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把握蘇區精神的深刻內涵

2020-12-01 中國網

作者:李紅喜(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七研究部注釋處處長、編審)

  2011年11月,習近平同志指出:「在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和發展中,在建立紅色政權、探索革命道路的實踐中,無數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以堅定信念、求真務實、一心為民、清正廉潔、艱苦奮鬥、爭創一流、無私奉獻等為主要內涵的蘇區精神。」蘇區精神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在艱辛探索中國革命正確道路的偉大實踐中培育形成的偉大革命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偉大革命精神鏈條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井岡山精神的繼承和發展,是長徵精神的直接源泉。正如習近平同志所強調的,蘇區精神「既蘊涵了中國共產黨人革命精神的共性,又顯示了蘇區時期的特色和個性,是中國共產黨人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質的集中體現,是中華民族精神新的升華,也是今天我們正在建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來源」。

 


  矢志不渝的堅定信念

  理想信念是產生巨大精神力量的根本源泉。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對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的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也是經受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中國共產黨能夠歷經挫折而不斷奮起,歷盡苦難而淬火成鋼,歸根到底在於千千萬萬中國共產黨人心中的遠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終堅定執著,始終閃耀著火熱的光芒。

  大革命失敗後,中國共產黨人面對國民黨的屠殺,繼續高舉革命旗幟,領導發動土地革命和武裝鬥爭,創建蘇維埃根據地,並建立了新中國的雛形——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從朱德、毛澤東率領紅四軍主力於1929年1月走下井岡山向贛南閩西進軍,到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徵,中國共產黨人在中央蘇區戰鬥了五年零九個月。面對「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迷茫和質疑,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建立起一個又一個革命根據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蘇區軍民始終堅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論斷和中國革命必定勝利的信念,為了追尋崇高的理想、光明的願景,前僕後繼、捨生忘死,奮勇向前。即使在戰爭暫時失利,面對敵人高官厚祿的誘惑,陷入敵人囹圄的共產黨人也鏗鏘有力地回答:「我們軍事上是暫時失敗,政治上是不會失敗的。我們一定會勝利,共產主義一定要在中國實現的。」「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因為我們信仰的主義,乃是宇宙的真理!」這種如磐的信仰並不止步於情感上的信條,更源於理論上的科學性與真理性,是洞悉真諦後的從容篤定,是知信行合一的體現。

 


  求真務實的實踐探索

  求真務實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鮮明特徵,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本質要求。深入調查研究,堅持求真務實,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大力倡導和實行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毛澤東堅決反對「左」傾教條主義。《反對本本主義》是毛澤東1930年5月寫於中央蘇區的一篇文章,是為了反對當時紅軍中的教條主義思想而寫的。那時的教條主義被稱作「本本主義」。毛澤東明確指出:「馬克思主義的『本本』是要學習的,但是必須同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我們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糾正脫離實際情況的本本主義。」蘇區時期,在毛澤東「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影響和指導下,蘇區各級黨政幹部十分注重調查研究,不斷改進工作方法,以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不斷開創工作新局面。這一時期,我們黨領導實施的正確的土地革命路線、方針、政策,紅軍第一至第四次反「圍剿」正確的戰略方針和戰術,根據地黨和政權建設、經濟文化建設等正確的方針政策,等等,正是通過調查研究,不斷總結蘇區幹部群眾創造的新鮮經驗,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和創造性地提出來的。通過深入實際調查研究,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走出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

 

  一心為民的執政理念

  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謀利益,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和價值追求。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全國性的工農民主政權,是中國共產黨在局部地區執政的重要嘗試。蘇維埃政權作為新生的國家政權,不僅是工農勞苦群眾自己管理自己生活的機關,而且代表了工農勞苦大眾的利益,踐行了一心為民的執政理念。中國共產黨不僅從理論上認識到「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謀利益」的重要性,而且從行動上非常關心群眾生產和生活,因此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真心擁戴。

