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水低溫脫氮:硫自養反硝化法效果顯著

2021-01-09 環保在線

  【

中國環保在線 技術前沿

】在冬季低溫影響下,汙

水處理

廠氮汙染物去除效果也容易出現反覆。硫自養反硝化法以運行成本低、效率高、工藝簡單等特性受關注,尤其是在低溫低碳氮比條件下的應用更是突出。本文以顆粒硫磺和黃鐵礦的硫自養反硝化反應器為研究對象,進行詳細數據記錄。

汙水低溫脫氮:硫自養反硝化法效果顯著

 

  由於冬季低溫的影響,中國北方汙水處理廠常面臨季節性TN超標的問題。此外,受制於市政汙水低碳氮比的水質特性,汙水處理廠也面臨著異養反硝化不充分而導致的TN超標問題。與異養反硝化相比,硫自養反硝化是以還原態硫為電子供體,NO3--N為電子受體進行的自養反硝化過程,能夠有效地去除水中的NO3--N.硫自養反硝化因無需外加碳源、運行成本低、汙泥產量少、效率高、工藝簡單等優點而得到廣泛關注。目前,Li等將硫自養反硝化工藝應用於低溫、低碳氮比條件下汙水處理廠氮汙染物的去除,並達到了90%以上的氮去除效果。另一方面,硫自養反硝化過程作為冬季或低碳比條件下的脫氮保障工藝,常面臨季節性、間歇性運行的操作方式。但是針對硫自養反硝化工藝飢餓忍耐後能力恢復及其對微生物菌群結構影響的研究卻鮮見報導。
 

  近年來,分子生物學作為有效手段用來研究汙水處理過程中微生物群落結構特性,如變形梯度凝膠電泳、克隆文庫和高通量測序等。MiSeq高通量測序以Illumina的測序技術為基礎,通過可逆終止試劑方法對數百萬個基因片段同時進行大規模平行測序,具有分析結果、高速等特點,被廣泛應用於汙水處理過程中微生物結構和多樣性研究。
 

  本文以顆粒硫磺和黃鐵礦的硫自養反硝化反應器為研究對象,探究反應器在經過30 d飢餓忍耐後的恢復情況,並利用MiSeq高通量測序對飢餓忍耐前後反應器中細菌群落的變化情況進行分析,以期為汙水處理廠脫氮保障工藝的季節性、間歇性運行提供技術參考。
 

  材料與方法
 

  1.1試驗裝置
 

  硫自養反硝化工藝採用降流式生物濾池,試驗裝置示意圖如圖 1所示。反應器為密封的有機玻璃柱,內徑140 mm,高度1 170 mm,填充高度500 mm,有效容積5.94 L.進水口距柱底600 mm,沿反應器不同高度處分別設置取填料口,取填料口距填料頂部的距離分別是100 mm和300 mm。

  圖 1 試驗裝置示意

 

  試驗共設2個反應器(分別記為1號、2號),1號反應器加入硫磺和白雲石的混合物,2號反應器加入黃鐵礦和白雲石的混合物。 2個反應器中的填料均按1:1的體積比混合裝填,硫磺、黃鐵礦和白雲石的粒徑均為5——10 mm.其中,硫磺/白雲石的填充區域孔隙率為45.9%,黃鐵礦/白雲石為44.1%。
 

  1.2 進水水質和接種汙泥
 

  本試驗用水為人工模擬汙水廠尾水,水質指標為: NO3--N濃度為30 mg˙L-1,NH4+-N濃度為2 mg˙L-1,TP濃度為1 mg˙L-1,COD濃度為18——23 mg˙L-1,pH為6.8——7.2.接種汙泥取自高碑店汙水處理廠二沉池回流汙泥。
 

  1.3 反應器運行方式
 

  反應器在低溫下運行85 d (1月2日至3月26日),主要分為穩定期、飢餓期和恢復期:穩定期(1——30 d),正常進水,反應器穩定運行,平均溫度為12℃;飢餓期(31——60 d),停止進水,反應器處於飢餓狀態,平均溫度12.8℃;恢復期(61——85 d),恢復進水,反應器進入恢復期,平均溫度為14℃。飢餓期結束後及恢復期採集反應器中的汙泥樣品(1號飢餓期A1、恢復期A2;2號飢餓期B1、恢復期B2) 進行MiSeq高通量測序分析,分析反應器飢餓期及穩定期細菌群落的變化情況。
 

