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把2487隻水母送上太空,繁衍到6萬隻後,科學家發現不大對勁

2020-11-26 騰訊網

詩人屈原在詩篇《天問》的開頭接連發出疑問:「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可見,即便是在還沒有科技概念的古代,人們也是對我們所處的宇宙充滿好奇的。不論是《山海經》中提到的「歸墟」,還是嫦娥奔月的悽美故事,都充滿了古人對地球之外的境地所懷有的無限遐思。

隨著科技的進步,科學家們的研究也不再止步於地球之內,開始向著無盡的太空邁出探索的腳步。1961年,蘇聯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東方號」,幾千年來人類親眼目睹太空真面目的夢想真正實現了。

其實,在人類登上太空之前,有一大批動物已經率先去遨遊一圈了,最早是1959年被美國送上太空的兩隻猴子。之所以選擇將猴子作為「特邀嘉賓」是因為人類就是從靈長類動物進化而來,他們之間具有高度相似性。在太空中的幾天,兩隻小猴子都安然無恙,但回到地球後,其中一隻在4天後死於心臟異常跳動,另一隻健康地活到了27歲。

眾所周知,太空環境與地球大不相同,地球是目前所發現的最適宜生物生存的星球,而太空中的微重力、強輻射以及高真空等特點都會對人體造成影響。這次實驗中使用到的兩隻猴子都是經過長期訓練的,科學家想要通過猴子在經歷過太空飛行後出現的身體機能變化,來推測研究人類如果登上太空是否會有身體損傷。

除了猴子之外,美國和蘇聯的科學家們還嘗試過將狗、貓、老鼠等等不同的動物都送往太空做客。最有趣的是,上世紀90年代,當美國科學家們又一次進行飛船發射時,選擇了水母作為此次航班的榮譽乘客,而且不是一隻兩隻,而是2487隻水母。

而且這批水母是帶著任務來的,它們的任務就是在太空中繁殖。水母是一種低等生物,沒有複雜的器官構造極其簡單,在地球上生活了6.5億年,比恐龍還早。這麼多年一直沒滅絕,可見它的生存力也是極強的。

水母的繁殖方式比較特殊,它的生殖腺在胃附近,基本上是靠水的流動完成受精,發育成熟的幼蟲離開母體後又在水中發育成小水母。雖然過程簡單,但水母的繁殖能力可是非常旺盛的,世界各地都常常出現水母繁衍過剩的情況。

而這2000多隻水母到了太空之後,在半個月內繁殖到了6萬多隻,遠遠超出了正常的速度。飛船落地後,科學家們趕緊對它們進行研究,卻意外地發現,這些水母的感官功能全部喪失,成了無法辨別方向的「傻子」。

