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年前兩隻陸龜繞月飛行,返回地球後20天被解剖,有何發現?

2020-11-14 FUN知識點

人類最早的繞月飛行要追溯到52年前的12月21日,阿波羅8號搭載著三位太空人進入月球軌道,弗蘭克·博爾曼、詹姆斯·洛威爾以及威廉·安德斯在繞月20小時10分鐘13秒後,於平安夜當晚完成了人類首次在月球軌道向地球的直播。

這次飛行創造了很多銘記史冊的第一次,比如人類第一次搭乘飛船離開近地軌道,第一次拍攝到地球的全貌,然而要論最早繞月的生物,三位太空人敗給了兩隻陸龜,因為就在阿波羅8號完成繞月任務之前的3個月,這兩隻陸龜乘坐蘇聯探測器5號(Zond-5)完成了繞月之旅。

事實上,「上過天」的動物並不少,這兩隻繞過月的陸龜可能是其中最不出名的。從太空競賽的初期開始,送動物進入太空相當普遍,科學家以此動物的狀態來推測人類大腦和臟器在失重狀態下的運作情況,以確保太空人在極端環境下能夠生存。

比如第一隻太空狗萊卡(Lika)於1957年11月3日升空,但很不幸,萊卡升空後僅幾小時就死去了;第一隻太空黑猩猩漢姆(Ham),於1961年1月31日升空,它比萊卡幸運很多,經歷了16小時39秒的太空旅行後,安全地返回地球,直到17年後死於動物園中。直至今日,人們還用各種方式紀念著太空狗和太空黑猩猩,但是探測器5號上的兩隻陸龜甚至沒能擁有姓名。

回到1968年,按照蘇聯原本的計劃,他們將在那一年擊敗美國,取得太空競賽的勝利,然而資金短缺、火箭故障等問題不得不讓它們放慢腳步,尤其是1967年太空人弗拉基米爾·科馬羅夫(Vladimir Komarov)因為聯盟1號飛船返回地面時降落傘未打開悲慘而亡,更是讓蘇聯暫緩了載人航空的計劃,載人行不通,那就回到載動物的實驗中,於是陸龜成了最佳選擇。

俄羅斯陸龜體型較小,成體大約13釐米到25釐米,它們一年中只有3個月處在活躍狀態,其餘9個月則進入冬眠,這都為送它們進入太空提供了便利。科學家一共選擇了4隻陸龜,其中兩隻用於升空,另外兩隻則用於對比觀察,早在發射前12天,四隻陸龜就都被禁食了,這對它們的身體狀況不會有太大影響,但是卻有助於研究它們經歷太空之旅後的身體變化。

1968年9月14日,兩隻陸龜成功進入太空,並於9月21日返回地球,太空艙墜落在了印度洋,四天後被打開,兩隻陸龜安然無恙。雖然它們無法表達自己對於太空之旅的感受,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它們不僅經歷了劇烈的震動、失重的狀態,還以33馬赫的速度逃脫地球的引力,算得上是「跑得最快」的陸龜了。

回到地球的20天後,科學家解刨了這兩隻陸龜,除了體重減輕了10%以外,它們並無其他異常,而據推測,造成體重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長達39天的禁食(1968年9月2日——1968年10月11日),也就是說太空飛行並未給兩隻陸龜造成身體上的損害。