  1.4 測試指標和方法1.4.1 水質指標的測定
 

  反應器運行期間,定期採樣進行水質指標的測定,檢測項目包括硝酸鹽氮(NO3--N)、亞硝氮(NO2--N)、總氮(TN)、總磷(TP) 等。其中NO3--N採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NO2--N採用N-(1-萘基)-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測定;TN採用鹼性過硫酸鉀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TP採用鉬酸鹽分光光度測定。試驗所用

分光光度計

為HACH DR5000紫外可見分光

光度計

。生物量採用脂磷法測定。 

  1.4.2 微生物多樣性的測定
 

  DNA的提取與PCR的擴增:為了探究系統的細菌群落,在反應的飢餓期和恢復期進行取樣。採用E. Z. N. A. Soil DNA試劑盒(美國Omega公司),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提供的操作步驟提取。提取的DNA用1%瓊脂凝膠電泳進行檢測。 PCR的擴增區域為16S rRNA的V3-V4區,細菌16S rRNA擴增引物採用通用引物(338F/806R)。引物名稱和引物序列分別是338F (ACTCCTACGGGAGGCAGCAG) 和806R (GGACTACHVGGGTWTCTAAT)。 PCR反應體系: Forward primer (10 μmol˙L-1),2 μL;Reverse primer (10 μmol˙L-1),2 μL;dNTPs (2.5 mmol˙L-1),4 μL;10×PCR buffer,5 μL;Pyrobest DNA Polymerase (2.5 U˙μL-1),0.3 μL;補充ddH2O至50 μL.反應程序:先95℃預熱5 min;然後進行25個循環(95℃變形30 s,56℃退火30 s,72℃延伸40 s),後72℃延伸10 min.用AxyPrepDNA凝膠回收試劑盒(Axygen公司) 回收PCR產物,經Tris-HCl洗脫後,用2%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根據電泳結果。將PCR產物用QuantiFluorTM -ST (Promega公司) 進行定量,按照每個樣品的測序量要求,進行相應比例的混合。
 

  MiSeq文庫構建與測序:用高通量測序平臺Illumina MiSeq對擴增產物進行MiSeq高通量測序。測序得到的PE reads根據overlap關係進行拼接,同時過濾掉低質量的reads,區別樣品後進行OUT聚類分析和物種分類學分析。
 

  生物多樣性和分類學分析:首先將序列按照彼此的相似性歸為操作分類單元(OTU)。按照97%相似性進行OUT聚類,採用RDP classifier對97%相似水平的OUT代表序列進行分類學分析。利用MOTHUR軟體對樣品覆蓋率(coverage percentage),ACE,Chao豐富指數以及Shannon多樣性指數進行計算。同時為了保證分析的高可信度,根據SILVA106庫中的參考序列對OUT進行種屬鑑定,種屬比對的可信度閾值設定為80%.
 

  結果與討論
 

  2.1反應器運行情況
 

  穩定期、飢餓期和恢復期的硫自養1號和2號反應器進出水水質的變化情況如圖 2所示。進水NO3--N、NO2--N、TN和TP平均濃度分別為30.00、0.01、35.88和1.00 mg˙L-1.穩定期,反應器在低溫下(12℃) 運行30 d後,1號反應器出水NO3--N、NO2--N、TN和TP濃度分別為1.78、0.03、2.87和0.91 mg˙L-1,TN去除率為91.9%,1號反應器具有較高的脫氮效果。 2號反應器出水NO3--N、NO2--N、TN和TP濃度分別為11.32、0.11、13.10和0.14 mg˙L-1,TN和TP去除率分別為63.49%和86.41%. 2號反應器具有同步脫氮除磷的效果。

  圖 2 飢餓前後反應器NO3--N、NO2--N、TN、TP的變化

 