  蘇區時期,我們黨正是憑藉著忠實踐行一心為民的宗旨意識,和廣大人民群眾建立了血肉聯繫,由此形成了一道什麼力量也無法打破的「真正的銅牆鐵壁」。作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澤東,號召黨員幹部要「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要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謀利益,解決群眾的一切問題。他說,每個共產黨員要像和尚叨念「阿彌陀佛」一樣,時刻叨念「爭取群眾」。為了解決瑞金沙洲壩村民的飲水困難,毛澤東帶領政府工作人員和紅軍戰士開挖「紅井」;朱德幫助農民插秧收稻;周恩來、張聞天等幫助紅軍家屬挑水砍柴……這些共產黨一心為民的故事,至今還被廣為傳頌。蘇區群眾發自內心地感嘆道:「共產黨真正好,什麼事情都替我們想到了。」

  清正廉潔的政治品格

  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是中國共產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為鞏固新生的紅色政權,保證中央蘇區建設和革命戰爭的進行,黨和蘇維埃中央政府嚴格要求蘇區幹部養成清廉從政的工作作風,實行了一系列堅決有力、行之有效的反腐倡廉措施,創建了「空前的真正的廉潔政府」,贏得了高度讚譽。

  興國山歌「蘇區幹部好作風,自帶乾糧去辦公,日穿草鞋鬧革命,夜走山路打燈籠」,不僅是蘇區幹部艱苦奮鬥、真心實意為群眾謀利益的真實寫照,更表達了蘇區人民對蘇區幹部好作風發自肺腑的讚頌之情。這一時期,從中央政府主席到鄉蘇維埃工作人員的所有幹部,一律沒有薪餉。毛澤東到寧都縣鏟田區調研,在區政府住宿一晚,堅持交上食宿費「大洋一元八角」。

  為保持黨的純潔性,黨和蘇維埃政府注重幹部作風和反腐倡廉建設,堅持用制度和法紀反腐懲貪,建立了懲防並舉,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黨風廉政建設機制。在懲處腐敗分子方面,中央蘇區制定了《政府工作人員懲辦條例》和《關於懲治貪汙浪費行為》。在制度建設方面,頒布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暫行財政條例》等法規。在監督方面,一是在中央設立中央黨務委員會,各級蘇維埃政府設立工農檢察委員會,同時組織突擊隊、輕騎隊,監督蘇維埃政府法令、批示的執行;二是重視新聞輿論監督,在《紅色中華》等報紙雜誌開闢「紅板」等專欄;三是發動群眾監督,通過建立控告局、開展群眾評議等方法,發動群眾廣泛參與檢舉運動。

  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

  艱苦奮鬥是指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不怕困難、奮發圖強、艱苦創業的奮鬥精神,是黨的政治本色和優良傳統,是我們戰勝種種困難不斷前進的力量源泉。

  蘇區時期,由於國民黨的軍事「圍剿」和經濟封鎖,中央蘇區物資嚴重匱乏,廣大軍民的生活異常艱難,每人每天只發不到1角錢的菜金和大半斤糧食。在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戰爭時,面對戰爭日益激烈、根據地範圍日趨縮小、蘇區財政經濟狀況嚴重惡化的嚴峻形勢,蘇維埃中央政府通過《紅色中華》報發出「為四個月節省八十萬元而鬥爭」的號召,並提出了開展節省運動的具體辦法。中央黨政機關及工作人員率先響應,每天只吃兩餐飯,節約一餐口糧支援前線。節約每個銅板為著戰爭和革命事業,成為蘇區軍民的自覺行動。在節省運動中,中國共產黨和蘇區政府不斷推進反對貪汙浪費和消極怠工的鬥爭,贏得了人民群眾的高度認同,毛澤東指出:「中國共產黨以自己艱苦奮鬥的經歷,以幾十萬英勇黨員和幾萬英勇幹部的流血精神,在全民族幾萬萬人中間起了偉大的教育作用。」

