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連續8年居自然指數全球首位,「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碩果...

2021-01-10 新民晚報

◎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

「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六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新年賀詞中提到的22項重大科技成果中,有14項是由中國科學院(以下簡稱中科院)牽頭或作出了重要貢獻;在7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中,中科院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了3項,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了1項,佔全國的57%;在自然指數國際排名中,中科院連續8年位居全球科教機構首位……

9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有關情況。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用數據說話,歷數了「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取得的成就。

發布會現場

>>>>

第一階段目標任務已全面完成

「率先行動」計劃明確提出了「兩步走」發展戰略,即2014年至2020年,基本實現「四個率先」;2020年至2030年,全面實現「四個率先」。

今年「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的收官之年。7月18日,中科院組織召開「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清理諮詢評議會議,諮詢評議委員會委員們一致認為,中科院「全面完成了『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目標任務,為2030年全面實現『四個率先』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

白春禮表示,六年來,中科院恪守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使命定位,高質量完成了國家重大科技任務,產出了一大批重大原創成果,引領帶動我國若干領域方向躋身世界前沿,突破了一大批關鍵核心技術,有力支撐和解決了國家的重大需求。在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和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戰略支撐作用。總體上看,中科院已經開始實現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的根本轉變。

「六年來,中科院充分發揮多學科、建制化的綜合優勢,廣大科技人員攻堅克難、勇攀高峰,『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科技產出目標任務圓滿完成,產出了一大批重大成果。」白春禮說,在量子信息和凝聚態物理方面,在國際上達到了並行領跑;在深空深海一些戰略必爭領域搶佔制高點;也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的戰略支撐。

目前,科學院正在研究制定2030年全面實現「四個率先」的戰略規劃。

>>>>

綜合性智庫評比 中科院第一

在回答科技日報記者關於「四個率先」中的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的相關問題時,白春禮表示,中科院專門成立了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整合了相關單位和學部的力量。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 提問

「我們覺得這個智庫非常重要,俗話說,不務虛沒有方向,不務實難以發展。所以,智庫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中國科學院發展規劃局局長謝鵬雲強調,中科院高質量完成國家高端智庫建設的試點工作。

中科院以學部為主導,發揮全體院士和研究所的專業優勢,成立了科技智庫理事會。2015年11月,中科院被確定為國家首批10家第一類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單位之一,圍繞著試點目標任務,組建了法人實體的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構建了「小核心、大網絡」體制機制,積極探索智庫新理論、新方法,形成一批有鮮明特色的智庫品牌。「經過三年多的試點建設,我院高質量完成了試點工作的任務,在2019年高端智庫理事會組織的試點綜合評估中,我院在9個綜合性智庫評比當中名列第一。」謝鵬雲說。

與此同時,中科院積極提出重大諮詢建議,有力支撐國家宏觀決策。例如,從2016年到2020年,連續五年承擔了國家精準扶貧工作成效的第三方評估重大任務,完成了中西部22個省、530多個縣、4000多個自然村的調查和3個典型縣的普查,建立了珍貴的國家精準扶貧工作成效考核評估科學檔案。

此外,中科院還開展科技前沿的戰略研究,有效發揮學術引領的作用,組織開展了「可能影響世界未來格局的中國重大科技突破研判」的戰略研究報告,發布了《世界科技前沿與中國科技突破》《建設科技強國的戰略路徑》等系列戰略研究報告。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張爽

