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四五期間城市副中心地鐵建設項目公布,M102線確認分段實施

2021-01-17 記攝人間

#北三縣#12月15日下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城市副中心建設專場。

在軌道交通建設方面有6個項目,包括3條地鐵、2條城際鐵路和1條市郊鐵路,咱們一一來看。

十四五期間開通項目

推進與廊坊北三縣一體化聯動發展,深化「四統一」協同機制,推進M22線(平谷線)、京唐城際等一批軌道交通運行通車。平谷線西起CBD區域東大橋站,東至平谷新城,經過朝陽、通州、三河、平谷,共設置21座車站,副中心範圍內5座車站明年將實現開工。

1.1 平谷線

22號線最樂觀的情況是2025年可以全線開通,東段甚至可以2024年。但我們不能只看理想要看底線——十四五末期至少開通一部分:管莊或副中心站以東。

今年連前期工作更快的13拆和28都沒有實現進場開工,平谷線估計要明年下半年了,年底前如果5座車站(不含已建成的通州北關站)全部開工那絕對是一大勝利。

1.2 京唐城際

京唐城際目前計劃2022年6月通車,以北京站為始發站。2024年底副中心火車站建成後大部分列車將轉移到副中心,對於北三縣、唐山居民想要直接進城反而不是好事。

二、十四五期間開工線路

在加強與周邊地區的協同聯動方面,副中心將積極承接中心城區功能疏解,全面完成行政辦公區二期搬遷,推動中心城區符合功能定位的優質資源向副中心轉移。 加快推進城際鐵路聯絡線二期建設,率先實現區域交通一體化。

2.1 城際鐵路聯絡線二期

城際鐵路聯絡線二期在副中心、首都機場地區為地下線,絕對工期較長為4.5年,無法在十四五期間建成。

這條線路是最大價值就是一改通州只有單一東西向軌道交通的弊端,可以南北溝通順義、亦莊、廊坊。甚至可以說城際鐵路聯絡線一期非常雞肋,二期建設後才能發揮價值。

未來開行T3-副中心-廊坊東-大興機場-雄安的標杆車可以實現15分鐘到首都機場、35分鐘到大興機場、1小時到雄安的目標。

當然城際鐵路聯絡線也直接導致了S6線東段的延期,不過還有補救措施,後邊會講到。

2.2 城市副中心線複線

將推進建設市郊鐵路城市副中心線複線工程,建成站城一體的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項目將於2024年年底完工。

目前的市郊鐵路副中心線在京哈線上開行,由於有繁重的客、貨運業務,每天只能開行6對列車,遠遠不能滿足通勤需求。

計劃建設京唐城際北京-城市副中心段,作為市郊鐵路複線。

並增設雙橋、塔營、楊莊、丁各莊等車站,可方便雙橋南部、管莊南部、通州西部和東北部居民出行。

小寺這片居住區有一定體量,距離管莊地鐵站較遠,但緊鄰市郊鐵路副中心線。良鄉站的成功說明了市郊鐵路一定要去搶地鐵覆蓋不到的客流,有地鐵的地方還真競爭不過。

丁各莊站可同時輻射宋莊、召裡兩大組團,並換乘M102線直達行政辦公區、城市綠心、張家灣設計小鎮、文化旅遊區。

2.3 M101線

M101線:為城市副中心軌道交通骨幹線路,起點是商務園(保留向西北延伸至東壩的條件)終點是小甘棠(保留向東延伸至潮白新城、大廠的條件),長度23公裡,車站16座,其中換乘站9座,未來可實現副中心與東壩/北三縣等地區的聯通,支持城市副中心與北三縣地區協同發展,緩解向心交通壓力。

這條線也不算什麼新消息了,只不過和早先的規劃相比略有變動。

綠心段略有調整並增設一座車站,線路全長也有變動,加上兩邊折返線差不多23km。

但另一座車站加在哪兒還不得而知,有可能只有耿莊橋南或張家灣東,甘棠2拆3意義不大,那裡沒這麼重要。

不過作者是推薦101局部改線以實現和6號線東延換乘的,6號線東(南)延同樣也是第三期線路,沒有列入十四五開工計劃還是因為重要性不高且工期短,即使2026年開工也不影響。

