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中國·海南》走紅背後的拍攝故事——像飛翔的鳥兒一樣看海南

2021-01-17 華夏經緯網

航拍的直升機落地修整

航拍七連嶼

    今年春節期間,央視大型航拍系列紀錄片《航拍中國》以海南開篇,高空全景的全新視角和令人震撼的精美畫面讓這個寶島再次驚豔全國,觀眾和網友點讚不斷。 《航拍中國》是我國首部全航拍紀錄片,它以全新的視角為世人勾勒出了另一個美麗中國。有人說,這是一部隔著屏幕,就能感知微風、河流、花開的紀錄片。甚至有評論寫道:看完這部紀錄片,會有點想哭,終於能理解艾青的那句詩「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海南緣何成為這部大型航拍系列紀錄片的開篇之作?這裡的旖旎風光、壯美山海又是如何以高空視角得以完美呈現的?日前,記者特別連線《航拍中國·海南》拍攝團隊,講述這50分鐘精美畫面背後的創作故事。

    大美海南

    《航拍中國》開篇

    近年來,《我在故宮修文物》《記住鄉愁》《舌尖上的中國》以及大型日播節目《遠方的家》等帶著「國家形象」牌子的片子,吸引了不少觀眾。但以空中視角俯瞰中國的大型航拍紀錄片製作在國內仍無先例。帶著創新的因子,《航拍中國》第一季被列為2016年中央電視臺重點項目,開啟全國範圍內的招標。

    按照策劃,《航拍中國》第一季將推出上海、新疆、海南、黑龍江、陝西6個分屬中國東、西、南、北、中,且地形地貌、氣候環境、自然生態各不相同的省級行政區域。2016年3月,20多家公司參與競標,最終浙江橫店銳智九州科技有限公司等4個公司獲得這6個省市的航拍製作服務。「承擔海南篇和新疆篇的拍攝任務,對我們來說非常具有挑戰性,讓我們非常興奮。」在浙江橫店銳智九州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航拍中國·海南》航拍總導演王連明看來,新疆有著豐富的地貌特徵,而海南帶著南海眾多島嶼,貢獻了相當於中國陸地面積四分之一的廣闊海域,兩者無疑是第一季中特色異常凸顯的省區。海南被確定為《航拍中國》第一季第一集播出,似乎也在情理之中:除了因為海南風光迤邐、山海壯美,更因為海南位於中國版圖的最南端,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

    「如果只是風景,未免會單調,必須做到有細節、有趣味、有故事、有記憶點。」王連明說,歷時兩個多月的前期準備工作中,拍攝團隊一方面完成了空域申請、選擇直升機臨時起降點、制定航拍飛行路線等飛行計劃籌備工作;另一方面在實際勘景的基礎上對拍攝內容反覆論證、修改調整,製作了詳細的拍攝腳本,其中涵蓋自然、歷史、人文等內容,旨在多方面呈現廣袤大地上的不同景觀。邊陲漁村、壯美火山、古老鹽田、海上燈塔、山中木棉,以及升騰的火箭、飛馳的動車等極具海南特色、展現海南快速發展與變化的元素,在拍攝前期的計劃中愈發清晰。

    「海南可拍攝的內容非常多,但每一集只有50分鐘的時長,片長的限制使我們不得不捨棄一些東西,原本計劃拍攝的木棉花也因季節原因沒有拍到。」雖然《航拍中國·海南》在播出的4集中收視率最高,但王連明心中仍有不少遺憾。

攝影師在調試陀螺儀設備

    四飛五指山

    給你一雙鳥兒的眼睛,我們可以一起俯瞰海南。藍天白雲之下,海南島像一枚碧綠的翡翠,靜靜地躺臥在南中國海的波心。對於觀眾來說,每一幀都可以是超高清無水印的壁紙,但在這一幕幕震撼人心的畫面背後,卻有著說不完的故事。

    2016年5月,拍攝團隊抵達海南開拍,從海口啟程,逆時針繞島一周,開啟為期近5個月的拍攝旅程。高溫潮溼的季節裡,似乎空氣中飄著海鹽,這對直升機以及攝影設備而言簡直是災難。為了避免拍攝儀器陀螺儀「罷工」,在每一次拍攝後,攝影師都要把這重達55公斤的機器卸下,而在拍攝前,再將它安裝好。

