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大研究生患白血病,臨終選擇捐獻遺體,奶奶至今以為去留學

2021-01-13 滄海沉雲史

許多人的人生不是一帆風順,有諸多坎坷等著我們,其中就有些永遠越不過去的坎。上海交大的一名研究生張迪就遇到了令人絕望的磨難,他患上了難以治癒的白血病,本來有大好年華等著他,現在還沒有踏入社會就要被無情的病魔帶走。

面對這種晴天霹靂般的消息時,他坦然面對還籤訂了遺體捐些書,用這樣的方式繼續為社會做貢獻,這種行為值得我們敬佩、

01

張迪發現自己患病恰好是在讀書生涯剛剛結束的那一刻,他在某個研究院工作兩個月之後發現身上突然出現許多的出血點,這種異常的情況領他警惕。

剛開始他掛的是皮膚科,但敏銳的醫生察覺到並不是皮膚病。抽血化驗之後醫生斷定張迪患上的是急性白血病,發病的速度比治療的速度要快得多,張迪不久後發高燒不退。張迪不敢把這件事告訴父母,直到收到了病危通知書他才跟父母坦言。

張迪和父母商量回到老家瀋陽接受治療,最開始化療了四個月後來接受骨髓移植手術,是父親捐獻給他造血幹細胞。

張迪在接受手術與治療之後病情依舊是復發,甚至到了沒有藥可用的局面,再次移植也只能延續幾個月的生命長度,面對這種情況他決定放棄治療,因為低質量的生存不是他想要的結局。張迪坦然面對事實,他認為安靜的離去比受折磨的活著要好許多。

張迪從小到大都是位優秀的學生,在瀋陽二中、東北大學和上海交大讀書的日子裡他十分努力且都順利地完成學業。

他不僅是喜歡讀書,興趣愛好也很廣泛,在讀書之餘會打籃球和彈吉他。本來是前途光明的張迪因為患病失去一切,面對這種情況他選擇捐獻自己的遺體,而不是成為骨灰盒裡的骨灰。

張迪的父親表示他支持兒子捐獻遺體的遺願,能為社會做貢獻是一件好事。張迪去世前也留有遺憾,那就是不能給父母還有奶奶養老送終,至今為止奶奶還不知道他患病的事情。奶奶年紀比較大,張迪實在是不忍心告訴她事實,只能編造一個出國留學的謊言。

02

病魔不會體諒張迪,它最終還是無情地把張迪帶離人世,在5月初張迪撒手人寰,永遠地告別了這個世界。不足三十歲的生命就這樣像煙花一般消逝,甚至還來不及展示他的絢爛。

在張迪離世前的最後時間裡曾用鏡頭記錄下死別的時刻,他表示在逝世後希望父母能儘快忘記他,死去的人已經離去,活著的人要堅強地活下去,同時張迪還祝願父母能攜手與共度過今後的人生。

遺體捐獻協調員表示他經歷過那麼多的生離死別,張迪這一例令他十分感動,本來十分優秀的張迪在命運面前是那麼的無奈,協調員也是強忍淚水不敢在張迪父母面前表現出悲傷的情緒。

得知張迪事跡的許多人也都對這個轉瞬即逝的生命表示遺憾與惋惜,年輕的生命未來本來有無數的可能性卻不幸地被病魔帶走,這件事放在誰身上都會感到無奈。

張迪的對於病魔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與其慌亂且暴怒的面對災難,還不如冷靜下來對待它,餘下的生命力也要正常度過。

命運無常,未來會遇到什麼都是難以預測的事情,如果設身處地的想像自己遇到與張迪一樣的事情可能會更加崩潰,不由佩服張迪能坦然面對這個事實。

我們要珍惜當下的每一刻,每時每刻都有諸多生命逝去,活著的人應該砥礪前行不虛度每一寸光陰。

現在國家還沒有允許執行安樂死,對於那些飽受病痛折磨的人來說安樂死是一個拯救他們的選項,能夠安靜且沒有痛楚的死去也是這些人的心願,或許國家層面可以考慮允許執行安樂死。

