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分裂新發現 解開25年的科學之謎

2021-01-17 生物通

細胞的分裂是生物生命中最關鍵的機制。25年前,科學家們就發現細菌能通過在中心位置形成一個Z形環而分裂成兩個子細胞,但是一直以來他們都不清楚其中具體的細胞分裂機制。

現在來自哈佛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利用先進的顯微鏡,成功解開了這個謎題,發現了細菌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它們似乎能在25分鐘內,藉助於多個分子「磚(bricklayers)」從外部構建一個新的細胞壁。而且完成出乎意料的是這些「磚」會在「踏車(treadmilling,生物通譯)」的指導下,沿著細胞壁內側移動。而且細胞壁的構建也是從在前面連續移動的支撐結構開始,後面緊跟著就會連續拆卸。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2月17日的Science雜誌上。


這項研究是通過先進的顯微完成,這就需要在細胞壁上加入彩色標籤,通過每次僅僅幾秒鐘的構建材料的顏色變化,研究人員觀察到這個不是一個連續的過程,而是每次發生在不同位置的過程。驅動引擎是FtsZ,這種蛋白構建了一個拱形的聚合物,通過一種稱為「踏車」的現象移動,其命名來自中世紀的舊踏車。


文章作者,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Cees Dekker教授解釋道:「利用這種踏車,研究人員可以在前端加入一些材料來構建移動,同時從後部去除它們。我們的研究表明,細胞也使用這種現象來建造細胞壁。」


這種細胞壁是在許多協作蛋白的幫助下構建的,其中FtsZ是最重要的部分。 


「我們的新發現解決了25年來一直存在的關於FtsZ如何協調細胞分裂的謎題,這種蛋白就像是一種腳手架支持物,整個構建過程就是在其上發生的,但它又不是滾動的腳手架,而是不斷地翻新自己的固定腳手架:細胞一直在構建細胞壁過程中形成新的腳手架。構成細胞壁的建築機器受到腳手架的調控,因此跟隨著後者的速度。如果細胞同時有多套不同的腳手架,那麼10-15分粥就能構建細胞壁。同時其它蛋白也發揮作用,確保DNA是正確的被分成兩部分,還有細胞膜是正確的關閉等等。整個細胞分裂的過程十分迷人。」


通過了解細菌細胞的整個分裂機制,就能為研發新型抗生素帶來新的契機,未來我們還需要掌握更多細菌的知識,才能製造出更多的武器對抗多種疾病。


當細胞分裂時,包含我們遺傳信息的染色體被分離到兩個新的子細胞。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出現錯誤,就可能會導致疾病。科學家學家們在實驗室裡製造了一種人工染色體,來研究細胞是如何自我更新的——一個被稱為細胞分裂的過程。該方法允許研究人員研究參與細胞分裂的關鍵因子,包括形成很多染色體結構的蛋白質,與幫助協調處理這個過程的DNA片段。


近期來自愛丁堡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細胞分裂過程會構建出一道保護性的屏障,使著絲粒免於被染色體的其他部分影響,可防止致病性錯誤的發生。


原文標題


Treadmilling by FtsZ filaments drives peptidoglycan synthesis and bacterial cell division



