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穩定性同位素質譜儀---溫室氣體同位素...

2020-12-05 政府採購信息網

1.1 測定大氣中CO2、CH4、N2O和N2

δ13C- CO2δ18O-CO2δ13C-CH4δ15N-N2

δ15N-N2O、δ18O-N2O及N2O同位素異構

體的δ15Nα(14N15N16O)和δ15Nβ(15N14N16O)。

1.2 測定同位素標記氣體CO2、CH4、N2O和N2

13C/12C-CO2 18O/16O-CO213C/12C-CH415N-N2

15N-N2O和18O-N2O。

1.3測定植物的δ15N、δ13C及同位素標記物中

15N/14N、13C/12C;土壤及土壤溶液中

δ15N-

相關焦點

  • 長安大學氣體同位素質譜儀中標公告
    西北(陝西)國際招標有限公司受長安大學的委託,就「長安大學氣體同位素質譜儀」項目(項目編號:0617-184121HZ1092)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項目編號:0617-184121HZ1092項目名稱
  • 2017中國質譜學會無機及同位素質譜學術會議召開
    此次會議由中國質譜學會聯合表面物理與化學重點實驗室舉辦,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四川省氫同位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承辦。、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研究員郭冬發致開幕詞  郭冬發在致詞中談到,從1912年湯姆遜研製第一臺簡易同位素質譜儀到現在,共有11個諾貝爾獎授予了在質譜技術的誕生、發展以及應用方面有傑出貢獻的科學家。
  • 這些科學家照亮同位素質譜發展之路
    質譜技術成為分析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從同位素的發現開始,並伴隨同位素分析、研究和應用而發展。從1912年湯姆遜研製第一臺簡易同位素質譜儀到現在,共有13個諾貝爾獎授予了在質譜技術的誕生、發展以及應用方面有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可見,質譜技術在推動人類社會進步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第一屆全國氣體同位素技術與地球科學應用研討會召開
    (簡稱「西北研究院」)、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等單位主辦,西北研究院油氣資源研究中心、蘭州資源環境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等單位承辦的「第一屆全國氣體同位素技術與地球科學應用研討會」在甘肅蘭州召開。   中國質譜學會秘書長謝孟峽作了「跨學科交流與氣體同位素科學研究的未來」的報告。他強調,實驗室是科技創新活動的重要場所,是進行高水平研究及培養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而跨領域的學術交流是科技創新活動的一個重要動力源,是學術不斷創新的階梯。他指出,氣體同位素研究有關的跨學科領域交流內在潛力是不可估量的。
  • 2019年中國質譜學會無機及同位素質譜學術會議(第三輪通知)
    由中國質譜學會(中國物理學會質譜分會)儀器專業委員會、無機質譜專業委員會和同位素質譜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和礦床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安特百科(北京)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協辦的《2019年中國質譜學會無機及同位素質譜學術會議》將於2019年9月20日至23日在貴州省貴陽市召開。
  • 2018年穩定同位素技術應用交流會圓滿成功
    祝賀2018年穩定同位素測量技術及應用學術交流會圓滿成功   五月的北京,陽光明媚美好,樹木鬱鬱蔥蔥。2018年5月15日,2018年穩定同位素測量技術及應用學術交流會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成功召開。
  • 第一屆全國氣體同位素技術與地球科學應用研討會在蘭州召開
    人民網蘭州8月22日電(記者 銀燕 實習生 徐小廳)由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發起並承辦的「第一屆全國氣體同位素技術與地球科學應用研討會」於2017年8月22-24日在蘭州隆重召開。 據悉,此次會議以氣體同位素技術與地球科學的發展為主題,會議規模大、規格高、跨學科領域廣。
  • 全國氣體同位素技術與地球科學應用研討會召開—新聞—科學網
    以「氣體同位素技術與地球科學發展」為主題的第一屆全國氣體同位素技術與地球科學應用研討會8月22日-24日在蘭州召開。
  • 第二屆全國氣體同位素技術與地球科學應用研討會舉辦
    9月9日至11日,第二屆全國氣體同位素技術與地球科學應用研討會在蘭州召開。  本屆會議主題為氣體同位素技術與地球科學發展,由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氣體地球化學專委會、中國地質學會同位素地質專委會、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地熱專委會、氣體同位素技術實驗室聯盟(籌)聯合主辦,中國科學院/甘肅省油氣資源研究重點實驗室、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及中科院蘭州資源環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聯合承辦。
