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社會人,已經學會自己套路自己了!

2021-01-10 爆炸檸檬糖

減肥篇

一隻蛋撻才50g啊,50g約等於沒有啊,我只多吃了50g的東西怎麼會胖呢!

義大利麵可以做主食吃,因為幾乎都是全麥麵粉做的,相當健康,拌一點番茄醬超完美!

一杯奶茶配上珍珠芋圓紅豆仙草,這樣我喝的就是養生粥而不是奶茶了。

工作篇

遲到:準備兩個手機,一支放在公司,設置每天到點自動打卡。我的靈魂其實已經在工位了,只是肉體還在路上

早退:不關電腦,營造出一種並沒有下班、只是去上廁所的假象。

雖然工作後身上的肉多了好多,但是頭髮也少了很多啊,這是不是收支平衡?

學習篇

每次照鏡子都覺得,這樣的盛世美顏如果再是學霸的話,不是太膨脹了嗎?

晚上睡覺前,把書本墊在腦袋和枕頭之間,知識就從濃度較高的書本滲透進濃度較低的腦袋,從而達到高效的夜間學習效果,嘿!我真是個小機靈鬼!

學習是很痛苦的,但是不學習很快樂啊,嗯

我們要遠離痛苦。

努力篇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很舒服,嗯,那為什麼要為了不確定的事情要讓自己不舒服呢?

不努力,會有買不完的地攤貨和逛不完的菜市場,努力就沒時間逛地攤,但會有加不完的班、點不完的外賣......可是外賣比地攤貴很多啊,還是不努力划算!

比我優秀的人都在努力,那我努力還有什麼用啊?

其他篇

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太差,可是會長皺紋法令紋魚尾紋,除皺面膜還是挺貴的,所以我不愛笑是在掙錢啊!

節假日出去玩多虧啊,人多消費又貴,買個地球儀全解決了!那麼大的世界都掌握在你手中!

別人的套路一眼看透,自己的套路才是防不勝防!