    「用最好的影像技術,從空中記錄下中國獨特的自然景觀、地貌特徵和民族文化,這是我們多年來夢寐以求的事情。《航拍中國》這部紀錄片給了我們一個實現它的機會,所以大家都很努力。」王連明和他的團隊進入「拼命模式」。據他介紹,《航拍中國》採用了直升飛機和無人機相結合的拍攝方式。直升機各種高度、各種角度都能拍攝,不僅可以懸停,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拍攝速度,而無人機則更加靈活,與直升機在拍攝範圍和適用環境中交叉使用實現了畫面的完美呈現。第一集海南篇中,海灘上成群結隊爬行的和尚蟹居然可以向前直走,讓人直呼神奇,而這個畫面就是無人機鏡頭貼近地面拍攝記錄下的。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山卻在雲海茫茫處。用這句話來形容五指山的拍攝過程十分貼切。中部山區局部氣候變化莫測,海拔1800多米的五指山更是雲霧繚繞,使得整個的拍攝變得有些複雜。航拍攝影師石剛清楚地記得,團隊四度前往五指山,只為拍到最美畫面。

    拍攝時的停機點設在距離五指山50多公裡外,這裡天氣晴好時,直升機飛到五指山卻只看到一片茫茫雲海。第二次、第三次航拍五指山只有雲遮霧蓋下的山尖兒;第四次,拍攝團隊派人守在五指山腳下負責查看天氣,一到雲開霧散,立刻通知直升機航拍組起飛,在一個小時之內迅速完成拍攝,才有了成片裡鬱鬱蔥蔥、蜿蜒逶迤的五指山。「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石剛仍記得那一幕:當直升機飛越過五指山,雲霧從身邊徐徐飄過,人仿佛置身在仙境中……

    除了天氣原因,空中管制也是制約拍攝進程的一大因素。在拍攝壯美的火山口時,因拍攝路線與民航飛行路線重合,拍攝團隊積極與民航空管部門進行溝通,在民航航班飛過或者落地後,空管部門為航拍直升機開出了「綠色通道」,在間隙中進行拍攝,才得以呈現海南島北部火山運動的痕跡。

航拍團隊在「三沙一號」上作業

    三沙歸來不看海

    《航拍中國·海南》是浙江橫店銳智九州科技有限公司首次對海南省全境進行航空拍攝,同時,也是首次對海南省三沙市及周圍島嶼進行全景式拍攝。

    當攝製組接到三沙允許拍攝的通知時,已經是2016年8月底,海南本島的拍攝已經全部結束。攝製組乘坐「三沙一號」,航行1500公裡,抵達三沙永興島。

    純粹的海上航拍,無論是對直升機還是無人機飛行器而言,挑戰都更大,一是由於水面氣流與陸地的差異較大,帶來的飛行操作要求不同;二是飛行器只能在船上起落,安全管控極其重要。但是,無論花費多長時間等待,花費多大力氣準備,終究會化成一句:不虛此行。

    拍攝組裡的漢子被陽光刺得睜不開眼睛,衣服被汗水打溼結出鹽粒,但第一次登上祖國最南端地級市的攝影師們根本顧不得這些,只是盡情地呼吸這裡的一切,為觀眾呈現出三沙原本就美麗到極致的畫面。一代代生長繁衍的珊瑚礁形成巨型礁盤,託起珍珠般的七連嶼;綠樹蔥蘢的趙述島基礎設施逐步完善,漁民安居樂業;永樂群島中的藍洞仿佛是大海的瞳孔,激發著科學家探索的興趣;永興島上的街道兩旁分布著銀行、超市、醫院,早已不是當初荒涼的模樣……王連明說,這片湛藍的國土,對中國人而言總歸有著特殊的地位,但只有到過三沙,看到那片「表裡俱澄澈」的藍海,才能深切感受到中國南海的迷人魅力,恨不得告訴所有人:你聽說過的三沙之美,只是這裡的點滴,她比所有的傳說都美,美得超乎想像!

    對於整個拍攝團隊而言,海南之行收穫良多。「當我們俯視著這片海域,更加深了對中國版圖的認識,也明白了海南的戰略地位。」王連明還在回味:這種壯美與豐富一旦看過,你將無法忘記,她值得我們好好探索,更需要我們好好珍惜。

    網友反響

    ◎網友「天河紅魔鬼」:

    早兩天看了海南那集,真心美翻了~繼續看飛海南的機票。

    ◎網友「Bommie要堅持」:

    看《航拍中國》,海南簡直美cry!永樂群島還有個瞳孔般的藍洞,神秘又美麗!