  爭創一流的工作境界

  蘇區精神中的爭創一流,是指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幹部勤奮工作,為民服務,爭當模範,突出體現在創造「第一等的工作」,這是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對待工作的一種基本境界。

  在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領導人的帶領下,廣大蘇區幹部自覺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發揚銳意進取、勇於開拓、爭創第一的革命精神,湧現出了各方面工作都取得優異成績的模範縣、鄉,培養和造就出大批模範幹部和優秀黨員。贛東北省委、興國縣委及長岡鄉、才溪鄉蘇維埃政府,都創造了「第一等的工作」,受到毛澤東和蘇維埃中央政府的表彰。蘇區軍民發揚爭創一流的精神,以蓬勃的革命熱情、昂揚的革命鬥志,踴躍支前擴紅、發展生產,在異常艱苦的環境中,創造了蘇區黨的建設、行政工作、社會工作、群眾工作等各個方面的「第一等工作」。

  無私奉獻的犧牲精神

  「無私奉獻」突出體現在「一切為了蘇維埃」。在蘇區血與火的崢嶸歲月裡,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無私奉獻、不怕犧牲,湧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跡。蘇區幹部沒有薪餉,「自帶乾糧去辦公」,吃苦在前、享受在後;蘇區群眾義無反顧、傾其所有支援革命、支前參戰,作出了重大貢獻和巨大犧牲。正是這種無私奉獻精神,使黨和紅軍能夠在極端艱難時期發展、壯大,最終奪取中國革命的勝利。

  蘇區群眾從實踐中切實感受到,中國共產黨是維護勞苦大眾利益的政黨,蘇維埃政府是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人民群眾自己的政府,是真正為人民謀利益的新政府。沒有中國共產黨、蘇維埃政府和蘇區革命的勝利,就沒有自身的解放,也無法過上幸福生活,由此激發出他們的奉獻精神。這種奉獻精神是他們出於對共產黨、蘇維埃政府及其革命事業的高度信任和衷心愛戴,也是他們基於對切身利益的維護而自覺產生的,是一種徹底的、主動的、忘我的奉獻精神。

