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洲特殊黑猩猩捕食獅子和豹子(圖)
非洲特殊黑猩猩捕食獅子和豹子(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7日 08:39 來源:廣州日報 廣州日報消息: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叢林中生活著一群兇悍的大型猿類,它們宰殺獅子
-
非洲發現特殊黑猩猩 喜歡捕食獅子和豹子(圖)
比力黑猩猩 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叢林中生活著一群兇悍的大型猿類,它們宰殺獅子、捕食魚類,還經常衝月亮吠叫。當地人將這種大型猿類稱為「獅子殺手」,認為它們是黑猩猩和大猩猩雜交而產生的。但科學家在研究後指出,這些「獅子殺手」只不過是一種特殊的黑猩猩。 在神秘與科學邊緣 一些當地居民表示,這些大型猿類身高大約2.4米,體重大約127公斤。它們的肌肉發達,完全可以肢解一個人。 與大多數猿類不同的是,這些猿類是肉食動物——它們不僅能捕食森林裡的羚羊,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它們竟然能夠捕食獅子和豹子。
-
特殊黑猩猩兇悍異常 捕食獅子和豹子為食(圖)
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叢林中生活著一群兇悍的大型猿類,它們宰殺獅子、捕食魚類,還經常衝月亮吠叫。當地人將這種大型猿類稱為「獅子殺手」,認為它們是黑猩猩和大猩猩雜交而產生的。但科學家在研究後指出,這些「獅子殺手」只不過是一種特殊的黑猩猩。
-
和人類關係最近的大猩猩和黑猩猩,為什麼會遭到花豹捕食?
此後在中非共和國、剛果和加彭等國接連發現花豹捕食大猩猩的現象,最重要的記錄是1988年10月10日在中非收集到的花豹糞便裡發現了11歲雄性大猩猩的足趾和毛髮。上圖是一份論文裡提到的花豹對大猩猩和黑猩猩的捕食現象。2005年在加彭(Gabon)收集到的196份花豹糞便樣本裡,有6份樣本裡找到了西部大猩猩的骨骼,有4份樣本裡找到了中部黑猩猩的骨骼。
-
52年前兩隻陸龜繞月飛行,返回地球後20天被解剖,有何發現?
人類最早的繞月飛行要追溯到52年前的12月21日,阿波羅8號搭載著三位太空人進入月球軌道,弗蘭克·博爾曼、詹姆斯·洛威爾以及威廉·安德斯在繞月20小時10分鐘13秒後,於平安夜當晚完成了人類首次在月球軌道向地球的直播。
-
黑猩猩捕食行為有助於揭示人類演化
比如說,黑猩猩在進食亞成體(指尚未成年的動物,如嬰幼狀態、幼年及未成年狀態)獵物時會先吃它們的腦袋!而黑猩猩在進食成年獵物時卻很少呈現出這樣的進食模式。生物學家表示研究這些捕食行為有助於理解早期人類的進化。
-
黑猩猩捕食幼猴先吃大腦 早期人類可能也做過
>在捕食紅疣猴時很有系統性,它們會在捕捉到幼猴之後先取食大腦。了解早期人類的最佳方式之一便是利用黑猩猩作為模型。對黑猩猩捕獵行為的了解越清晰,我們就能對早期人類可能的行為方式做出越準確的預測。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對黑猩猩的捕食行為又有了新的發現。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人類學家伊恩·吉爾比(Ian Gilby)及其同事發現,黑猩猩在捕食紅疣猴時很有系統性,它們會在捕捉到幼猴之後先取食大腦。研究人員稱,這種可怕的行為可能與大腦組織的營養價值有關,早期人類祖先可能也有過類似的行為。
-
新疆艾比湖溼地首次發現四爪陸龜
4月23日,新疆艾比湖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員巴特喬龍在艾比湖溼地闊克塔拉區域巡邏時發現了一隻在草叢中爬行的大型烏龜,經鑑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四爪陸龜。這是艾比湖保護區首次發現四爪陸龜,據初步判斷,該四爪陸龜為雄性,年齡在20歲至30歲。當時,巴特喬龍把烏龜拿起來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和平時見到的烏龜不太一樣。
-
非洲特殊黑猩猩 身高馬大的「獅子殺手」
獅子殺手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叢林中生活著一群兇悍的大型猿類,它們宰殺獅子、捕食魚類當地人將這種大型猿類稱為「獅子殺手」,認為它們是黑猩猩和大猩猩雜交而產生的。但科學家在研究後指出,這些「獅子殺手」只不過是一種特殊的黑猩猩。 在神秘與科學邊緣 一些當地居民表示,這些大型猿類身高大約2.4米,體重大約127公斤。它們的肌肉發達,完全可以肢解一個人。
