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模鍛之父」曾蘇民院士:從科技攻關到立德樹人

2020-12-03 中工網

中工網訊(記者黃仕強)11月20日午後,初冬暖陽悄然透過窗戶,照射在西南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會議室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曾蘇民傳》上。

冬去春回,寒來暑往,轉眼間,曾蘇民已經去世五年了。但他的口頭禪「成功基於自立自強,關鍵在於要有堅強的毅力」「做事不能好大喜功,否則要以失敗告終」仍迴響在該會議室中。

曾蘇民,湖南雙峰縣人,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被譽為「中國模鍛之父」,也是原西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奠基人,他長期奮戰在國家重點工程、新材料研製和生產一線,曾創造出一系列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新工藝,解決了許多重大工程技術難題,研究成果獲國家級科技獎15項(其中特等獎2項,一、二等獎6項),省部級一、二等科技獎10項,被授予國家「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和「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老師不光是一位高水平的科研工作者,更是一位立德樹人的典範。」曾蘇民的學生李春梅說,2002年,曾蘇民院士來到了西南大學(原西南師範大學),擔任材料研究所所長,並正式開啟了立德樹人的生涯。

「我就是那時有幸成為了曾院士的學生。跟隨曾院士不久,曾院士就帶著我前往其他高校院所,進行學術交流,同時拜訪行業領域的專家,並激勵我向他人學習。除了學習和工作,恩師和師母還關心我們學生的生活和家庭,把學生作為子女一樣愛護和嚴格要求。」說到這,她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抹淺淺的笑意。

李春梅說,曾蘇民院士在教書育人方面極為嚴格,他要求學生必須徹底務實,要求所有研究都必須真正解決實際問題,必須站在國家需要、社會實用的角度來思考技術問題。曾院士把他一生的工作經歷總結為「一精、五學、三個他」。

「一精」即少而精,精益求精;「五學」即向理論學習、向實踐學習、向他人學習、向規律學習、向失敗學習;「三個他」即尊重他人、發揮他人作用、借用他人力量。

「我們學院自曾蘇民院士於2003年參與創建以來,在科研和育人上,一直秉持這一理念。」該學院前任院長陳志謙教授表示,2015年11月,曾蘇民院士因病在重慶逝世,為了傳承他的科研精神與教育理念,學院設立「曾蘇民實驗班」「曾蘇民杯科技項目」「曾蘇民學業獎學金」和「曾蘇民卓越獎學金」,讓不少學子深受激勵。

「三年前,我很榮幸地經過遴選進入『曾蘇民實驗班』學習,在那裡更深刻地了解了曾院士的事跡,他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開拓創新的科研精神鼓舞著我勤奮學習,畢業時作為免試推薦碩士研究生到浙江大學進一步學習。」浙江大學研究生候嘉慧說,即使畢業離開了這個班級,同學間依舊相互促進共同進步,她一定會不負光陰,努力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水平,繼續保持並發揚嚴謹治學的作風,做到不辱師門。

據了解,「曾蘇民實驗班」實施梯度育人,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每年選取30名材料物理與金屬材料工程專業品學兼優的學生入班學習,將專業理論與科技前沿研究有機結合,鼓勵學生參與科學研究,培養創新思維,發掘科研潛力。截至目前,「曾蘇民實驗班」已培養百餘名材料類專業人才。

曾獲批「曾蘇民杯科技項目」並獲得「曾蘇民卓越獎學金」的賀世傑說,他現在是學院研三的學生,本科期間,就聽到過很多關於曾蘇民院士立德育人和科研攻關的事例,「我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成長為曾院士這樣為國家科研事業做貢獻和培養科研人才的人,所以,本科畢業後,就報考了本院的研究生。」

