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解析度!納米光子顯示器meta-OLED最適用於VR眼鏡

2020-10-24 柔智燴

超高解析度納米光子顯示器meta-OLED最適用於VR眼鏡

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已在高解析度,大面積電視以及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手持顯示器中得到廣泛應用。當屏幕離眼睛一定距離時,每英寸的典型像素數約為數百。對於近眼微型顯示器(例如,在虛擬和增強現實應用中),所需的像素密度達到每英寸幾千個像素,而當前的顯示技術無法滿足要求。

通過擴展超薄太陽能電池板電極的現有設計,韓國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和合作者開發了一種新的OLED架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可以使電視,智慧型手機以及虛擬實境或增強現實解析度高達每英寸10,000像素(PPI)的設備。(而目前智慧型手機的解析度約為400至500 PPI。) 這種高像素密度的顯示器將能夠提供逼真的細節的驚人圖像-對於設計成距我們臉部僅幾釐米的頭戴式顯示器而言,這一點尤為重要。

作者布隆格斯瑪(Brongersma)在《science》論文中說:"我們利用了這樣一個事實,在納米級,光可以在水等物體周圍流動。(Metasurface-driven OLED displays beyond 10,000 pixels per inch)。"納米級光子學領域不斷帶來新的驚喜,現在我們開始影響實際技術。我們的設計在太陽能電池上確實表現良好,現在我們有機會影響下一代顯示器。"

這項進步是基於史丹福大學材料科學家Mark Brongersma與三星技術學院(SAIT)合作進行的研究。Brongersma之所以最初走在這一研究道路上,是因為他想創建超薄的太陽能電池板設計。

除了具有創紀錄的像素密度之外,新型"元光子" OLED顯示器還將比現有版本更亮,具有更好的色彩精度,並且生產起來也更加容易且具有成本效益。

meta-OLED顯示器和下面的超光子層的示意圖,它可以改善顯示器的整體亮度和顏色,同時保持其薄型和高能效


隱藏的寶石

OLED的核心是有機發光材料。這些電極夾在高反射和半透明電極之間,可將電流注入器件。當電流流過OLED時,發射器會發出紅色,綠色或藍色的光。OLED顯示器中的每個像素都由產生這些原色的較小子像素組成。當解析度足夠高時,人眼將像素視為一種顏色。OLED是一種有吸引力的技術,因為它們比其他類型的顯示器薄,輕且柔性,並且可以產生更明亮,更彩色的圖像。

這項研究旨在為目前市售的兩種類型的OLED顯示器提供替代方案:

一種類型稱為紅綠藍OLED,具有單獨的子像素,每個子像素僅包含一種顏色的發射器。這些OLED的製造方法是,通過細金屬絲網將每一層材料噴塗以控制每個像素的成分。但是,只能像在智慧型手機上使用的那樣小規模生產。

另一種是電視等較大的設備採用白色OLED顯示器。這些子像素中的每一個都包含所有三個發射器的堆棧,然後依靠濾鏡確定最終的子像素顏色,該顏色更易於製造。由於濾光片會降低總的光輸出,因此白色OLED顯示器更耗電,並且容易將圖像燒入屏幕。

科研靈感

OLED顯示器是SAIT科學家Won-Jae Joo在2016年至2018年訪問斯坦福時的腦海。在此期間,Joo聆聽了史丹福大學研究生Majid Esfandyarpour關於他正在開發的超薄太陽能電池技術的演講。 Brongersma的實驗室實現了除可再生能源之外的應用。

" Brongersma教授的研究主題在學術上都是非常深刻的,對於三星電子公司的工程師和研究員來說,這對我來說就像是隱藏的寶石,"《科學》論文的主要作者Joo說。

演講結束後,Joo向Esfandyarpour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並促使史丹福大學,SAI和韓國漢陽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了合作。

Esfandyarpour說:"看到我們已經在不同環境中考慮的問題可以對OLED顯示器產生如此重要的影響,這真是令人興奮。"

概念原型

太陽能電池板和新型OLED背後的關鍵創新是反射金屬的基層,該基層具有納米級(小於微觀)波紋,稱為光學超表面。超穎表面可以操縱光的反射特性,從而允許不同的顏色在像素中產生共振。這些共振是促進從OLED有效提取光的關鍵。

Brongersma說:"這類似於樂器利用共振產生美麗且易於聽見的音調的方式。"

例如,紅色發射器具有比藍色發射器更長的光波長,在傳統的RGB-OLED中,紅色發射器轉換為不同高度的子像素。為了總體上形成平面屏幕,沉積在發射器上方的材料必須以不相等的厚度放置。相比之下,在所提出的OLED中,基層波紋使每個像素具有相同的高度,這有利於簡化大規模和微型製造過程。

