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感好不好關鍵看AR顯示器?一文看懂AR顯示器工作原理

2020-12-06 電子產品世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6/350950.htm

由於科幻電影的影響(《鋼鐵俠》和《星際迷航》等等),人們一直在憧憬著全息光學透鏡的出現。那麼增強現實顯示器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呢?遊戲開發者Aaron Yip在Quora(國外著名問答網站)進行了解答,下面是整理的文字。

先讓我們從基礎開始。我們有這些部分透明的顯示器,可把數字影像與真實世界相混合。光線需要在一定東西上反彈以重定向到你的眼睛。在現實世界,我們已經得到重定向的光線。對於數字世界,我們需要創建人工光線(例如通過LED,OLED),然後重定向它們。將生成的計算機圖像與真實世界結合的光學裝置稱為「組合器 」(Combiner)。 基本上,組合器的工作原理類似於部分反射鏡,即重定向顯示光,並選擇性地讓光從真實世界通過。這很簡單。

光學硬體解決方案可以分為兩類:常規HMD光學組合器和新興波導組合器。這兩者都非常不同,有著非常不同的權衡。

自上世紀60年代以後便出現了透視顯示器。因此,這產生了許多不同的光學技術,但基本上都是解析度、視場、眼盒、圖像質量、硬體重量/適配、形狀參數和其他特徵之間的權衡。在理想情況下,每個人都希望時尚輕便的眼鏡,有著200×100度的視場(匹配人眼),以及由《鋼鐵俠》主角託尼·史塔克發明的完美圖像質量。但由於頭顯/近眼顯示器等等存在物理和光學的限制,使得這在可預見的未來中成為不切實際的幻想。所以我們需要思量上述提到的權衡。

光學硬體完全在於權衡

傳統的組合器可產生合理的透視和成像質量,具有一致的性能和得益於幾十年供應鏈發展而帶來的所能負擔得起的材料。下圖是兩個常見的實現方式:作為平面組合器示例的偏振光束組合器(左上);作為彎曲組合器示例的離軸組合器(右上)。

偏振光束組合器的實例包括谷歌眼鏡,以及愛普生、瑞芯微(Rockchip)和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的智能眼鏡。分束器可以使用LCOS(矽基液晶)微型顯示器進行偏振,例如谷歌眼鏡;或者僅使用簡單的半色調反射鏡。可惜的是,由於組合器的重量和尺寸限制,基於偏振光束組合器的顯示器的視場通常較小,並且可能存在光束分離導致的附加模糊,造成解析度較低。谷歌眼鏡的視場為13度FOV,而愛普生BT-300為23度,解析度是1280×720。兩者都處於消費者顯示器可接受範圍的低端。然而,更大的FOV和/或解析度將需要更大和更重的硬體。

優點:輕、小、相對實惠(500美元-700美元左右)

  

缺點:有限的視場和解析度,難以改進。

  

離軸、半球形組合器的最佳現代示例是Meta 2。與其他品種的小型和輕型組合器不同,Meta傾向於更大的FOV和顯示解析度。他們推出單個OLED平板以支持「幾乎90度FOV」和2560×1440像素。然而,他們的硬體體積巨大,跟VR頭顯(如Oculus和HTC Vive)相似。另外的問題包括較低的角解析度(較少細節/圖像不夠清晰),以及組合器的塑料材料如何維持其質量(例如,隨著時間的推移輕微的抖動會得到強化,可能導致最終的視覺假象)。但這是他們為降低成本而做出的選擇。彎曲組合器另一個更早的實例是Link的Advanced Helmet Mounted Display。

  

優點:寬視場和高解析度,相對實惠(900美元左右)

  

缺點:大而笨重,較低的角解析度,材料質量風險。正如你所看到的,試圖在FOV和解析度上改進傳統組合器意味著更小的眼盒,更厚的組合器光學組件,更大的組合器,和/或更差的成像質量。它跟計算性能限制無關,而是跟光在硬體上的表現特性有關。

  