    ◎網友「Carrie和小貞貞寶」:

    看了第一集海南之後我就不淡定了,太美了!然後就買了機票和旅行套餐,我要去看大海了。

    ◎網友「杜成蔭kkw」:

    看完央視紀錄片《航拍中國·海南》後特別想去海南坐一次環島高鐵,去文昌看火箭發射,想看火車過瓊州海峽時如何拆分裝船的……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網友「我就是楊莫非」:

    除了旖旎的自然風光,海口和三亞老城區的市井氣息令人嚮往,希望能夠登上三沙市永興島看珊瑚,因為到最後,最美的還是海。

    ◎網友「深海狂鯊」:

    空中拍攝的海南島、南海各群島,畫面如詩,配文優美。高鐵飛馳在綠毯中,火箭發射塔架傲立在文昌海邊,最後有永興島俯瞰景況,成就不凡,贊!

    ◎網友「話嘮嚕」:

    看了航拍中國第一集,眼睛隨著無人機感受祖國的壯麗,身為一個海南人,非常驕傲!一直生活的這片土地還有更多美好的東西等著我們去發現。

    ◎網友「Faye匠」:

    安利一部紀錄片《航拍中國》 。看過海南這集,我才發現海南也有火山,而且數量還不少;海南有一條街,建築風格和澳門民政局前的極其相似;第一次知道什麼叫漁排;好奇到底是什麼契機讓博鰲在15年前成為亞洲論壇永久會址的所在地?明天要好好補課了。(趙優)

來源:海南日報 

 

 

