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宇宙其實是這個樣子!暗物質如同神經一樣連接著每一個星系

2020-08-04 柳絮新世界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一下宇宙中的暗物質,也是目前科學家一直在探索的神奇物質

什麼是暗物質

說起暗物質相信很多人都比較好奇,為什麼它叫暗物質,其實暗物質只是目前科學家的一種猜測,從理論上提出的宇宙中可能存在的一種物質,雖然這種物質是我們看不見也摸不著的,但它極有可能是宇宙中物質的主要組成部分,而且這種物質可能要佔宇宙總質量的85%以上

真正的宇宙其實是這個樣子!暗物質如同神經一樣連接著每一個星系

之所以科學家會猜測宇宙中有暗物質這個說法,也是通過牛頓的萬有引力來判斷的,因為科學家發現有很多星系出現的引力現象都違反了牛頓的萬有引力說法,而這些違反現象如果用暗物質存在的說法來講,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釋,尤其是科學家通過天體的運動,引力透鏡效應以及宇宙的尺度結構形成和微波背景輻射觀測等等,所得出的數據都表明暗物質可能存在於星系 星團 和宇宙中,而且暗物質和它們有著緊密的關聯

真正的宇宙其實是這個樣子!暗物質如同神經一樣連接著每一個星系

為什麼叫暗物質

剛剛也提到了暗物質其實就是我們看不見,也摸不著的一種物質,但是看不見不代表沒有,就像是地球上面的空氣一樣,我們看不見它是因為我們還未達到那樣的科技,但是不代表它沒有,而暗物質在宇宙中也是一個道理,科學家推算暗物質就像是人的神經一樣連接著每一個星系,也就是說宇宙中我們所能看到的所有星系也許都連接著暗物質

真正的宇宙其實是這個樣子!暗物質如同神經一樣連接著每一個星系

之所以叫暗物質也是因為這種物質是我們目前科技無法看到的,而我們看不到它的原因是因為連光都無法照亮它,因為我們所看到的物體都是通過光來傳播的,任何東西也都是通過光才能看到,而光對暗物質卻沒有任何的作用,更不會照亮它,所以才被稱之為暗物質

真正的宇宙其實是這個樣子!暗物質如同神經一樣連接著每一個星系

這些暗物質究竟是什麼

如果非要問暗物質究竟是什麼的話,那麼至少目前還無法給出準確的答案,前面也提到了暗物質就像人的神經一樣連接著每一個星系,而宇宙的神奇構造又像人的身體一樣,舉個例子:我在以前的文章裡面也提到過世間萬物都是有著息息相連的地方,人和宇宙有著不可描述的共同點,就拿宇宙裡所有恆星大概是300萬億億顆這個數據來講,每個人的人體細胞大約有50萬億個,而地球上大約有60人億,如果把這個兩個數據相乘起來剛好是300萬億億,而暗物質就像是人身體裡的神經一樣與這些細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宇宙中的黑洞 星團 星雲 等等這些都可能也都對應著身體裡的各種元素,所以這也是宇宙它的神奇之處

真正的宇宙其實是這個樣子!暗物質如同神經一樣連接著每一個星系

暗物質佔宇宙總質量的85%,我們之所以看不到它可能是因為我們目前的科技未能達到或是宇宙中的某種原因不允許我們看到它,也許等人類未來的科技到達了另一個巔峰的時候,除了暗物質還會探索出宇宙中更多的未知物質與認知,而我們人類現在最重要的是先達到一級文明真正了解我們的地球後,再去走出太陽系,了解銀河系,最終去探索我們神奇的宇宙