審核:管晶晶

終審:冷文生

相關焦點

  • 白春禮:自然指數國際排名中,中科院連續8年佔據榜首
    白春禮:自然指數國際排名中,中科院連續8年佔據榜首 李如意/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0-09-16 12:19
  • 白春禮:「自然指數」國際排名中科院連續8年佔據榜首
    中新社北京9月16日電 (記者 高凱)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16日在北京稱,在「自然指數」國際排名當中,中國科學院已連續8年佔據全球榜首。資料顯示,2014年11月,英國自然出版集團首次發布全球「自然指數」。
  • 中科院公布「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進展
    昨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情況。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會上介紹,「率先行動」計劃分「兩步走」,第一步是從2014年至2020年底,要基本實現「四個率先」,即「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展,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
  • 中國科學院全面完成「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目標任務
    據介紹,中國科學院已全面完成了「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目標任務,產出了一大批重大原創成果,突破了一大批關鍵核心技術,引領帶動中國多個領域方向躋身世界前沿,為2030年全面實現「四個率先」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一文讀懂丨「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都做了啥?
    據央視新聞9月16日消息,在今天(16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表示,「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在量子信息和凝聚態物理、深空深海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領域方面都實現了重大突破。
  • 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進展如何?量子信息和凝聚態物理方面已領跑國際
    與非網 9 月 17 日訊,在日前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就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有關情況作出介紹,量子信息和凝聚態物理方面在國際上達到了並行領跑。率先在國際上實現了千公裡級的量子糾纏星地密鑰分發,從衛星向地面雙向的量子糾纏分發,還創造了光纖量子密鑰分發超過 500 公裡的世界記錄。據悉,「率先行動」計劃共分「兩步走」,第一步是從 2014-2020 年底,要基本實現「四個率先」,2020 年—2030 年要全面實現「四個率先」。而今年也是「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的收官之年。
  • 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目標完成
    央視網消息:在昨天(16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介紹,通過六年改革創新、研究攻關,中科院全面完成「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目標任務產出了一大批重大原創成果,為2030年全面實現「四個率先」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自然指數全球科研機構排名 中科院奪得「八連冠」
    中新網北京4月30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中科院)4月30日消息,當天正式發布的2020自然指數年度榜單顯示,中科院再次名列全球首位。根據此前發布的自然指數數據,中科院已連續8年位列該排行榜全球第一,實現「八連冠」。
  • 中國科大6項研究成果入選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
    近日,中科院圍繞「三個面向」凝練總結出59項「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重大科技成果及標誌性進展。我校負責的光量子計算、大尺度光量子信息處理和亞納米分辨的單分子光譜成像等研究成果以及參與的空間科學前沿探索與月球探測、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和科學研究進展等5項成果入選「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成果進展。
  • 全球遙感空間信息系統入選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重大科技成果及標誌性進展
    近日,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十三五」重大突破項目成果「全球遙感空間信息系統」,入選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重大科技成果及標誌性進展。自2014年「率先行動」計劃實施以來,空天院認真貫徹落實,聚焦重大重點項目,不斷協同創新,引領發展了重大科技成果。
  • 量子信息、中國天眼……「率先行動」計劃取得這些重大成果
    中新網9月16日電 16日,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發布會上介紹,「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科技產出目標任務圓滿完成,產出了一大批重大成果。16日,國新辦就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介紹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量子信息、中國天眼……「率先行動」計劃取得這些重大成果
    中新網9月16日電 16日,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發布會上介紹,「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科技產出目標任務圓滿完成,產出了一大批重大成果。16日,國新辦就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介紹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遙感地球的脈動丨率先行動計劃
    ■本報記者 丁佳藉由衛星的眼睛看清地球,在一幅幅遙感圖上遨遊世界,及時發現全球變化和人類活動的蛛絲馬跡,這是中國遙感人的夢想。近日,中科院公布了「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重大科技成果及標誌性進展,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的「全球遙感空間信息系統」項目榜上有名。
  • 遙感地球的脈動|「率先行動」計劃
    近日,中科院公布了「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重大科技成果及標誌性進展,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的「全球遙感空間信息系統」項目榜上有名。自2014年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實施以來,空天院認真貫徹落實,聚焦重大重點項目,不斷協同創新,取得了重大科技成果。如今的這份榮譽,不但是對他們7年潛心攻關的最好總結,也讓他們覺得,自己離夢想又近了一步。
  • 中科院各研究機構在自然指數排名中表現優異
    5,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第7)、南海海洋研究所(第8)等9家院屬機構進入排名前25。  此前,在2014年底首次發布的自然指數中,中科院2013年發表的高質量科學論文數在全球科研機構中位列第三,按照加權分數式計量(WFC)指數計算後的總分在全球科研機構中排名第一。今年6月出版的《2015自然指數—全球篇》中,中科院仍位列全球第一,並繼續在化學、物理學、地球與環境科學3大學科領域獨佔鰲頭。
  • 自然指數發布全球科研機構排名,中國這些機構躋身前十
    近日,自然指數(Nature Index)公布了2020年度榜,包括全球科學研究十大國家、十大科研機構、十大升幅最快機構等最受關注的排行榜。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位居全球高校四強。
  • 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重大科技成果及標誌性進展公布 新疆一項目上榜
    來源:天山網天山網訊(記者趙梅報導)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重大科技成果及標誌性進展於近日發布,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西北乾旱區水循環與生態水文過程研究」榮列榜單。全球變暖引起的水循環加劇和極端氣候水文事件增強,導致水資源不確定性加大,供需矛盾加劇,對西北乾旱區經濟社會發展和脆弱生態環境的影響日益加大。
  • 中國科研製霸2020自然指數榜單:中科院再奪全球第一
    4月30日,自然指數(Nature index)公布了2020自然指數年度榜單,該榜單依託於82本全球頂級期刊,是衡量國家與科院單位科研水平的新指標。在2020自然指數年度科研機構綜合實力榜單中,中國科學院、哈佛大學、馬克斯·普朗克學會為前三名。
  • 中科院:過去六年科技成果轉化使企業實現收入超2.4萬億元
    南都訊 自2014年以來,「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取得了諸多重大成果。9月16日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稱,科學院全面參與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建設,還承擔了中國天眼等大科學裝置。此外,過去六年科技成果轉化使企業實現銷售收入共計24350億元。
  • 最新自然指數發布 北京位居全球科研城市首位
    9月19日,自然指數(Nature Index)創始人戴維·斯文班克斯在2020中關村論壇發布會上發布的「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最新數據和研究成果顯示,北京在全球科研城市中繼續蟬聯第一,紐約都市圈、波士頓都市圈、舊金山-聖何塞地區和上海分列第2至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