  反應器穩定運行後,停止進水,進入飢餓期。經過30 d的飢餓忍耐後,反應器在低溫下(14℃) 恢復進水,進入恢復期。由圖 2可以看出,飢餓忍耐後,1號反應器出水NO3--N增加到27.87 mg˙L-1,2號反應器出水NO3--N增加到26.56 mg˙L-1.但隨著反應器的恢復,出水NO3--N濃度逐漸降低,1號反應器經5 d的恢復(第65 d),出水NO3--N和TN濃度分別為0.38 mg˙L-1和2.37 mg˙L-1,去除率分別為98.8%和93.6%;2號反應器經11 d的恢復(第71 d),出水NO3--N和TN濃度分別為10.51 mg˙L-1和12.91 mg˙L-1,去除率為66.40%和65.57%.其次,在恢復期2個反應器的出水NO2--N濃度均呈現先增加後降低的趨勢,恢復初期均出現NO2--N的積累。由圖 2可知,1號反應器恢復期第3 d (第63 d) 出水NO2--N濃度為2.17 mg˙L-1;2號反應器恢復期第5 d(第65 d),出水NO2--N濃度為0.37 mg˙L-1.隨著反應器穩定運行,終1號反應器NO2--N濃度下降到0.1 mg˙L-1以下,2號反應器有0.1 mg˙L-1 NO2--N的積累量。此外,飢餓忍耐未對2號反應器TP的去除效果產生明顯的影響。原因如下,2號反應器對磷的去除主要是通過黃鐵礦中的鐵與磷結合形成鐵磷沉澱物及鐵的氧化物和氫氧化物對磷有吸附作用,飢餓條件下並未明顯影響這一物理化學過程。結果表明,與1號反應器相比,2號反應器的恢復時間略長,但2個反應器都能在低溫、短期內恢復到正常處理效果。
 

  飢餓期(第60 d) 及恢復期(第85 d) 反應器不同高度處微生物量的變化如表 1所示。從中可知,1號和2號反應器飢餓忍耐後不同高度處微生物量均低於恢復期。分析原因,主要是飢餓期間反應器中部分微生物對飢餓環境的忍耐能力差,裂解死亡;部分細菌因營養物質缺乏而進入休眠狀態,不能進行生長繁殖。反應器恢復進水後,生物膜的活性和生長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復,使得微生物量有所增加,同時反硝化性能得以恢復。

