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庭銀
引言:1929年6月至1930年底,中共當陽黨組織以黃家店子、雷家港子、陳家場為根據地,在當陽、荊門、江陵、枝江邊界地區發動群眾,創建政權組織,打擊反動勢力,開展艱苦卓絕的鬥爭,創造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本文將帶您走進那個風起雲湧的年代,講述河溶紅色根據地是怎樣建成的。
1929年6月,中共當陽縣臨時委員會在雷家港子成立,傅子和任臨委書記,黃冠柏任軍事部長,傅日雲任組織部長,周一成任宣傳部長,王國良、孫東平、許志雄為委員。當陽臨委的成立,使我黨在這一區域的對敵鬥爭,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抓住有利條件 著手創建蘇區
當陽臨委成立後,對當時的形勢進行了認真分析,一致認為,雖然面對的敵對勢力很多,但也存在著很多有利條件。
一是鄂西特委將原屬江陵縣西北區的黨組織劃歸當陽管轄,作為恢復工作的基礎。不斷轄區擴大了,還增加了30多名黨員。二是隨著各地農民協會的陸續恢復、重建,對豪紳地主起到了極大的震懾作用。所宣傳的反苛捐雜稅、抗租抗債、揭露新軍閥的黑暗統治深得農民擁護。三是由於連年發生嚴重旱災,收穫不及往年十分之三,農民普遍沒有飯吃。豪紳地主的租課勒逼收足,沒有受到損失,廣大農民對此強烈不滿。四是軍閥武裝忙於爭地盤,無暇「清鄉」,所謂維持地方治安的任務只能由地方豪紳地主武裝擔任。而在邊界地帶的豪紳地主,受到群眾鬥爭的威嚇,不敢與共產黨為難。
根據這些有利條件,當陽臨委放開手腳開展根據地創建工作。首先,大力發展黨的組織。將當陽南部及荊、當、江、枝邊界地區劃分為七個區,分別管轄河溶、陳家場、雷家港、孫家場和黃家場、草埠湖、荊南、萬城和馬山地區。其中,二區和三區設區委,一、四、五、六、七區設特別支部。其次,擴大荊當遊擊第一大隊的活動範圍。要求其走出當陽,深入到荊、當、枝、江和宜昌、遠安境內。不僅要鎮壓作惡多端的土豪劣紳,還要幫助農民協會建立一定規模的赤衛隊。
通過這些做法,使河溶根據地的創建工作有了明顯進展。如雷家港子區農民協會召開恢復成立大會時,把會場設在雷港場中心,用八張方桌搭成主席臺,主席臺和會場周圍插滿了彩旗,有萬名農民參加會議,造成了較大聲勢。
敵我形勢生變 臨委積極應對
就在河溶根據地的創建工作順風順水時,卻發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1929年下半年,隨著駐守河溶鎮的敵軍譁變,改變了荊、當、江、枝邊界地區敵我雙方原有格局。當時,敵彭啟彪獨立十四旅的一個連隊在副連長張龍驤鼓動下於河溶鎮譁變。譁變隊伍和江、枝、當邊界的漢流大哥李鳳山合夥,推李鳳山為司令,以草埠湖、菱角湖、鳳臺一帶為巢穴,做起土匪勾當。由於連年災荒、兵禍,許多流氓無產者為了生存加入了這支隊伍。中原大戰開始後,鄂西地區的國民黨部隊紛紛調往南北兩個方向的戰場。李匪乘機擴張實力,迅速擴充到數千人的武裝,成為當地群眾的極大禍害和建立蘇區的絆腳石。
如何處理李鳳山匪眾這個心腹大患?1929年12月,鄂西區黨的第二次代表大會在石首召開。會上,通過了關於當陽工作的決議案。《中國共產黨當陽歷史》第一卷,記載了決議案中的有關文字:「以後應當抓住中心工作,尤其是觀音窯工、玉泉佃農,嚴密黨的組織,加強教育訓練,肅清左傾、右傾的危險,正確運用大會的總路線,對於一切欺騙宣傳作無情的反駁。更要發動日常鬥爭,並要注意將組織基礎建立在僱農、貧農身上。同時幫助團建立工作,以爭取青年群眾和領導青年群眾。」
