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聽力 | 德國科學家發明了透視人體器官

2021-03-01 每日英語聽力

Scientists in Germany say they have used new technology to create see-through human organs. They say the technology could lead to produc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3D) body parts for use in transplant operations.

德國科學家表示,他們使用新技術發明了透視人體器官,他們說,這項技術可能用於生產三維人體器官,以便用於移植手術中。

The scientists are with Ludwig Maximilians University in Munich. They said they developed a process that uses a solvent to make transparent organs, such as the brain and kidneys.

科學家們在慕尼黑的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大學工作,他們說,他們開發了一種利用溶劑製造透明器官的過程,比如大腦和腎臟。

The German researchers use lasers in a microscope to scan the organ to be replaced. The laser light helps them see the blood vessels and every single cell inside.

德國研究人員使用顯微鏡中的雷射掃描要替換的器官,雷射幫助他們看到血管和裡面的每一個細胞。

The researchers use this information to print out the structure of the whole organ. For this, they need special equipment. They use a 3D printer to manufacture the structure – one that has height, width and length.

研究人員利用這些信息列印出整個器官的結構,為此,他們需要特殊的設備。他們使用3D印表機製造結一個具有高度、寬度和長度的結構。

The researchers then load the printer with stem cells, which can become any kind of cell in the body. The stem cells act as 「ink」 in the printer. They are injected into the correct position, making the organ fully operational.

然後,研究人員在印表機上裝上幹細胞,這些幹細胞可以成為體內的任何一種細胞。幹細胞在印表機中起著「墨水」的作用,他們被注射到正確的位置以使器官完全運作起來。

The leader of the study, Ali Erturk, described the new technology as a major development for 3D printing in the medical field.

這項研究的領導者阿里·埃爾圖克將這項新技術描述為醫學領域3D列印技術的一大發展。

Until now 3D-printed organs lacked detailed cellular structures because they were based on two kinds of medical scanning technology, he explained. The two are computed tomography (CT) scans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他解釋說,直到現在,3D列印器官缺乏詳細的細胞結構,因為它們是基於兩種醫學掃描技術的,這兩種技術是計算機斷層掃描(CT)和磁共振成像。

「We can see where every single cell is… we can actually replicate it exactly the same,」 Erturk said. 「I believe we are much closer to a real human organ for the first time now,」 he added.

「我們可以看到每個細胞的位置…我們實際上可以完全相同地複製它,「埃爾圖克說。「我相信我們現在第一次更接近真正的人體器官了,」他補充道。

Erturk and his team plan to start by creating a transparent, bioprinted pancreas over the next two to three years. They hope to develop a human kidney within 5-6 years.

埃爾圖克和他的團隊計劃在接下來的兩到三年裡創造一個透明的、生物顯影的胰腺,他們希望在5到6年內創造出人類腎臟。

The researchers will first test to see if animals can live with bioprinted organs and could start tests within five to 10 years, he predicted.