2.4 M102線

M102線:全長29.1公裡,23座站點,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內部的重要線路,串聯4個城市級中心和7個組團中心的統籌聯動,實現副中心組團式布局的形成,保障非首都功能向城市副中心順利疏解。

整篇內容乾貨就在這裡了,102線沒有說首末站,要根據裡程猜。

全環約36km,兩條支線各10km左右,所以近期能建設的只可能是半環+其中一條支線。

先上燕郊支線還是亦莊支線?那顯然是後者,燕郊有了平谷線之後建設第二條地鐵的迫切性大大降低,而通州-亦莊失去了S6需要彌補。

這一點在《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亦莊新城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裡的第15條提到:

將軌道交通M21線、M102線納入近期規劃實施,推進市郊鐵路建設,研究拓寬京滬高速公路亦莊段並將收費站南移,完善與中心城區、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區域的交通聯絡。

既然是經開區的政策,說明102線近期包含亦莊段。

那先上西北環還是東南環?這個就不那麼確定了,根據早先的三期規劃是要上東南環,所以作者覺得東南環可能性大一些。

大部分通州居民肯定是想先修位於老城區和潞苑的西北環,但市裡傾向於開發新區的想法也是絕對能理解。畢竟要想形成副中心只搗鼓老城區不行,新區修好了也是整個通州受益。

這張圖也透露了102的分期,一般來說先修A後修B,但也可能是像13號線那樣A、B線有本線車也有跨線車

不過23座站點這個說法像是西北環,而東南環只能數出來17站。

加站到20左右問題不大,但一下多出6站還是有難度。

7個組團中心都不夠,環上一共才8個,除非算上臺湖和次渠,這樣西北環有07/06/04/03/12一共5個是可以的。

可根據4個城市級中心又像是東南環:行政辦公區、城市綠心、張家灣設計小鎮、文化旅遊區。西北環只有運河商務區和文化旅遊區,即使加上亦莊站前區還是不夠。

所以不能說一定是東南環還是西北環,大家覺得呢?

唯一能確定的就是一定有臺湖,無論修哪一段,甚至沒亦莊支線也得有臺湖。這不是說臺湖有多重要,純屬沾了車輛段的光,住臺湖就偷著樂吧。

總結,2022年京唐城際開通(不含副中心站,大概率經停通州),2025年平谷線開通(全線或部分),2027年左右M101、M102、城際鐵路聯絡線開通,副中心軌道交通迎來大爆發。