相關焦點

  • 細胞分裂之謎揭開
  • 新的細胞分裂理論
    開始只是幾個細胞,但發展成數萬億個細胞,構成你身體的所有不同器官。為此,您的細胞不得不分成兩個新細胞,每個細胞都包含所需的所有細胞成分和DNA。為了幫助科學家研究這一重要過程,艾倫細胞科學研究所推出了一種新工具,即集成有絲分裂幹細胞,可以顯示細胞分裂——或有絲分裂——在一般人類幹細胞中的樣子。集成的有絲分裂幹細胞是艾倫細胞科學研究所開發的一種新工具,用於可視化細胞分裂過程中人類幹細胞的樣子。
  • 《科學》:為什麼細胞不能無限長大?斯坦福科學家發現,隨著細胞增大抑制分裂的蛋白濃度降低,加速細胞分裂丨科學大發現
    如果它們每個都能大一丟丟奇點糕是不是就能長更高了呢……以奇點糕對生物體之複雜的了解,這事兒整不好會超級複雜。。。But!根據一項史丹福大學學者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新研究[1],細胞控制自己大小的方法還真是簡單得不可思議。
  • 科學家解開藍環星雲之謎
    圖片來源:NASA本報訊長達16年的藍環星雲之謎如今解開了。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研究者發表了他們關於恆星TYC 2597-735-1的新發現:籠罩在這顆恆星周圍的紫外線環,很可能源自兩顆恆星發生的碰撞。
  • 科學家解開了蜜蜂孤雌生殖的基因之謎
    雪梨大學的科學家們,對生活在南非開普敦的海角蜂的一種特殊情況展開了遺傳學研究,結果解開了孤雌繁殖的某個基因之謎。這項發現不僅回答了困擾人們數十年的歷史問題,也在控制其它物種的蟲害方面具有潛在的重要意義。
  • 基因測序解開黃魚之謎
    這些大黃魚的「身世之謎」引發各方關注——它們是養殖箱裡的「逃網之魚」還是實實在在的野生黃魚?水產業界和專家們對此充滿了好奇。  11月30日,記者陪同浙江海洋大學陶震博士來到奉化桐照漁村,購買了4條在165漁區捕獲的大黃魚。科研人員將對其進行部分基因測序,其結果將有助於揭開這些大黃魚的「身世之謎」。  事實上早在10年前,浙江海洋大學就開展了這方面的專題研究。
  • 解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 中國科學家發現「麒麟蝦」化石
    解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我科學家發現「麒麟蝦」化石科技日報訊 (記者陳磊)節肢動物怎樣演化而來?它們的祖先又長什麼樣?這一生物進化的百年謎題或被中國科學家解開。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團隊在全球首次發現了一種5億多年前的蝦形化石,其長相奇異,有五隻眼睛,身體嵌合了多種動物的形態特徵。該過渡型物種被命名為「章氏麒麟蝦」,是我國雲南澄江動物群又一重大科學發現,為解答 「節肢動物起源之謎」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證據,為生物進化論增添了實證。11月5日,《自然》雜誌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從寒武紀大爆發開始,節肢動物便是地球上最成功的動物之一。
  • 百慕達三角之謎將解開?科學家在海底發現這些...
    視頻:揭開百慕達之謎?
  • 那些已經被解開的世界未解之謎
    雖然現在世界上還有很多未解之謎,不過有一些被人們已經解開了,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這些被我們解開的眾多謎團。通過非常多的先進技術終於將這個謎團解開了其實在這個水晶頭骨眼睛鼻孔等周圍有旋轉刮痕。但是因為他們太過於輕微,用肉眼是發現不了的,這種痕跡類似於現在珠寶商的旋轉輪製作出來的。所以研究人員推斷這個是現代歐洲加工製造的,材料是用的巴西無色水晶。正是因為被解開了這個謎團,所以這些水晶頭骨取消了展示,因為他們不屬於博物館。
  • 首次被發現!一隻5億年前的「蝦」,將解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
    曾晗供圖 中國科學家在寒武紀地層裡發現的這些麒麟蝦化石,填補了節肢動物起源過程中關鍵的缺失環節,將解開節肢動物起源這一生物進化的百年謎題。北京時間11月5日,《自然》雜誌發表了這一最新研究成果。
  • 安徽有一個千古之謎無法解開,可以與金字塔之謎相提並論
