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題:芹菜抽薹現象的原因是什麼?有哪些預防措施?
三農導語:芹菜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蔬菜,在我國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和大範圍的種植面積,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胡蘿蔔素及多種人體所需微量元素,食用價值極高,是許多消費者喜愛的養生食物,具有平肝清熱、祛風利溼、除煩消腫、降低血壓、健腦鎮靜等功效。隨著種植芹菜的農戶越來越多,一些種植過程中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芹菜早期抽薹就是常見的問題之一,出現抽薹現象將嚴重影響芹菜的產量,對種植者的收益造成很大的損害,如何預防早期抽薹成為了眾多種植者考慮的問題,下面小編就來講一講芹菜抽薹的原因及相應的防治措施。
一,芹菜抽薹的原因
芹菜抽薹現象主要是由於節間伸長進入營養生長的叢生型植物的莖,受到溫度和日照長度等環境變化的刺激,隨著花芽的分化,莖開始迅速伸長,植株變高,此現象稱為抽薹。此時,節數的增加受到抑制,僅是節間的伸長。抽薹一般常出現在生長早期,出現抽薹後芹菜的產量將受到嚴重影響。
二,芹菜抽薹的預防
1. 選種播種
選種應以冬性強、不易前期抽薹的實秸品種為主,從根源上減少抽薹的可能。此外適時播種也對預防芹菜抽薹有著很大的幫助。播種時越冬芹菜應在8月上旬到9月上旬期間播種,春播保護地栽培芹菜於1月底至3月初播種。播種時間過早過晚都不利於芹菜的生長,容易造成芹菜養分不足,難以成株,商品性差,出現前期抽薹現象。露地播種育苗的,在4月中上旬選晴天播種為宜。大棚育苗應提前覆蓋烤畦,地溫達到10℃以上即可播種。
2. 田間管理
科學的田間管理可以有效預防芹菜抽薹現象的發生。冬春育苗期,應做好園區保溫措施,避免苗期處於8℃以下的低溫,夜間溫度應在12℃以上,白天溫度在20℃左右,防止幼苗通過春化階段。播種前在苗床上覆蓋地膜或加扣小拱棚,以提高地溫。育苗前,特別是寒流天氣,通過草苫等不透明覆蓋物的揭蓋,充分利用陽光,提高育苗床內的溫度,夜間須加厚覆蓋物保溫,同時也要經常清掃塑料薄膜,增加透光度。溫度不足時應適當控制澆水,以免進一步降低地溫。春季芹菜生長期間,不能進行蹲苗,應做好水肥管理,適當增加水肥的施用量,保持地面溼潤,經常追施氮素化肥,充足的水肥條件,可以滿足芹菜生長過程中所需的養分和水分,有利於植株的生長發育,避免出現前期抽薹現象。
3. 適時採收
對芹菜進行及時採收是預防芹菜抽薹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在花薹尚未長出前採收,或用劈葉收穫法,均可減輕先期抽薹的為害,切勿到抽薹株老時收穫,這時採收的芹菜口感嚴重下降,品質不佳,商品價值受到很大影響。越冬芹菜更應注意及時採收,越冬時經過低溫生長點已經分化花芽,北方地區4月由於溫度上升,日照變長,此時芹菜開始抽薹,所以必須在4月上旬採收完畢,以防止抽薹對種植者造成的影響。
小編提醒:以上就是芹菜出現抽薹的原因以及預防芹菜抽薹的方法,做好這幾點的管理可以有效預防抽薹現象的出現。農戶應對芹菜抽薹的預防工作予以重視,降低因抽薹造成的品質和產量下降,降低農戶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