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深處也沒逃過「塑料災難」 英國海底鯊魚內臟發現塑料微粒

2020-12-06 騰訊網

埃克塞特大學的科學家研究了4種生活在英國沿海海床附近的海底鯊魚後發現,即便是這種離人類生活圈較遠的物種,內臟中也都已經出現了塑料微粒。

他們對46條鯊魚進行了檢查,結果其中67%的鯊魚內臟含有微塑料和其他人造纖維,塑料微粒的數量共379顆。這種情況對鯊魚健康有沒有不良影響,目前還不清楚,但研究人員說,這顯示出了「塑料汙染的普遍性」

讓研究人員驚訝的是,除了塑料微粒之外,鯊魚內臟中還有合成纖維素等顆粒物,這種物質最常見於紡織品(包括一次性衛生用品,如面罩)和衣物中。

關於其來源,他們認為各種類型的塑料微粒主要來源應該是釣魚線或漁網。至於纖維素顆粒,通常情況下,它們會在洗衣服時,或者是衣物被丟棄在水中時釋放出來,沿著城市水體流入大海。

進入海洋之後,這些微粒或漂浮在水中,或沉入海底,而海底正是這些鯊魚生活的地方。隨後,這些微粒可能通過鯊魚的食物(主要是甲殼類動物)或直接通過海底沉積物攝入其體內。

這是首次有研究證明,英國本土底棲鯊魚物種中存在微塑料和人造纖維汙染物。這也進一步證明,人類生活已經給整個生態圈都造成了塑料汙染。

事實上,發現鯊魚內臟中存在塑料微粒的英國海邊,還不是汙染最嚴重的地方。今年5月發表砸《科學》上的一篇研究提出,99%的塑料微粒會被洋流攜帶至海底峽谷,隨後通過「底層水流」在海底運輸,沉積在一些「塑料微粒熱點地區」。

海底洋流產生的塑料微粒熱點地帶的含量高的可怕,最多可達每平方米190萬顆塑料微粒。

連深海都有這麼多塑料微粒,和人類生活圈更接近的大氣自然無可避免。猶他州立大學研究人員早前使用高解析度設備就發現,在美國西部11個包括保護區的偏遠地區,空氣中飄揚著超過1000噸的塑料微粒。

華盛頓州立大學科學家的研究小組發現,人類正逐漸遭到反噬,這些塑料微粒已經開始滲入供水系統,每個人每月會喝進幾克塑料。每天還有大約有8萬億個塑料微粒會經過汙水處理廠,並最終進入水體環境。美國超過90%的自來水含有肉眼看不見的納米級塑料微粒。

為了儘量減少塑料汙染,近年來各國都推出了限制塑料製品使用的舉措。根據最新消息,自明年1月1日起,我國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餐飲打包外賣服務以及各類展會活動中,都將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資料:

