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可能沒有無汙染的海洋了!最新研究:塑料已沉入世界最深處!

2021-01-18 優潛YouDive

每天有800萬噸塑料進入海洋,相當於每分鐘就有一卡車塑料被倒入海裡。這些塑料從進入海洋的那一刻起就開啟了一段漫長而有破壞性的旅程。皮尤慈善信託基金會預防海洋塑料項目的高級官員溫妮·劉表示,「進入海洋中的塑料會被洋流帶到很遠的地方。它們的身影遍布全球,甚至遙遠的南極洲和地球上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都能找到它們。」在它們隨波逐流的過程中,會滲透到生態系統中,給海洋生物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害。

然而,儘管這個問題已經十分嚴峻,但全球塑料生產卻仍在繼續,導致海洋面臨的威脅越來越大。是什麼導致海洋對塑料汙染如此脆弱?我們如何才能控制進入海洋的塑料?

塑料有什麼問題?

我們的日常生活幾乎無法迴避塑料。從食品包裝到洗護用品,再到衣服、家具、計算機和汽車,塑料無處不在。它們經久耐用的特點導致它們很難生物降解。根據不同種類,有的塑料可能需要在填埋場中經過幾十年甚至數百萬年才能分解。因此,除非將其焚燒(這會造成汙染),否則我們迄今為止生產的所有塑料基本上都還存在於世,一旦它們進入海洋,其影響會長達數百年。

垃圾來自何方?

全球每年產生超過3億噸的塑料垃圾,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長,這其中只有9%得到回收利用,其餘的要麼被焚化,要麼被丟棄,而大部分被丟棄的塑料垃圾都被填埋處理。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我們生產的塑料中一半都是一次性塑料,也就是說,都是像吸管、塑膠袋和水瓶這種用完後就被扔掉的塑料製品。正是因為一次性塑料容易生產,又容易丟棄,導致進入垃圾填埋場的垃圾數量不斷增加,從而不可避免地增加了進入環境的塑料垃圾的數量。

塑料對海洋的影響為何如此嚴重?

廣袤而深峻的海洋就像是一個納汙池,收集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汙染物。海洋裡的塑料垃圾除了船隻上掉落的貨物之外,廢棄的塑料漁網和延繩釣線(稱為「幽靈漁具」)也是一大來源,大約佔10%。另外,水產養殖用來製造網箱的聚苯乙烯泡沫也是海洋塑料汙染的來源之一。

圖片來源: 瑪麗·弗洛拉·哈特/中外對話海洋

但是絕大多數海洋垃圾都來自陸地。極端的天氣和狂風將垃圾席捲至海岸沿線,然後它們很快又被潮汐捲走。海洋還是成千上萬條河流的歸宿,這些河流裹挾著來自垃圾填埋場的大量垃圾,最終沉入大海。事實上,全球海洋中的塑料汙染主要來自10條河流,其中有8條起源於亞洲。其中,每年通過長江進入海洋的塑料垃圾達150萬噸。這主要是因為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一些國家將處理塑料垃圾的工作外包給了中國。2018年1月中國實施洋垃圾進口禁令之前,中國進口了全球近一半的塑料垃圾。

塑料垃圾一旦進入海洋,就會被惡劣的條件和永不停息的海洋運動分解成直徑小於5mm的顆粒,稱為微塑料。這種形態的塑料會在海洋中擴散得更遠、更深,侵入更多的生物棲息地,實際上根本無法對其進行回收。

海洋生物會受到怎樣的影響?

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海洋生物被塑料垃圾,尤其是「幽靈漁具」纏住。它們被纏住後,不僅行動和覓食能力受到了限制,而且身體也會受到損傷並引發感染。相比之下,海洋生物因吞食塑料而受到的傷害卻不太顯而易見:海鳥、海龜、魚和鯨魚經常會將塑料垃圾誤認為食物,因為其顏色和形狀與它們的獵物相似。漂浮的塑料的表面上還聚集生長著一些微生物和藻類,從而帶有一種讓一些海洋動物食慾大增的氣味。動物一旦將塑料吞入腹中,要麼會導致消化道穿孔或致命的腸道梗阻,要麼會因為飢餓而死去,因為塞滿塑料的胃會給動物一種飽腹的錯覺。微塑料看起來和浮遊生物相似,食物鏈底層數百種生物都以浮遊生物為食。也就是說,塑料可以通過這種渠道滲入整個生態系統。研究人員甚至發現,像珊瑚蟲這樣微小的生物會經常性地攝入微塑料。

此外,塑料還會吸附海洋中漂浮的汙染物,這些汙染物本身含有有害化學物質。初步研究表明,一旦動物攝入這些有毒顆粒,它們的器官就會受到損害,使它們更容易患病,它們的繁殖力也會發生變化。

圖片來源: 瑪麗·弗洛拉·哈特/中外對話海洋

後果究竟多可怕?