其實真正套路你的並不多,那些能騙到你的,都是你選擇去相信的。

有時候當真實離我們越來越近,我們反而試圖離它越來越遠。

不是不想改變,而是害怕改變。

其實改變沒有想像的那麼難,行動也不一定要實現最終結果,重要的是你願不願意真正的面對自己,並且為之付出努力。

很多你想得美的事情,在你決定清醒地面對自己之後,你就可以做到。

相關焦點

  • 社會人,你需要的是套路
    這些都是一個企業或一個組織為員工成員制定的套路,或手冊守則,或操作步驟流程,都是為了保證做事的正確和效率,減少出錯的概率和無效的勞動。這些都是大家共用的,可以標準化的流程套路,那麼如果一些工作並不是那麼標準化,也並沒有統一的做事步驟,這個時候就是體現每個人做事的差異性的時候,一些人員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有效的步驟和流程,在社會和職場中必然會遊刃有餘,得心應手。
  • 在崇尚叢林法則的當代社會,儒家思想是否已經過時了?
    這也是人類社會要遵守的生存法則。大到國家間、政權間的競爭,小到企業間、人與人之間的競爭,都要遵循叢林法則。中國也毫不例外。 小樹憤怒地盯著大樹:「你已經足夠強大,為什麼還要限制我的生長?」 換句話說,儒家思想裡的傳統美德和當代社會盛行的叢林法則是相悖的。 不知道大家在現實中是否經常遇到這樣的困惑和問題。
  • 《遇見未知的自己》:學會原諒自己,才能過好自己的一生
    無獨有偶,我有一個朋友,30歲左右,已經結婚了並且還有兩個寶寶,自己也經營著一家店,一個月差不多賺個萬把塊錢,按說也算可以了,但是他的一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我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到了30歲的時候混成這個樣子。」看到身邊人的各種抱怨,再結合自身的經歷,我不禁產生一個疑問:人生為何如此艱難?
  • 學會這幾點,改變自己,你也能與人和諧共處
    有人說:「人的一切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而社會本身就是一個大家庭,每個人都不可能去脫離他人而獨立存在。因此,人際關係的好壞,將會直接影響我們的一生。那麼,我們將如何改變這種狀況呢?學會這幾點,改變自己,你也能與人和諧共處。1你有喜歡自己的勇氣嗎?
  • 中國女孩要學會自己保護自己:將饞嘴當作個人隱私
    不需要口嗨,中國女孩學會自己保護自己要我說,作為當代女孩,不需要誰的保護,「中國男孩保護中國女孩」這種話還是聽聽就好,沒必要當真,就像是「我養你啊」一樣,或者說還不如一個人對你說「我養你」呢!所以作為女孩,我們還是自己學會保護自己比較靠譜。那麼我們該怎麼保護自己呢?像平時外出注意提高警惕,如果可以在包裡放一個防狼噴霧,儘量不要在外過量飲酒這些自是不必說,今天想說的是日常的一個小習慣:不要饞嘴。
  • 不要強行加入相處不來的人,讓自己學會這樣做,那才是最好的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成年人的世界要學會獨處。在大人的世界裡都有自己的想法甚至是有一絲絲商人之間的狡詐。從我們出生到長大成人,我們遇到了各種各樣的人。在讀書的時候,我們總是想融入大集體,即使有時候很不願意;畢業以後,我們走進了社會,很多喜歡獨處的人會選擇自己租房住;在公司,我們學會了迎合上級領導,懂得怎樣去爭取機會,而不是默默地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做個小透明。
  • 當代社會思潮對青年群體的影響研究
    尤其是在網際網路普及的技術條件下,當代青年能輕而易舉地連通世界,獲取信息的渠道更為通暢,接觸的社會思潮更為廣泛,其思想和行為的影響機制也更為複雜。綜合而言,對當代青年影響較大的社會思潮主要有以下四種。泛娛樂主義思潮易導致青年的理性缺位儘管社會主流觀點對泛娛樂主義思潮對當代青年的影響頗有微詞,但需要正視的是,泛娛樂主義思潮的出現是中國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 反身性視野下的當代社會科學哲學:知識、社會與行動
    作 者:趙超  作者簡介:趙超(1986- ),男,山東曲阜人,法學博士,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講師、博士後,研究方向為社會理論、知識社會學,北京 100049  內容提要:反身性概念從某種意義上已經替代了原有的實證主義爭論,成為理解當代社會科學哲學理論演進的新的線索
  • 《一夢江湖》社會人表示:套路太多了!
    《一夢江湖》社會人表示:套路太多了! 玩武俠MMO的樂趣之一,自然是找到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共賞江湖啦!
  • 人性的弱點:認識到自己的弱點,並學會修正自己