責任編輯:虞鷹

相關焦點

  • 海南·人物 | 青年導演宋珍琴韻安傑:航拍十年 告訴世界海南有多美
    即日起,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開設「海南·人物」專欄,講述海南人民的故事,講述海南人與新海南人對這片熱土的深深眷戀。  安傑的事業一年一個新臺階,收到了電視劇、軍政紀錄片、央視綜藝節目《超級減肥王》的航拍攝影訂單。後來,安傑拿到海南城市旅遊形象宣傳片的拍攝訂單,成為出品、製片人、導演與攝影方,為海口、五指山、陵水等市縣拍攝旅遊形象宣傳片,安傑藉機走遍海南,抓取了眾多經典美景。
  • 央視大型系列紀錄片《航拍中國》第1季開篇聚焦海南
    央視大型系列紀錄片《航拍中國》第一季開篇聚焦海南  從雲端領略大美海南  本報海口1月31日訊(記者 陳蔚林 實習生 陳卓斌)春節期間,央視紀錄頻道推出34集大型航拍系列紀錄片《航拍中國》,1月28日已推出第一季第一集《航拍中國·
  • 《航拍中國》——用不同的視角帶你看中國,體驗不一樣的美
    偶然之間知道了《航拍中國》這一部紀錄片,看了幾分鐘視頻後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直接一口氣看完了第一季的所有集數,這真的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紀錄片,寫這篇文章也是想分享給更多的朋友,讓大家一起來欣賞不同角度所呈現的中國的美。
  • 《航拍中國》:讓紀錄片騰空飛行
    第一季6集涵蓋了中國最北的黑龍江、最南的海南、最西的新疆、東部的上海和中部的陝西與江西。《航拍中國》突出成功在於其高度的專業性,充分調動航拍特性,帶給觀眾一個普通視角難以企及的視覺奇觀:新疆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像樹葉脈絡一樣伸展,黃土高原上黃河畫出一個太極圖似的乾坤灣,小興安嶺森林裡秋天渲染出一片色彩繽紛的圖畫,伊犁河谷的杏花絢爛如江南,南海永樂龍洞猶如大海的眼睛,關中平原上水色涇渭分明……這些奇觀或掩藏在人類無法通過陸路到達的區域,「養在深閨人未識」;或被日常生活所遮蔽,「不識廬山真面目
  • 《跨越海峽的飛翔--黑臉琵鷺影蹤》背後的故事
    當這本精美的《跨越海峽的飛翔--黑臉琵鷺影蹤》畫冊擺上我的案頭,直接參與組織、策劃、編輯的我第一個被感動了!這不僅僅是因為國臺辦主任陳雲林親自為該畫冊題寫了書名,相信看過畫冊的每一個人,都和我一樣,被黑臉琵鷺的美徵服了。的確,每一個畫面都堪稱精美絕倫。
  • 瞰海南 | 航拍建設中的海南電影學院 預計2022年3月招生
    航拍建設中的海南電影學院。、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26日消息(記者 劉洋)近日,記者在位於儋州市的海南電影學院建設項目現場看到,該項目正加速建設,目前在建8棟學生宿舍樓全部封頂,並完成二次結構施工,正在進行裝修工程。
  • 海南日報數字報-杓鷸雖小「地位」卻高
    一般冬季出現在沿海地區,在海南為春季過境鳥。  dima是如何拍到小杓鷸的?它有什麼特殊之處?「杓鷸家族」特徵之一是都有著又細又長又彎的嘴喙嗎?關於它們的故事又有哪些……我們通過新近記錄到的小杓鷸,期待對這一「名字略拗口、嘴銜細長『彎刀』」的鳥類有更多了解。
  • 海南霸王嶺出現孔雀雉,像孔雀又像野雞,被青鼬追捕就鑽入密林
    01科學家確認為海南特有種,因棲息地破壞而瀕危海南孔雀雉是雉科、孔雀雉屬的一種,在孔雀雉家族中,分別有8個種,在中國有分布的是灰孔雀雉和海南孔雀雉兩種,都是十分迷人的雉科鳥類。02張開尾羽像孔雀,收起尾羽像野雞海南孔雀雉擁有平凡卻漂亮的外貌,體型不大,體重約460-710克,由於羽毛的獨特之處,它給人的印象就是張開尾羽像孔雀,收起尾羽像野雞。
  • 海南周刊| 一山一水一天地 一飛一落一世界
    他們,是一群熱情、執著的觀鳥人,為共同的理想和興趣聚集在一起,邊走邊談,相伴山水天地間,自有鳥兒的世界,載著自由快樂的生態觀念飛翔。  觀鳥,原本是一項起源於17世紀英國的活動,起初是科學家們探索自然的行為。「雖然我喜歡醫學,也很認真看病,但觀鳥才是我興趣的真正所在。我做了幾個專門的小牌子,掛在診所門上,寫了『醫生到河邊觀鳥去了』『醫生到花園觀鳥去了』這樣的說明。
  • 值得反覆閱讀回味:優美的《航拍中國》中英雙語、預告解說詞圖解——氣壯山河,大美中國!
    @《航拍中國》片段:東北虎撲向無人機或許這些天,大家被下面這段話刷屏了吧?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山一水一天地 一飛一落一世界
    他們,是一群熱情、執著的觀鳥人,為共同的理想和興趣聚集在一起,邊走邊談,相伴山水天地間,自有鳥兒的世界,載著自由快樂的生態觀念飛翔。  觀鳥,原本是一項起源於17世紀英國的活動,起初是科學家們探索自然的行為。「雖然我喜歡醫學,也很認真看病,但觀鳥才是我興趣的真正所在。我做了幾個專門的小牌子,掛在診所門上,寫了『醫生到河邊觀鳥去了』『醫生到花園觀鳥去了』這樣的說明。