為了解決這一硬性權衡問題,新技術正在採用非常規技術,如全息和衍射光學。這些技術使用所謂的波導光柵或波導全息圖逐漸提取由波導管中全內反射(TIR)引導的準直圖像。波導管是用玻璃或塑料製作而成的薄片,光被會在其中反射通過。實際上,你可以把波導想像成一個在你眼睛前面傳輸圖像的路由器。

  

波導是技術上最複雜的透視光學元件,它們同樣難以設計。然而這些並非是全新的概念。自80年代初以來,人們一直在探索光學波導。從那時起,像索尼(圖二)、柯尼卡美能達(上圖),諾基亞/微軟(下圖),Magic Leap等公司都在研究各種波導組合器。

  

例如,表面傾斜的亞波長光柵通常是用於Microsoft Hololens的假定實現形式。在這裡,波導具有一系列呈線性陣列的非常精細的結構(跟光波長接近)。該衍射光柵會像透鏡一樣彎曲光線,直到其射向眼睛。這個過程的愉快結果是「瞳孔擴張」,出射光可以輕微擴散以增加其FOV。

  

總而言之,最先進的波導技術可能會在1920×1080解析度下接近32Hx18V度的FOV,可能沒有傳統組合器解決方案那樣的體積和重量。Magic Leap的專利表明其技術渴望接近120Hx80V度的水平FOV,但或許最終是接近於50-55度的FOV。與傳統的方法相比,Magic Leap的技術可能更具前景,或者說至少可以有更多的炒作。但他們到目前為止並未給出太多的演示證明。另外,波導組合器也存在挑戰。

  

首先,波導需要非常高的精度,而諸如光聚合物、重鉻酸鹽明膠、滷化銀等精細體積的全息介質會根據環境溫度、溼度和/或壓力而改變。第二,角解析度隨著更多的擴散而衰減(即,FOV與成像細節的權衡)。最後,相關技術的供應鏈尚未建立,因此大規模生產存在困難,而且成本高昂。更不用說兩家公司高達10億美元+持續的研發成本。

  

優點:有可能在中型尺寸的設備上實現更高的視場和解析度。

  

缺點:昂貴(預計在3000美元或以上),技術仍需積極地改進。

  

總括而言,本文討論的主要是已經被證明和已經經過相對大量探索的傳統技術,以及存在大量炒作的實驗性技術。個人而言,我認為存在對波導技術的不信任很合理,畢竟目前仍然沒有任何公開的demo演示證明其效果更優於傳統的組合器。另一方面,我同樣也認為這些巨額投資很合理。

  

受到科幻作品影響的消費者對大部分/所有的傳統組合器硬體無動於衷。在過去五十年的光學發展中,AR只是作為利基產品。傳統的組合器(例ODG眼鏡)中可能還有一些有趣的改進,但對微軟和Magic Leap而言,波導技術是AR光學的登月項目,有希望被大眾市場接受。