塑料汙染影響範圍極廣,甚至波及到了地球上一些最荒涼、偏遠的地方,包括南極洲和最深的峽谷——馬裡亞納海溝。漂浮的塑料隨著洋流匯集成五個巨大的 「垃圾漩渦」——比如面積是法國三倍的「大太平洋垃圾帶」。據估計,海洋中漂浮著超過5萬億塊的塑料碎片。如果我們繼續以目前的速度生產塑料,到2050年海洋中塑料的數量將超過魚類總量。研究還表明,有800多種沿海和海洋物種直接受到塑料垃圾的影響,它們或被塑料纏繞、或將其吞入腹中、或是棲息地被塑料破壞。研究表明,地球上90%的海鳥和52%的海龜曾攝入過塑料。此外,每年有100萬隻海鳥和10萬隻海洋哺乳動物死於塑料垃圾。

圖片來源: 瑪麗·弗洛拉·哈特/中外對話海洋

塑料汙染對人類的影響幾何

一旦塑料被海洋生物吞入腹中,其含有的毒素便會被機體吸收。所以當人們吃海鮮的時候,也同時攝入了這些毒素。其中一些塑料毒素會影響激素分泌和生長發育。但研究人員仍在試圖弄清楚,人類通過食用魚類和貝類攝入塑料時會對健康產生何種影響。儘管目前的分析表明,微塑料不一定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但還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人們擔心的一個問題是,海洋中的塑料最終會分解為納米塑料,這種塑料非常小,攝入後會進入人體細胞。2019年,專家們呼籲對微塑料和納米塑料展開更多的研究,以搞清它們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圖片來源: 瑪麗·弗洛拉·哈特/中外對話海洋

我們能做些什麼?

毫無疑問,消費者能夠發揮的最大的影響就是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海洋塑料汙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一次性塑料。儘可能地回收塑料也很重要。志願組織清理河流和海灘的活動有助於減少進入大海的零散塑料數量。支持通過宣傳和政策改革減少不必要的塑料生產同樣至關重要。這樣的做法曾大獲成功,比如英美等國家禁止在洗護用品和化妝品中使用塑料微粒。中國政府也採取類似舉措,2008年開始實行限塑令,在全國範圍內禁止使用輕薄的塑料購物袋。如今,升級版「限塑令」更是規定到2025年,全國將逐步淘汰一次性塑料產品。

技術能發揮怎樣的作用?

研發人員正在研究如何才能阻止塑料進入海洋。一家名為「海洋清理」的荷蘭公司發明了一個巨大的漂浮圍欄,可以吸附「大太平洋垃圾帶」中的塑料垃圾。在中國港口城市廈門,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種攝像頭監控系統,用來識別塑料並預測其漂浮軌跡,這樣他們就可以在塑料進入海洋前進行攔截。歐洲航天局甚至利用衛星從太空追蹤塑料垃圾,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為出臺新的限塑令提供依據。生物降解塑料開發取得的進展也可能對海洋健康產生巨大影響:研究人員目前正在研究一種可以在海水中降解的生物塑料,從而最終減少在海水中的垃圾數量。

圖片來源: 瑪麗·弗洛拉·哈特/中外對話海洋

但要真正解決這個問題,唯一的方法就是大幅減少塑料的生產,也就是說要遏制我們對這種無處不在的產品的依賴。「我們必須做的最重要的事首先就是阻止塑料進入海洋,因為大規模清理既不可行,也不划算,」劉說。「塑料垃圾一旦進入海洋,就會在那裡逗留數百年甚至更長時間。我可不想讓我們的子孫後代繼承這些垃圾。」