他預測,研究人員將首先測試動物是否能用生物顯影的器官生存,並在5到10年內開始測試。

相關焦點

  • 「透視」技術為精確3D列印人體器官帶來曙光
    怎樣3D列印出逼真的人體器官?據《每日郵報》24日報導,德國慕尼黑大學埃蒂爾克領銜的研究團隊提出一種能夠精確描繪器官內部結構的「透視」技術,3D列印人體器官將「有圖可依」,為醫療領域帶來顛覆性變革。示意圖:3D列印透明器官報導稱,研究人員利用溶劑使器官變得透明,然後用雷射在顯微鏡中掃描器官,從而獲取包括血管和每個細胞位置在內的整個器官結構。利用這一結構圖,研究人員可以先用3D列印造出器官的支架,再將幹細胞裝入3D印表機,注入正確位置,使器官正常工作。
  • 美國19歲少女擁有特異功能 可透視人體看見內臟器官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美國加州19歲少女海澤擁有神奇的特異功能,她能看見每個人身體周圍有不同顏色的光環,並可以據此判斷對方是否有病,甚至還可以透視人體的內臟器官,猶如一臺「人體X光機」。    海澤表示,她甚至可以透視人體的內臟器官,把人體內的情況看得一清二楚。海澤說,「我的視力能從一種能力切換到另一種能力,從而層層深入地觀察人體內的情況。有時候,這種能力讓我十分煩惱,我非常害怕自己所發現的一切。」
  • 科學家發現新器官 可能是人體內最大的數個器官之一
    3月29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一個研究團隊已識別出一個以前未被發現的器官,它可能是人體內最大的數個器官之一。他們發現,曾被認為遍布全身的密集結締組織實際上是充滿流體的間質(interstitium)網絡,並發揮著「減震器」的作用。
  • 科學家發明「零損傷」復甦冷凍人體細胞技術,器官短缺將得到改善
    近日,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新型納米磁加熱技術,可以零損傷地復甦冷凍的人體細胞組織。冷凍人體,是指利用凝冰保藏(Cryopreservation)把組織長時間保存在液氮(-160°C)中,而在需要的時候,再把組織加熱復甦的一種技術。把冷凍的組織加熱復甦而不產生損傷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這不但需要保證加熱均勻,而且需要保持一定的加熱速度。
  • 德國發現解決器官移植排異問題新方法
    德國發現解決器官移植排異問題新方法
  • 人體最大的器官是 螞蟻莊園6月22日每日一題答案
    人體最大的器官是 螞蟻莊園6月22日每日一題答案時間:2020-06-22 12:2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體最大的器官是 螞蟻莊園6月22日每日一題答案 人體最大的器官是?
  • 人體最大的器官是-支付寶06月22日每日一題答案分享
    人體最大的器官是-支付寶06月22日每日一題答案分享時間:2020-06-22 00:3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體最大的器官是-支付寶06月22日每日一題答案分享 人體中最大的器官是什麼?是大腦還是皮膚?
  • 德國科學家發現影響器官發育的蛋白質
    新華網柏林8月25日電(記者劉向)德國科學家近日研究發現,磷脂醯絲氨酸受體對於所有較高等級的動物和人類來說,是形成健康的器官和組織必不可少的蛋白質。  據德國媒體報導,德國不倫瑞克市生物技術研究協會的研究人員發現,磷脂醯絲氨酸受體是構成每個細胞的基本分子。如果缺少這種蛋白質,器官發育將出現嚴重障礙。
  • 智能T恤變身X射線機 可透視人體器官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2日報導,Curiscope公司設計了一款智能T恤,能讓用戶通過手機及平板的app或虛擬實境設備看到人體內部的構造,效果如X射線機一般。通過這款設備,人們不但能看到人體的骨骼、器官和血管,還可探索了解特定身體部位和領域,從而輕鬆擁有一位3D生物老師。
  • 科學家發現未知人體新器官
    近日荷蘭科學家在一篇雜誌上發文,文章內容表示:他們在身體上發現了一個新的人體器官。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疑惑了?現在科技那麼發達,人體不是早已經被透了嗎?為什麼還能發現人體的新器官?人體也被解剖了好多年了,什麼東西應該都懶得差不多了吧? 可事實是並非如此! 這個被發現的新器官只有幾釐米大小,名叫:管狀唾液腺。