相關焦點

  • 《AR/VR/MR光學元件和顯示器-2020版》
    IDTechEx通過對AR/VR/MR光學元件和顯示市場關鍵廠商及技術的深入分析,在報告中為用戶提供了該領域未來十年的技術和市場趨勢。,為AR/VR/MR用戶帶來了完整的沉浸式體驗。光學元件會直接影響AR/VR/MR設備的體驗沉浸感。如果由於視覺輻輳調節問題帶來上帝射線、彩虹效應或頭暈頭痛,會給用戶帶來很不好的體驗。未來,AR/VR/MR設備光學元件的發展和進化將推動這些問題的改善。顯示器也是AR/VR/MR設備中的關鍵組件,它們負責創建要呈現給用戶的圖像。不同類型的顯示技術各有優勢,例如,更好的亮度,或更好的色域。
  • CRT顯示器的結構組成_CRT顯示器的工作原理
    打開APP CRT顯示器的結構組成_CRT顯示器的工作原理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3-27 10:28:38 典型的顯示器原理框圖如圖4所示。
  • 納米光子顯示器meta-OLED最適用於VR眼鏡
    我們的設計在太陽能電池上確實表現良好,現在我們有機會影響下一代顯示器。"這項進步是基於史丹福大學材料科學家Mark Brongersma與三星技術學院(SAIT)合作進行的研究。Brongersma之所以最初走在這一研究道路上,是因為他想創建超薄的太陽能電池板設計。
  • tftlcd顯示器工作原理是什麼 tftlcd顯示器應用特性
    tft-lcd,英文名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是一款薄膜電晶體液晶 顯示器 。它結合了微電子技術與液晶顯示屏技術,解決了之前顯示器存在的色飽和度、亮度及反應速度等問題,可以滿足日常生活娛樂工作等多種需求。
  • 常見的幾種AR眼鏡顯示器原理剖析
    打開APP 常見的幾種AR眼鏡顯示器原理剖析 佚名 發表於 2017-12-20 17:22:44 自20世紀60年代後期以來,透視顯示器具有廣泛的歷史(我將添加一些內容,幫助讀者獲得更多的技術背景)。
  • 年終顯示器選購指南,一文讀懂顯示器所有參數
    不過目前VA面板的整體均一性比較差,有好的有壞的,在響應時間上要比IPS差一些。很多VA面板的顯示器會通過OD技術來降低響應時間,不過在遊戲中容易出現鬼影問題,對於不建議購買VA面板的顯示器。 目前大多數的曲面顯示器使用的是VA面板,當然也有部分使用的是IPS的面板,只不過IPS面板相比VA面板,在曲面顯示器上表現比較差。二、顯示器的一些基本參數到底是什麼?
  • 2021年顯示器選購指南:這幾個參數你看懂了嗎?
    即使是相同尺寸的顯示器大小,因為屏幕比例的不同,顯示器屏幕的形狀也會不同。長也有長的好處,可以讓你輕鬆實現一機兩用的功能,而且最關鍵的是,你在打某些遊戲的時候還能擁有更多視野,堪稱物理外掛。但是越長的屏幕顯示區域的面積就越小,而長寬比更接近的顯示器屏幕面積就越大!
  • AR/VR頭顯的工作原理
    打開APP AR/VR頭顯的工作原理 環球網 發表於 2020-11-30 11:00:59 那麼,虛擬實境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呢?   VR頭顯不是通過過濾來自外部屏幕的內容來工作的,而是生成自己的雙眼圖像,並直接呈現給相應的眼睛。VR頭顯通常包括兩個微型顯示器(左右一個,右眼一個),它們現實的頭像會經過光學元件的放大和調整,並顯示在用戶眼前的特定位置上。   如果顯示器的解析度足夠高的話,圖像的放大比例也會更高,這樣用戶就會看到更廣闊的視場,而沉浸體驗也會更好。
  • OLED顯示器結構特點及工作原理
    4.OLED並不需要採用LCD中的逆光系統(請查閱LCD(液晶顯示)工作原理)。LCD工作時會選擇性地阻擋某些逆光區域,從而讓圖像顯現出來,而OLED則是靠自身發光。因為OLED不需逆光系統,所以它們的耗電量小於LCD(LCD所耗電量中的大部分用於逆光系統)。
  • 一文扒開顯示器面板/色域/刷新率等神秘參數
    好了,顯示器基本三要素講完了,其實就色域來說,現在的顯示器基本都能達到80%sRGB以上色域覆蓋,對於我們日常使用是足夠了,如果有專業需求可以另看,選擇更高的色域。我們接下來主要聊一聊大家在選擇顯示器時比較糾結的尺寸和解析度該怎麼選,而基本這兩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臺顯示器的價格,面板對於顯示器的影響在現在來說反而沒有那麼大。