在實驗室測試中,研究人員成功地製作了微型概念驗證像素。與彩色濾光的白色OLED(用於OLED電視中)相比,這些像素具有更高的色純度和發光效率的兩倍提高-衡量屏幕亮度與使用能量的比較。它們還允許每英寸10,000像素的超高像素密度。

三星正在追求將這項工作整合到全尺寸顯示器中的下一步,Brongersma迫切地等待著結果,希望成為最早看到meta-OLED顯示器的人之一。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借用太陽能電池板技術創造新的超高解析度OLED顯示器
    (相比之下,新款智慧型手機的解析度約為400至500 ppi。)這樣的高像素密度顯示器,將能夠提供更加逼真、令人驚嘆的圖像,這對於設計頭戴顯示器來說將更加重要。「我們利用了這樣一個事實,即在納米尺度上,光可以在水等物體周圍流動,」布朗格斯馬說。他是材料科學與工程教授,也是10月22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詳細介紹這項研究的論文的資深作者。「納米光子學領域不斷帶來新的驚喜,現在我們開始影響真正的技術。該設計對太陽能電池非常有效,現在我們有機會影響下一代顯示器。」
  • 韓研究所公布可以打造超高解析度量子點「納米顯示器」的新技術
    北京時間08月25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KERI新研究:ppi達5600,3D結構超高解析度量子點顯示方案。雖然說未來的技術標準仍然沒有明確的路徑,但是研究更高解析度的顯示方案依然是當下重點,從而可以為電視、智慧型手機或者其他設備帶來更高解析度的顯示能力。尤其是VR,它需要更高的解析度來提升顯示效果。近期韓國電氣技術研究所KERI,公布了一項基於3D列印技術的研究,宣稱可以打造超高解析度的量子點「納米顯示器」,ppi達5600,亮度是量子點方案提升2倍,且彩色表現更優秀。
  • 《Science》:每英寸10000像素,有望實現隱形眼鏡式顯示器!
    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在高解析度、大面積電視
  • vr眼鏡多少錢vr眼鏡有哪些品牌
    現在vr行業發展越來越快速了,憑藉著相對真實的遊戲體感,這也成了很多遊戲玩家的喜愛,VR眼鏡作為新興的科技設備是必不可少的,那麼vr眼鏡多少錢呢?還有vr眼鏡有哪些品牌?vr眼鏡有哪些虛擬實境眼鏡VR頭顯設備是一個跨時代的產品,是藉助計算機及最新傳感器技術創造的一種嶄新的人機互動手段,不僅讓每一個愛好者帶著驚奇和欣喜去體驗,更因為對它誕生與前景的未知而深深著迷,那麼vr眼鏡多少錢一個呢?
  • 新技術通過釋放光子,使OLED可獲得高達76.3%的量子效率!
    自20世紀90年代首次開發白色oled以來,為了在實際亮度水平上實現平衡的白光光譜和高光效,科學家付出了大量的努力。然而沒有額外外耦合技術的白色oled外量子效率(EQE)今天只能達到20%到40%。大約20%產生的光粒子(光子)仍然被困在玻璃層中。其原因是玻璃與空氣界面上粒子的全內反射。
  • ...超高解析度屏幕何時普及?(全文)_蘋果 iPhone 4S_液晶顯示器...
    由最頂級的IT產品製造商蘋果引領,現在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顯示器等等產品線的屏幕解析度已經在逐步提升中。    近期,我們在知名電子商城上看到了非常多採用了2560×1440超高解析度IPS面板設計的27英寸顯示器,它們的售價非常低廉,因此銷量也非常出色,起到了促進超高解析度顯示器發展的作用。難道高解析度時代已經來臨了?今天,我們就為大家詳細的分析一下在多個產品線中,超高解析度屏幕究竟何時能夠普及。
  • 獨家爆料:2016年高性價比手機VR眼鏡十大品牌排行榜
    vr眼鏡品牌介紹-暴風魔鏡VR   暴風科技目前主打的暴風魔鏡5,這款眼鏡售價499元,目前預售階段459元,先支付定金46元,7月27日支付尾款即可發貨。作為預售階段,暴風魔鏡贈送了豐富的配件,除了魔鏡主機外,還有頭戴、遙控器、USB轉接頭、以及paul Frank背包限量版。
  • 3D列印量子點納米像素來提高顯示解析度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來自韓國的研究人員利用3D列印量子點納米像素的辦法來提高顯示的解析度,可以實現超高清晰解析度的顯示,為將來柔性顯示和可滾動的顯示屏以及大尺寸顯示奠定了基礎。這一技術被研究團隊稱之為「納米光子三維列印 」,可以在TV、智慧型手機、虛擬實境耳機以及其他裝置中用來獲得超高解析度的顯示。
  • Micro LED臺灣廠商錼創發布9.4吋超高解析度Micro LED柔性顯示器
    Micro LED臺灣廠商錼創發布9.4吋超高解析度Micro LED柔性顯示器 作者:未知時間:2020-04-30 來源:LEDinside
  • 英國AR眼鏡初創公司WaveOptics與中國製造商Goertek合作