來源:地鐵規劃建設觀察

相關焦點

  • 平谷線5站開工定了!通州M101、M102將加快實施!共設39站!又兩條地鐵通進北三縣!
    昨天(12月15日)下午,北京市舉辦「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城市副中心建設專場,批露平谷線5座車站將於明年上半年開工
  • 臺湖將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地標,規劃地鐵M102線設站
    8月3日晚,北京市發改委披露了臺湖演藝小鎮的建設進展及未來規劃。記者獲悉,小鎮將通過分階段持續推進,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重要的文化地標,運河文化帶上的演藝明珠,京津冀協同發展文化交融的展示平臺,全國文化中心的特色節點,全國和全市特色小鎮的標杆。
  • 趙弘:北京行政副中心的標本意義
    來自北京市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的消息顯示,北京市各市屬行政事業單位,將在2017年整體或部分遷入北京通州行政副中心。通州副中心的建設打破了北京城市規劃的單中心格局,有利於城市空間布局的科學化,在全國範圍內有重要的示範意義。衛星城建設成功與否,首要在選址,一般不能離市中心太近,不然起不到分散人口資源的作用。北京周邊符合條件的區縣中,通州能被選做副中心有其先天和後來的優勢。
  • 京雄高速等北京高速五項目預計五年內建成
    中新社北京1月7日電 (記者 杜燕)目前,北京正加快建設京雄高速、大興國際機場北線高速西延工程等項目,預計「十四五」時期建成。屆時,北京高速公路裡程將達到1285公裡左右。這是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7日介紹的。
  • 地鐵M101、M102線4座地鐵站曝光!通州潞苑0601街區未來將高強度開發…
    北京城市副中心地下空間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以全域12個組團與36個街區為規劃對象,以更加精確的地質調查數據為基礎,劃定地下空間三維開發邊界,深化地下空間重點、鼓勵、限制建設地區的管控邊界;統籌地下交通、市政、公共服務、防災安全等主要功能設施的規劃布局及管控邊界,繪製地下功能設施一張圖;
  • 北京今年將完成11號線西段、首都機場線西延等新線建設
    除了年底開通的三條新線,去年本市還開通了市郊鐵路城市副中心線西延,為房山增加一條聯繫中心城與城市副中心的快速通道;市郊鐵路通密線投運,打通了北京東北部區域聯繫中心城和城市副中心的軌道交通走廊;市郊鐵路懷柔—密雲線引入北京北站,進一步方便了沿線居民出行。進入2021年,本市的軌道交通建設還將大動作不斷。
  • 北京副中心奔跑這一年,亮點不斷!1萬多名職工成「新居民」
    最新統計,副中心行政辦公區綠色出行佔比78.2%,也就是說,近八成通勤人員選擇市郊鐵路、地鐵、公交或騎行方式出行。上月底,7號線東延、八通線南延開通試運營,兩條新線與地鐵6號線形成服務副中心的三條東西向軌道交通骨幹線路。從北京西站到通州站、喬莊東站,橫跨大半個北京,乘坐市郊鐵路副中心線只需30多分鐘。
  • 副中心今年將重點謀劃城際鐵路聯絡線二期、M101線和M102線等項目
    2月20日,北京城市副中心新聞發布會舉行,2020年北京城市副中心重大工程行動計劃發布,會上介紹,為加快推進行動計劃的實施,將做好做好今後三年項目儲備,2020年安排城市副中心重大工程儲備項目112項,重點謀劃城際鐵路聯絡線二期、軌道交通M101線和M102線等項目。
  • 來看2020年北京軌道交通建設成績單→
    ▲豐臺火車站改建工程效果圖市郊鐵路強化中心城與城市副中心、新城聯繫僅2020年,北京就新增了4條(段)市郊鐵路↓↓↓2020年6月30日,城市副中心線西延開通運營,房山區增加1條聯繫中心城與副中心的快速通道。
  • 串聯環球主題公園,規劃地鐵M102線設站!臺湖演藝小鎮打造副中心...
    臺湖演藝小鎮是落實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節點。 近日,市發改委披露了臺湖演藝小鎮的建設進展及未來規劃。定位於原創精品劇目集中孵化地的臺湖演藝小鎮,將逐步打造成北京城市副中心重要的文化地標,運河文化帶上的演藝明珠,京津冀協同發展文化交融的展示平臺,並成為全國特色小鎮建設的標杆。
  • 臺湖將打造副中心文化地標,規劃地鐵M102線設站
    8月3日晚,北京市發改委披露了臺湖演藝小鎮的建設進展及未來規劃。記者獲悉,小鎮將通過分階段持續推進,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重要的文化地標,運河文化帶上的演藝明珠,京津冀協同發展文化交融的展示平臺,全國文化中心的特色節點,全國和全市特色小鎮的標杆。
  • 潮白河孔雀城 | 隔河副中心,融入京津冀日通勤圈
    今年隨著《北京市通州區與河北省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市協同發展規劃》發布,北三縣在交通、生態、配套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全新升級,尤其是在交通方面,憑藉佔據通州對岸的地理優勢,地鐵22號線規劃在潮白河孔雀城北部建立齊心莊站,居在這裡,實現臨地鐵而居的從容便捷人生。