-
烏幹達的黑猩猩部落:捕獵猴子甚至互相殘殺
攝製組在叢林中進行了長達23年的拍攝,捕捉到了這些黑猩猩捕獵、打鬥和互相支持的眾多畫面。圖中是黑猩猩剛殺死了一隻猴子。        紀錄片中一些片段令人略感不適。
-
科學家首次觀察到活細胞對磁場的反應
科學家首次觀察到活細胞對磁場的反應 2021-01-11 0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滅絕的巨型陸龜發現雜交後代 純種有望復活_遊俠網 Ali213.net
這裡是C. elephantopus象龜的家鄉 北京時間1月11日消息,加拉帕哥斯群島上的巨型陸龜Chelonoidis elephantopus曾幫助達爾文提出進化論。科學家一度認為這種象龜在150年前就已經在地球上滅絕。但根據新的研究發現,C. elephantopus象龜可能仍生存在加拉帕哥斯群島,過著隱秘的生活。
-
黑猩猩版的搖滾樂
科學家在非洲西部的叢林裡觀察到某些黑猩猩與眾不同的行為。它們撿起石頭、大叫,然後將石頭朝樹扔去、馬上跑走。在某些樹下面你甚至可能看到堆積的小石堆。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黑猩猩這樣做呢?科學家們目前也還不知道這一行為的準確原因,但是他們認為,通常黑猩猩用石頭扔的那些樹,都是可以在擊打時發出充實綿長的聲音,很可能說明它這是在進行一種溝通或者只是簡單的愉悅心情。來自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研究所(德國)的靈長類動物學家阿米·卡蘭首次論述黑猩猩類似的行為還是在2016年。從那時起,她就和團隊想要解開這個迷。
-
科學家首次觀察到「霍金輻射」現象
近日,科學家首次在實驗室中觀察到了「霍金輻射」效應。黑洞常常被視作一種密度極大的天體,就連光線都無法從中逃脫。雖然黑洞的名字裡帶了一個「黑」字,但它們並不是全黑的。事實上,它們還會以量子輻射的形式,向外發射極其微弱的粒子。這一現象被命名為「霍金輻射」。傑夫?
-
看看倭黑猩猩吧
哈佛大學靈長類動物學家Liran Samuni和Martin Surbeck領導的一項新研究顯示,與人類親緣關係最近的倭黑猩猩可能正是這樣一個物種。Samuni等對剛果民主共和國Kokolopori倭黑猩猩保護區,兩組相鄰的倭黑猩猩群體的捕獵和進食習慣進行了為期五年的研究,以探索生態和社會因素是否會對文化形成產生影響。
-
科學家首次拍到北極熊吃海豚:冷藏剩餘屍骸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17日消息,挪威科學家首次在北極地區觀察到北極熊吃海豚的行為,他們認為 科學家於近日公布了這些殘忍的圖片,飢腸轆轆的北極熊殺死並吃掉海豚,甚至將剩餘的屍骸冷藏起來。儘管海豚在夏季的挪威北極地區十分常見(海冰已經融化),但是在春季或其他大海被冰層覆蓋的時節,科學家從沒有觀察到海豚出現。
-
愛滋病起源首次得到權威證實源於非洲黑猩猩(圖)
新快報訊在首個愛滋病例出現25年後,科學家已證實導致愛滋病的HIV病毒事實上起源於喀麥隆的黑猩猩。 喀麥隆SIV與HIV最相近 據美國《科學》雜誌等多家媒體26日報導,為了研究愛滋病毒(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起源,英法美三國科學家組成研究小組,歷時7年,通過檢驗非洲西部喀麥隆叢林的黑猩猩的糞便,追查到它們體內的愛滋病毒。 研究發現,患病的黑猩猩大都生活在喀麥隆的南部。
-
科學家首次觀察到「時間晶體」的相互作用
《自然·材料學》雜誌8月17日發文稱,英國蘭開斯特大學、美國耶魯大學和芬蘭阿爾託大學等,藉助罕見的同位素氦-3,首次觀測到了新物質相「時間晶體」的相互作用。該成果有可能在量子信息處理領域有重要應用價值——時間晶體在不同條件下會自動保持完整-相干性,而如何保持相干性,是量子計算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主要難點。
-
科學家首次觀察到「時間晶體」的相互作用
阿爾託大學的「旋轉冰箱」 《自然•材料學》雜誌8月17日發文稱,英國蘭開斯特大學、美國耶魯大學和芬蘭阿爾託大學等,藉助罕見的同位素氦-3,首次觀測到了新物質相
-
愛滋病病源首次確認:來自喀麥隆的黑猩猩和大猩猩
愛滋病病源首次確認:來自喀麥隆的黑猩猩和大猩猩 中國日報網 2015-03-04 15:38:59 >中新網3月4日電據外媒報導,多國科學家研究發現,愛滋病毒已知的4種病株,均來自喀麥隆的黑猩猩及大猩猩,是人類首次完全確定愛滋病毒毒株的所有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