時間從不肯停下它的腳步,一代新人換舊人。該學院年輕的教職工和莘莘學子正一步一步追尋曾蘇民院士走過的足跡,傳承與發揚老一輩科研和教育工作者的「匠心」。

窗外微風拂過,一縷暖陽恰好照在《曾蘇民傳》的封面上,陽光下,封面照片裡的曾蘇民笑得格外開心。

相關焦點

  • 中國農業大學舉行教師節表彰大會暨立德樹人論壇!
    9月9日上午,2020年教師節表彰大會暨「使命在肩 奮鬥有我」立德樹人論壇隆重舉行。黨委書記姜沛民、校長孫其信為首屆「立德樹人卓越成就獎」獲得者吳常信院士授獎。校領導張東軍、秦世成、錢學軍、寧秋婭、李培景,校長助理吳衍濤與400多名教師齊聚盛會,共同慶祝第36個教師節。黨委常務副書記張東軍主持大會。
  • 立德樹人何以實現
    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於立德。   「立德」一詞最早可追溯到《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彰顯了中國人民自古以來的價值追求,其中以「立德」為首。眾所周知,「立」是樹立的意思,「德」是德行、道德,「立德」就是將「德」深入人心、根植人心的過程,促使人成為有道德有德行的人。
  • 立足新時代譜寫立德樹人新篇章
    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回答好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樣的人以及如何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成為當前高校建設的首要任務。深刻認識立德樹人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的重要意義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必須培養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根本任務。
  • 北航今日頒發學校最高榮譽「立德樹人獎」
    新京報訊(記者劉洋)明天就是教師節了,今天(9月9日)下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晨興音樂廳召開慶祝第36個教師節暨第四屆「立德樹人獎」表彰大會,為優秀教師們頒出「立德樹人卓越獎」和「立德樹人優秀獎」的獎項。據介紹,這是北航教師的最高榮譽,本次共15名教師獲得了上述榮譽。
  • 教師節前一天,他們獲得北航人才培養最高榮譽「立德樹人獎」
    9月9日下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召開以「立德樹人育一流人才 奮進擔當做一流貢獻」為主題的慶祝第36個教師節表彰大會,表彰第四屆「立德樹人獎」獲獎教師、從教30周年教師和榮休教師,與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共慶節日。會上,共有15位教師獲得北航人才培養最高榮譽「立德樹人獎」。
  • 鄧凌月:堅持立德樹人 強化政治引領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圍繞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全面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堅持立德樹人,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當前,教育事業中國特色更加鮮明,教育現代化加速推進,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立德樹人的歷史回顧、基本經驗與時代...
    回顧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共產黨立德樹人的歷史,系統總結黨在立德樹人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的基本經驗,對於新時代黨的立德樹人有著重要意義。新時代,要在發揚黨的優良傳統的基礎上,結合新時代的新特點,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最終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慶祝第36個教師節 5位老師獲立德樹人卓越獎
    人民網北京9月10日電 (記者 郝孟佳)9日下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以「立德樹人育一流人才 奮進擔當做一流貢獻」為主題,慶祝第36個教師節暨第四屆「立德樹人獎」表彰大會。
  •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立德樹人,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堅守立德樹人根本使命,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立足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把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貫穿始終,以主題教育激發學校黨建、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動力和活力,全面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把主題教育成效體現在推動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上。
  • 張大良:新時期立德樹人的根本遵循
    關鍵詞  課程思政;立德樹人;根本遵循  在過去一段時間裡,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依靠思想政治類課程實現。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這種單一的思政教育模式已經不能很好地滿足人才培養的需要。從教師到學生,都感到教學方式單一,方法不夠靈活,育人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 立德樹人文化內涵融入高校平面藝術設計專業的創新研究
    一、立德樹人的內涵和意義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使命,也是教育的靈魂。無論是高校整體的教育目標,還是高校專業教學,都應當將立德樹人作為重要的育人標準,不斷深化教育的價值追求和價值目標,引導學生成為有溫度、有情感的人。立德樹人一直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成為中國傳統教育中的獨特內涵和價值意蘊。
  • 【中國科技網】邁向一流的接力攀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合肥辦...
    科技日報記者 吳長鋒 通訊員 桂運安這裡有一方安靜的書桌,有一群耐得了寂寞的學者。50年來,她潛心立德樹人,在全國首創少年班、研究生院,開「百分百」自主選專業之先河,創造了本科畢業生「千生一院士」的佳績。
  • 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履行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但以上指標體系過分強調科研教學等硬性指標,而輕視思想道德素質等軟性指標,未能體現導師「立德」與「樹人」職責的整體性,有違對導師「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亦或僅局限於工作結果性評價而忽視工作過程性評價,有違「立德樹人」之潛心研究生培養和全過程育人的基本要求。
  • 謝建輝:從嚴治黨 立德樹人 爭創「雙一流」
    謝建輝在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調研時強調 從嚴治黨 立德樹人 爭創「雙一流」 華聲在線10月30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鄧晶璡)根據省委領導聯繫高校制度有關要求,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謝建輝於29日在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調研。
  • 立德樹人圍繞「六個下功夫」發力
    立德樹人圍繞「六個下功夫」發力 2018-09-15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培養什麼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
  • 小學老師壓力大想辭職,縣教育局開展立德樹人的培訓活動,咋做?
    四川公務員考試面試真題:小學老師因在家長群中公布學生的成績,被家長質疑傷害家長和學生的心理,並揚言要告到縣文體局,小學老師因此感到壓力大想辭職。以此事件為背景,縣教育局開展立德樹人的培訓活動,你作為縣教育局的工作人員,領導安排你負責此項工作的開展,你怎麼做?
  • 立德樹人崇德修身
    教育之本在於立德樹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立德樹人的現實追求。依據衡水桃城中學崇德修身十要三十條,結合學生們的日常表現,A部七年級669班推選出兩名崇德修身好少年,他們是守禮好少年——劉順欣、守時好少年——李澤琳。為更好地發揮榜樣的力量,兩位同學在班內進行了主題演講。
  • .| 立德樹人育英才,多措並舉助成長——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研究生...
    編者按:近年來,北京大學深入推進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各院系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創新招生選拔機制、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加強導師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經驗和成果。
  • 深化「三全育人」改革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摘  要]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將其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建立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體制機制,要從思想引領、要素集聚、改革評價上著力,立足校內校外、課內課外、網上網下等領域,以強大合力強化育人實效。
  • 守正創新 立德樹人 把思政課辦得越來越好
    原標題:守正創新 立德樹人 把思政課辦得越來越好 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高屋建瓴地闡明了辦好思政課的長遠意義,深入淺出地分析了課程改革創新和教師隊伍建設的關鍵要點,深刻闡釋了必須堅持的重要原則,為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指明了方向和路徑,對於在新時代更好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