這次的實驗雖然以失敗告終了,但是科學就是在一步一步的嘗試中取得的進步。從運載動物進入太空,到載人飛船發射,我們的航天夢就是在科學家揮灑的汗水下慢慢實現的。

相關焦點

  • 美國將2487隻水母送上太空,繁殖到6萬隻後,專家發覺不大對勁
    為了檢測活體生物是否能夠在太空中存活下來,1957年11月3日,蘇聯科學家將一隻叫做「萊卡」的小狗送上來太空,他們對萊卡進行過系統的訓練,在飛向太空之前,還特意為萊卡量身定做了太空衣。上世紀90年代,為了檢測地球上的生命是否能在太空中正常繁衍,美國將2487隻水母送上了太空。水母隸屬於腔腸動物門,是一種生活在海裡的無脊椎浮遊動物,它在地球上出現的時間甚至比恐龍還要早,到現在至少已經有6.5億年的歷史了。水母的繁殖能力特別強,它雌雄異體生物,生殖腺就在胃囊附近。
  • 美國將2487隻水母送上太空,繁殖6萬隻後,專家發覺不大對勁
    為了檢測活體生物是否能夠在太空中存活下來,1957年11月3日,蘇聯科學家將一隻叫做「萊卡」的小狗送上來太空,他們對萊卡進行過系統的訓練,在飛向太空之前,還特意為萊卡量身定做了太空衣。上世紀90年代,為了檢測地球上的生命是否能在太空中正常繁衍,美國將2487隻水母送上了太空。
  • 美國將2487隻水母送入太空,繁殖到6萬隻後,科學家發現不太對勁
    不過,隨著科學的日益發達,古人「嫦娥奔月」的夢想也實現了,不但如此,美國科學家甚至還要探究生命在宇宙中的繁衍情況。完成既定任務之後,兩隻經歷過太空之旅的猴子安然無恙地返回地球,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讚揚。但是Able卻在4天後,死於心臟異常跳動,而Miss Baker在飛行結束後,則一直活到了1984年,享年27歲。
  • 美國將2487隻水母送入太空,繁殖到6萬隻後,科學家發現不太對勁!
    不過,隨著科學的日益發達,古人「嫦娥奔月」的夢想也實現了,不但如此,美國科學家甚至還要探究生命在宇宙中的繁衍情況。 完成既定任務之後,兩隻經歷過太空之旅的猴子安然無恙地返回地球,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讚揚。但是Able卻在4天後,死於心臟異常跳動,而Miss Baker在飛行結束後,則一直活到了1984年,享年27歲。
  • 1990年美國把動物送上太空,其中還有2487隻水母,結果如何了
    無數的科學家們不斷地研究地球以外的世界,在這個過程中也遭遇了很多的磨難與挫折。儘管如此,依舊無法阻止人類對宇宙的好奇心以及對宇宙探索的腳步。在若干年以前,地球上就已經出現了太空人,在無數科學家夜以繼日的努力研究、無數太空人以生命為代價的情況下,世界上終於出現了第一批成功登上月球、成功進入宇宙的人類。如今的航天技術越來越成熟,因此也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太空人們走出了地球的世界。
  • 美國將2478隻水母送入太空,繁殖到6萬隻,發現情況不太對勁
    美國也將一隻名為「漢姆」的大猩猩送上太空,但進入亞軌道之後,太空艙就出現了問題,太空艙和「漢姆」從外太空墜落到大西洋,這次太空之旅給漢姆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傷害,它的壽命大大銳減,25歲就離世了。而當中繁殖最快,最出人意料的還是水母,水母是一種低等海洋無脊椎浮遊生物,水母的起源雖然未定,但是水母至少可以追溯到6.5億年前,比起恐龍生活的年代還早,水母的壽命很短,有的只有幾個星期,但燈塔水母是一種例外,它能夠「返老還童」
  • 美國把2478隻水母送入太空,迅速繁殖到6萬隻後,科學家發現異常
    然而我們都知道,上太空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一切都是未知的,所以在正式載人之前,美國和蘇聯都選擇了讓動物們先上太空,比如蘇聯載過2隻狗和50隻老鼠上太空,並且均成功返回,但其中一隻狗,在繞地球飛行第4圈時,就開始嚴重嘔吐,所以當年第一次載人飛行,只繞地球1圈就返回。
  • 62年前一隻黑猩猩被送上太空,重返地球後,卻發現了不對勁
    在這個時候,科學家想要把動物送上太空這樣就能夠弄清楚人類在太空會到什麼問題,以及發生問題之後應該怎麼解決問題。所以先用動物來代替人類上太空是一種最好的方法。,隨後進行觀察,這也是第一次用大猩猩來進行實體載物飛行,科學家們發現有一隻名叫哈姆的3歲大猩猩在進行太空培訓的時候表現非常好,因此在3月份的時候這隻大猩猩就搭乘了「水星」二號飛船上了太空。
  • 1961年,美國將一黑猩猩送上太空,回到地球不久後,才發現不對勁
    但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人類社會的科技水平迅速提升,在這一階段內,進入太空就成為了一個並不遙遠的夢想。其實,早在人類進入太空之前,就曾有動物代替人類進入過太空,1961年時,美國曾將一隻黑猩猩送到了太空當中,而當它回到地面之後,美國人才發現事情有些不對勁。那麼,在這隻黑猩猩的身上,究竟發生過怎樣傳奇的故事呢?
  • 美國將8隻白鼠放進「樂園」,到2200隻後,專家發覺不大對勁
    在14世紀50年代時,世界總人口大約為3.7億人,但二戰結束後,自1950年起,世界人口的增長速率每年都超過了1.8%,1963年時更是增長到了一個峰值,為2.2%。為什麼人口達到一個頂峰後將會下降?是因為地球容納不了這麼多人嗎?也許並不是,美國生物學家約翰·卡爾宏曾為分析世界人口增長情況而做了一個實驗,即「老鼠烏託邦」實驗。
