到底阿房宮有多大,大家都是受杜牧的影響:「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裡,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鹹陽。」,這就是詩人杜牧筆下宏大壯麗的阿房宮,是社會上對阿房宮的認識。
  • 專家:我們錯怪項羽2000年
    雖然李家王朝沒有注意,但杜牧賦文裡極盡奢華的阿房宮,卻實實在在吸引了不少民間百姓的目光。同時,也讓他們知道這個我國古代建築史上的裡程碑之作,最後卻被西楚霸王項羽付之一炬。
  • 阿房宮長什麼樣,杜牧《阿房宮賦》告訴你答案
    只可惜,秦末項羽入關的時候,一把火燒了個精光,當年酌金饌玉,擊碎珊瑚,窮奢極欲的阿房宮,就因為這熊熊一炬而化成焦土,驪山四顧,如今再難看見昔日的龍樓鳳池了。這樣的往事,自然是讓人嗟嘆不已的,於是,面對著已經荒蕪的昔日豪奢之地,再聯想起大唐當時的國勢和處境,一個名叫杜牧的人,寫下了一篇曠古奇文《阿房宮賦》。
  • 歷史上的千古冤案,項羽火燒阿房宮,其實壓根就不存在
    《阿房宮賦》裡面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函谷關被佔領之後,楚國士兵放了一把大火,直接燒掉了這個"天下第一宮"的阿房宮,這大火差不多是燃了整整三個月,最後將阿房宮燒成了一堆灰燼。因為一直有這樣的說法,加上以前學過的課文,所以我們對項羽火燒阿房宮這件事情是耳熟能詳的,但就是這樣的一個歷史故事,在真實的歷史上真的存在嗎?
  • 項羽火燒阿房宮是真的嗎?今天終於知道答案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終於,阿房宮等來了楚霸王項羽,項羽軍隊入關後,看到這座奢華壯麗的宮殿,在看到秦王朝統治下百姓的貧苦生活,一怒之下將阿房宮縱火燒毀。後人對項羽火燒阿房宮這件事情深信不疑,也被無數的文人墨客揮筆書寫過無數故事。這個說法一直流傳,直到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有考古專家對這個說法提出了質疑,原因是經過考古專家的勘探和細緻的研究,確定阿房宮並沒有被火燒過的痕跡。而秦鹹陽宮卻有火燒過的痕跡,項羽當年燒的是秦鹹陽宮而非阿房宮。
  • 阿房宮真的存在過嗎?史記中記載它並沒有完工!
    一直也有項羽火燒阿房宮,阿房宮是中國古代最恢宏壯觀的宮殿建築,但新近的考古證明其實阿房宮並沒有建成,只是一個豆腐渣工程,也可以說是半吊子工程,這對史學界的衝擊十分巨大,使得很多歷史學家無法相信,但經過後來新一批考古學家的認真仔細的考古後,阿房宮的確沒有建成。
  • 《阿房宮賦》只是對歷史的虛構嗎
    唐代著名詩人杜牧《阿房宮賦》是當今許多人耳熟能詳的名篇佳作,然而歷代文學作品中關於阿房宮的描述到底有多少是歷史的真實,又有多少是出於文人墨客的發揮之筆,這些就不為大多數人所知了。要了解一個真實的阿房宮,修建這座宮殿的原因自然首需知曉。
  • 火燒阿房宮的真兇是誰?他為什麼要這樣做
    項羽與阿房宮的歷史記錄和項羽的聲音,項羽鹹陽忙,他曾多次。「秦鹹陽官」項羽預謀動機有燒阿房宮:一方面,由於起義項羽和他的叔叔向良一直在戰鬥,感情很深。和秦翔梁在戰爭中殺死了秦張漢,但沒有讓項羽切割仇恨。有可能討厭東西並燒毀阿芳宮。
  • 考古學家稱阿房宮沒建成:《史記》中寫得很清楚
    根據考古實證,李毓芳得出結論:阿房宮前殿遺址,就是兩千多年以前秦始皇想要修建的阿房宮遺址。阿房宮沒建成,在土臺子上沒有發現火燒的痕跡——紅燒土。項羽火燒的是鹹陽宮,而不是阿房宮。  說項羽沒有燒阿房宮,不僅在百姓中反響強烈,在考古界也引起震動。之後全國文物工作會議在廣州舉行。當時有兩個專家說沒發現火燒痕跡,是因為農民平整土地時,把紅燒土給拉跑了。
  • 阿房宮賦
    讓那(阿房宮中)負載大梁的柱子,比田裡的農夫還多;架起側梁的椽子,比織布機上的女工還多;顯眼的釘子,比穀倉裡的稻米還多;橫直密布的屋瓦,比(老百姓)身上的衣服上的線還要多;欄杆縱橫,比天下的城郭還多;嘈雜的器樂聲,比鬧市的人說話聲還多。秦統治者窮奢極侈,使天下的老百姓敢怒但是不敢言。秦始皇卻越來越驕橫頑固。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四方響應,函谷關被攻破,項羽放了一把火,可惜阿房宮變成了一片焦土。
  • 不敢相信的歷史細節,項羽在阿房宮裡面做了這樣的一件事情!