[1]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07/200722083807.htm

相關焦點

  • 高山、海底、偏遠海岸布滿可能侵入人體的塑料微粒
    高山、海底、偏遠海岸布滿可能侵入人體的塑料微粒  黃琨 • 2020-12-01 18:39:31 來源:前瞻網 E
  • 海底發現高濃度的微塑料,如果再不控制,人類的災難才真正開始
    塑料可以說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塑膠袋、塑料杯、一次性塑料餐盒等都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是,塑料的方便性也給我們帶來了生態上的破壞。使用過的塑料垃圾無法實現高效地回收再利用,它也無法自然降解,這就導致了塑料垃圾的堆積。如果人類再不注意,我們的家園將堆滿垃圾,嚴重破壞地球的生態,那時人類的災難才真正開始。
  • 猖獗的塑料垃圾 |「白色汙染」進攻海洋,塑料微粒進入食物鏈
    聯合國報告顯示,所有塑料製品中只有不到1/10會被循環利用,「塑料災難已經伸延到地球每個角落」。按目前的塑料生產和垃圾處理速度來計算,到2050年將會累計產生120億噸的塑料垃圾。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愛爾蘭國立大學的研究團隊截至7月15日發現,大西洋300-600米深處的深海魚體內存在塑料微粒。這些魚生活在與陸地相距遙遠的深海海域。塑料微粒的檢出率超過整體的70%,在調查的全部7種魚體內均有發現。
  • 「她」鼻腔插吸管13年,吃塑料,被繩子幾乎勒成兩半,卻無法呼救
    這是若干年後的海底世界。一條長著鐵桶般的小魚,在輪胎堆裡覓食。突然,一隻鯊魚盯上了它。這隻鯊魚猶如一輛快速行駛的汽車,閃著「車燈」,對這條魚緊追不捨。最終,這條魚被鯊魚咬碎,破肚流腸。吃飽喝足,海龜在海底裡暢快地遊玩。很快鯊魚再次出現,烏龜躲進自己的鍋蓋龜殼,逃過一劫。這隻鯊魚繼續尋找其他獵物。只是沒想到,一隻巨型章魚突然伸出觸手,將它送入自己的口中。而海龜趁機遊向了海面。
  • 英媒:海洋汙染導致海鮮愛好者可能誤食塑料微粒
    參考消息網12月4日報導 英媒稱,科學家警告說,如果你天天吃海鮮,那麼這意味著你一年可能吞下了多達1.1萬個塑料微粒,而且情況還會變得更加糟糕。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2月1日報導,研究人員發現,一份貽貝平均含有90個塑料微粒,而6個牡蠣含有大約50個塑料微粒。
  • 科學家首次發現,塑料已經布滿世界海溝最深處
    一項新發表的科學研究首次發現,即使生活在地球最深處的生物,也正以驚人的數量食用塑料垃圾。這很大程度表明,地球上已經不存在還未受過塑料汙染的海洋生態系統了。一個英國研究小組從世界上最深的 6 個海溝中捕獲片腳類動物(amphipods)——一種類似蝦的甲殼類動物,並帶回實驗室分析,隨後發現,超過 80%片腳類生物的消化系統(「hindgut」)內部存在塑料纖維和顆粒。且海溝越深,這些微塑料含量越多。
  • 人體內存在塑料微粒?科學研究表明,有可能應驗霍金預言!
    塑料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物質,它應用的範圍極其廣泛,去超市買東西結算後,都會買一個塑膠袋方便攜帶,喝飲料後的瓶子也是塑料瓶,還有吃外賣用的包裝盒,與塑料有著很大的聯繫,不得不說塑料的出現給人類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可大家並未想過塑料會帶來怎樣的危害。據目前的統計,白色汙染日益嚴重,這不僅僅對地球的影響巨大,還嚴重危及到人類的身體健康。
  • 地球最深處有什麼?科學家:讓人敬畏的生命和塑料垃圾
    中國「奮鬥者」號前不久從地球最深處凱旋歸來,下潛10909米下的地球萬米深淵讓「奮鬥者」號收穫十分豐富,並且還成功帶回四樣「寶貝」,那地球最深處有什麼呢?科學家回答:讓人敬畏的生命和塑料垃圾!
  • 地球無淨土?北極,海溝,珠峰均發現塑料微粒,並且已進入人體內
    但是隨著人類的發展,北極的變化已經發生了明顯的改變,根據《自然-通訊》期刊研究表明,人類徹底已經改變了北極的生態系統,在北極地區發現了非常危險的東西。這可以說不僅是生態危機,也是人類的危機,但是科學家們對這種非常危險的東西,來源、流向和最終命運尚不清楚,這就是最關鍵的,這是什麼危險的東西?
  • 你為什麼不吃塑料!科學家發現地球上的海洋可能已全被汙染了!
