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是汽車和地面接觸的唯一的一個部件,最薄的地方僅僅約6毫米,卻要承載起車身以及乘員的重量、傳遞動力、消減震動、還要時刻被按在地面摩擦。可謂是車輛渾身上下最任勞任怨的部件了。
據統計,高速公路上嚴重交通事故有70%是爆胎引起的, 其中75%的爆胎和輪胎壓力不足有關。我國每年因輪胎壓力不正確導致的事故死亡人數超過3萬人。因此今日就談談輪胎壓力這個話題,希望更多的讀者能看到。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充氣壓力是指輪胎常溫冷態下的充氣壓力,不包括行駛過程由於溫度上升而導致增加的氣壓。輪胎存在「標準壓力」一說麼?
1
輪胎存在「標準壓力」一說麼?
任何輪胎製造企業,都會根據國家相關標準來設計和生產輪胎,我國目前執行的乘用車輪胎國標是GB/T2978-2008。標準中,對不同型號輪胎的充氣壓力也有明確的規定。通過查閱國家標準得知:常見乘用車子午線輪胎(扁平比低於75)充氣壓力是250kPa;增強型輪胎是290kPa。
這意味著,只需要知道自己的輪胎是普通輪胎還是加強型輪胎(加強型輪胎會在輪胎型號後面後綴「XL」字樣,非常容易區分),然後按照上述標準來給輪胎打氣即可,是非常安全的。
2
壓力單位傻傻分不清楚
很多車主在說起自己車輛的胎壓時,都會張嘴就來:XXXX公斤。路邊修車攤的維修工一般也都以「公斤」作為主要的壓力單位。但細心的車主會發現,車門上貼出的安全壓力值,以及輪胎側面標註的壓力參考值,都是以Kpa為單位的。各種壓力單位之間是有轉換公式的。下面先把各種單位的學名列出來看一看:
Kpa(千帕)、bar(巴)、公斤力/釐米2 (俗稱「公斤」)、磅力/英寸2(Psi,俗稱「磅」)
舉例:250Kpa是多少「公斤」呢?參考以下單位換算公式:
1BAR = 14.5PSI
1BAR = 1.02Kg/cm2
1BAR = 100kPa
為此筆者專門列出幾種常規胎壓建議值的各種壓力單位的換算情況,以便車主朋友能夠快速查閱:
轎車和城市SUV車輛的建議胎壓:
250 Kpa——2.5 bar——2.55公斤——36 Psi
連續高速行駛時的建議胎壓上限:
275 Kpa——2.75 bar——2.8公斤——40 Psi
使用加強型輪胎時的建議胎壓:
290 Kpa——2.9 bar——2.95公——42 Psi
加強型輪胎連續高速行駛時的建議胎壓上限:
305 Kpa——3.05 bar——3公斤——44 Psi
乘用車輪胎最大壓力上限(同時包括加強型輪胎):
350 Kpa——3.5 bar——3.55公斤——51 Psi
備胎標準壓力:
420 Kpa——4.2 bar——4.3公斤——61 Psi
3
統統打250Kpa就萬事大吉了?
那是不是說,所有的轎車或者城市SUV都可以按照這個國標壓力值來打氣?首先答案是「可以」。而且非常安全。但是我們並不建議這麼做。因為每一臺汽車都有自己合適的胎壓建議值,這是汽車製造商經過無數次的測試和計算最終確定的數據。這是綜合權衡了安全、抓地、舒適、能耗、靜音、振動、剎車距離、車身重量等等因素之後給出的建議壓力值。所以往往不是國標那樣固定的250Kpa。
我們如何得知汽車廠商推薦的胎壓值?其實非常簡單,只需要看一眼而已。建議參考胎壓值通常貼在車輛B柱下方位置 ,或者油箱蓋內測。
而一些細心的車企,更是會按照車輛空載或滿載不同狀態時給出不同的參考胎壓建議值。非常貼心。
4
高速長途行車,胎壓是該降低還是提高?
很多車主往往認為高速行駛會導致輪胎壓力升高,因此出發前應當放掉一點氣來增加安全性。但這裡需要指出的是,這種想法非常錯誤,而且異常危險!實驗告訴我們,壓力不足的輪胎在高速滾動時會產生可怕的「駐波」變形,駐波會引起輪胎短時間內溫度急劇升高發燙,往往會直接導致爆胎。
各大輪胎生產商的官網往往都會有類似「輪胎學堂」之類的欄目。通常各大輪胎製造商都會建議車主在連續高速行駛前,建議將輪胎壓力升高5%~10%,以防止輪胎高速滾動後產生高熱。
輪胎是汽車上最大的易耗品了,對於輪胎的使用和保養一直都是一個很熱的話題,從接觸到的來自廣大車主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可以看到,其實大多數車主非常想了解關於輪胎的正確使用方式,但卻又無法系統的學習到。為了省油使用高胎壓合適嗎?跑高速之前先給輪胎放氣合理麼?夏天降低胎壓很安全麼?
這是今天大虎悠給大家留的考題,您平時有認真關注過您的輪胎麼?您是否詳細了解過輪胎的正確使用方法?或者你還有其他的巧辦法?歡迎給大虎悠留言。
互動有禮
禮品名稱:美孚定製U盤(價值129元人民幣)
數量:3件
參加規則:請在文章下留言,活動截止時間為11月20日(周二)下午15:00 ,大虎悠將根據留言質量和點讚數選出獲獎者(留言質量為主,點讚數為輔,刷贊一律取消資格。中獎者郵寄地址回復我的中獎通知即可,獎品將與周五統一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