對於上述決議,當陽臨委也作出了相應決定:「只要有漢流土匪的群眾組織,我們都應當打進去,擴大黨的政治影響,爭取群眾。」不僅作出了決定,還指定了專人具體執行。這個專人,便是當陽臨委的軍事部長黃冠柏。
鬥爭一波三折 臨委改為縣委
這年冬天,黃冠柏打進了李鳳山的隊伍。同時,當陽臨委又先後選派了阮德齋、陳直甫等67名黨員和革命青年,以各種面目打進李部,接收黃冠柏的領導。於是,黃冠柏便秘密行動,尋找機會分化瓦解這支土匪隊伍,爭取使其成為人民的武裝力量。開始,工作進行得十分順利,時間不長,便發展了該部一營營長王某加入了黨組織。然而,在關鍵時刻卻發生了一個意外。
這一天,黃冠柏與王營長約好了拉出隊伍的時間。就在這時,李鳳山卻要調一營行動。王營長左右為難之時,選擇了拒絕李鳳山的命令。李鳳山一怒之下,親自帶人將王某擊斃。黃冠柏聞訊,只好帶了兩隻短槍倉促撤出。為了避免損失,又通知那些打入李部的人員先後撤離。於是,這次經黃冠柏精心策劃的策反活動因意外變故而功敗垂成。
兩個月後,為了發展壯大當陽的黨組織,鄂西特委將當陽臨委改為當陽縣委。當陽縣委為了壯大武裝力量,籌款從沙市買回12支短槍,使遊擊一大隊發展到50餘人、30多隻長短槍。這樣一來,增強了廣大群眾的安全感,使根據地的農民協會工作再次活躍起來。
與此同時,李鳳山部在與國民黨明爭暗鬥中,漸漸衰敗。1930年9月,在接受國民黨改編後,李部在沙洋附近遭受到國民黨正規軍襲擊,僅剩下200多人。與此同時,國民黨當陽縣長吳興泗嗜好鴉片,攜煙款潛逃。張樹勳接任縣長,與曹靜佛、盧少彬、周寶軒一夥劣紳相繼爭奪縣黨部權力,使縣政混亂不堪。
面對如此局面,當陽縣委看到了創建革命根據地的有利條件。於是,決定乘機控制邊界地區,創建一塊革命根據地。
壯大革命力量 風雲激蕩沮漳
如何創建根據地?首先必須削弱敵人的有生力量!而雙忠祠團防局就是建立根據地的一大障礙。
雙忠團防局共有60多人、30多支槍,團總劉仁甫經常帶領團丁「清鄉」,捉拿革命群眾,劫掠他人財物,鬧得雞犬不寧,群眾恨之入骨。
打蛇打七寸,先拿雙忠祠團防局開刀。9月20日晚,傅子和、黃冠柏、許志雄率領遊擊一大隊和二、三區的赤衛隊員100多人悄悄包圍了團防局。這天夜裡,四處漆黑,團丁們酣然入睡。傅子和親自帶領5名戰士摸掉敵人的崗哨,衝進屋中,將劉仁甫和團丁們全部俘獲。然後,處決了劉仁甫,一把火燒掉了團防局。同時,還使遊擊一大隊得到迅速發展,一下子擴充到上百人。
為了提高遊擊一大隊的戰鬥力,當陽縣委派出10名對黨忠誠、具有一定能力的人由孫正桐帶領到江陵參加紅六軍教導大隊學習訓練。這批人學習訓練結束後回到當陽,分別在一大隊、肅反隊、特務隊擔任了重要職務。
在這個基礎上,各區都建立了數十到數百人的農民赤衛隊。赤衛隊以大刀、梭鏢為武器,組織青壯年參加站崗放哨,配合一大隊反「清鄉」打團防。同時,黨組織也得到了迅速發展。相繼建立了二、三、四、五、七共五個區委和一、六區兩個特支。在河溶鎮、半月山建立了交通站或情報站,由農民協會開始代替鄉保行使當地的行政權力。至此,經過中共當陽黨組織的不懈努力,初步形成了以黃家店子、陳家場、雷家港子為中心的河溶革命根據地。
作者簡介:許庭銀,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湖北省電影家協會會員。出版了長篇小說《關羽前傳》、電影劇本集《金錢鏢王》等,發表各類文學作品20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