    不敢相信的歷史細節,項羽在阿房宮裡面做了這樣的一件事情!我們今天的話題就是圍繞這個標題展開的,淡化死下面的內容可能會讓很多人接受不了,這個我在這裡我就是必須和大家先說一下。在大家的觀念裡面就是我們這個阿房宮就是項羽當年一把火燒掉的,這個在正史裡面也是有著記載的,現在有了很多的新的說法,或許這個阿房宮就不是我們的項羽燒毀的,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接下來我們就來好好分析一下當時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導致了這樣的一個情況。
  • 《阿房宮賦》情景默寫題匯總
    杜牧《阿房宮賦》:「嗚呼! 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借秦滅亡的教訓批評唐敬宗廣建宮室。  2.《阿房宮賦》中通過阿房宮的興毀揭示了秦亡的歷史教訓,文中說:「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3.不吸取經驗教訓讓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宮賦》中說:「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 項羽入關中後,為何不定都鹹陽,而是定都彭城?這個成語一言道破
    在大屠殺和大掠奪的同時,項羽還放縱手下四處放火,焚毀了秦國的宮殿,甚至連秦始皇一手打造的絕世阿房宮也沒能倖免於難。熊熊大火,三月不熄;絕世宮樓,步步坍塌。對項羽來說,火燒阿房宮極大地滿足了自己的復仇心和虛榮心,然而,正是這一把火,卻燒出了不和諧。
  • 韓生好心勸項羽建都關中卻被烹殺 項羽果真是「沐猴而冠」
    我們知道,西楚霸王項羽的性格是沽名釣譽,殘忍野蠻,貪婪嗜殺,目光短淺,這也註定了項羽失敗的命運。有人說,項羽是「沐猴而冠」,不是沒有道理的。那麼,項羽「沐猴而冠」的稱呼是怎麼來的?說項羽「沐猴而冠」的人是誰?他的結局怎麼樣?
  • 《阿房宮賦》:「一」字定乾坤,到底有何特殊意味?
    杜牧所作的《阿房宮賦》在現代社會和歷史上都獲得了極高的評價。它創作於晚唐時期,是作者想借著秦朝亡國的歷史,來提醒唐朝的統治者不要重蹈覆轍。全文上下運用了許多誇張的寫作手法,把阿房宮從興建到滅亡的過程描寫得栩栩如生,更是間接地把秦朝統治者驕奢亡國的過程敘述得深入人心。
  • 高中語文《阿房宮賦》教學設計
    今天給大家分享這一篇《阿房宮賦》。在此,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為你們提供了較為詳細的教學設計以供參考。一、教學目標1.了解「賦」的文章體裁特點,體會本文的語言風格,了解文言詞語的活用現象和文言句式。2.學習文章多用對偶、排比的語言風格,並使之運用於今後的寫作中,增加習作的文採。
  • 阿房宮真的存在嗎?劉邦一行為證明它是虛構的,很有可能不存在
    史書上記載,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就開始了享樂、屠殺,修建阿房宮、修建長城、修建秦始皇陵、焚書坑儒等,既然秦始皇這麼的殘暴為何當時沒有人出來反抗他呢?既然他這麼的殘暴貨幣、度量衡、文字又是如何做到統一的呢?其實真正的秦始皇並沒有我們所說的那麼殘暴不仁,非但如此他還是一位少有的明君。
  • 新教學│觸摸語詞,體悟文學意義——《阿房宮賦》教學設計
    在帝王的心中,這樣的阿房宮這樣的排場,才配得上他的偉業與功績:這是秦始皇心理意義上的「阿房宮」。三、建構文學意義的「阿房宮」史學上的阿房宮是「未成而亡」的,考古中的阿房宮是未有燒灼痕跡的,而文學上的阿房宮是杜牧極盡鋪張之能事而繪製出的無比壯麗的宮殿,但這並不是杜牧所構建的文學阿房宮的全部。
  • 眾所周知的成語「沐猴而冠」暴露項羽最大弱點,到死項羽都不明白
    有一個眾多周知的成語,它就是「沐猴而冠」,其中暴露項羽一個最大的弱點,直到死前項羽都不明白!所謂「沐猴而冠」,表面的意思就是猴子穿衣戴帽,從裡子上來說,這根本就不是真人,用來譏諷那些愚昧無知、空有表面的人。
  • 白話古文:阿房宮賦
    六國滅亡,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伐光了蜀山的樹木,阿房宮才蓋起來。阿房宮佔地三百多裡,樓閣高聳,遮天蔽日。從驪山之北構築宮殿,曲折地向西延伸,一直修到秦京鹹陽。渭水和樊川兩條河,水波蕩漾地流入宮牆。五步一棟樓,十步一座閣。走廊曲折象縵帶一般迴環,飛簷象禽鳥在高處啄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