  • 人體最大的新器官被發現!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一個研究團隊已識別出一個以前未被發現的器官,它可能是人體內最大的數個器官之一。
  • 德國發明新型紅外線同位素能譜分析儀
    德國發明新型紅外線同位素能譜分析儀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新華網不萊梅(德國
  • 支付寶螞蟻莊園6月24日每日一題 人體最大的器官是大腦皮膚
    支付寶螞蟻莊園6月24日每日一題 人體最大的器官是大腦皮膚時間:2020-06-24 21:4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支付寶螞蟻莊園6月24日每日一題 人體最大的器官是大腦皮膚 6月24日螞蟻莊園每日一題的答案是什麼?
  • 荷蘭科學家發現了一個人體新器官
    發現新器官挺讓人震驚的,畢竟普通人都覺得現代醫學很發達了,至少對人體結構的了解應該比較全面了,沒想到現在還能發現新器官另外,掃描影像發現這個唾液腺後,科學家又在100個病人和屍體的組織學檢查中,都發現了這個腺體的實體,在其中的2例人體捐贈項目捐贈的屍體的鼻咽部進行了解剖,剝離出了這個唾液腺的實體
  • 人造血管植入身體就能用 已有14種器官能人造
    具體培養血管時,還需要融合進從人體取出的皮膚細胞,這樣培育出的血管就容易被人體接受,不會產生排異反應。人造仿生血管可以廣泛應用於醫學領域,比如,心臟病患者不必再冒險做心臟搭橋手術,直接更換心臟主要血管即可。腎病患者則不必再忍受透析手術的折磨,直接更換壞掉的血管就能恢復腎臟的大部分功能。   據英國心臟基金會教授傑米·皮爾森介紹,目前全世界範圍內已有14種器官實現人造。
  • 人體器官也有生物鐘
    科學家指出,人體的各個器官都有其特定的「作息時間」,如果違反了,它們有可能會「罷工」,所以了解它們的生物鐘是很有必要的。根據德國健康網的相關數據,人體內主要器官一天內的「作息時間」如下:3:00—5:00肺部完全啟動:那些心臟機能不全的人們常常在這一時段醒來,因為他們不能很好地呼吸空氣。  5:00—7:00大腸活動活躍:許多健康的人們常常在清晨的這一時段排便。
  • 科學家發現人體新器官「間質組織」 來搜狗英文搜索看外媒怎麼說
    英國《每日郵報》日前報導,紐約大學的科學家研究團隊在《科學報告》雜誌上發表研究報告稱,發現了一個從未被注意到的「人體新器官」——間質組織,它可能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之一。間質可充當「減震器」,減輕人體組織受到的損害,而且,其可能與癌症擴散有關。那麼,它有何特徵?能對人體正常運轉發揮哪些作用?鎖定搜狗英文搜索,了解國際前沿科學的新進展,實時瀏覽權威海外媒體的最新報導。
  • 科學家發現人體新器官?咽鼓管唾液腺真的是新器官嗎?
    為什麼是新器官?我們以現在所熟知的唾液腺分為三種:一個在舌頭下,一個在下顎下,還有一個在臉頰後部的下顎的後面。除此之外,咽喉和口腔黏膜散布著上千個極小的唾液腺。而新發現的咽鼓管唾液腺是認知三種唾液腺之外的又一個唾液腺。早在上月22號,英國《放射療法與腫瘤學》雜誌中刊登了一個標題為《管狀唾液腺:一種潛在的有放療危險的新器官》,確實不是無中生有。
  • 科學家在人體內發現未知新器官 人體內有多少個器官都有什麼功能
    10月20日,美媒報導稱,科學家在人體內發現未知新器官,而這個新器官則是一個藏在喉嚨深處上部的唾液腺,被發現者稱為隆凸唾液腺,這一新器官的發現也對癌症的治療有著重要意義,接下來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科學家在人體內發現未知新器官,科學家發現新器官。
  • 每日英語聽力軟體操作方法
    《每日英語聽力》是最好用的離線聽力軟體。  - 全新FM電臺功能,實時流暢收聽最新英語節目,鍛鍊英語聽力必備  - 擁有每天更新的海量聽力庫,並獨家提供智能語音高亮跟隨功能  - 與擁有海量詞庫的《歐路詞典》無縫集成,查詞典、背單詞輕鬆搞定  - 可以和《歐路詞典》同步生詞本、筆記,學英語必備  ===每天更新的海量聽力庫===  - VOA標準、VOA慢速、NPR新聞每天更新  - 收入海量新概念、GRE、TOEFL聽力資源  - 收入海量日常會話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