    這本書像一面鏡子,幫助我認識自我,了解自我,從而完善自我,駕馭自我,成為一個善於經營自己生活的成功者。它讓我在能看清來路的同時,更清楚自己在面對怎樣的未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很微妙的,一個眼神,一句話都會對周圍的人產生影響。特別是你在乎的人說的話,一句讚美的話可以讓你開心好幾天,一句生氣的話足於讓你苦惱得沒心情去做其他事情。
  • 隴南供電公司成熟的無人機已經學會自己飛行了
    隴南供電公司成熟的無人機已經學會自己飛行了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2-02
  • 終於,三大運營商「挖坑」把自己埋了!工信部:打擊套路!
    可是,三大運營商在宣傳上卻對消費者玩起文字套路。在一些套餐中,限速說明、定向流量用途等限制條件多「藏」在幾萬字的用戶隱私協議(或說明、用戶須知等)中;令消費者一不小心就踩坑。隨著網友與媒體發聲討伐,工信部也終於出手了!
  • 學會降低自己在他人心中的期望值
    如果一個人一直做壞事,忽然有一天幡然醒悟、良心發現,就會很容易地獲得他人的原諒,因為大家剛開始對他的期望值也不是很高,基本已經停留在「麻煩」和「壞人」的狀態,不做壞事已經是皆大歡喜,這個時候還有多出來的驚喜,自然就在人們心中形成了很強的扭轉力。表面看起來這種現象並不公平,但人的心理真的是一個很玄妙的存在,但凡與之牽扯,就沒有絕對的公平。人的心理不能糾正,要多加利用。
  • 任何事情都要靠我們自己,我們該學會自立學會自強
    如今的社會,人重視的是能力的培養。所謂能力的培養,就是指要培養我們的獨立性。我們不僅要成績優異,還要學會自立自強,如果說人的一生中,連這一條原則都沒有的話,那就等於白活了。就好像說一棵樹,如果它都連雨水和陽光都不能自己吸收,還談得上生根發芽嗎?
  • 小編用親身經歷告訴你,什麼叫套路,剛出身社會的年輕人要注意了
    俗話說:「走過世上最遠的路就是別人的套路。」小編用親身經歷告訴你社會人的套路,真心希望屏幕前的你少走點彎路。案例1、求職套路。當時小編剛出身社會,對別人提防心不夠。當時我在求職時,看見一個網上招聘「儲備幹部」。
  • 這樣的套路你懂多少,看看自己是不是有過類似的經歷
    有人說:這個世界上我們走過最多的路,就是套路。也許有一天你突然和一個陌生人偶遇了,當時沒有什麼深刻的印象,但當他再接二連三地出現在你的視線中,你還能覺得這只是巧合嗎?喜歡一個人是藏不住地,在最美好的年華裡,我們總是希望用盡我們的全力去喜歡一個人,阿圓的套路是平常的,讓人一點也察覺不出來這是一種刻意而為,有時候正是這種平常的模式反而更容易讓人放下心房去接受。所謂的套路,只是為了喜歡你選擇的一種表達方式。
  • 「用文字打開自己的胸腔」——蘭州晚報記者專訪中國當代詩歌獎...
    「用文字打開自己的胸腔」——本報記者專訪中國當代詩歌獎獲得者西木  第六屆中國當代詩歌獎日前揭曉,甘肅詩人西木的詩集《生死欲》獲第六屆中國當代詩歌獎詩集獎。11月29日,記者趕赴武威市涼州區職業中專,對其進行了專訪。  西木,孩子們喜愛的語文老師  11月29日,詩人西木正在給中專二年級10班的學生們講現代詩歌與古代詩歌的區別。從舒婷的《致橡樹》,講到了古代的《詩經》。
  • 成長路上,學會自我療傷,把自己哄開心最重要!
    我們總是想著滿足別人的要求,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難受的時候,為何不去學會哄自己開心?因為除了我們自己以外,沒有人能永遠被我們依賴,生我們養我們的人,會老,疼我們愛我們的人,會走。從始至終面對這個世界榮辱悲歡的,只有我們自己,人生的酸甜苦辣,也只能我們自己體會。
  • 學會認識自己是一種生存智慧
    「天地只有三尺,高於三尺的人,要想長久立於天地之間,就要懂得低頭。」這是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的。這句充滿人生哲理的話,就是告訴人們在工作生活中,要懂得為人謙虛,學會適當讓步,不要爭強好勝。否則,給自己帶來的後果就是,人生只能處處碰壁,搞得自己傷痕累累,最終的下場可想而知。不懂得低頭的人,往往是不能清醒地認識自己造成的,看自己只看優點,看別人只看缺點,總拿自己的優點和別人的缺點比,典型的表現就是自不量力,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說話沒分寸,辦事沒譜,心裡沒數。
  • 內卷、加速與當代中國社會的「趕工遊戲」
    如果說學術話語中內卷概念主要表達的是一種前現代的社會經濟現象,那麼在當前公共輿論場域中流行的內卷概念則表現的是一種典型的現代性病症。它不再是人與自然之間的增長遊戲,而變成了一場人與人之間的戰爭。它意味著近乎赤身肉搏般地崗位競爭、專業競賽與學歷比拼,意味著殘酷的生存競賽和加速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