  • 簡析等離子顯示器的工作原理及應用
    在眾多的顯示方法中等離子體顯示器PDP以其卓越的性能受到了廣泛的關注。PDP具有視角寬、壽命長、刷新速度快、光效及亮度高、易製作大屏幕、工作溫度範圍寬等很多優良特性。彩色PDP採用的數字灰度技術可使圖象灰度超過256級?能滿足顯示16位或24位真彩色的要求。
  • 第二章:AR的工作原理
    在介紹AR的工作原理之前,我們先通過一個例子,讓大家有一個簡單的認識。在2009年2月的TED大會上,帕蒂•梅斯(Pattie Maes)和普拉納夫•米斯特萊(Pranav Mistry)展示了他們研發的AR系統。該系統屬於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流體界面小組的研究成果之,他們稱之為SixthSense(第六感)。
  • 電腦硬體基礎篇顯示器(顯示器工作原理及作用_特性參數及型號和位置)
    顯示器的工作原理 電腦目前的工作原理主要分為:CRT顯示器原理、LCD顯示器原理、等離子顯示原理三種,它們的工作原理分別為: (1)CRT顯示器原理: CRT顯示器的顯示系統與電視機相同。顯示器的顯示屏幕上塗有一層螢光粉。電子槍射出的電子束擊打在屏幕上,使被擊打位置的螢光粉發光,產生一個個光點,從而形成圖像。每一個發光點又由「紅黃藍」3個小的發光點組成(3個電子槍)。由於電子束分為3條,分別射向屏幕上的這3種不同顏色的發光點,從而在屏幕上出現絢麗多彩的畫面。
  • TFT LCD液晶顯示器工作原理
    而液晶顯示器就是利用液晶本身的這些特性,適當的利用電壓,來控制液晶分子的轉動,進而影響光線的行進方向,來形成不同的灰階,作為顯示影像的工具。當然啦,單靠液晶本身是無法當作顯示器的,還需要其它的材料來幫忙,以下我們要來介紹有關液晶顯示器的各項材料組成與其操作原理。
  • TFTLCD液晶顯示器的工作原理
    , 以下介紹有關液晶顯示器的各項材料組成與其操作原理.圖8:偏光板的工作原理其實 這只是理論的說明, 告訴我們需要把玻璃與液晶的接觸面, 做好處理, 以便讓液晶的排列有一 定的順序. 但在實際的製造過程中, 並無法將玻璃作成有如此的槽狀的分布, 一般會在玻璃的 表面上塗布一層PI(polyimide),然後再用布去做磨擦(rubbing)的動作, 好讓PI的表面分子不再是雜散分布, 會依照固定而均一的方向排列.
  • 如何挑選更適合你的ALIENWARE顯示器
    25寸的競技峽谷對於喜歡衝擊更高段位的電競玩家來講,挑選一臺顯示器,首先要看的就是顯示器的尺寸。但對於資深電競玩家來說,顯示器並非是「越大越好」。因為在快節奏高頻率的電競當中,玩家的視線移動是最常見的行為之一,如果屏幕過於龐大,那玩家想徹底觀看顯示器上的所有信息,就需要更長的視野移動距離,這將導致延誤關鍵時刻的操作,從而導致玩家處於劣勢。
  • LED顯示器原理
    導讀:本文主要介紹的是LED顯示器原理,有興趣的童鞋們快來學習一下吧~~~很漲姿勢的哦~~~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
  • TFT-LCD液晶顯示器的工作原理
    而它更是繼半導體後 另一種可以再創造大量營業額的新興科技產品, 更由於其輕薄的特性, 因此它的應用範圍比起原先使用陰極射線管(CRT, cathode-ray tube)所作成的顯示器更多更廣. 如同我前面所提到的, 液晶顯示器泛指一大堆利用液晶所製作出來的顯示器.
  • 技嘉戰術帶魚屏G34WQC顯示器評測:沉浸不可自拔
    正如同電視領域IPS屏幕和VA屏幕難分高下一般,這個現象在顯示器領域也同樣存在。34寸曲面帶魚屏顯示器,對於那些更追求畫質、大屏幕的沉浸感而不在乎響應速度的用戶來說,無疑也具有極佳的性價比。在小金剛大賣的同時,不難發現市場中這類34寸曲面大屏也在悄然興起,從曾經零星幾款到如今各品牌競相推新,也已成燎原之勢。
  • 筆記本外接顯示器雙屏工作教程(N卡篇)
    在確認連接好顯示器後,通過調節顯卡驅動的選項就可以非常輕鬆的實現雙屏工作了,在這裡我們提醒大家由於許多用戶因XP、Vista自帶了驅動,所以並未安裝NVIDIA的顯卡驅動,對於筆記本上的獨立顯卡來說不安裝驅動並不能發揮其最大效果,而且在使用時也不能方便的調節,所以在這裡我們建議用戶一定要安裝顯卡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