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春禮:「自然指數」國際排名中科院連續8年佔據榜首
中新社北京9月16日電 (記者 高凱)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16日在北京稱,在「自然指數」國際排名當中,中國科學院已連續8年佔據全球榜首。資料顯示,2014年11月,英國自然出版集團首次發布全球「自然指數」。
-
最新學術排名中科院超哈佛,連續多年佔據榜首,北大清華進前十
近日,自然指數公布了2018年10月1日到2019年9月30日的大學和機構排名:綜合排名中,中國科學院已經連續多年佔據榜首,緊隨其後的是哈佛大學、馬普協會。北京大學排名第9、清華大學第10,中國共6所大學和機構進入前20。
-
中科院連續8年居自然指數全球首位,「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碩果...
◎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六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新年賀詞中提到的22項重大科技成果中,有14項是由中國科學院(以下簡稱中科院)牽頭或作出了重要貢獻;在7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中,中科院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了3項,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了1項,佔全國的57%;在自然指數國際排名中
-
中科院各研究機構在自然指數排名中表現優異
中國科學院研究機構在12月17日最新發布的「2015中國自然指數」(Nature Index 2015 China)中表現優異,在中國綜合排名前10位的研究機構中佔據三席。需要指出的是,此次的自然指數針對中科院100多家研究機構單獨進行考量,而非將中科院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排名。
-
中科院:過去六年科技成果轉化使企業實現收入超2.4萬億元
南都訊 自2014年以來,「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取得了諸多重大成果。9月16日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稱,科學院全面參與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建設,還承擔了中國天眼等大科學裝置。此外,過去六年科技成果轉化使企業實現銷售收入共計24350億元。
-
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進展如何?量子信息和凝聚態物理方面已領跑國際
白春禮介紹稱,美國物理學會在 2018 年出了一個論文集,而該論文集收集的唯一一個來自中國本土的成果,就是中科院發現的外爾費米子。同時,中科院也首次在鐵基超導體當中發現了馬約拉納束縛態。此外,深空深海一些戰略必爭領域搶佔制高點。科學院先後發了 6 顆科學衛星,比如墨子號、量子通信實驗衛星,「悟空」號暗物質粒子實驗衛星,做暗物質探測的全世界第一個。
-
自然指數全球科研機構排名 中科院奪得「八連冠」
中新網北京4月30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中科院)4月30日消息,當天正式發布的2020自然指數年度榜單顯示,中科院再次名列全球首位。根據此前發布的自然指數數據,中科院已連續8年位列該排行榜全球第一,實現「八連冠」。
-
自然指數:北京榮膺全球科研城市榜榜首
自然指數根據一群獨立科研人員遴選的82本高質量期刊中的論文產出進行全球科研城排名,北京在這份榜單中位居首位,上海排名第五。北京和上海通過科研人員之間的合作,成為了自然指數中最高產的合作城市對。2019年,兩座城市的雙邊合作得分(合著論文的累計份額)比第二名的紐約和波士頓還高 50%。
-
2019自然指數頂尖榜出爐
在自然指數2019年排名中,美國保持了其作為高質量研究最大生產國的地位,而中國發展勢頭極為強勁,在多個榜單中表現亮眼。在全球十大科研機構排行榜中,中國科學院位列榜首,北京大學首次躋身前十。中國科學院繼續保持了在2018年自然指數追蹤文章中排名第一的地位。作為中國科學研究的「國家隊」和世界最大研究機構,其文章發表數量在10個主要研究機構中增長最快。
-
中科院院長:按美制裁清單設立科研目標籤軍令狀
而今年也是「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的收官之年。六年時間,「率先行動」計劃實施效果如何?白春禮介紹,「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科技產出目標任務圓滿完成,產出了一大批重大成果。一是量子信息基礎研究和集成應用處國際領跑地位。中科院率先在國際上實現了千公裡級的量子糾纏星地密鑰分發,從衛星向地面雙向的量子糾纏分發,這是世界上第一次。
-
中科院院長:集中力量攻克光刻機等「卡脖子」技術
而今年也是「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的收官之年。六年時間,「率先行動」計劃實施效果如何?白春禮介紹,「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科技產出目標任務圓滿完成,產出了一大批重大成果。一是量子信息基礎研究和集成應用處國際領跑地位。中科院率先在國際上實現了千公裡級的量子糾纏星地密鑰分發,從衛星向地面雙向的量子糾纏分發,這是世界上第一次。
-
中國科研製霸2020自然指數榜單:中科院再奪全球第一
4月30日,自然指數(Nature index)公布了2020自然指數年度榜單,該榜單依託於82本全球頂級期刊,是衡量國家與科院單位科研水平的新指標。在2020自然指數年度科研機構綜合實力榜單中,中國科學院、哈佛大學、馬克斯·普朗克學會為前三名。
-
最新自然指數排名:清華反超南大,中科大依舊第一
自然指數是全球權威的科研指數排名,在最新自然指數排名中,中國高校雖然較往期有所回落,但依舊保持著領先優勢,華東五校均進入全國前十名,清華大學反超南京大學自然指數排名內地第四,全球第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繼續保持一年來的絕對領先地位,牢牢佔據自然指數排名全國第一。
-
最新自然指數排名:中國3所高校進入世界前十!
近期,國際頂級科研期刊《自然》雜誌出版方公布了最新的自然指數(Nature Index),本次榜單為2018年7月1日到2019年6月30日的大學/機構排名。自然指數又是個啥呢?自然指數於2014年11月首次發布,目前已成為評價科研機構高水平學術成果產出的重要指標。主要對前一年各科研機構在Nature系列、Science、Cell等82種自然科學類期刊上發表的研究型論文數量進行計算和統計。82種來源期刊分為化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生命科學和物理學四類。
-
北大清華進前十,中科院學術排名超哈佛?
近日,自然指數(Nature index)公布了2018年10月1日到2019年9月30日的大學和機構排名。綜合排名中,中國科學院已經連續多年佔據榜首,緊隨其後的是哈佛大學、馬普協會。北京大學排名第9、清華大學第10。中國共6所大學和機構進入前20。
-
《自然》論文發表指數:中國學術影響力持續上升
《自然》雜誌今日出版了增刊「2013 年度亞太地區《自然》雜誌論文發表指數 (NPI)」。增刊編輯一致認為,中國在亞太地區科學界的主導影響力正在逐步上升。增刊編輯預測,中國「在未來兩至三年內,將逐步成為亞太地區 NPI 的首要貢獻者」。中國在 2013 年已經取得不俗進展,中國科學院 (CAS) 首次將東京大學擠下 NPI 學術機構排名的榜首位置。
-
2020年自然指數年度榜單出爐 中科院位居榜首
Natureindex網站截圖30日發布的《自然指數2020年度榜》中,中國科學院的機構產出位居榜首,是該指數追蹤的82種精選期刊中發表研究報告最多產的期刊來源,幾乎是第二名哈佛大學的兩倍,並且在化學、物理、地球和環境科學這三個學科領域的產出均居於全球首位
-
霸榜2020自然指數排名(全球百強名單)
霸榜2020自然指數排名(全球百強名單) 2020-06-25 2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