  • 理加聯合成功參加第三屆全國穩定同位素生態學研討會及技術研修班
    更值得一提的是,理加聯合執行董事李曉波博士給參會老師講解了LGR OA-ICOS雷射穩定同位素分析儀與痕量溫室氣體分析儀的功能與會學者表示,穩定同位素技術在現代生態學的發展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美國LGR公司的OA-ICOS技術能夠快速、連續、精確的測量同位素,對於生態學研究而言,尤其是穩定同位素生態學研究,有重大的意義。
  • 研究建立測定稀土釹同位素比值新方法
    直接測試國際巖石標樣稀土中143Nd/144Nd比值和傳統方法的類比 釹同位素在同位素地球化學與地質年代學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為準確獲得143Nd/144Nd同位素比值,傳統方法需要通過兩階段離子交換技術分離出純淨的釹,再採用熱電離質譜儀(TIMS)或多接收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MC-ICP-MS)進行測試。首先,將溶解後的樣品溶液通過陽離子交換柱(AG50W-X8/12)去除基體,同時回收稀土元素(REEs)。然後,採用萃淋樹脂交換柱(P507/204 or LN)分離出純淨的Nd,再進行測試。
  • 聚焦地礦微區原位分析新技術——2019中國質譜學會無機及同位素...
    大會共邀請18位專家做大會報告並開設主題為雷射剝蝕等離子體質譜、生命科學與醫學、同位素質譜、儀器研發與應用、環境與食品等多個分會場。會議同期還設置了青年論壇專場和學術牆報展示,以促進我國無機及同位素質譜分析技術的快速發展,展示我國在該領域取得的成績及增進同行間的學術交流。儀器信息網對本次會議中針對地礦領域樣品的微區原位分析新技術及應用新進展進行了整理,以饗讀者。
  • 地球環境所開發出高鈾樣品中超微量鈽同位素的ICP-MS-MS測量方法
    另外釋放於環境中的鈽同位素也可以用土壤侵蝕、大氣顆粒物形成、傳輸路徑和形成機理研究,以及近80年來的年代指標。傳統的鈽同位素測量方法為放射性衰變測量法,如阿爾法能譜、液體閃爍譜等,對於長壽命鈽同位素的測量靈敏度較低、分析時間長。近年來質譜測量技術被廣泛用於鈽同位素的測量。
  • 大氣碳同位素雷射在線探測研究取得新進展
    日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劉玉柱教授領導的雷射光譜/雷射質譜課題組與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等合作,在大氣碳同位素的雷射在線探測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中科院各個研究所採購儀器儀表設備
    中科院作為我國自然科學的重要學術機構和綜合研究發展中心,在實現科學強國的道路上有著不替代的地位,因此中科院更需要採購新的儀器設備,保證科研的硬體條件能滿足前沿領域的研究需求。3852透射電子顯微鏡1套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4403多通道土壤溫室氣體同位素自動測量系統1套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1624氣體穩定同位素質譜分析儀1套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
  • 聚焦儀器研發——2017年中國質譜學會無機及同位素質譜學術會議
    儀器信息網訊 2017年8月20日,為期兩天的「2017年中國質譜學會無機及同位素質譜學術會議」落下了帷幕。西北核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李志明報告題目:核測試中的質譜技術研究進展  質譜技術廣泛應用於核取證
  • 基於C8051F350單片機的同位素測沙儀研製
    測沙儀的原理、結構、組成與硬體電路,對部分軟體設計內容也作了介紹,闡述了測沙儀在黃河潼關水文站試驗應用情況及測沙儀的主要技術指標及特點,可為今後的進一步研究及應用打下基礎。利用同位素法測量河流含沙量多年前已有科技人員進行研究,該法測沙探測效率高、穩定性好、測量範圍廣,達0.3~1000 kg/m3 [1],在水流含沙量較大時測沙精度比較高。
  • 紫金山天文臺等在高精度鉀同位素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月15日,《地球化學與宇宙化學學報》(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Acta)正式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等關於高精度鉀同位素研究的最新成果。該項研究發現,玻璃隕石在形成過程中即上陸殼在轉變成玻璃隕石的撞擊蒸發熔融冷卻過程中,沒有發生鉀同位素的分異,這對於揭示內太陽系天體的普遍揮發性元素虧損機制具有重要科學意義。
  • 非傳統穩定同位素探索地球形成與演化之謎
    自上個世紀末多接收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MC-ICPMS)問世以來,穩定同位素地球化學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穩定同位素的高精度分析,從傳統的幾個氣體元素(C、H、O、S、N等)擴展到幾乎整個元素周期表,開啟了非傳統穩定同位素地球化學這一新的研究領域。
  • 研究發現氨氣分子擴散存在同位素分餾效應
    近年來,被動採樣器開始用於氨同位素溯源研究。然而,被動採樣器表徵大氣氨同位素的可靠性一直懸而未決。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潘月鵬與國內外科學家合作,對歐洲、美國和中國廣泛使用的被動採樣器(ALPHA、Analyst和Radiello,圖1)開展了適用性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