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湖泊採樣有突破,恭喜科研團隊,採集湖芯意義何在

2020-08-28 粗心隨筆

看新華網報導說,7月21日15點我國科研團隊在西藏高原成功鑽取100.63米的湖芯。

這是首次西藏高原高海拔獲取超過100米以上的湖芯,總取芯率達到98%,實現了在深水湖泊採樣方面的突破。

太專業的看不懂,沒關係!


什麼是湖芯?

湖芯:指湖泊沉積物,是從氣體或水體中自然沉降到湖底並堆積起來的物質。

有什麼意義?

首先提高了我國湖泊鑽探及研究水平,其次獲取的湖芯樣本可以分析過去15萬年以來青藏高原中部的氣候環境變化歷史。


恭喜科研團隊,今晚加雞腿,回去肯定有人幫你們慶功啦,希望再接再厲,以後做出新的突破。

相關焦點

  • ...實現了在深水湖泊採樣方面的突破。湖芯是指湖泊沉積物,是從...
    文 / TIER2020-07-22 11:39:56來源:FX168 【首次在西藏高原成功鑽取百米湖芯】21日15時,中科院「絲路環境」先導專項和第二次青藏科考湖泊團隊利用搭建好的水上鑽探平臺,在西藏納木錯中心湖區水深95米的地方成功鑽取長
  • ...湖芯是指湖泊沉積物,是從氣體或水體中自然沉降到湖底並堆積...
    2020-07-22 11:39:56來源:FX168 【首次在西藏高原成功鑽取百米湖芯】21日15時,中科院「絲路環境」先導專項和第二次青藏科考湖泊團隊利用搭建好的水上鑽探平臺
  • 突破!中科院團隊首次獲崑崙山脈深冰芯
    > 突破
  • 香港團隊研發表取採樣裝置,助力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成功
    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日前成功落月並完成核心關鍵任務——月面自動採樣封裝。在中國首次月面採樣返回的探測任務中,香港理工大學(以下簡稱「理大」)科研團隊研發的表取採樣裝置助力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挖土」成功,閃耀香港科研團隊在國家重要科研項目中的又一次高光。
  • 香港團隊研發表取採樣裝置 助力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成功
    在中國首次月面採樣返回的探測任務中,香港理工大學(以下簡稱「理大」)科研團隊研發的表取採樣裝置助力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挖土」成功,閃耀香港科研團隊在國家重要科研項目中的又一次高光。理大8日介紹,嫦娥五號採樣方式包括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理大科研團隊承擔的正是表取採樣系統的研發。
  • 中國西部著名湖泊,海拔2685米,是中國第三大深水湖泊
    目前,我國開發建設中十分重視湖泊旅遊資源,儘管說目前我國的湖泊旅遊很容易被忽視,畢竟許多湖泊在面積大小、景觀數量、基礎管理等方面存在著諸多差異,但從我國大多數地區的旅遊管理、生態環境保護以及湖泊對外宣傳等方面來看,它也可以很好地促進許多地區的發展。這裡是瀘沽湖。
  • 山科大羅宇教授科研團隊助力「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探秘深海
    山東科技大學測繪學院羅宇教授帶領海洋測繪裝備科研團隊與中科院聲學所研究團隊合作,參與研製了11000米全海深近底多波束測深系統和11000米深水多波束測深系統,為「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深潛海底精細地形測量任務提供技術支持。海洋測繪裝備科研團隊承擔了「奮鬥者」號全海深近底多波束測深系統的數據採集、信號解調、波束形成、底檢測和波束歸位等關鍵技術研究及實時處理軟體開發。
  • 我國獲青藏高原湖泊最長巖芯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中科院青藏高原所今天對外發布消息稱,8月3日下午,該所湖泊與環境變化團隊首次在青藏高原納木錯中心湖區近百米水下成功獲取144.79米巖芯,鑽探深度達153.44米。這是我國科學家利用自主研發的湖泊鑽探系統,首次在近百米的水深條件下成功獲取超長巖芯。
  • 中國科學家首次測得可可西裡湖泊水下地形數據
    記者日前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由該所牽頭的第二次青藏科考湖泊演變及氣候變化響應科考分隊,對可可西裡地區的主要湖泊進行了系統科學考察,首次獲得了該區域大中型湖泊水下地形、水質剖面等數據,鑽取了截至目前最長湖芯樣本,填補了該區域湖泊基礎地理信息空白,為「亞洲水塔」湖泊變化、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
  • 復旦大學科研團隊證實ctDNA甲基化篩查技術可實現血液中的腫瘤...
    利用由復旦校友企業鵾遠基因原創研發的ctDNA甲基化多癌篩查技術PanSeer方法,陳興棟團隊在泰州隊列的血樣中實現了比臨床診斷提前4年發現血液中的微量腫瘤甲基化信號。這一最新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科研與健康意義,證實了通過提高檢測技術的靈敏度能夠更早的發現腫瘤標誌物,從而實現有效的對癌症早期篩查。
  • 2020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環境毒理學研究團隊科研助理...
    2020江蘇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環境毒理學研究團隊科研助理招聘公告已公布,計劃招聘1人。報名方式:郵箱報名。報名時間:截止日期2020年9月20日。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現將其公布如下:   2020江蘇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環境毒理學研究團隊科研助理招聘公告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環境毒理學研究團隊長期從事湖泊水體微囊藻毒素及其他有毒汙染物產生、食物鏈遷移/轉化與消除、毒理效應以及健康評價等方向的機理與技術研究,團隊負責人為謝麗強研究員
  • 我科學家從青藏高原湖泊鑽取最長巖芯
    8月3日下午,青藏高原納木錯中心湖區,中科院青藏高原所湖泊與環境變化團隊首次從近百米水下成功獲取144.79米巖芯,鑽探深度達153.44米,有望重建近15萬年連續氣候環境記錄。此前,我國高原湖泊最大鑽探深度為114.9米,本次納木錯巖芯成功鑽取是我國湖泊巖芯鑽探首次達到150米級別。
  • 比常規診斷提前四年發現癌症 復旦科研團隊證實ctDNA甲基化篩查技術
    利用由復旦校友企業鵾遠基因原創研發的ctDNA甲基化多癌篩查技術PanSeer方法,陳興棟團隊在泰州隊列的血樣中實現了比臨床診斷提前4年發現血液中的微量腫瘤甲基化信號。這一最新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科研與健康意義,證實了通過提高檢測技術的靈敏度能夠更早發現腫瘤標誌物,從而實現有效的對癌症早期篩查。
  • 中國科學家成功獲取迄今最長青藏高原湖泊巖芯
    中國科學家成功鑽取青藏高原湖泊最長巖芯(鑽探深度達153.44米)。中科院青藏高原所 供圖中新網北京8月4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4日發布消息說,該所湖泊與環境變化團隊3日下午首次在青藏高原納木錯中心湖區近百米水下成功獲取144.79米巖芯,這也是科學家迄今所獲青藏高原湖泊的最長巖芯。
  • 中國科考船採集到稀有深水海兔,來看看這種生物有多神奇
    科技日報記者 華凌 通訊員 胡家美據報導,5月27日中國科考船「科學」號對位於西太平洋的馬裡亞納海溝調查時,船載「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意外「捉住」兩隻深水海兔,十分稀罕。那麼,海兔跟陸地上的兔子長得像嗎,這是一種什麼生物,究竟有何特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