相關焦點

  • 「上交孝心學霸」張迪:他捐獻遺體回報社會,奶奶至今以為在留學
    上海交通  大學的  研究生  學霸張迪,從小受到父母的關愛,受到很多應有的教育且成績優秀,但是卻在學成歸來之時患病,臨終之前選擇捐獻遺體,為了不讓白髮人送黑髮人,選擇隱瞞奶奶,奶奶至今以為他還在外國留學。  他到底患了什麼病,  年紀輕輕為何放棄治療?
  • 上海交大研究生患白血病放棄治療,和奶奶告別謊稱去留學
    上海交大研究生患白血病放棄治療,和奶奶告別謊稱去留學一個家庭要培養一個研究生,是要花費很大的代價的。但是這次的主人公上海交大研究生畢業,剛步入社會、剛要戀愛、剛要開創事業、剛要回報父母的時候,卻被查出了急性白血病。之後為跟奶奶告別,謊稱自己要出國留學。4月27號媒體報導,29歲的張迪去年7月從上海交大碩士畢業2個月後,被確診為急性白血病。
  • 上海交大研究生患白血病放棄治療!和奶奶告別說要去留學,原因看哭...
    成都商報 今天上海交大研究生畢業剛步入社會,剛要戀愛,剛要開創事業……命運卻和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張迪,29歲,是上海交大動力工程專業的研究生。去年7月研究生畢業後2個月,被確診為急性白血病。所以他選擇了放棄!拒絕低質量生存,他要平靜地走在最後的日子裡張迪希望多和家人、朋友在一起到處轉一轉他告訴奶奶自己要出國留學了以後不能常來看她老人家「奶奶已經80多歲了,如果告訴她老人家,她接受不了這個現實。這次,強挺著去看了奶奶最後一次。
  • 上海交大碩士生不幸患上白血病,騙奶奶要出國留學,後捐獻遺體
    剛畢業時,張迪有著滿腔的熱血,想要開始為自己繪畫未來的藍圖時,卻被醫院檢查出自己患有急性白血病的噩耗,年輕的張迪一下子接受不了這番打擊,曾消極厭世了好長一段時間。 在逐漸接受了自己的現狀之後,張迪依舊不想放棄自己,他選擇接受治療。在化療期間,張迪的頭髮漸漸掉光,每次化療也異常的痛苦,但頑強的張迪都堅持了下來。
  • 他剛交大研究生畢業,卻白血病復發,選擇放棄治療!原因讓人看哭……
    去年從上海交大研究生畢業的張迪白血病復發後選擇放棄治療。他說,拒絕低質量生存,要平靜地走……最近#研究生白血病復發放棄治療#的話題引發熱議據梨視頻報導,張迪去年從上海交大碩士畢業後,上班兩三個月查出患白血病。
  • 苦命女孩患白血病去世捐獻遺體,三年後魂歸故裡卻面臨尷尬
    三年前,四川宜賓筠連縣鎮舟鎮雲嶺村村民楊家珊因患白血病醫治無效去世。生前,家庭貧困的楊家珊得到熱心人士資助治病,感恩於此又無以為報,這位山區女子臨終前決定死後捐獻自己的遺體用於醫學研究。成都醫學院接收了楊家珊的遺體用於教學,此後火化成骨灰。
  • 上海交大研究生畢業患白血病卻放棄治療:寧願平靜走不願苟且活!
    張迪才從上海的交通大學畢業沒多久,考取了碩士研究生學位的他,準備在社會上大展拳腳、施展自己的抱負和才能,可是,命運卻跟他開了個玩笑,張迪上班沒多久就被醫院查出患上了白血病!一個剛被家人千辛萬苦供養出來的莘莘學子,還沒有好好的實現自己的價值,回報家人的恩情,如今,卻被告知患上了不治之症。剛開始的張迪是茫然無措、怨天尤人的,但畢竟他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有著良好的素養。
  • 捐獻遺體以供教學的「大體老師」值得尊敬,做事莫讓其家人寒了心
    新華社記者 嶽月偉 攝前幾天,發生在成都的「捐獻遺體需家屬自行取回骨灰」一事,讓人們心裡特別不是滋味。據報導,家住四川筠連縣山區、生活貧困的楊女士身染絕症。因在治療過程中得到愛心資助,三年前,無以為報的她臨終時決定捐獻遺體。經當地紅十字會聯繫,成都醫學院成為其遺體接收、使用單位,並與楊女士的父親約定「三年為期」。
  • 交大碩士張迪:患病沒錢放棄治療,笑著對奶奶說「要出國留學了」
    瀋陽的研究生張迪給奶奶撥通了電話,說他要去國外留學,將來有很長一段時間不能見面,奶奶見孫子如此有出息,在電話裡不停地誇他,還要他多注意身體。這麼溫馨的一幕,奶奶還不知道張迪的那句「要出國留學」其實是一句善意的謊言,張迪得了白血病,為了不讓奶奶傷心,在離開世界前給奶奶打了最後一通電話。張迪小時候因為父母忙於工作,是在奶奶家長大的,奶奶的關係非常深厚。
  • 在日中國留學生患白血病 華人呼籲為其捐獻骨髓【2】
    在日中國留學生患白血病 華人呼籲為其捐獻骨髓【2】 2013年12月16日10:0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一位在日本留學身患白血病的女孩牽動了各界在日華人的心。
  • 他才29歲,剛剛交大研究生畢業,卻遭遇人生最大的變故!
    當死亡的腳步漸漸迫近,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選擇。近日,上海交大研究生張迪在鏡頭前,給我們展現了他的人生選擇。他說,拒絕低質量生存,我要平靜地走……29歲的張迪,去年3月從上海交大畢業,取得工程碩士學位。剛剛踏上社會的他,本應有著一個光明燦爛的前途。