  • 我國將5隻華南虎放養非洲草原,繁衍到20隻後,專家發覺不大對勁
    全莉的人生前半段仿佛「開了掛」一般,她本科畢業於北大,又在美國沃頓商學院獲得MBA學位,曾在時尚界創下偌大的名頭,,擔任奢侈品牌GUCCI公司全球品牌認證官。但當她在1998年走入非洲親眼目睹了那些野生動物後,她的人生從此改變。她成立了「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2002年11月時同中國林業局達成協議,並於2003年從上海動物園引進了兩隻半歲的老虎——雄虎「希望」和雌虎「國泰」。
  • 10種曾到過太空的動物,哪些活著回來了?
    科學家們為了研究太空環境對有機體的影響,把許多動物送上了太空,其中包括烏龜、水母和蟑螂等等。1、果蠅果蠅是一種昆蟲,是最早被送上太空的動物之一。果蠅上太空的時間可以追溯到1947年。科學家們用V-2火箭把果蠅送到太空,以探索太空的輻射環境對有機體的影響。
  • 59年前,美國把一隻黑猩猩送上太空,後來啥樣了?
    導語:59年前,美國把一隻黑猩猩送上太空,後來啥樣了?在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不僅在軍事方明展開了競賽,在太空領域也進行了激烈的競賽。在把衛星和飛船送上宇宙後,兩國又在考慮把人送上外太空。不過,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不是那麼容易的,畢竟誰也沒有上過太空,誰也不知道太空上會面臨著哪些危險。後來美國針對把人送上天空這一個太空項目,制定了一個「水星計劃」。在水星計劃中,美國挑選從各個特殊的領域裡挑選具備太空人潛力的人,並且不斷測試美國現有的飛船技術,是否有足夠的推力把載人的飛船送上外太空。出於對太空人的生命安全的考慮,以及測試飛船的功能,當時美國的科學家決定用黑猩猩來做實驗。
  • 59年前,美國把一隻黑猩猩送上太空,後來啥樣了?
    在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不僅在軍事方面展開了競賽,在太空領域也進行了激烈的競賽。在把衛星和飛船送上宇宙後,兩國又在考慮把人送上外太空。不過,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不是那麼容易的,畢竟誰也沒有上過太空,誰也不知道太空上會面臨著哪些危險。
  • 這隻出現在太空的水母,僅觸手就長26萬光年
    雖說藍鯨是最大的生物,但除了藍鯨以外,還有一樣生物能在體型上和藍鯨不相上下的,它就是水母。 北極霞水母又稱獅鬃水母,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母,其傘柄的直徑達2米以上,而它們的觸手則在35米以上,如果將北極霞水母的觸手全部展開
  • 那隻發光的水母
    日本科學家下村修當時任職於美國Woods Hole海洋生物學實驗室(MBL)、美國科學家馬丁·查爾菲任職於哥倫比亞大學、美籍華裔科學家錢永健任職於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下村修首次從Aequorea victoria中分離出GFP。他發現該蛋白在紫外線下會發出明亮的綠光。 馬丁·查爾菲證明了GFP作為多種生物學現象的發光遺傳標記的價值。
  • 這隻黑猩猩太聰明,後來被送上太空,返回地球後的變化讓人心疼!
    這隻黑猩猩太過聰明,後來被送上太空,返回地球後的變化讓人心疼!一直到1969年7月21日,美國的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帶著三名太空人成功的登上了月球,而阿姆斯特朗成為了第1個登上月球的人。前蘇聯的太空人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在1961年成功的進入太空,也成為了第1個進入太空環境的人,但是你知道歷史上第1個進入宇宙的生物是什麼嗎?這並不是人類,不是阿姆斯特朗也不是加加林,而是一隻大猩猩。
  • 美國上空出現巨型紅色「水母」,太空人在太空見過
    雖然人類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600萬年,甚至更久的時間,但是事實上,我們對地球並不了解,所以我們經常能在地球上看到很多奇怪的現象,人類無法解釋。比如地球上經常出現的UFO。
  • 人類能在宇宙中繁衍嗎?NASA曾試圖太空受孕,結果太讓人意外了
    NASA曾嘗試太空受孕,結果太讓人意外了人類一直對於太空非常的感興趣,一直到在上個世紀蘇聯將太空人送上太空之後,人類就已經開始了不遺餘力的太空探索工程,終於國際空間站建成,以及我國擁有獨立自主的空間站之後,太空人就也不需要次次往返太空和地面了。很多太空人經常在空間站中一住就是半個月到半年的時間。
  • 冥河水母,猶如地獄裡的生物,過去100年間只被發現115次!
    雖然人類已將目光瞄向了太空,登上過月球也看過火星,但是依然到不了深海海底。由於難以進入,深海一直在人類面前隱藏著很多秘密。同時科學家發現,深海的生物除了長得千奇百怪外,體型普遍巨大。  按照科學家以往理論,深海一片黑暗,由於缺乏光照,沒有光合作用,加上食物主要來源各種生物屍體,環境可謂是極度惡劣,深海生物應該過得非常艱難才對、體型比較小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