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現了在深水湖泊採樣方面的突破。湖芯是指湖泊沉積物,是從...
文 / TIER2020-07-22 11:39:56來源:FX168 【首次在西藏高原成功鑽取百米湖芯】21日15時,中科院「絲路環境」先導專項和第二次青藏科考湖泊團隊利用搭建好的水上鑽探平臺,在西藏納木錯中心湖區水深95米的地方成功鑽取長
-
深水湖泊採樣有突破,恭喜科研團隊,採集湖芯意義何在
這是首次西藏高原高海拔獲取超過100米以上的湖芯,總取芯率達到98%,實現了在深水湖泊採樣方面的突破。太專業的看不懂,沒關係!什麼是湖芯?湖芯:指湖泊沉積物,是從氣體或水體中自然沉降到湖底並堆積起來的物質。有什麼意義?
-
從冰川中取出的「冰棍」!「無字天書」——冰芯是怎麼生成的?
與冰芯類似的是,湖芯也是研究人員鑽取而出的圓柱體,不同的是,湖芯來自湖泊沉積物,是從氣體或水體中自然沉降到湖底並堆積起來的物質,各個年代的沉積物一層層累積,其中的一些化學或生物指標可以反映當時的沉積環境和氣候條件。「與大尺度的環境變化記錄者冰芯相比,湖芯是區域氣候環境變遷以及人類活動歷史等的忠實記錄者。」徐柏青說。
-
沉水植物如何影響湖泊水體光環境?
但人類的活動能夠加速這一過程,在我國,由於近幾十年來經濟的高速發展和過度的湖泊資源開發利用,大量的氮磷營養物質隨著工業廢水、生活汙水排入湖泊水體中,導致湖泊水體營養物質過剩,水體發生富營養化,長江中下遊區域湖泊尤為嚴重。
-
沉積物研究讓碳鍾更準確
來自日本湖泊中的氣候記錄已經被用於改進測年技術的精度,從而為解開一些考古學之謎——例如尼安德特人的滅絕——帶來了希望。 碳測年被用來分析有機物,實際上,是任何生物的年齡。這項技術以碳14的穩定衰減為基礎——作為一种放射性同位素,碳14與其他以更為穩定的形式存在的碳大不一樣。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大氣中的碳14也進入植物體內積累,直至植物死亡後停止。
-
好奇號揭火星夏普山成因:沉積物堆積侵蝕
夏普山成因示意圖:蓋爾隕坑內大量沉積物堆積並逐漸固結成巖,隨後在風蝕作用下周邊部分被侵蝕,留下中央凸起,形成今天的夏普山。這些巖層顯示不同的環境相相互交錯疊加——湖泊相,河流相以及風成沉積相,它們都見證了一個遠比此前所知任何案例中都更大,持續存在時間更長的湖泊水位的反覆漲落和蒸發輪迴。 加州理工學院的好奇號項目科學家約翰·格洛岑科(John Grotzinger)表示:「我們正在解決夏普山成因的問題上取得進展。在今天是一座高山的位置上,當時曾經是一系列的湖泊。」
-
城市環境所在富營養化影響淺水湖泊沉積物-水界面
近30年來,我國的淡水水體富營養化問題日益嚴峻。湖泊富營養化不但加速水體藍綠藻的繁殖,提升水體中的細菌活性,並使得水體pH、氧化還原電位、溶解氧量、溶解性有機質等多種水質條件發生變化。砷(As)是一種在地殼中廣泛分布的高毒性致癌物質,隨著人為和自然活動的增加,湖泊沉積物As逐年積累,相當一部分淡水水體面臨著水體富營養化和砷汙染的雙重威脅。
-
世界最恐怖湖泊,一夜剝奪2000人命,專家湖底揪出「兇手」
在生活中我們通過旅遊來釋放生活壓力以外,還能開拓我們的眼界,很多一部分人都對外面的自然風景比較有興趣,都會去到一些山川河流,一睹國內的大好河山,有些景區都是有著自己的特色,相信很多朋友都去過很多漂亮的湖泊,但是你們知道世界上最恐怖的湖泊在哪裡嗎?