    沒有解開的謎題是胡夫金字塔,它的奇異程度已經超出了人們的想像,千百年來依然是困擾人們的難題。其實,我國安徽也有一處地下石窟群,其神秘程度可與金字塔相媲美。這個地方就是花山謎窟。他的謎團在歷史上找不到任何文獻記載,而關於他確切的一些記載,大多是用一些目擊者來講述的,而有些資料並沒有科學依據,至今都沒有解開,這裡規模非常大,都是人工挖掘的,它位於安徽省黃山市。即使在國家史料中,也沒有關於他的文字,他的一些故事都是來源於民間傳說。
  • 科學之謎:物理學五大待解之謎
    如今物理學家足以解釋自然界一切常見現象及背後原理,科學家能運用自然規律進行科學發明。自21世紀以後,一時間裡,宇宙奧秘仿佛完全被揭開,自然世界再無新發現。現如今,自然新發現少之又少,物理學發展陷入緩慢階段。
  • 發現細胞分裂中收縮環作用機理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醫學院路德維格癌症研究所的科學家日前表示,在一項旨在促進癌症治療效果的研究中,他們發現了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收縮環的作用機理。研究顯示,收縮環的作用是細胞分裂的一個重要步驟,它使得母細胞分裂成兩個子細胞。
  • 研究人員解開了一個長達50年的酶之謎
    研究人員解開了一個長達50年的酶之謎昆士蘭大學的研究人員解開了ー個長達50年之久的謎題後,可能會有先進的除草劑和治療感染的方法。Guddat教授說:「這是一項重大的科學進步,半個世紀以來,全世界的化學家都在追求這一進步。」這一信息為50多種商用除草劑的重要靶酶甲基羥基酸合成酶提供了新的見解。「這也是治療結核病和侵襲性念珠菌感染等感染的新藥的潛在靶點。
  • 首次被發現!這種5億年前的「四不像」動物,將解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
    這一生物進化的百年謎題或被中國科學家解開。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團隊在全球首次發現了一種5億多年前的蝦形化石:它長相奇異,有五隻眼睛,既有海洋巨型捕食動物奇蝦的掠食性附肢,又有我們熟知的蚊蟲蝦蟹等節肢動物硬化的表皮、癒合的頭殼、多節的軀幹和分節的腿肢。因為其身體嵌合了多種動物的形態特徵,就如同中國傳統神話中的瑞獸——麒麟,因此被命名為「c」。
  • 「魔 鬼三 角區」之謎是怎樣解開的
    為了解開「魔鬼三角區」之謎,許多科學家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試驗。不久前,美國有一位研究漩渦的學者在「澡盆實驗」中發現,澡盆在放水時總是朝逆時針方向旋轉的,經過不斷的探索,又發現漩渦旋轉的方向與地球自轉有關,從而得出北半球的漩渦方向是逆時針的方向;南半球則是順時針方向;赤道附近的水面略旱漏鬥形,但出現不了漩渦。
  • 史上5大未解之謎,為何沒有答案?專家:真相解開或令人無法接受
    下面為大家盤點一下,史上5大未解之謎,為何至今沒有答案。專家則是對此做出了解釋,真相解開或許令人無法接受,所以人們沒有針對這未解之謎給出答案。 第一個未解之謎,宇宙是否有盡頭。 第二個未解之謎,就是人類思想的由來。
  • 《自然》:解開數十年謎團,科學家首次發現人類細胞中的線粒體關鍵...
    科學家們首次在人類細胞中鑑定出了線粒體NAD+轉運蛋白。這一發現不僅解開了困擾科學界數十年的謎團,也為治療與衰老相關的諸多疾病打開了新的大門。線粒體被稱為細胞的「發電廠」,將營養物質轉化為細胞的化學能。而在線粒體介導的能量生產和細胞功能中,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中是必不可缺的關鍵分子。低水平的NAD+還是衰老的標誌,並與肌肉萎縮症、心力衰竭等疾病有關。
  • 高三生物教學教案:逆轉錄病毒解開人類進化之謎
    高三生物教學教案:逆轉錄病毒解開人類進化之謎 2013-01-11 13:50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新東方網整理
  • 解開數十年謎團,科學家首次發現人類細胞中的線粒體關鍵蛋白
    科學家們首次在人類細胞中鑑定出了線粒體NAD+轉運蛋白。這一發現不僅解開了困擾科學界數十年的謎團,也為治療與衰老相關的諸多疾病打開了新的大門。而在線粒體介導的能量生產和細胞功能中,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中是必不可缺的關鍵分子。低水平的NAD+還是衰老的標誌,並與肌肉萎縮症、心力衰竭等疾病有關。  儘管百年來對NAD+的研究很大一部分集中在線粒體內發生的過程,然而NAD+究竟是怎麼跑到線粒體裡面去的,卻是長久以來的不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