聲明:本文由優潛YouDive轉載自中外對話海洋,原文標題《海洋塑料汙染之憂》,作者:艾瑪·布萊斯 , 瑪麗·弗洛拉·哈特,翻譯:BAIHUI,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地球可能沒有無汙染的海洋了!最新研究:塑料已沉入世界最深處
    這些塑料從進入海洋的那一刻起就開啟了一段漫長而有破壞性的旅程。皮尤慈善信託基金會預防海洋塑料項目的高級官員溫妮·劉表示,「進入海洋中的塑料會被洋流帶到很遠的地方。它們的身影遍布全球,甚至遙遠的南極洲和地球上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都能找到它們。」
  • 大海已成一鍋「塑料湯」!研究表明:地球或已找不到無汙染的海洋
    英國的《皇家學會開放科學》期刊上近日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在研究中研究者們發現了一個驚人而悲傷的事實——在我們的地球上,塑料已經布滿世界海溝最深處,從目前塑料汙染分布的廣泛程度上看,地球上已經不存在還未受過塑料汙染的海洋生態系統了。
  • 科學家首次發現,塑料已經布滿世界海溝最深處
    一項新發表的科學研究首次發現,即使生活在地球最深處的生物,也正以驚人的數量食用塑料垃圾。這很大程度表明,地球上已經不存在還未受過塑料汙染的海洋生態系統了。一個英國研究小組從世界上最深的 6 個海溝中捕獲片腳類動物(amphipods)——一種類似蝦的甲殼類動物,並帶回實驗室分析,隨後發現,超過 80%片腳類生物的消化系統(「hindgut」)內部存在塑料纖維和顆粒。且海溝越深,這些微塑料含量越多。
  • 你為什麼不吃塑料!科學家發現地球上的海洋可能已全被汙染了!
    其中塑料汙染尤為嚴重,目前有科學家首次在海洋最深處的海溝發現成堆的塑料垃圾,這意味著地球上可能不存在無汙染的海洋了。一個英國的研究小組,從世界上最深的6個海溝中,捕獲了片腳類動物(就是外形像蝦的動物,體型微小,通體透明)。研究人員發現80%的片腳類動物體內都含有塑料纖維和顆粒。
  • 世界海洋日|塑料海?去年中國海洋垃圾超七成為塑料
    6月8日,世界海洋日。為保護海洋生態環境,2009年始,第63屆聯合國大會將每年的這一天確定為「世界海洋日」,旨在呼籲人們保護海洋生態。而事實上,佔地球面積71%,在整個地球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中有著不可取代作用的海洋,正慢慢被我們身邊那些未經妥善處理的垃圾「填充」,這些垃圾中超過四分之三為塑料。那些進入海洋的塑料垃圾會就此消失了嗎?
  • 人類汙染侵蝕海洋最深處
    現代工業對自然環境造成的汙染日益嚴重,已是不爭的事實。然而,這種汙染的範圍和危害半徑,卻遠超出人們的想像,已經到達地球海洋的最深處。  這份發表在英國《自然·生態學與進化論》雜誌上的研究報告指出,在遠離工業區、彼此間隔近7000千米、深度超過10千米的海溝中發現如此高濃度的汙染物,表明「人類活動產生的汙染已能到達地球的『最偏遠角落』」。
  • 太平洋以下1萬米最深的垃圾場:世界海洋塑料汙染令人恐怖
    潛水員在馬裡亞納海溝發現了一個距太平洋表面10000米處的塑膠袋,這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溝發現的人造垃圾。塑膠袋是研究人員在研究30年的深海汙染記錄時發現的3000件人造碎片之一。超過三分之一的碎片是宏觀塑料,其中89%來自一次性產品。
  • 海洋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這裡可能存在史前生物巨齒鯊
    海洋最深處在地球上,有一片神秘且令人恐懼的地方,至今為止,世界上也僅有3個人曾踏足於此,這就是海洋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此海溝位於西太平洋的馬裡亞納群島東部,其地形結構呈現一個巨大的V字形,它縱向延伸達15000米,深度超過11公裡。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瑪峰都可以輕鬆的被放入這個廣闊、且幾乎無底的深淵。
  • 海洋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這裡可能存在史前生物巨齒鯊
    海洋最深處 在地球上,有一片神秘且令人恐懼的地方,至今為止,世界上也僅有3個人曾踏足於此,這就是海洋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此海溝位於西太平洋的馬裡亞納群島東部,其地形結構呈現一個巨大的V字形,它縱向延伸達15000米,深度超過11公裡。
  • 人類汙染物已達太平洋最深處 致命毒素危及海洋生物
