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看似漫長,實則短暫。在年少時期,我們懵懂無知,總想要時間過的快一點,這樣可以長大的快一點。但人到中年以後,卻感覺到了時間流逝太快,此時就想要時間過得慢一點,讓自己餘下的人生再走的慢一點。
不過,無論人生是快是慢,是長是短,我們只要用心過好我們的每一天,沒有怠慢和浪費我們的時間,那人生便是值得的。但有句話說的好:「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有些人,明明前一天還好好的站在你面前,但卻因意外或者疾病,以最快的速度離開了人世,令人唏噓不已。今天,救生圈就要講述一個白血病人張迪的故事。
張迪是瀋陽人,他畢業於著名的上海交通大學,是一名非常優秀的碩士畢業生。剛畢業時,張迪有著滿腔的熱血,想要開始為自己繪畫未來的藍圖時,卻被醫院檢查出自己患有急性白血病的噩耗,年輕的張迪一下子接受不了這番打擊,曾消極厭世了好長一段時間。
在逐漸接受了自己的現狀之後,張迪依舊不想放棄自己,他選擇接受治療。在化療期間,張迪的頭髮漸漸掉光,每次化療也異常的痛苦,但頑強的張迪都堅持了下來。張迪家庭情況一般,父母雖然並不富裕,但為了兒子,他們表示就算砸鍋賣鐵也要讓兒子接受治療。
在經歷了第一次骨髓配對後,張迪感受到了人生的希望。他以為,自己終於可以回歸正常生活,終於可以呼吸到自由的空氣了。但不到一年,張迪的白血病卻再次復發,而且這次復發令張迪治癒白血病的可能性再次降低。張迪不得不再次接受化療,與之前不同的是,張迪堅持了一次又一次的化療過程,治療效果卻微乎其微,張迪的身體還出現了排異反應,皮膚潰爛、呼吸困難等併發症一併襲來,令張迪痛苦不堪。
眼見治療無望,與其這樣痛苦的活著,不如安靜的離開,加上家裡已經無法承受得起這巨額的治療費用,張迪向家人提出了最後的請求,希望自己能安靜的度過這最後的日子。看著兒子每日痛苦的遭受折磨,父母同意了張迪的要求。
張迪還與醫院籤訂了《遺體捐贈志願書》,希望自己在死後可以為這個世界做出自己的貢獻。不過,在面對最疼愛自己的奶奶時,張迪卻無法直言自己的想法。最終,他想到了一個善意的謊言,他告訴奶奶,不久之後,自己要去國外讀書,可能很久都不會回來,希望奶奶會照顧好自己。奶奶相信了張迪,並笑著讓他保重身體。
安排完最後一件事,張迪終於坦然的度過了自己為數不多的最後的日子,微笑著離開了這個人世間。這個暖心的男孩,雖然遭受了不幸的命運折磨,卻用自己的善良留給了人世間最後的愛,也留給了最親的奶奶最後的溫暖。對此,你如何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