  表 1 飢餓忍耐前後反應器不同高度處生物量的變化/nmol˙g
 

相關焦點

  • 汙水低溫脫氮:硫自養反硝化法效果顯著,汙水處理,汙泥處理,尾水脫...
    【中國環保在線 技術前沿】在冬季低溫影響下,汙水處理廠氮汙染物去除效果也容易出現反覆。硫自養反硝化法以運行成本低、效率高、工藝簡單等特性受關注,尤其是在低溫低碳氮比條件下的應用更是突出。本文以顆粒硫磺和黃鐵礦的硫自養反硝化反應器為研究對象,進行詳細數據記錄。
  • 國內外主流生物脫氮理論的匯總
    引言汙水處理行業從業者對汙水脫氮又熟悉又頭疼。說熟悉,是因為現階段絕大多數的汙水處理設施中都會加入具有氨氮及總氮去除的功能單元;說頭疼,則是因為很多現有設施的氮素去除效果無法滿足各地區愈發嚴格的排放標準限制。考慮到易行性、經濟性等因素,國內外汙水處理中對於氮素汙染物的去除普遍採用基於生物法的處理工藝。
  • 清控環保陳家軻:抓住汙水深度處理最後的風口——總氮的深度去除
    對此,陳家軻分析道,現在許多汙水處理都採用了A2/O工藝,A2/O工藝的本質邏輯是利用異養菌去除雜物,但是利用異養菌脫氮有兩大缺陷:首先,異養菌對各類汙染物都有去除效果,沒有專一性,無法深度去除;其次,碳源難以把控。脫氮過程中,碳源不足會導致脫氮除磷效率低,碳源過多則會造成COD超標。
  • 【乾貨】汙水脫氮反硝化碳源如何計算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汙水處理進行反硝化時,需要一定的碳源,教科書、文獻中都有參考數據,但是具體怎麼得出的,很多人不清楚。反硝化的時候,如果不包含微生物自身生長,方程式非常簡單,通常以甲醇為碳源來表示。反硝化的時候,如果包含微生物自身生長,如(3)式所示。NO3- + 1.08 CH3OH → 0,065C5H7NO2 + 0.47 N2 + 1.68CO2 + HCO3- (3)同樣的道理,我們可以計算出C/N=3.70。3. 附註:本來事情到這裡已經算完了,但是偶還想發揮一下第一種情況,以下計算只是一種化學方程式的數學計算,不代表真的發生這樣的反應。
  • 廢水脫氮脫磷技術小結脫氮技術
    一、生物脫氮因為化學法成本高,而且會產生二次汙染,所以生物脫氮技術往往成為首選。汙水生物脫氮主要是靠一些專性細菌實現氮形式的轉化。1. 氨化反應 含氮有機化合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首先分解轉化為氨態氮NH4+或NH3。2. 硝化反應 硝化菌把氨氮轉化為硝酸鹽。3. 反硝化反應 反硝化菌把硝酸鹽轉化為氮氣。
  • 全面解析汙水生物脫氮技術詳細流程
    由於生物脫氮一般能夠滿足有關方面對汙水淨化的要求,而且價格低廉,產生的二次汙染物較易處理,因此生物脫氮方法是當前最活躍的研究與投資開發領域。一、生物脫氮技術生物脫氮技術主要是利用汙水中某些細菌的生物氧化與還原作用實現的。
  • 生物脫氮機理、AO工藝脫氮過程全解析
    在缺氧條件下通過反硝化作用,以硝酸鹽氮為電子受體,以有機物為電子供體進行厭氧呼吸,並有外加碳源提供能量,將硝氮轉化為氮氣,即,將NO2--N(經反亞硝化)和NO3--N(經反硝化)還原為氮氣,溢出水面釋放到大氣,參與自然界氮的循環。水中含氮物質大量減少,降低出水的潛在危險性,達到從廢水中脫氮的目的。
  • 關於生物脫氮:分類、影響因素和主流工藝
    反硝化反應反硝化反應是在缺氧狀態下,反硝化菌將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還原成氣態氮(N2)的過程。反硝化菌為異養型微生物,多屬於兼性細菌,在缺氧狀態時,利用硝酸鹽中的氧作為電子受體,以有機物(汙水中的BOD成分)作為電子供體,提供能量並被氧化穩定。
  • 思考:生物脫氮的深入探討(一)
    那麼汙水中存在高於這個比例的氮濃度的時候,就要進行生物的脫氮反應,利用活性汙泥中的微生物把氮轉化為氮氣釋放到空氣中。這是將活性汙泥中的微生物的硝化步驟(把銨轉化為硝酸鹽)和反硝化步驟(把硝酸鹽轉化成氮氣)的組合,然後將硝酸鹽還原為氮氣。
  • 城市汙水深度處理中深床反硝化濾池的應用探討
    本文結合在既往城市汙水處理中的經驗,針對城市汙水深度處理中深床反硝化濾池的應用展開全面細緻探討,以供相關人員參考借鑑。關鍵詞:汙水深度處理;深床反硝化濾池;處理機理;注意事項1 深床反硝化濾池的工藝特點深床反硝化濾池工藝是將生物氧化脫氮結合深床過濾為一體的汙水處理單元,是汙水脫氮與過濾較為先進的處理工藝。
  • 汙水中硝態氮含量過高處理工藝技術
    化學硝態氮處理工藝技術包括零價鐵還原脫氮和氫氣催化還原脫氮,零價鐵還原需要添加化學物質,產生副產物,降低實際脫硝效果。生物脫氮包括自養和異養反硝化。傳統的生物脫氮的反硝化過程中投加的有機碳源會有部分殘留在出水中,反硝化菌會引起出水的微生物汙染,產生剩餘汙泥和有毒有害物質,後期處理比較複雜,且對水質、溫度、pH等有一定要求,因此,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有一定的不足之處。3.
