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英國劍橋大學醫學院的專家宣布人造仿生血管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一種直接移植進人體就能使用的血管問世,目前只剩細節尚待完善。有關專家表示,仿生血管種植技術會讓心臟病、腎病、中風等疾病的治療變簡單,一些大費周折的手術就可以免除。另外,未來人們全身上下的器官都能用人造品替換。
研究是由劍橋大學的桑吉伊·辛華教授領導進行的,研究成果刊登在了《自然生物技術》期刊上。在過去四年裡,研究人員成功種植出三種用於形成血管壁的平滑肌細胞,有了這些細胞就可以在實驗室環境中批量「生產」人造仿生血管。具體培養血管時,還需要融合進從人體取出的皮膚細胞,這樣培育出的血管就容易被人體接受,不會產生排異反應。人造仿生血管可以廣泛應用於醫學領域,比如,心臟病患者不必再冒險做心臟搭橋手術,直接更換心臟主要血管即可。腎病患者則不必再忍受透析手術的折磨,直接更換壞掉的血管就能恢復腎臟的大部分功能。
據英國心臟基金會教授傑米·皮爾森介紹,目前全世界範圍內已有14種器官實現人造。
能人造的14種器官有這些眼睛
46歲的芬蘭人米卡·泰赫患有色素性視網膜炎,一出生視力就為零。德國科學家在他視網膜後嵌入了一枚晶片,這枚晶片可以輔助光線折射進眼球,刺激視網膜神經和電脈衝神經,幫他恢復了部分視力。
耳朵
一名叫特洛伊的7歲男孩受腦膜炎折磨失去了耳朵和聽力,科學家在耳道內植入人工耳蝸,把擴音器置於外耳接受聲音,再經由金屬線連接內耳,此舉幫特洛伊恢復了聽力。
氣管
一名英國病人因為癌症切掉了部分氣管,倫敦大學教授從病人體內取了骨髓細胞,把這些細胞放進一段氣管模型內,經過培養細胞不斷分裂生長,沿著氣管模型長出了新氣管。
大腦
對於帕金森症和癲癇症患者而言,大腦失去控制能力是最可怕的。科學家發明了大腦起搏器,在大腦嵌入電極不斷釋放電流,發射脈衝,刺激腦神經幫大腦恢復正常工作能力。
臉
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的希勒爾教授發明了一種能幫助皮膚組織再生的神秘液體,把這種液體塗抹在毀容的皮膚上,再輔助特殊的光束照射治療就能幫助毀壞的皮膚組織再生長。
胳膊
13歲的派屈克因為腦膜炎喪失了大半隻手臂,英國一家公司為他量身打造了一隻仿生胳膊,這種胳膊接到殘肢上後能全面感知肌肉的任何一點活動,並配合肌肉的運動調整仿生胳膊做出抓握、伸展等動作,仿生胳膊非常好用,甚至能抓起一顆葡萄。
脊柱
棒球明星羅伯·薩莫爾斯因為車禍胸部以下全部癱瘓,卻是世界上第一個奇蹟站起來的人。醫生在他的脊柱末端植入了一種能持續釋放電流的迷你裝置,這種電流能幫助大腦恢復對下肢的控制,最終羅伯又站了起來。
皮膚
英國一家公司利用凝血蛋白、纖維膠、皮膚中的成纖維母細胞等在實驗室培育出了完整的人體皮膚。
腿
英國公司研發出採用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和藍牙技術來控制的仿生腿,這種腿內置十種基本動作,使用者可根據自己的需要操控腿部活動。
胰臟
英國德蒙特福大學教授簡·泰勒及其團隊研究出一種金屬胰臟,這種胰臟內置凝膠狀的胰島素,可以源源不斷釋放,控制體內血糖水平,不過金屬胰臟尚處在實驗室使用階段,未來五年有望問世。
子宮
有關人造子宮的研究已開展了十餘年,目前實驗已取得關鍵進展。據稱,受精卵已能夠附著在人造子宮壁內並正常發育。不過鑑於各國的法律約束,人造子宮尚不允許推廣。
肌肉
人造肌肉實驗項目由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科學家領導進行,把凝膠等包裹在電流製造器外,隨著電流的跳動人造肌肉就具有了活動能力,不過關於怎樣讓人造肌肉與整個機體的運動配合起來尚待研究。
血液
人造血是基於幹細胞基礎上造出的血液,呈乳白色,可以替代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功能。目前已在多國試用。
肝臟 英國科學家利用人體幹細胞培育出了實驗室肝臟,具有肝臟的基本功能,但尚不能植到人體。
編譯 朱蕾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