真正的宇宙其實是這個樣子!暗物質如同神經一樣連接著每一個星系

好了,今天就聊到這裡,感謝大家的觀看,如果你喜歡觀看科學類的文章,可以關注我每周定期更新,謝謝大家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暗物質主導「宇宙大尺度絲狀結構」,星系連接成網,如人體脈絡
    中國古代就有天圓地方之說,人們仰望星空的時候看到的恆星仿佛都是一樣的大小,仿佛是在天球上具有相等的距離,這就給人一種錯覺。在那個時候,人們並不清楚星星距離的遠近。其實這是景深被高度壓縮形成的錯覺,使人誤以為這些恆星與地球的距離是相等的。
  • 又一個宇宙之謎,暗物質未覆蓋全宇宙,19個星系缺少暗物質
    然而,最近研究人員發現某些小型星系(包括現在發現的這19個矮星系)的行為就好像它們被重子(構成普通物質的粒子)支配一樣,於是暗物質存在的證據就不再適用了,也就是不存在暗物質。缺少暗物質的矮星系發現於2018年3月,由耶魯大學某天體物理學家領導的一組天體物理研究表明,星系NGC 1052–DF2中球狀星團的平均速度,與上述重子支配的小型星系一樣,這是一個僅重子星系模型,不過仍然有許多人質疑該結果的有效性。
  • 這個星系,沒有暗物質
    2018年3月9日,天文學家們宣稱發現一個奇特的星系,這個星系沒有暗物質!也許你會說,發現沒有暗物質的星系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這可是大事件,這事如果最終確定,堪比發現「」引力波「」和「」上帝粒子「」還要刺激。這是一個物理學家們做夢都沒想到的意外發現。因為暗物質用「不存在」證明了自己的存在!
  • 其實我們如同人體中的細胞一樣——宇宙是一個生命體
    大家都一直迴避著這個問題,接下來要講的便是,為什麼說宇宙是一個智慧生命體?,短短4個禮拜胎兒便有了心跳,接著是神經網絡......,並且在形成胎兒時會爆發極高的溫度,逐漸發育完全時,便會急速冷卻,你會發現人類的成長如同宇宙的成長一樣,恆星甚至連身體機能中各種物質的含量和測得宇宙中暗物質
  • 科學家從特殊星系中發現暗物質的線索,沒暗物質的星系是什麼樣?
    科學界把宇宙中的物質分為能直接看到的和不能直接看到的,並且認為不能直接看到的物質佔據了宇宙總質量的90%,那些炫麗的星系、星雲等物質只佔據了全宇宙的10%左右,科學家認為宇宙中的大多數星系是受到暗物質的影響維持運行的,然而近幾年天文觀測中發現了幾個完全不受暗物質影響的星系,這些星系顛覆了暗物質在宇宙中的地位,其中典型就是NGC 1052-DF2星系這類奇怪的超漫射星系
  • 科學家承認4年前搞錯了,曾以為這個星系完全由暗物質構成
    和可見物質一樣,暗物質也並不是均勻分布在宇宙中每個角落的,而是也有密度的高低之分。在有些星系中,暗物質的比例相對更低一些,而在另一些星系之中,暗物質的比例則相對更高。但是,像蜻蜓44星系這麼高的暗物質比例,還是令科學家們吃了一驚。
  • 科學家發現一個無暗物質星系 或顛覆暗物質定義
    網易科技訊 3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日前一個由天體物理學家組成的國際團隊已經發現了一個距地球6500萬光年的星系,其包含的暗物質數量很少,甚至可以說這個星系根本沒有任何暗物質。天體物理學家認為暗物質在整個宇宙中佔據主導地位,其總量甚至是普通物質的五倍。由於星系旋轉得太快,如果沒有額外的暗物質存在,根據現有的物理定律來說這些星系就會塌縮。例如銀河系的旋轉速度很快,所以它必須包含比普通物質多30倍的暗物質。實際上,天文學家曾研究過的每個星系都含有暗物質。但現在,天體物理學家似乎發現了一個沒有暗物質的星系。
  • 宇宙中是否真的有暗物質?暗物質必須存在
    表面上看起來,我們的宇宙是龐大而有序的,眾多的天體以星係為單位有序的運行著。通過計算,科學家們發現,看似高速旋轉的星系,實際上向心力是不足的,至少不足以維持星系的圓盤形狀,也就是說,從理論上來講,宇宙中的所有星系都會分崩離析,而不應像現在這樣如此有序。所以,我們的宇宙之所以能夠維持現在的樣子,一定是有某些我們所不知道的外力,這股外力彌補了星系旋轉向心力的不足,所以星系才能得以穩定的正常運轉下去。
  • 這個孤立的星系中心卻充滿了暗物質!
    天文學家利用美國宇航局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的數據,發現了一個被孤立了數十億年的星系,其核心中包含的暗物質比預期要多。這個星系被稱為Markarian 1216(縮寫為Mrk 1216),包含的恆星年齡在宇宙年齡的10%以內,也就是說,幾乎和宇宙本身一樣古老。