  • 提高AO工藝的脫氮效果 你需要控制好這幾個因素!
    在缺氧段(A池)異養菌將蛋白質、脂肪等汙染物進行氨化(有機鏈上的N或胺基酸中的氨基)代謝為NH3-N,在曝氣池中充足供氧條件下,在硝化細菌的硝化作用將NH3-N氧化為NO3-(或NO2-),通過內回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條件下,反硝化細菌在反硝化作用將NO3-還原為分子態氮(N2)完成C、N、O在生態中的循環,實現汙水無害化處理。
  • 低CN比廢水生物脫氮技術的發展及應用!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傳統生物脫氮方法在廢水脫氮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存在許多問題。如:氨氮完全硝化需消耗大量的氧,増加了動力消耗;對C/N比低的廢水,需外加有機碳源;工藝流程長,佔地面積大,基建投資高等。近年來,生物脫氮領域開發了許多新工藝,主要有:同步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厭氧氨氧化和全程自養脫氮。
  • 提高AO工藝的脫氮效果需要控制好的14個因素
    AO工藝運行過程控制不要產生汙泥膨脹和流失,其對有機物的降解率是較高的(90~95%),缺點是脫氮效果較差。為了提高脫氮效果,AO脫氮工藝主要控制幾個因素:1、MLSS一般應在3000mg/L以上,低於此值AO系統脫氮效果明顯降低。
  • 汙水生物脫氮技術原理、影響因素和3大關鍵菌種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本篇主要講解汙水生物脫氮原理,包括汙水脫氮方法簡介、生物脫氮技術原理、汙水生物脫氮影響因素、生物脫氮作用中的三類關鍵菌種。01、汙水脫氮方法簡介目前含氮汙水脫氮,常用的方法有生物法、物理法、化學法、電化學法等四種方法,其中物理法大多採用加鹼吹脫,化學法最常用的是折點加氯法,電化學法通過外加直流電,在陽極產生強氧化劑,在陰極產生強還原環境和鹼性環境,相互作用脫氮。
  • 彭永臻院士團隊:中國西北某城市汙水處理廠主流汙水中短程反硝化...
    文章亮點1、通過15N穩定性同位素示蹤測試與異位活性檢測證明:基於缺氧生物膜的短程反硝化+(耦合)部分Anammox,是該汙水處理廠自養脫氮的主要貢獻途徑Anammox菌在生物膜上的富集與脫落以及Anammox過程,均可能有助於懸浮活性汙泥中Anammox菌的生長,使其相對豐度達0.04%,遠高於同類處理工藝系統的豐度,也有助於提高整體處理系統中Anammox脫氮的貢獻。3、物料守恆計算表明,部分Anammox過程對總氮去除的貢獻約佔15.9%左右。
  • 工業汙水反硝化高效脫氮反應器
    近年來,水體氮素汙染引起的富營養化嚴重,氮素超標所導致的湖泊藻類爆發及沿海「赤潮」頻頻發生,目前大部分汙水處理廠採用較成熟的傳統活性汙泥法脫氮,但其不能達到高效脫氮的效果,反而增加了汙泥產量高的壓力。高效脫氮反應器是避免傳統活性汙泥法存在的剩餘汙泥產量高、佔地面積大等問題而研發的產物,高效脫氮反應器具有高效脫氮能力,可將廢水中的總氮有效去除。
  • 低溫條件下好氧顆粒汙泥培養及其脫氮性能研究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為研究在低溫條件下好氧顆粒汙泥(AGS)的形成及其脫氮性能,在序批式反應器(SBR)中 15℃條件下 60d 內培養出了成熟的具有良好短程硝化功能的 AGS,穩定運行階段亞硝酸鹽氮積累率(NAR)可以達到 90%以上,掃描電鏡顯示 AGS 主要由短桿菌和球菌構成.
  • RO濃水反硝化脫總氮方案及計算書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RO濃水反硝化脫總氮方案及計算書1.設計範圍反硝化濾池脫總氮的工藝設計。反硝化濾池的主要作用是將廢水中的硝態氮通過反硝化過程而轉化為氮氣,從而達到脫總氮的目的。4.系統工藝流程詳細說明原水經加壓提升進入反硝化濾池總進水分配槽,由總進水分配槽分配至每單元反硝化濾池進水管,每單元反硝化濾池進水管將汙水送至濾池底部,汙水自下而上以一定的流速流經生物濾料,濾料上長滿生物膜,汙水與生物膜相接觸,在生物膜微生物的作用下,汙水得到淨化。
  • 美國啟動短程反硝化-Anammox規模化應用研究!
    課題題目:「當繞道成為捷徑時:採用部分反硝化/厭氧氨氮作為主流脫氨和結合生物除磷的替代策略進行全面推廣」,項目金額:$ 999,670;項目實施周期是2020年9月至2023年8月31號,3周年時間。課題具體目標是通過提高厭氧氨氧化細菌(Anammox)在主流系統中的亞硝酸鹽利用率,為快速去除氮過程的全面應用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