    參考消息網2月15日報導 英媒稱,研究發現,人造有毒化學物質已經到達海洋最深處,危及那些永遠生活在黑暗中的海洋生物。這種物質會在虎鯨的鯨脂中累積,有可能造成流產或新生幼鯨夭折。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科學家說,汙染物之所以能進入海溝,可能是因為一些汙染物附著在塑料微粒上,或者沉入海底的動物屍體中含有汙染物。這些塑料微粒和動物屍體會成為甲殼類動物和其他食腐動物的食物。這些動物又會成為其他深海生物的食物,比如長尾鱈魚、獅子魚以及鼬魚。
  • 10984米的馬裡亞納海溝,科學家最不希望看到的東西,出現了
    它的最深處是挑戰者深淵,其深度估計為10984米,這個長度超過了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山峰。馬裡亞納海溝遠離海平面,太陽光無法穿透它,那裡就如同外星世界一樣的遙遠。直到1960年,人類才首次潛入到馬裡亞納海溝的最深處。除了科學家,鮮少有人去過那裡。
  • 10984米的馬裡亞納海溝,科學家最不希望看到的東西出現了!
    它的最深處是挑戰者深淵,其深度估計為10984米,這個長度超過了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山峰。馬裡亞納海溝遠離海平面,太陽光無法穿透它,那裡就如同外星世界一樣的遙遠。直到1960年,人類才首次潛入到馬裡亞納海溝的最深處。除了科學家,鮮少有人去過那裡。
  • 地球最深處也沒逃過「塑料災難」 英國海底鯊魚內臟發現塑料微粒
    這種情況對鯊魚健康有沒有不良影響,目前還不清楚,但研究人員說,這顯示出了「塑料汙染的普遍性」 讓研究人員驚訝的是,除了塑料微粒之外,鯊魚內臟中還有合成纖維素等顆粒物,這種物質最常見於紡織品(包括一次性衛生用品,如面罩)和衣物中。 關於其來源,他們認為各種類型的塑料微粒主要來源應該是釣魚線或漁網。
  • 地球最深處有什麼?科學家:讓人敬畏的生命和塑料垃圾
    中國「奮鬥者」號前不久從地球最深處凱旋歸來,下潛10909米下的地球萬米深淵讓「奮鬥者」號收穫十分豐富,並且還成功帶回四樣「寶貝」,那地球最深處有什麼呢?科學家回答:讓人敬畏的生命和塑料垃圾!
  • 中國「彩虹魚」科考團隊,在世界最深的海溝探索海洋最深處的科學奧秘
    世界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近日迎來中國「彩虹魚」科考團隊。他們乘坐「沈括」號一路遠航來到這裡,探索海洋最深處的科學奧秘。
  • 科普:地球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
    新華社「科學」號5月27日電(記者張旭東 吳飛座)中國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已抵達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探查那裡的系列海山。近年來,馬裡亞納海溝成為國際海洋科研的熱點區域,它有哪些魅力讓科學家如此著迷?
  • 最新環境研究稱,小島國清理海洋塑料垃圾成本高昂
    中新網北京9月11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開放獲取學術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表一項環境研究的論文稱,清除阿爾達布拉環礁的全部塑料垃圾,需要花費468萬美元和1.8萬小時的勞動力,這一研究結果顯示,小島國處理海洋塑料垃圾需要付出高昂經濟成本。
  • 科學家在10000多米的海洋最深處發現令人不安的東西
    到目前為止,馬裡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是人類發現地球上最深的地方,在我們的印象裡,那裡可能遠離塵世的繁華與喧囂,那裡是地球上最為黑暗孤寂又絲毫不受人類影響的生命角落。然而來自紐卡斯爾大學海洋生物學家艾倫賈米森的研究卻表明,我們人類對自己的影響力的評估可能太過保守。即使隱匿到地球最深處的角落,那些可憐的動物也沒有辦法逃脫人類的魔掌,科學家們幾乎在每個動物的體內,研究人員發現了令人不安的東西——塑料垃圾。
  • 地球海洋深處有什麼?探測器下潛有新發現,海洋生物有滅絕風險!
    地球海洋深處有什麼?探測器下潛有新發現,海洋生物有滅絕的風險!現在人類已經有能力憑藉自己的雙手走出地球,去太空遨遊一圈。探測器為我們傳回的珍貴數據,也讓我們對地外空間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我們在地球之外自由翱翔,卻並不了解真正的地球。
  • 記者手記:在馬裡亞納海溝探索海洋最深處的科學奧秘
    新華社「沈括」號12月16日電 記者手記:在馬裡亞納海溝探索海洋最深處的科學奧秘  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世界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近日迎來中國「彩虹魚」科考團隊。他們乘坐「沈括」號一路遠航來到這裡,探索海洋最深處的科學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