    英國AR眼鏡初創公司WaveOptics宣布與位於中國的製造商Goertek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合作將用於AR眼鏡的AR鏡片生產外包,並於2019年推出產品。在AR眼鏡的開發中,控制顯示器的光學系統極大地影響了裝置的成本。
  • Meta 2 AR眼鏡已出貨:比HoloLens強大 只是應用太少_遊俠VR
    Meta 2 AR眼鏡顯示的AR區域大得多。很容易理解,因為Meta 2眼鏡的解析度達到2560×1440,可視角度90度。它不是一款自己自足的設備,需要電腦才能使用。  和Hololens一樣,Meta 2安裝了由內向外追蹤系統,配有手勢追蹤技術。頭盔前置720p攝像頭,用傳感器獲得深度信息,追蹤手部動作,配有6軸IMU,用來追蹤方向。設備還配有9英尺長的線纜,方便用戶移動。
  • 超高解析度螢光顯微鏡的應用
    超高解析度螢光顯微鏡正在不斷改變我們對細胞內部結構及運作的認識。不過在現階段,顯微鏡技術還是存在著種種不足,如果人們希望顯微鏡能在生物研究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就必須對其加以改進和提高。
  • 北大「飛秒-納米超高時空分辨光學實驗系統」研究...
    編者按近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人工微結構和介觀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納光電子前沿科學中心龔旗煌院士團隊在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飛秒-納米超高時空分辨光學實驗系統」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 超靈敏海森結構光超高解析度顯微鏡研發成功
    膜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聯合華中科技大學發明了一種超靈敏結構光超高解析度顯微鏡海森結構光顯微鏡 (Hessian SIM),實現了活細胞超快長時程超高解析度成像
  • 常見的幾種AR眼鏡顯示器原理剖析
    打開APP 常見的幾種AR眼鏡顯示器原理剖析 佚名 發表於 2017-12-20 17:22:44 結果,出現了很多光學技術,但是這一切都歸結為解析度、視場、眼盒、圖像質量、硬體重量/適配、美學形狀因子和其他特徵之間的基本權衡。理想情況下,每個人都想要時尚、擁有200x100度FOV(像人眼)方便使用的眼鏡和完美的圖像質量。但是HMD / NED的物理和光學限制(例如我們如何使用可穿戴硬體來反射和彎曲光線)讓這些在可預見的未來變得不太現實。所以我們需要弄清楚我們所關心的權衡。
  • 超高解析度顯微鏡:顯微鏡發展史上的新突破
    使用STORM可以以20nm的解析度看到DNA分子和DNA-蛋白質複合體分子。   此後幾年,超高解析度螢光顯微鏡又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現在,生物學家已經能夠使用超高解析度螢光顯微鏡在納米水平上觀察細胞內部發生的生化變化了。以往那些大小在200nm至750nm之間的模糊泡狀圖像再也無法對他們造成困擾了。
  • 2K已到沸點 4K解析度顯示器何時爆發?
    目前消費者的日常應用中,如果需要實現高解析度顯示,最快捷途徑就是採用多屏拼接顯示方案。多屏拼接方案中最常見的主要是三屏拼接的應用形式,因為超過三個屏幕的拼接應用現在並沒有廣泛的顯卡和技術支持,用戶實現起來尤為困難。三屏拼接顧名思義就是用戶將三個顯示器屏幕通過顯卡驅動的調節進行拼接,使三個獨立的屏幕形成一個完整的作業系統桌面體系。
  • LOMID生產出一種1英寸微型顯示器 能使VR眼鏡縮小3/4
    打開APP LOMID生產出一種1英寸微型顯示器 能使VR眼鏡縮小3/4 電子發燒友 發表於 2018-12-18 08:56:07
  • Facebook 研發機械振動部件用來減少 VR 顯示器屏幕的紗窗效應
    IT之家1月10日消息 根據外媒 roadtovr 消息,Facebook 現實實驗室以及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於 1 月 8 日共同宣布了一種高速機械振動部件,有助於減少 VR 顯示屏的紗窗效應(SDE)。這種效應是由像素點之間的空隙過大導致。
  • OLED的結構原理及其發光過程解析
    但是,在價格(較大顯示面板)、壽命、解析度暫無法與液晶顯示器匹敵。   oled的原理   OLED是指在電場驅動下,通過載流子注入和複合導致發光的現象。其原理是用ITO玻璃透明電極和金屬電極分別作為器件的陽極和陰極,在一定電壓驅動下,電子和空穴分別從陰極和陽極注入到電子和空穴傳輸層,然後分別遷移到發光層,相遇形成激子使發光分子激發,後者經過輻射後發出可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