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霖大師與國際巴赫學院合唱音樂會將演
邵登
國際著名樂團斯圖加特國際巴赫學院樂團合影。
裡霖大師
晶報訊(記者 邵登)10月20日晚,世界指揮界泰鬥赫爾穆特·裡霖大師集結國際著名樂團斯圖加特國際巴赫學院樂團及加辛格合唱團,將在深圳音樂廳隆重奏響秋聆音樂廳演出季最強音——裡霖大師與國際巴赫學院合唱音樂會。
詮釋巴赫音樂的第一人
巴赫因對古典音樂的突出貢獻被譽為「音樂之父」,特定的時代背景賦予了巴赫音樂作品具有難掌控、難演繹的古典音樂典型特徵,甚至被定義為艱澀難懂、神秘古板。放眼當前,能夠完美指揮巴赫作品者鳳毛麟角,而德國著名指揮家、音樂教育家赫爾穆特·裡霖卻因對巴赫音樂的獨到詮釋及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被公認為當今世上巴赫音樂最權威的代言人。他先後於1954年和1965年親手創辦了加辛格合唱團以及斯圖加特巴赫樂團,前者最早以演唱清唱劇為主,後者則以十八至二十世紀的聖樂曲為主。1981年,裡霖大師又創辦了斯圖加特國際巴赫學院,以舉辦音樂會、歌唱及指揮大師班、音樂節、國際研討會的方式來研究推廣不同的巴赫作品,每年定期舉辦「斯圖加特巴赫音樂周」和「斯圖加特歐洲音樂節」等大型活動。
大師名團首登中國
本次音樂會是裡霖大師率領國際巴赫學院樂團及加辛格合唱團登陸中國巡演的首場演出,70多人的華麗演出陣容將響徹整個音樂廳。代表了巴赫音樂成就的《康塔塔》及根據巴赫早期作品改編的詼諧模仿曲《合唱曲》、《頌歌》等多首曠世經典名曲,將令樂迷在聲勢浩大的音樂中感受古典樂的精密,觸探靈魂的脈搏。此外,充滿了感恩與讚美的樂曲《頌歌》也將被唱響,根據巴赫早期作品改編的詼諧模仿曲以及由古斯塔夫·馬勒改編自巴赫器樂作品的組曲也將被權威演繹。屆時,深圳音樂廳將會成一座充滿了虔誠與讚美的愛的聖殿,觀眾們可滌蕩靈魂,領略音樂的肅穆。
與普希金文學共舞
芭蕾舞劇《奧涅金》11月上演
晶報訊(記者 邵登)芭蕾舞劇《奧涅金》是根據俄羅斯偉大文學家普希金的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改編而成,由戲劇芭蕾大師克蘭科編舞,柴科夫斯基創作音樂,三位大師的光環令這部經典舞劇星光熠熠。11月4-6日,中央芭蕾舞團將攜該劇登深圳大劇院,傾情演繹這個令人扼腕嘆息的悲情故事。
中芭版《奧涅金》於2008年12月在北京天橋劇場首演後,以精緻的舞蹈、大膽的配樂、清新的舞美贏得了業界的讚譽和觀眾的認可。從一開場,故事的展現便以合理巧妙的舞蹈語彙,讓即使不懂芭蕾的觀眾也能身臨其境,從內心與主人公同呼吸、共命運。這也恰恰使注重心靈交流的普希金文學找到了歸宿。
芭蕾舞劇《奧涅金》的音樂頗有特色,舞劇編曲柯特·海因茨·施託爾策大膽創新,部分鋼琴獨奏,配以必要和聲,用凝重的器樂表現心情,用明快的節奏表現情節,相得益彰,渾然天成。由於劇情主要是通過幾個主角得以體現的,所以改編者在將原配樂改寫成管弦樂的時候,既照顧到柴科夫斯基音樂芭蕾的總體特點,又避免了太多的齊奏,嚴格遵循了音樂在芭蕾舞中的從屬地位,又最大限度地發揮了音樂對舞蹈所起的襯託作用。
中央芭蕾舞團還特別聘請了英國和德國的4位設計師進行舞美和服裝設計。他們按照中國舞臺的特點重新設計,無論是舞臺背景還是側幕布置都運用了比較新的材料和手段來表現,現代感非常強,與斯圖加特原有版本相比更加漂亮,更有現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