  • 海南周刊|導演江流:海南是神秘寶盒 等待開啟的契機
    他說,第一次觀影,看到一張小小的銀幕竟能演繹出動人的故事,感到非常奇妙,好奇電影到底是怎麼拍出來的。從那時起,他萌發了長大後要拍電影的初念,而最終讓他做出這個選擇的是一份特別的禮物。  因機緣巧合,江流家中有長輩與中國當代知名電影導演謝晉是故交,他也因此常有機會與謝晉交流,了解電影創作背後的故事,並從謝晉導演那得到了一份珍貴禮物——一本名為《編劇與導演的藝術》的書。
  • 海南周刊 | 好萊塢效應攪熱海島遊 海南借力打造天然攝影棚
    文\海南日報記者林詩婷  《巨齒鯊》是首次在海南取景拍攝的好萊塢電影。不過,對於風光旖旎、景色怡人的海南來說,這並非是其首次「觸電」。  這對於《巨齒鯊》的重要取景地——三亞天涯海角景區副總經理鄭聰輝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消息,「借力《巨齒鯊》熱映帶來的好萊塢口碑,我們通過線上、線下等方式積極宣傳景區,並在取景海灘上布置宣傳展板,展示劇組在景區拍攝的故事,豐富旅遊產品內容,進一步擴大天涯海角景區的影響力與國際知名度。」  8月23日,在天涯海角景區愛情廣場旁的礁石群處,不少市民遊客興奮地拿起相機拍攝。
  • 歌詞:《能不能像鳥兒一樣飛翔》
    歌詞《能不能像飛鳥一樣飛翔》:能不能像飛鳥一樣飛翔,離開這個傷心的地方,能不能像飛鳥一樣飛翔,以後的日子不被恐慌。能不能像飛鳥一樣飛翔,擺脫這座城市的彷徨,能不能像飛鳥一樣飛翔,剩下的日子不用流浪。能不能像飛鳥一樣飛翔、飛到雲彩中央,陶醉一場,能不能像飛鳥一樣飛翔,飛到花的中央,蓋間新房。
  • 海南鳥兒種類豐富 現有記錄的鳥類種類超過420種
    原標題:海南現有記錄的鳥類種類超過420種 綠林掩映、鳥兒蹁躚,是很多遊客來海南的第一印象。海南的鳥兒種類有多豐富?3月26日,2019年海南省「愛鳥周」活動啟動儀式在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舉行,海南日報記者從啟動儀式上獲悉,海南適宜的氣候和良好的生態孕育了種類繁多的常住留鳥,現有記錄的鳥類種類超過420種,約佔全國現有記錄鳥類的1/3。 當天上午8時30分,在海口市演豐鎮博度村退塘還林示範區,參加紅樹林生態修復與水鳥生境管理現場體驗的代表們走進拋荒的魚塘,種下一株株紅樹林樹苗。
  • 今年在海南發現的新物種有不少!這些罕見的「小精靈」你見過嗎?
    水玉杯屬植物全球約有40多種,主要分布在泛熱帶地區,此前中國有5種:臺灣水玉杯、三絲水玉杯、貢山水玉杯、香港水玉杯和黃金水玉杯,其中臺灣水玉杯僅見於臺灣高雄地區,為僅見於臺灣的特有植物。此次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內發現的尖峰水玉杯,為中國已知有分布的第6個該屬植物種,也是僅見於海南的特有植物種類。
  • 看完這部高分紀錄片還要環遊世界嗎?《航拍中國》告訴你該怎麼做
    不信,隨著《航拍中國》的視角一起來看看!《航拍中國》第二季終於在大夥的期待中上線了,並其一經播出,連續數天都在各大視頻網站上獲重點位置推薦,獲贊無數。隨後《航拍中國》在網絡端也收穫眾多話題和關注,《人民日報》微博發布的《航拍中國》第二季加長版預告片迅速得到了六百多萬次閱讀,視頻播放量達三百萬餘次。
  • 《航拍中國》第三季,從高空俯瞰這江山如畫
    經歷過第一季的火爆和第二季的蟄伏之後,《航拍中國》第三季上線啦!你或許做過很多次飛翔的夢,亦或是放大衛星地圖就為了找出幾個像素大小的自己家。從天空俯瞰人類世界的享受早就不再是鳥類的特權。透過《航拍中國》,許多人看到了廣袤中國的頂視圖。第一季中,新疆、海南、黑龍江、陝西、江西和上海的小夥伴見到了高清鏡頭下的家鄉。
  • 海南:神秘嘉賓「大嘴鳥」
    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傑 攝  原標題:七隻白鵜鶘現身瓊北,是「借道過客」還是「定居安家」?神秘嘉賓「大嘴鳥」  近日,白鵜鶘在海南出現的消息「刷屏」朋友圈,受到廣泛關注。  這群白鵜鶘來自哪?是路過海南歇腳越冬還是「長期定居」?在瓊的「停留生活」過得怎麼樣?上周,海南日報記者帶著這一系列問題,去尋找這群大鳥的軌跡和故事。
  • 對不起,我要去海南了!海南,將被全世界知曉!
    對不起,我要去海南了!這裡,將被全世界知曉!中央已正式宣布:要把海南島打造成全!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區!海南,這裡是美好的未來!海南,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海南,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國際旅遊消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