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湖鎂基超分子結構層狀功能材料(LDHs)工程化關鍵技術研發取得新...

2020-11-25 同花順金融服務網

  近日,青海省科學技術廳組織專家對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承擔的科技成果轉化專項「鹽湖鎂資源高效高值利用――鎂基超分子結構層狀功能材料(LDHs)工程化關鍵技術應用與示範」項目進行了驗收。專家組認為,項目根據察爾汗鹽湖鐵路以東提鉀後老滷中鎂資源賦存和環境特點,通過鹽田精控工藝成核-晶化隔離、程序控溫動態晶化等多項技術製備了高純、高附加值的鎂基功能材料產品,並用於紫外阻隔和氣體阻隔薄膜材料,顯示了優良性能,提高了鎂基功能材料產品的固相產物分散性,實現了節水降耗,建立了鹽湖鎂資源高效、高值利用的優化途徑。

  項目建成了首條百噸級由鹽湖鎂資源生產鎂基功能材料的中試示範線,打通了工藝流程,示範線可作為多種類型、多種尺寸LDHs產品生產的通用技術平臺,為鎂基功能材料產品的工程化提供理論基礎、設計依據及技術支撐。先後申請發明專利9件,其中8件授權,發表SCI論文9篇,培養博士研究生2名,碩士研究生4名。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wm