或許我們應該記住這兩隻無名的陸龜,畢竟它們作為「先驅」,曾經在月球軌道上遙望過地球。

相關焦點

  • 一個人以光速飛行10秒鐘,然後再返回地球,他還能見到家人嗎?
    以光速飛行的時候,時間會停止對於時間膨脹效應這個科學預言,科學家只是初級驗證了時間真的會隨著速度變快而變慢,驗證的方法是利用了高精度的原子鐘,方法是這樣的:在飛機上放置一個原子鐘,然後在地面上也放置一個原子鐘,科學家發現飛機高速飛行時的原子鐘的時間真的過得比地面上靜止的原子鐘要慢一些,不過對於速度達到光速時間就停止這個核心結論就無法驗證了
  • 中國焦點面對面:「嫦五」探月有何難?月球「挖土」有何用?
    (中國焦點面對面)「嫦五」探月有何難?月球「挖土」有何用?  中新社北京11月24日電 題:「嫦五」探月有何難?月球「挖土」有何用?  李青: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的目標任務是: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採集約2千克月球樣品返回,開展月球樣品地面分析研究。  整個任務飛行過程分為11個階段,總飛行時間約23天。  第一個階段是發射入軌段。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器箭分離後進入地月轉移軌道。這個階段在今天已經完成了。  第二個階段是地月轉移段。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什麼時候返回地球?降落在哪裡?
    專家介紹,根據日、地、月的運動關係,以及工程各種約束條件,整個任務過程大約23天。最終,嫦娥五號著陸器將降落在我國北部內蒙古的四子王旗。這20多天,可以用「步步驚心、環環相扣」來形容,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差錯,才能讓嫦娥五號順利回家。
  • 月亮一個月繞地球轉一周,為什麼不是一個月發生一次日食?
    如果問為什麼會有日食這現象?90%的人都能回答:是因為月亮擋住了太陽!再問,月亮每月繞地球轉一周,那為什麼不是每月看到一次日食?這時恐怕有90%的人回答不上來,不信你試試?(偷笑)剛過去的20世紀,100年間發生的日食次數只有228次,而21世紀地球人將會有224次看到日食的機會。這是什麼回事?我們先來回答上面第二個問題。
  • 月球一個月繞地球轉一周,為什麼不是一個月發生一次日食?
    如果問為什麼會有日食這現象?90%的人都能回答:是因為月亮擋住了太陽!再問,月亮每月繞地球轉一周,那為什麼不是每月看到一次日食?這時恐怕有90%的人回答不上來,不信你試試?剛過去的20世紀,100年間發生的日食次數只有228次,而21世紀地球人將會有224次看到日食的機會。
  • 人以光速離開地球一年,再以光速返回,地球上過去了多長時間
    ,如果有一艘光速飛船的話,那麼從地球上到月球上所需的時間不足兩秒鐘,而幾十年前人類從地球前往月球可是整整化了十幾天的時間。 首先,相對論禁止人以光速運動,因為人是有靜止質量的,加速到光速需要無限能量。如果有人以足夠接近光速的速度離開地球,然後再以相同速度返回,那麼,地球上的時間會過去多久呢?
  • 人以光速離開地球一年,再以光速返回,地球上過去了多長時間
    俗話說「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在很多神話故事中,人們把超越地球空間範圍的旅行確認為「天上飛行」,在天上快速飛行一段時間之後,再返回人間,世間的時間尺度將與旅行者完全不一致,如果有一艘光速飛船的話,那麼從地球上到月球上所需的時間不足兩秒鐘,而幾十年前人類從地球前往月球可是整整花了十幾天的時間。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什麼時候返回地球?降落在哪裡?
    繼嫦娥一號任務實現繞月探測、嫦娥三號任務實現落月探測之後,嫦娥五號任務將實現月球表面無人採樣返回,標誌著我國將圓滿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戰略規劃。  而且,這一任務的重大意義,不僅僅是從月球「挖土」回來那麼簡單。
  • 新飛船比阿波羅主體更大,2髮長5就可以實現載人繞月返回
    可以赫然的發現,前幾天剛剛通過長徵5B發射升空和順利返回的新載人飛船,居然比超級大國所謂曾經實現載人登月並且順利返回的阿波羅飛船的主體部分還要大!而且也更重。阿波羅飛船的載人返回艙和服務艙加起來只有14.7噸,而誰誰家這次試驗成功的新飛船,僅僅看返回艙本身已經有14噸,再加上服務艙的總重則有21.6噸。直觀對比,新飛船的載人艙也比阿波羅飛船的返回兼指揮艙體積更大。