相關焦點

  • 冷溶: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
    《綱要》指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立場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要深刻理解這四句話。 一、深刻理解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更加自覺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發展是馬克思主義最基本的範疇之一。我們黨執政,首要任務就是帶領人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 【黨史百講】第九十五講 蘇區精神內涵解讀之二:求真務實
    第九十五講 蘇區精神內涵解讀之二:求真務實  求真務實是蘇區精神的精髓
  • 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內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改革開放新時期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內涵豐富而深刻,意義重大而深遠。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必須深入學習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我們只有既深刻認識和把握理論創新發展的普遍性,又深刻認識和把握理論創新發展的特殊性,才能深刻認識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內涵和時代價值。  鄧小平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礎性部分。所謂基礎性,就是說這一理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和理論體系的形成作出了創造性的獨特貢獻,搭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本架構。
  • 【傳習錄】全面把握「三個新」的科學內涵
    【傳習錄】全面把握「三個新」的科學內涵 2021-01-16 10:56:30 來源:中國網 作者:田博群 責任編輯:田博群
  • ...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把握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科學內涵
    面對新時代新徵程,我們要從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理解和把握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的精神實質,一以貫之、久久為功,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的精神上來,把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細化到工作舉措上、落實到工作成效上。
  • 馬建堂發表署名文章:大力弘揚蘇區調查精神 堅定不移改進統計工作
    這些調查,不僅為黨制定各項戰略政策提供著紮實依據,而且對於詳細了解我們黨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深刻把握中國社會發展軌跡,努力探索中國社會發展規律,具有極為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五)豐富的統計分析。
  • 深刻理解把握總書記回信精神實質和重大意義團結動員廣大職工在...
    省總工會5月3日就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鄭州圓方集團職工回信精神下發通知,要求各級工會深刻理解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的精神實質和重大意義,在廣大職工和工會幹部中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的熱潮,團結動員廣大職工在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中更好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
  • 深刻把握習近平新聞輿論重要論述科學內涵
    我們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先學一步、學深一步,深刻把握這一思想的科學內涵,真正用之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一、深刻把握這一重要論述貫穿始終的堅持黨性原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堅持黨性原則,最根本的是堅持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宣傳陣地,必須姓黨。
  • 深刻把握新時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科學內涵
    【內容提要】 深刻把握新時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科學內涵,著力發揮意識形態的重要作用,對於持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深入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人類社會仍由「物的依賴性」所主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及中國現代化進程飛躍的三種時空交織疊加,決定了在新的時代坐標下開展意識形態偉大鬥爭的複雜性、艱巨性和長期性。
  • 深刻認識「九個堅持」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
    相對於五年前的「8·19」講話,目標任務更高遠,使命擔當更全面,決策舉措更有針對性,是指導新形勢下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綱領性文獻。在講話中,習近平提出「九個堅持」的重要論斷,認為這是做好宣傳思想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須長期堅持、不斷發展。要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有必要深刻認識、準確領會「九個堅持」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
  • ...五中全會精神】深刻理解「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新表述的辯證法意義
    深刻理解這一新表述及其辯證統一思想,對於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深刻理解「一切從實際出發」和「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的辯證統一思想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為一個重要的範疇和命題提出,出自於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12月在江蘇調研考察期間的重要講話。
  • ...全會精神】深刻理解「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新表述的辯證法意義
    雖然只是調整了短短的一句話,但是有著重要的內涵要求,尤其是蘊含著豐富的辯證統一思想。深刻理解這一新表述及其辯證統一思想,對於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當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主動把握和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論斷,對於「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有著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刻理解「四個全面」戰略...
    雖然只是調整了短短的一句話,但是有著重要的內涵要求,尤其是蘊含著豐富的辯證統一思想。深刻理解這一新表述及其辯證統一思想,對於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當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主動把握和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論斷,對於「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有著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 經濟大家談 |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深刻內涵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將原來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進行調整,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引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有機銜接。對此,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尚希從三個維度來闡釋「現代化」的含義、從不同發展階段解讀「現代化建設」的目標,深入分析「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所蘊含的深刻內涵,一起來看。
  • 深刻把握新時代偉大鬥爭的理論內涵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要高揚革命精神,深入開展自我革命和社會革命。紅船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是中國共產黨人寶貴的精神財富。在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需要從紅船精神的初心與使命中汲取不竭的動力。
  • 深刻認識、全面把握「四個迫切需要」,是開展好主題教育、落實好...
    原標題:深刻認識、全面把握「四個迫切需要」,是開展好主題教育、落實好主題教育各項目標任務的必然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開展這次主題教育,是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的迫切需要,是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的迫切需要,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繫的迫切需要
  • 偉大抗疫精神的生成邏輯與科學內涵
    偉大抗疫精神是中國精神的生動詮釋。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對偉大抗疫精神進行了精闢概括、系統闡述,強調「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使之轉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那麼,偉大抗疫精神如何才能轉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呢?
  • 陳一新:學深悟透習近平法治思想,做到「八個深刻把握」,達到「五個...
    11月18日,中央政法委秘書長陳一新主持召開秘書長會議,專題學習貫徹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深刻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義、精神實質、實踐要求,掀起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熱潮,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中走在前列。
  • 經濟大家談|深刻認識「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內涵
    在新的歷史階段,我們要牢牢把握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科學判斷,努力把我們黨和國家的事情做好。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就是要牢牢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使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全體人民,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的全面進步。
  • 準確把握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科學內涵
    來源:學習時報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全面系統回答了黨在新時代新疆治理的總目標、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戰略部署和主要任務等一系列問題。準確把握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科學內涵及其相互關係,是做好新時代新疆工作的基礎和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