  • 北京東青創新住區 在城市副中心開啟鋒尚生活
    潮白河孔雀城青創天地,位居北京副中心東,隨著諸多利好政策頒布,區域內的產業結構、人口及服務配套、城市配套等隨之升級,築就起大北京新生活中心。副中心站建築規模約238萬平方米,總投資421億元,是北京唯一連接首都、大興兩大國際機場的鐵路綜合樞紐,是副中心唯一連接京津冀和城市中心區的換乘樞紐。
  • 地鐵19號線各站點建設近況來了
    」花山新城站率先封頂,助推了19號線的建設進度,並且為首臺盾構始發提供了條件。目前,該站正在進行主體結構腳手架拆除,同時在做盾構始發的前期準備。19號線線路長、站點少,各站點之間的區間距離較長,最長的花山河站到光谷五路站區間長5.9公裡。
  • 地鐵M23、M102將在宋莊首兒所通州院區設換乘站!
    小編獲悉,在近日發布的「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通州院區建設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編制項目」等一些列招標公告中透露:項目將緊鄰規劃M23線和M102線換乘站,距離約300米!公告中顯示:用地位於通州區宋莊鎮,現狀京榆舊線以南,宋梁路以東,用地四周為街區道路(次幹路或支路),緊鄰規劃M23線和M102線換乘站,距離約300米。
  • 成都軌道交通集團董事長:「十四五」末,成都地鐵運營及在建裡程將...
    「十四五」期間,成都將全面實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其中「持續提升城市通勤效率」備受關注。胡慶漢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十四五」期間的發展規劃,成都地鐵的任務非常清晰,即在「十四五」末期,成都地鐵運營及在建裡程數達到850公裡以上,「目前成都地鐵在建176公裡,十四五期間,根據成都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五期建設規劃,爭取申報150~200公裡裡程。屆時,成都地鐵總運營及在建裡程數會超過850公裡。」討論會也提到地鐵建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 自然資源部:「十四五」期間將謀劃實施一批重大測繪地理信息項目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自然資源部將進一步開放地理信息資源,推動全國衛星導航定位基準服務系統的社會化應用,並在「十四五」期間積極謀劃實施一批重大測繪地理信息項目。地理信息是基礎性、戰略性信息資源。作為行業主管部門,自然資源部近年來大力推進實景三維中國建設,發布1:25萬公眾版更新測繪成果,並組織完成了自動駕駛地圖保密插件適用安全性測試及論證工作,成果已能夠滿足有條件自動駕駛技術(L3級)需求。
  • 發揮「一核」輻射作用 北京打造京津冀創新增長極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李苑)「十四五」開局之年,站在新起點上,北京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發揮創新資源優勢,以創新鏈帶動產業鏈供應鏈,促進消費提檔升級,拓展投資空間。發揮北京「一核」的輻射帶動作用,在更大範圍優化配置資源要素,帶動區域打造創新平臺和新增長極。
  • 合肥啟動「十四五」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編制 合蕪間或建磁懸浮軌道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十四五」期間,謀劃G60 走廊合肥至蕪湖高速磁懸浮軌道建設、爭取合肥既有繞城高速具備本地車輛免費通行條件、建成廬江等通用機場……在昨天舉行的「決勝小康看合肥——2020 年民生工程建設成就系列新聞發布會」上,合肥市交通運輸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合肥已啟動「十四五」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編制。
  • 成都「十四五」:成為「人民城市」幸福樣本
    為此,該市在「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中,明確提出以實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提升市民和市場主體獲得感為目的。「通過提升成都人的幸福感,讓市民分享改革、發展、創新、開放帶來的紅利。」 一座城市的變革與創舉 「出門有地鐵6號線,過馬路可以到河邊綠道散步,穿過一座橋就是望江樓公園,我們已經開啟了新的生活方式。」住在成都三官堂望江嘉苑小區的張先生,越來越感覺到生活和工作的愜意。2020年12月18日,包括地鐵6號線在內的成都地鐵五條線全部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