  • 暗物質才是宇宙真正的支配者
    這個宇宙中,存在著一個驚人的事實:佔據宇宙大部分的成分,我們是看不見的。科學家把這些看不見的成分,統稱為「暗物質」。
  • 宇宙中最小的星系蘊藏著最多暗物質
    如果你想找到暗物質的話,遵循一條很簡單的規律:跟著質量走。宇宙中那些最大的結構,大型星系、星系組、甚至是超重量級的星系團,都體現了同樣一個問題——它們的內部運動龐大到無法用我們已知物質的引力來解釋。圖片致謝:維基共享資源用戶Stefania.deluca.
  • 長得好像微血管,佔了宇宙總物質85%的暗物質,是什麼樣的?
    許多科學家認為,宇宙的組成並非只有我們所見到的行星、恆星,其實還有一大部分是由我們看不見的「暗物質」所組成,那暗物質到底長什麼樣呢?暗物質到底是什麼?目前仍是一個謎,因為人類目前為止還無法用最新的科技證實暗物質的存在,儘管暗物質被認為佔了宇宙總物質的85%,但它因為不像行星、恆星般會與光互相作用,目前僅能通過其重力影響間接推測有暗物質的存在。首張暗物質模擬圖出爐!
  • 新研究發現更多暗物質包裹著星系團,可能動搖宇宙理論
    受引力牽引的星系傾向於聚群,一些星系甚至最終成了宇宙裡的「大都市」:高達一千個星系聚成的團,全部重量超過我們太陽1千億倍。   雖然我們可以看到星系團中閃耀的恆星,但可見的只是整個結構的一小部分。據科學家所知,有一團真正的重量級的東西藏在物質裡,而且不可見,那就是無形而神秘的暗物質。與城市之下的水泥、瀝青一樣,一大團球狀的暗物質支撐著整個星系團。
  • 宇宙和大腦有多像?這些不可思議的事實令人深思
    早期宇宙中星系互連關係,和大腦神經元相互連接,幾乎無法分辨兩張圖之間的不同,大腦細胞與整個宇宙擁有一樣的結構。如果有人告訴你大腦是個小宇宙,宇宙是個超級大腦,你能理解嗎?會相信嗎?你很難直接分辨出圖中的腦細胞與星系群的區別,大腦細胞之間都被四通八達的神經元連接著,看似雜亂無章其實非常有序,宇宙的星系與星系之間也是如此,彼此之間被無數張巨大的網絡連接起來,科學家稱其中負責連接的無形力量叫做暗物質,超過宇宙物質總量的九成以上。
  • 宇宙的幽靈:探索暗物質的前世今生
    暗物質研究是非常特殊,它是介於粒子物理學和宇宙學之間的一門學問,是跨學科的研究。恆星的尺度大概是10的11次方米,有上千億顆恆星會組成一個星系,這個星系尺度大概是在10的21次方米。上千個星系可以組成星系團,星系團尺度10的23次方米。星系團是人類所觀測到最大的由自我引力形成的結構。所有的星系團和時空加起來,就是我們所觀測到的宇宙。
  • 「史萊姆黴菌」到暗物質網絡,折射出人類對於宇宙探索的新思考
    雖然這個學科到目前為止還從未開放,其也只是科幻小說中的一個幻想學科,但仔細思考,當人類的太空探索和宇宙探索達到了能夠「給歲月以文明」的時候,那是不是說明人類已經真正的跨入了一個新的文明階段!我們幻想著能夠宜居火星,我們幻想著能夠見到外星人,我們幻想著能夠搞明白宇宙的運行和宇宙的結構。宇宙的探索總是接二連三,卻很少有人能夠真正去對宇宙探索進行一個新的思考。
  • 宇宙中最空曠的牧夫座空洞並非真空,真正的宇宙空洞其實並不空
    人類探測的宇宙中似乎擠滿了數以億萬的星系,然而科學家指出宇宙中可見物質只佔全宇宙的5%左右,在看似星雲密布的宇宙空間中存在許多星系十分稀少的區域,牧夫座空洞就是宇宙真空地帶最標準的代表區域,其實這片區域也並非完全沒有物質,科學家在這片直徑達到3.3億光年的空間中只發現了數十個星系
  • 大爆炸、暗物質與宇宙的命運
    它是個三維的東西,三維裡每一個點都是平等的,沒有特殊點。宇宙膨脹,就像發糕一樣在脹,是發起來的一種膨脹。吳寶俊:宇宙在137億年前就是一個發糕點,然後均勻地膨脹。我現在終於明白宇宙大爆炸原來跟發麵差不多。
  • 宇宙中暗物質的可能樣子?來自NASA的圖片
    暗物質光環是天空的活躍區域,它不僅充滿了整個太空,而且還散發出輻射的碰撞,這使得有可能幫助科學家在太空中找到暗物質光環。下圖計算機生成的宇宙中暗物質分布的模擬圖,也稱為宇宙網狀圖。科學家們將散布在整個圖像中的小的球形暗物質斑點識別為暗物質光環,它們是在重力作用下形成星系的結構。
  • 宇宙未解之謎之暗物質,暗能量,量子糾纏
    科學家認為,暗物質就像蜘蛛網一樣,將快速移動的星系連接在一起。這些東西實在是太多了,以至於可以扭曲時空,因此有很多天文學家在通過太空望遠鏡觀測遙遠的星系時,常常會出現時空扭曲的現象。目前我們掌握了足夠的證據來證明暗物質的存在,但至於它是什麼,如何形成的,仍然是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