  • 新飛船比阿波羅主體更大,2髮長5就可以實現載人繞月返回!
    可以赫然的發現,前幾天剛剛通過長徵5B發射升空和順利返回的新載人飛船,居然比超級大國所謂曾經實現載人登月並且順利返回的阿波羅飛船的主體部分還要大!而且也更重。阿波羅飛船的載人返回艙和服務艙加起來只有14.7噸,而誰誰家這次試驗成功的新飛船,僅僅看返回艙本身已經有14噸,再加上服務艙的總重則有21.6噸。直觀對比,新飛船的載人艙也比阿波羅飛船的返回兼指揮艙體積更大。
  • SpaceX載人飛船完成64天測試,兩位太空人成功返回地球
    記者 | 徐詩琪1SpaceX的載人「龍」飛船於美國當地時間8月2日下午順利降落,兩位美國太空人道格·赫利(Doug Hurley)和鮑勃·貝肯(Bob Behnken)安全回到了地球,降落於墨西哥灣。
  • 嫦娥五號返回地球時間要多少天 嫦娥5號什麼時候回來
    點火起飛後,上升器經歷垂直上升、姿態調整和軌道射入三個階段,進入預定環月飛行軌道。隨後,上升器將與環月等待的軌返組合體交會對接,將月球樣品轉移到返回器,後者將等待合適的月地入射窗口,做好返回地球的準備。
  • 聯盟9號宇宙飛船成功著陸:帶著破洞穿越黑障,返回地球!
    據俄羅斯飛行控制中心報導,12月20日,聯盟9號宇宙飛船在執行了197天的任務後,3名太空人包括俄羅斯太空人謝爾蓋普羅科皮耶夫、歐洲太空人亞歷山大格斯特以及美國太空人塞莉娜奧農-坎茨勒安全返回地球,他們著陸地球後自我感覺良好。
  • 在軌64天後龍飛船返地球,最早9月底發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
    在軌64天、繞地1024圈後,SpaceX載人龍飛船成功歸來。美國東部時間8月2日14時48分,被命名為「奮進」號的SpaceX載人龍飛船落入佛羅裡達州附近的墨西哥灣,主回收船在飛船濺落30分鐘後將它打撈上來。
  • 科技日曆丨阿波羅8號成功發射,三名太空人完成人類首次繞月飛行
    ,這要取決於事情最後的結果,51年前的今天,NASA大膽地發射了阿波羅8號,有幸運,也有自信的計算,送上太空的三名太空人肩負歷史使命,在這趟充滿冒險的旅程中毫髮無傷地回到地球。1968年12月21日,當地時間快到凌晨5點時,詹姆斯·洛弗爾、威廉·安德斯和弗蘭克·博爾曼擠進位於佛羅裡達州發射臺 「土星五號」火箭上的太空艙時,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面對的命運是什麼,是遺憾?是前所未有的榮光?三個小時後,他們將前往太空,成為首批繞月飛行的三個人。
  • 日本飛船飛行52億公裡後,將帶回太空物質,已與美國籤訂協議!
    日本飛船飛行52億公裡後,將帶回太空物質,已與美國籤訂協議!在南澳大利亞的一個小鎮上,有一群日本人已經蓄勢待發,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因為他們即將迎接日本飛船從數億公裡之外所採回的太空物質,這些物質來自於小行星龍宮。
  • 俄羅斯400噸「巨獸」一飛沖天,飛行3天繞地球一圈,再破紀錄
    不過,俄羅斯有這樣一款大型飛機,起飛重量超過400噸,被稱為「巨獸」,其一飛沖天,飛行3天繞地球一圈,再破世界紀錄。這款運輸機就是蘇聯生產的安124飛機。這款安124大型飛機機身全長69.1米,機翼展開達73.9米,與美方研製的C5「銀河」大型運輸機相比,在運貨量和航程方面,都有著更大的優勢,曾經被稱為世界第一大運輸機。
  • 太空人返地球後的驚人變化!究竟是何原因?
    美國太空人斯科特.凱利(Scott Kelly)在國際太空間站上停留將近一年,展開對長期太空飛行對人體影響的研究,他的身體長高了1.5英吋(3.8公分),人也變得年輕了。不過,日前他返回地球後,身高已回復正常高度。
  •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有何重大意義?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24日消息,今天凌晨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
  • 太空人說繞地球飛行11天沒能看到中國?
    登上月球一直是全人類最大的夢想之一,中國更是自古以來就有嫦娥奔月的美好傳說。而被全世界所熟知的登月行動莫過於60年代末的「阿波羅登月計劃」了。在1969年7月16日,巨大的「土星5號」火箭載著「阿波羅11號」飛船從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點火升空,開始了人類首次登月的太空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