-
高光譜成像應用之海洋和湖泊沉積物結構與成分分析
高光譜成像應用之——海洋和湖泊沉積物結構與成分分析 瑞士Bern大學的MartinGrosjean等人(2014年)利用Specim公司的sisuSCS高光譜成像儀(400-1000nm)對波蘭Żabińskie湖底沉積物樣芯進行掃描分析,並概括高光譜技術特點如下: 無需對沉積物樣本二次取樣
-
恢復湖泊水環境生態 湖泊藍藻爆發將可預警
原標題:湖泊藍藻爆發將可預警 記者昨從市環保局獲悉,該局目前正在對全市166個湖泊進行首次水環境生態調查,重點研究與水華現象密切相關的浮遊動植物和底棲動物等數量,改變以往湖泊監測多關注水質等級的狀況。未來我市湖泊因藍藻、綠藻等大爆發所產生的水華現象將有望得到預報預警。
-
pH驅動鹼性沉積物細菌群落空間變異
記者近日從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獲悉,該所褚海燕團隊和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合作,深入研究了青藏高原鹼性湖底沉積物細菌群落的空間分布及其驅動機制
-
「技術交流」湖泊水體生態修復工程技術要點
水量失衡將直接影響到湖泊的面積及容積,進而影響水環境容量及承載能力;(2)水化學失衡是指N、P等營養物的排入量遠大於湖泊的自淨能力,引起湖泊的地球化學循環失衡。(3)湖泊水生態系統破壞的體現在富營養化加劇,藍藻水華頻發。富營養化問題的出現在本質上是淡水生態系統物質交換和能量流動平衡失調,是湖泊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發生退化和受損,是生態元之間的連結斷裂或弱化。
-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河流-湖泊系統沉積物中的抗性基因特徵...
【歡迎您關注--農業環境科學】北京師範大學水科學研究院陳海洋副教授及滕彥國教授團隊對一個相互連接的河流-湖泊系統(中國北部的富河及其接收湖白洋澱)沉積物中ARGs進行了高通量分析和源-匯關係的解析。河流-湖泊系統是緊密聯繫的陸地生態系統之一,由於很容易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它們可能成為抗性基因(ARGs)和抗性病原體傳播途徑的儲存地。目前,關於河流-湖泊系統中ARGs的流行、轉移風險和來源的系統研究非常缺乏。本研究重點對一個相互連接的河流-湖泊系統(中國北部的富河及其接收湖白洋澱)沉積物中ARGs進行了高通量分析和源-匯關係的解析。
-
南京地理所在小型雜食性魚類對湖泊生態系統的影響研究中獲進展
魚類在維持湖泊食物網結構與功能穩定中發揮重要作用。雜食性魚類是指同時以植物性餌料和動物性餌料為食的魚類,可至少從兩個營養級中獲取食物來源。例如,鯉可攝食搖蚊幼蟲、水蚯蚓和植物碎屑;鰱、鱅可攝食浮遊植物和浮遊動物。因此,雜食性魚類可通過多種途徑(多個營養級)影響湖泊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
-
世界上最神秘的湖泊之一,淡水儲備巨大而且還生活著各種海洋生物
貝加爾湖湖水純淨清澈,最高透明度達到40.2米,除日本的一個湖泊外,居世界第二,貝加爾湖因此又被譽為「西伯利亞的明眸」。有人估計,貝加爾湖的純淨湖水可供50億人飲用半個世紀。貝加爾湖以其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而聞名。特別令人驚奇的是,除了許多獨特的淡水動物外,還有大量的海豹、鯊魚、龍蝦、海螺和其他動物,它們只能在貝加爾湖的海裡看到。為什麼海生動物會出現在淡水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