  • 弟弟患白血病哥哥拒絕捐獻骨髓
    為找到哥哥捐獻骨髓,患白血病男子張成友前日在某論壇網發帖,希望能通過媒體呼籲跟哥哥見上一面。昨天,張成友哥哥稱其本人出於身體有病及家庭考慮,不得不放棄捐髓。  前天,白血病男子張成友在某論壇發表「哥哥,我想活著」的帖子,希望通過媒體呼籲跟哥哥見上一面。  某外企職員張成友於2007年1月查出患白血病,治療白血病的最好方法就是做骨髓移植。經檢查,他和哥哥骨髓匹配。
  • 交大學霸張迪:因沒錢放棄化療白血病,騙奶奶說「要出國留學」
    由於父母工作忙,張迪是由奶奶帶大的,他跟奶奶的感情非常深厚,高中在城裡面讀書時,張迪每次回家都會帶一些奶奶喜歡的小零食回去,高考之後,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學。交通大學是我國綜合性研究性一流大學,創辦歷史悠久,師資力量強大,能夠進入這所大學,畢業之後一定能有一番作為,張迪成為了全家人的驕傲,為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為了讓父母、奶奶過上好的生活,張迪進入大學之後十分努力的讀書。張迪先後拿到了研究生、碩士學位,2018年張迪博士畢業。
  • 苗風軍:捐獻遺體讓死的意義重於泰山
    李娟曾把這個病當做慢性咽炎到附近的一些小醫院裡去醫治,但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此後斷斷續續的兩個月,她都是這麼過來的,直到後來始終不好,家人才開始重視,帶她到省裡的醫院去檢查,最後在上海被確診為黑色素瘤。在臨終前,她做了一個很多人不敢想的決定,那就是將自己的遺體捐獻給母校做科研。一個青年學子懷著大愛將自己遺體獻給了她熱愛的醫學事業,更是獻給了我們祖國的科研事業,她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敬仰。
  • 遺體捐獻反悔撤回達六成 擔憂無償捐獻用作牟利
    相關人士稱,在申請捐獻的人員中,因反悔撤回捐獻的約佔六成。  到底是什麼制約了遺體器官捐獻?傳統觀念、迷信思想,還是商業擔憂?  文/圖 記者陳杰 通訊員紅會宣  現狀:最近兩年新增捐獻量為零  梁永權,20歲,因患上「慢粒型細胞白血病」離開人世,按照他生前的遺願,南方醫科大學將其遺體接收,作為日後醫藥科研用途,成為江門第二例實現遺體捐獻的志願者。
  • 老人捐獻遺體是否需子女同意?尚無專門法律
    尚無專門法律,需遵循本地區規定   我國至今仍沒有專門法律來引導和規範全國範圍內遺體捐獻工作的開展。遺體捐獻工作主要參照2007年國務院頒布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如關於遺體捐獻的條件參照該條例第二章人體器官的捐獻條件;關於遺體捐獻接受單位資格則借鑑第三章中醫療機構從事人體器官移植應當具備的條件等內容。
  • 北大女博士婁滔患漸凍症,臨終前留給人間最後的禮物:遺體捐獻
    ——致敬遺體捐獻者:他們留給人間最後的禮物 。接下來,要說的這位她也是遺體捐獻者的一員,患有漸凍症的北大女博士婁滔。1 出身貧寒,志向高遠1988年,她生於湖北鹹豐縣的一個農村家庭。於是去了醫院做檢查。醫生給出的結果是運動神經元病,俗稱「漸凍人症」。她聽到後,覺得自己以為的小感冒怎麼會轉變成這種病,想著會不會是誤診,然後又去了其他醫院,醫生給出的結果一樣。這次,她回去後,情緒低落,主動和男友分手。
  • 北大女博士婁滔患漸凍症,臨終遺願捐贈遺體:我的頭留下做研究
    但是,她患上漸動症之後,一切都變了。我們現在先來科普一下漸動症到底是什麼疾病:它是上運動神經元和下運動神經元損傷之後,導致包括球部(所謂球部,就是指的是延髓支配的這部分肌肉)、四肢、軀幹、胸部腹部的肌肉逐漸無力和萎縮。
  • 廣西12歲少女臨終自願捐獻眼角膜 少女母親:不後悔
    廣西12歲少女臨終自願捐獻眼角膜 少女母親:不後悔 2019-04-01 18:27:1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79歲老黨員劉家成圓生前夙願:捐獻遺體,做最後一次貢獻
    在他去世後,兒女遵從父親生前意願:將遺體捐獻給醫學事業,為國家貢獻最後一份力量。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自己選擇的。」劉家成從年輕時,就有寫日記的習慣,這是他在日記本上寫的第一句話。「我的爺爺奶奶都是老黨員、老八路,受他們影響,父親也一心向黨,並於197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