    其中塑料汙染尤為嚴重,目前有科學家首次在海洋最深處的海溝發現成堆的塑料垃圾,這意味著地球上可能不存在無汙染的海洋了。一個英國的研究小組,從世界上最深的6個海溝中,捕獲了片腳類動物(就是外形像蝦的動物,體型微小,通體透明)。研究人員發現80%的片腳類動物體內都含有塑料纖維和顆粒。
  • 在人糞便中發現塑料微粒 我們正在自食其果
    奧地利環保署和維也納醫科大學發表報告,已經在人類糞便中發現塑料微粒,而源頭很可能是透過生物鏈的循環,人類把自己製造的塑料垃圾吃下肚了!這份報告指出,奧地利團隊向來自日本、義大利、芬蘭、荷蘭、波蘭、英國以及俄羅斯和奧地利等8個國家的志願者,採集糞便樣本,受測者在提供樣本前1個星期,曾吃下含有塑料包裝食物及喝瓶裝水,其中6人曾吃過深海魚,無素食者,結果報告發現,全部糞便樣本都含有塑料微粒。從這些志願者的糞便樣本中,採集到的塑料微粒最多達9種,而且在每10公克的樣本中,平均發現20粒塑料微粒,相當驚人。
  • 地球徹底淪陷?珠穆朗瑪峰也發現了微塑料,危害目前尚不清楚
    就拿塑料來說,確實,這種材料是人類工業時代以來最偉大的發明,是人類智慧的產物,它一出現就迅速以其廉價、強度高、抗腐蝕、可塑性強等優點佔領了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現在的塑料製品在我們的生活中可以說無處不在,你環顧四周就會發現你已經被塑料包圍了。
  • 科學家發現了一個令人憂慮的事實:海床上鋪滿了塑料微粒
    深海洋流就像傳送帶一樣,將微小的塑料顆粒帶過海底 —— 類似于洋流在海洋表面形成的漂浮垃圾帶。研究人員專門從第勒尼安海(Tyrrhenian Sea)採集了樣本,這是位於義大利西海岸外的地中海地區。他們之所以選擇了這個區域,是因為此地流經的洋流以及海底狀況,與大多數的海域相似。研究人員從海底採集樣本,然後在陸地上進行分析。每個樣本都含有微塑料。
  • 海底一萬米沒有魚卻發現了塑料,這會給人類帶來多大威脅?
    雖然說海洋覆蓋了地球上71%的表面,但是真正能稱得上海底有一點可以肯定,一定不會發現美人魚。迄今為止,人們發現的最深的魚是一種獅子魚(snailfish)Pseudoliparis swirei,深度呢是8718米,不過在馬裡亞納海溝的6-8千米深處都可以看見它們的身影。
  • 科學家在人類糞便中,發現殘存的塑料微粒
    平均每年將近有800萬噸的塑料製品被陸地水流帶入海洋,然後通過洋流被帶到海洋各處,就連地球上目前最深的幾個海溝我們也在其中發現了塑料。如果我們能把海水都抽乾,你就會發現人類目前製造的大部分塑料都躺在了海底,塑料在海洋裡經過陽光和海水的侵蝕會分解成微小的塑料微粒。
  • 塑料垃圾已進入人類體內!科學家發現,人體殘存塑料微粒
    塑料垃圾已經遍布了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在我們的生活中塑料垃圾無處不在,先前衛星就拍攝到了海洋中漂浮的海洋垃圾,數目龐大令人咋舌,而地球上之所以會出現這麼多塑料垃圾,與人類對環境的破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人類糞便首次發現塑料微粒後,我再也不敢用塑料吸管了......
    海洋生物體內、飲用水、食鹽中都已有微塑料的痕跡,而前段時間竟有研究表示,人類大便中首次發現塑料微粒(雖然這和基因編輯相比英國衛報奧地利環境局和維也納醫科大學最新研究報告人類糞便樣本中首次發現微塑料這些被發現的微塑料直徑在50~500微米之間平均每10克糞便中就含有約20顆塑料微粒 更可怕的是這8個人年齡在33~65
  • 我們一年會吃下多少塑料?塑料微粒會對人體產生什麼樣的危害?
    關於塑料微粒在生活中有多泛濫好像已經見怪不怪,我們知道它累積在食物鏈裡、出現在海鹽、自來水、世界各個角落,甚至是人類排洩物中。接下來,我們又該用什麼方式來讓大家談論這個議題呢?塑料微粒直徑小於5毫米,主要來源於人造衣服纖維、牙膏的微珠,或者更大的塑料碎片。
  • 人類創造了「第七大陸」,每年擴建8萬平方公裡,鯊魚正在吃塑料
    佔地球表面積71%的海洋,不單是決定的球氣候發展的重要因素,還是人類目前和將來獲取淡水的有效途徑,就目前來說,全世界近8000座海水淡化廠,每天就為人類提供超過60億立方米的淡水資源。同時海洋為地球提供了90%的生存空間,已知的海洋生物就有20多萬種,而人類所未知的海底世界還有95%,科學家預計實際的海洋生物數量是已知的10倍或者更多。
  • 塑料正反噬人類?科學家在93%的飲用水樣品中,發現了微塑料
    塑料正反噬人類?科學家在93%的飲用水樣品中,發現了微塑料在1分鐘內,全球就能賣出100 萬個塑料瓶,200萬個塑膠袋,人類平均每年製造800萬噸塑料廢物。這些急速增加的塑料要等1000多年才能降解。儘管人類知道塑料對於地球的危害,卻不知道微塑料也在侵蝕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