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克塞特大學的科學家研究了4種生活在英國沿海海床附近的海底鯊魚後發現,即便是這種離人類生活圈較遠的物種,內臟中也都已經出現了塑料微粒。
他們對46條鯊魚進行了檢查,結果其中67%的鯊魚內臟含有微塑料和其他人造纖維,塑料微粒的數量共379顆。這種情況對鯊魚健康有沒有不良影響,目前還不清楚,但研究人員說,這顯示出了「塑料汙染的普遍性」
讓研究人員驚訝的是,除了塑料微粒之外,鯊魚內臟中還有合成纖維素等顆粒物,這種物質最常見於紡織品(包括一次性衛生用品,如面罩)和衣物中。
關於其來源,他們認為各種類型的塑料微粒主要來源應該是釣魚線或漁網。至於纖維素顆粒,通常情況下,它們會在洗衣服時,或者是衣物被丟棄在水中時釋放出來,沿著城市水體流入大海。
進入海洋之後,這些微粒或漂浮在水中,或沉入海底,而海底正是這些鯊魚生活的地方。隨後,這些微粒可能通過鯊魚的食物(主要是甲殼類動物)或直接通過海底沉積物攝入其體內。
這是首次有研究證明,英國本土底棲鯊魚物種中存在微塑料和人造纖維汙染物。這也進一步證明,人類生活已經給整個生態圈都造成了塑料汙染。
事實上,發現鯊魚內臟中存在塑料微粒的英國海邊,還不是汙染最嚴重的地方。今年5月發表砸《科學》上的一篇研究提出,99%的塑料微粒會被洋流攜帶至海底峽谷,隨後通過「底層水流」在海底運輸,沉積在一些「塑料微粒熱點地區」。
海底洋流產生的塑料微粒熱點地帶的含量高的可怕,最多可達每平方米190萬顆塑料微粒。
連深海都有這麼多塑料微粒,和人類生活圈更接近的大氣自然無可避免。猶他州立大學研究人員早前使用高解析度設備就發現,在美國西部11個包括保護區的偏遠地區,空氣中飄揚著超過1000噸的塑料微粒。
華盛頓州立大學科學家的研究小組發現,人類正逐漸遭到反噬,這些塑料微粒已經開始滲入供水系統,每個人每月會喝進幾克塑料。每天還有大約有8萬億個塑料微粒會經過汙水處理廠,並最終進入水體環境。美國超過90%的自來水含有肉眼看不見的納米級塑料微粒。
為了儘量減少塑料汙染,近年來各國都推出了限制塑料製品使用的舉措。根據最新消息,自明年1月1日起,我國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餐飲打包外賣服務以及各類展會活動中,都將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資料:
[1]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07/2007220838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