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是一種歷史比較悠久的蔬菜了,即便是在現在,也是大家常吃的蔬菜之一。它的售價比較平穩,是一種不錯的種植選擇,只要管理得當,一般都是能夠獲得不錯的種植收益的。芹菜的耐受能力比較強,在很多地方都能夠生長良好,由於其耐寒特性,有不少菜農都是進行越冬種植的,然而這一季的種植,容易出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提早抽薹。相信很多菜農們都知道,抽薹之後,芹菜的品質就會變得非常差,也不適合食用了。所以說,抽薹是導致種植效益降低的一個重要原因,為了實現穩定的效益,應該想辦法避免它的發生。
不想讓它過早抽薹,首先得了解一下導致它抽薹的原因。這個說起來,就是非常多的了,一般來說,主要是以下這些因素:一是經過了比較長時間的低溫,比如超過了十天的時間;二是出現了極度低的氣溫,比如降到了十度以下;三是苗期出現過春化,這個也是會導致芹菜的抽薹變得過早的。以上就是關於芹菜過早抽薹的幾個原因,知道了這些之後,也就可以尋找解決的辦法了,比如下面這些,就是可以採用的。
一是選擇最適合的時段播種。有些菜農就是因為播種的時間沒選好,導致芹菜生長的後期頻繁遇到低溫的情況,從而導致先期抽薹。所以說,播種的時間一定要進行科學的選擇,一般來說,在大多數地區,選在八月上到九月上之間比較好,此時進行播種的話,在進入越冬之前,芹菜有比較長的生長期,能夠生長成株,從而避免發生過早抽薹的情況。在這個時段播種的芹菜,一般在第二年的三到四月之間就可以採收,此時採收的芹菜品質也是最好的。
二是苗期注意控溫。在小苗階段,芹菜對於溫度比較敏感,白天的時候,應該讓棚溫處於十五到二十度之間,這樣才能夠讓芹菜的小苗長勢良好。晚間的時候,也應該保持在十二度以上,這樣可以防止小苗出現凍害,有利於培育壯苗。在比較極端的情況下,也不要讓溫度降到八度以下,否則苗子就會出現凍害,受過凍害的小苗,後期就很有可能會過早地抽薹了。
在溫度的控制上,除了需要使用專用的育苗棚之外,在有些地方,還需要在棚裡面再設一個小棚,甚至還要設兩層。地面上也需要用上地膜,這樣有助於提升地溫,也能夠減少地塊失墒。為了進一步提升棚裡面的溫度,還可以在棚上蓋上草苫,白天光照比較好的時候,就將它揭下來,等到晚上再蓋上,這樣能夠起到穩定棚溫,減少棚內能量損失的目的。另外在苗期內,還應該減少澆水的量,否則地溫會降低,不利於小苗的生長。
三是加強春季的管理。當冬天過了之後,芹菜就會進入一個生長旺盛的時期,此時植株對於水分以及養分的需求比較大,因此需要加大水與肥的供應。否則的話,水肥供應不足,也會導致植株過早地變老,從而出現先期抽薹的情況。這一時期,地面應該時常保持著溼潤,為了刺激植株的生長,還應該加大氮肥的供應。這樣做了之後,可以讓植株多進行營養生長,從而讓生殖生長得到抑制,也就不怎麼會發生抽薹的現象了。
四是及時採收。有的時候,儘管已經採用了各種辦法,芹菜仍然出現了過早抽薹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減小損失,就應該及早地採收。倘若採收過晚,抽薹就會變得很普遍,此時整個地塊的芹菜就會因為品質下降而難以賣出了,這樣種植的收益也將大減。採收的時候,可以採用劈葉法,這樣能夠採收到品質更高的芹菜,從而減少抽薹對種植效益的影響。
以上就是防止芹菜提前抽薹的辦法,以及在抽薹之後可以採取的減少損失的操作。但是要注意,進入四月初的時候,再發生抽薹,就不算提前了,在大多數地區,此時的抽薹都是正常的。所以建議大家一定要在四月初之前完成採收,否則的話,就會迅速出現抽薹的情況,而且無論採用何種辦法,都無法將其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