相關焦點

  • 超分子科學研究進展
    我們結合今年9月在長春舉辦的超分子國際香山科學會議及部分國內外同行的研究結果來介紹超分子科學研究的熱點和基本問題,供國內同行參考。 1 層狀超分子組裝體 生物膜是細胞的關鍵組分,又是高效、神奇的超分子體系。它的模擬物就是層狀組裝體(包括單層膜、多層膜、複合膜等)。
  • 「基於鹽湖資源的高性能儲熱介質在太陽能熱利用技術中的應用與...
    針對基於鹽湖鉀、鈉、鎂等無機礦產資源的儲熱介質的開發和青藏高原太陽能熱利用技術中存在的關鍵技術問題和工程化難點,設計、開發高容量、低成本鹽湖相變儲能材料、輕質鎂水泥建材關鍵材料和工程應用技術,突破相變材料-太陽能光熱建築耦合一體化核心技術,並進行系統集成,設計、建設青藏地區特色相變材料
  • 超材料及其相關器件關鍵技術研發取得新進展
    超材料是指通過人工結構實現的、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備的超常性質的材料系統,是新材料領域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通過對材料結構的創新設計,可廣泛應用於無線通信、航天航空、新能源利用、生物醫療等眾多領域
  • 【超分子】巨型「雪花」狀超分子的分步法自組裝及動態交換
    數十年來,合成超分子化學以生物自組裝為導向,致力於通過人工合成構建具有特定結構及功能的超分子材料。基於配位作用驅動的金屬超分子化學作為其中一類重要的反應近年來發展迅猛,實現了一系列新穎的超分子,如螺旋結構、網格框架、多邊形、多面體、輪烴、索烴、分子節等。得益於精確可控的形貌及尺寸,目前這些金屬超分子化合物在催化、傳感、藥物轉運和釋放、氣體存儲等諸多方面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性質與功能。
  • 華東師大在超分子光化學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跨學科合作研究在超分子光化學領域取得重要進展。考慮到樹枝狀分子高度對稱的超支化結構和機械互鎖分子特異的性質,集成樹枝狀分子和機械互鎖分子的雙重優勢而發展的輪烷樹狀分子有望作為構築高效光敏劑的平臺體系。新型功能化輪烷樹狀分子不僅可作為製備高效光敏劑的平臺體系,而且在人工光捕獲、光解材料和動態智能材料方面具有重要的潛在應用價值。
  • Mater.綜述:超分子能量材料
    這種通過非共價相互作用在各種溶劑中或在液體或固體中組裝分子結構是超分子材料的重要製備過程。在設計超分子能量轉換材料的仿生方法中,學習自然光合作用系統是一種流行的策略。在植物中,綠葉的光收集蛋白質機器優化了的排列和組裝有效地將太陽光轉化為化學鍵的能力。而在人工系統中,基於使用非共價相互作用的自組裝的策略提供了模擬分子間這種功能相關性的可能性,以優化光催化、光伏和能量儲存。
  • 科學家研發出仿生層狀關節軟骨潤滑材料
    天然軟骨是一種兼備固-液雙相特徵、具有典型層狀結構特徵和特殊應力耗散機制的溼滑材料。目前,從工程應用角度來說,尋找類似於天然軟骨的新型潤滑材料具有挑戰性。其中,表面接枝聚合物刷和水凝膠材料引發關注。但傳統表面引發聚合方法製備的聚合物刷層較薄,在宏觀粗糙接觸尺度下易被剪切磨掉,這限制了其在工程領域中的應用。
  • 華東師大青年學者在超分子光化學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華東師大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徐林教授課題組和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孫海濤研究員課題組跨學科合作研究在超分子光化學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化學領域頂級期刊《美國化學會志》上發表。
  • 華東師範大學青年學者在超分子光化學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華東師大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徐林教授課題組和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孫海濤研究員課題組跨學科合作研究在超分子光化學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化學領域頂級期刊《美國化學會志》上發表。
  • 掌信檢測:稀土超分子傳感材料讓汙染物無處遁形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公布2020年度科研項目評審結果,中國北方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方稀土)的「稀土超分子傳感材料產業技術開發」項目(以下簡稱項目)被列為內蒙古關鍵技術攻關計劃項目。
  • 復旦大學在超分子組裝合成新型半導體納米線氣敏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超分子組裝在自然界和生命體系中廣泛存在。科學家師法自然,藉助各種非共價鍵作用和超分子組裝仿生合成了大量具有新穎結構和獨特性能的自組裝納米材料。作為一類重要的納米結構材料,半導體納米線(semiconductor nanowires)因其獨特的電學、光學、熱學以及電化學特性日益成為國際納米科學領域的前沿研究課題。
  • 徵求意見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
    11.面向地外原位資源利用技術的人工光合成關鍵材料與系統研究內容:發展利用月壤和火星土壤合成高效地外人工光合成材料的原位製備方法;突破現有人工光合成技術光電轉換效率低、產物選擇性差的瓶頸,研發具有多場響應和多能轉換互補綜合性能的地外人工光合成材料新體系;研究地外極端苛刻環境下的高效人工光合成材料使役效應;構建高效地外人工光合成系統,實現在軌實驗驗證
  • 為配位超分子化學奉獻青春
    稀土元素在地殼中豐度較高,但大部分稀土礦是伴生礦產,且隨著稀土資源的不斷消耗,精礦品位、冶煉提取及其回收利用成為稀土產業發展亟須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 近日,中科院福建物構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孫慶福課題組及其合作者基於超分子協同作用,提出了稀土—稀土、稀土—過渡金屬、稀土—鹼土金屬的單步高效分離的新策略。
  • 鈉離子電池:從基礎研究到工程化探索
    目前關於鈉離子電池層狀正極材料的研究報導很多,但大都含過渡金屬Ni或Co元素,而Ni和Co是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中廣泛使用的元素,如果鈉離子電池也大量使用,成本下降空間將非常有限,所以Ni和Co不是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首選元素;除此之外目前報導的大多數含鈉層狀氧化物在空氣中不穩定,這無疑會增加材料的生產、運輸及儲存成本,而且會對電池性能帶來影響。
  • 【中國科學報】為配位超分子化學奉獻青春
    稀土元素在地殼中豐度較高,但大部分稀土礦是伴生礦產,且隨著稀土資源的不斷消耗,精礦品位、冶煉提取及其回收利用成為稀土產業發展亟須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  近日,中科院福建物構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孫慶福課題組及其合作者基於超分子協同作用,提出了稀土—稀土、稀土—過渡金屬、稀土—鹼土金屬的單步高效分離的新策略。
  • 為配位超分子化學奉獻青春—新聞—科學網
    稀土元素在地殼中豐度較高,但大部分稀土礦是伴生礦產,且隨著稀土資源的不斷消耗,精礦品位、冶煉提取及其回收利用成為稀土產業發展亟須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 近日,中科院福建物構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孫慶福課題組及其合作者基於超分子協同作用,提出了稀土—稀土、稀土—過渡金屬、稀土—鹼土金屬的單步高效分離的新策略。
  • 【催化】解析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LDHs):催化劑、載體和前驅體
    所以,研究者們一直在積極探索低成本、高活性的催化劑來取代這 些貴金屬催化劑。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自然界含量豐富的過渡金屬氧化物、過渡金屬羥基氧化物以及過渡金屬氫氧化物作為電解水析氧反應的催化劑被廣泛研究。而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因其組成和結構易於調變等優勢被視為取代貴金屬最理想的催化劑。
  • 青海鹽湖所在硼酸鹽溶液結構研究中取得進展
    >X射線散射數據解析新方法和解析軟體開發(XNSSA)等多個方面均取得了系列進展。    論文連結    Advance In Engineering評論連結 青海鹽湖所在硼酸鹽溶液結構研究中取得進展
  • 鈉離子電池:從基礎研究到工程化探索
    目前關於鈉離子電池層狀正極材料的研究報導很多,但大都含過渡金屬Ni或Co元素,而Ni和Co是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中廣泛使用的元素,如果鈉離子電池也大量使用,成本下降空間將非常有限,所以Ni和Co不是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首選元素;除此之外目前報導的大多數含鈉層狀氧化物在空氣中不穩定,這無疑會增加材料的生產、運輸及儲存成本,而且會對電池性能帶來影響。
  • 【技術專區】蘇州納米所在可穿戴纖維器件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可穿戴式纖維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最近,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李清文團隊在柔性可穿戴器件研究方向取得了新進展。他們採用柔性的碳納米管纖維作為導電電極,通過溶液法在纖維表面依次包裹上緻密的n型二氧化鈦電子傳輸層,介孔二氧化鈦,鈣鈦礦,空穴傳輸層及Ag納米線,隨後與另外一根碳納米管纖維通過加捻形成雙螺旋結構,最後將整個電池採用透明聚合物封裝,使得電池穩定性有了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