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應該是全屋定製從業者被問到最多的問題吧?定製柜子的價格並不像成品家具一樣明碼標價,一般有兩種算法,一個按投影面積算,還有一個是按展開面積算,到底哪個更划算呢?
說心裡話,投影面積計價比展開面積計價明顯簡單很多。投影面積計算就是衣櫃立在牆上外形的寬度乘以高度就是衣櫃的投影面積,也就是按照衣櫃的長度*高度(以米為單位),然後再乘以單價和係數(投影影面積價格一般等於展開面積x(3到4的係數),三秒出價格!而展開面積計算就麻煩多了,按照拆散了所有材料來計算,也就是所有柜子用的板材有多少平方,再以板材的平方單價,才可以知道材料的價格!
當然,其他費用還有:五金配件、人工安裝、運輸等各項費用,合計匯總到一起就是柜子總的成本價格!
如果不細想肯定會認為投影划算,因為同樣的面積和同樣的價格投影做的東西要多一些。實際上真的如此嗎?
如果真是同款產品同樣材質,商家在制訂價格的時候,投影面積制訂的價格算出來的總價肯定等於按照展開面積算出的價格。同樣的投影面積,造型越複雜肯定還是越貴,不管用哪種方式計價。不要問我為什麼,因為商家不會虧本經營。
實際上很多人都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在網上看到的價格是100元每平方,而過去看,就成了所謂的400元每平方了。為什麼,因為這樣是按照投影面積來計算了。
而且,消費者在定製衣櫃的時候,如果商家是用投影面積方法計算的話,最好了解清楚這個報價是否包含衣櫃櫃門,是移門還是平開門,包含哪些功能配件。有些商家對於按照投影面積計算的衣櫃會有一些標準,如有些商家會對衣櫃深度尺寸有一定的限制,超過尺寸標準就會有一個非標的價格,或者是對於衣櫃功能配件有限制規定。按照投影面積計算雖然比較方便容易計算,但是消費者在定製衣櫃的時候一定要弄清楚櫃體包含的格局是怎麼樣,衣櫃門是否包含,是否分上下櫃等,避免產生誤會。
相比較而言,展開面積更透明一些,計價方式較麻煩,但並不是說不是說展開面積就一定划算。展開面積計算就是按照櫃體和櫃門一共使用的板材平方計算。也就是當消費者在全屋定製公司量完尺寸並出好柜子設計圖方案,並確定方案後,商家按照消費者確定的方案使用的所有板材鋪開累加計算。再將板材的用料面積乘以不同厚度的板材單價就是衣櫃的價格。這種價格算法一般不包含一些其他的功能配件如試衣鏡、抽屜、格子架等,這些一般是按個另算,那麼這種算法的衣櫃總價就是櫃體價格+衣櫃櫃門和移門價格+功能五金配件價格。這種定製衣櫃價格算法的缺點就是複雜,需要確定設計方案才能給出準確詳細的價格。但這種價格算法對於消費者來說是比較公平公正的。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要求設計內部格局,從而控制預算,價格比較透明,商家無法在上面做手腳,用多少算多少,是比較合理的。
的確,衣櫃展開面積算法就比較複雜,很多消費者都搞不明白,或者是很難理解到底是怎麼算。這裡告訴各位業主,如果你想看懂自家柜子的展開面積計算方式,就要學會看懂設計圖,最好是CAD設計圖,將上面的所有數據都標出來,然後一塊塊的板子進行拆分,根據櫃體板的單價,和櫃門的單價,這裡說一聲,一個柜子有多種厚度的板材,每種厚度的板材的價格也是不同的,需要分開計算。就這樣逐一相加計算出總的價格。
事實上,目前一些全屋定製品牌已經不賣所謂的展開面積還是投影面積來計算了,而是按照單位產品來就算,就是一個茶几多少錢,一個衣櫃多少錢,因為都是含在一個套餐裡,茶几和衣櫃的尺寸都是固定好的,要求要在多少高度和寬度以下的。面對這樣的打包計價方式,業主們要看自己家的具體需求再做打算了。
科技讓家更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