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寧夏省考申論熱點:文化自信凝聚中國力量
【導讀】華圖寧夏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寧夏省考申論熱點:文化自信凝聚中國力量,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文化自信是中華文化綿延五千年而生生不息的優秀傳統,是那種融入民族的血脈之中,成為民族的靈魂和基因的傳統。 【重要性】 1、從國際發展的趨勢看,文化自信是國家文化軟實力激烈競爭的必然要求。
-
堅定文化自信怎麼做?習近平這篇文章說清楚了
6月16日出版的第12期《求是》雜誌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文章強調,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
在文化自信的歷史坐標中夯實意識形態教育文化根基
摘 要:堅持文化自信既是理念又是指導思想,我們可以在不同的歷史坐標中探尋到文化自信的根源,為大學生標示出文化自信的歷史坐標圖。高校作為文化育人的前沿陣地,應在新時代著力築牢大學生文化自信,不斷夯實意識形態教育文化根基,進而牢牢佔據意識形態鬥爭高地,這是高校的歷史責任擔當。
-
喚醒沉睡的文化——慶城縣挖掘文化內核扮靚「千年古城」
,創新頂層設計 慶城縣秉承規劃領先、建設在後的原則,建立了科學的規劃決策體制,做到「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建設一盤棋」,在文化內核凝聚、文化主題彰顯、文化記憶激活、文化風情演繹等方面,處處融入慶城文化元素,積極搭建陣地,提升文化自信。
-
文化自信是理論自信之根(思想縱橫)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深沉、更持久的自信,蘊涵並彰顯此「三度」,所以成為理論自信之根。 我國傳統文人常用「腹有詩書氣自華」顯示自信。從文化自信與理論自信的關係看,「腹有詩書」是基礎,「氣自華」或「『論』自華」是自信的結果和表現。文化範圍像大海那樣寬廣,包括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等等。中國人愛喝茶,俄國人喜飲酒,美國人放不下槍,諸如此類,統屬文化。
-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建設文化強國
「堅定文化自信,讓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增強了文化底蘊和價值底氣。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韓子勇說,《建議》明確建成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吹響了增強「四個自信」、凝聚人心力量、繼續向著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昂首進發的衝鋒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
-
價值觀與倫理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核心
文化自信和促進文化大繁榮,不僅是我們的治國理念和基本國策,也應該成為人民群眾的自覺實踐。那麼,歸根到底,文化自信對於當代中國人意味著什麼?如何樹立並踐行文化自信?在筆者看來,文化自信的本質和核心是價值觀自信和倫理自信。
-
國內優秀女性甘肅敦煌共話「她文化」欲激發智慧潛能
國內優秀女性甘肅敦煌共話「她文化」欲激發智慧潛能 2018-09-鍾欣 攝 中新網甘肅敦煌9月27日電 (記者 徐雪)26日,首屆婦女文化交流論壇及系列活動在甘肅敦煌開幕,來自國內的企業家、藝術家等優秀女性代表在此間圍繞「她自信」,文化傳承與共享和「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女性貢獻等主題作了交流。
-
弘揚傳統文化,建構文化自信——山科大中文系話劇匯演精彩啟幕
7月17日晚,山東科技大學文法學院中文系漢語言文學2017級文化藝術實踐匯報演出在大學生活動中心二樓報告廳舉行,話劇《窩頭會館》、《潘金蓮》、《立秋》、《趙氏孤兒》、《家》、《妻妾成群》等經典片段的演繹,為在場嘉賓、全校師生帶來了一場別樣的文化盛宴。
-
「溯源甘肅」甘肅遠古文化的文明印記
【溯源甘肅】甘肅遠古文化的文明印記甘肅日報特約撰稿人 雍際春在中華文明的多元起源中,甘肅所在的涇渭上遊和甘青高原地區佔有重要地位。季羨林說:「在過去幾千年的歷史中,世界各民族共同創造了許多文化體系。依我的看法,共有四大文化體系:中國文化體系、印度文化體系、阿拉伯穆斯林文化體系、西方文化體系。而這四個文化體系匯流的地方只有一個,這就是中國的敦煌和新疆地區。」因此,四大文化體系或兩大文明的彼此溝通、相互交流、滲透,以及匯流交融,甘肅地區無疑發揮著重要的橋梁紐帶作用。
-
品味蘭州歷史文化 感受黃河之濱魅力
原標題:品味蘭州歷史文化 感受黃河之濱魅力 11月9日晚,「豐收了·遊甘肅」 蘭州冬春文化旅遊推介會在蘭州音樂廳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業界嘉賓歡舉一堂,共襄蘭州豐厚的人文與歷史,感受黃河之濱魅力,感知精緻蘭州的華彩樂章,並由此拉開蘭州冬春旅遊的帷幕。
-
寶安表彰優秀文藝志願服務團體,首屆航城簕杜鵑文化藝術周豐富多彩
不少市民來到這裡,為2020年寶安區文藝志願服務表彰匯演暨首屆航城簕杜鵑文化藝術周啟動儀式捧場。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李瑞琦,寶安區委常委、區政府黨組成員、區委宣傳部部長周學良,寶安區副區長蔡凡以及寶安區文聯、航城街道、區公共文化服務中心等單位領導和嘉賓出席活動。
-
五臺山:文化名山 蔚為大觀
五臺山文聯原主席安建華說:「僅從五臺山與四大名著關係的這個角度,就可以看出五臺山的歷史地位和深遠影響。」正如魯智深第一次見到五臺山——「果然好座大山!」 而今,要來五臺山,不僅可以乘火車,走高速,還可以打「飛的」。立體化交通網絡將古老的五臺山帶入一個全新的發展時代。
-
堅定文化自信 講好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故事
葉義斌攝/光明圖片文化遺產是先人創造並遺留下來的文化成就、寶貴財富,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文明延續、生生不息的內在脈絡與創新創造的動力源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牢牢把握「兩個鞏固」根本任務,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大力推進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
-
2021年度《甘肅藍皮書》成果發布 涉及經濟社會輿情文化等多領域
中國甘肅網1月8日訊(本網記者 李紅軍)今天上午,2021年度《甘肅藍皮書》成果發布會在蘭州舉行。此次公開發布的2021年度《甘肅藍皮書》系列成果共有10部,涉及經濟、社會、輿情、縣域和農村發展、文化發展、住房和城鄉建設發展、商貿流通、文化旅遊業發展等多個領域。
-
堅定紅色文化自信 推進紅色基因傳承
堅定紅色文化自信有什麼重要意義? 紅色文化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紅色文化就是革命文化,廣義的紅色文化指的是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領導中國人民在長期革命戰爭、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實踐中逐漸形成的理想信念、倫理道德、人生價值,以及傳承、記載黨領導人民追求民族復興、人民幸福這一歷史過程的文化形態(本文論述的是廣義紅色文化)。
-
肅王府:蘭州厚重的歷史文化
在600多年的歷史歲月中,肅王府歷盡滄桑,其建築已面目全非。但毫無疑問,肅王府的遷蘭,對明代及其以後的蘭州歷史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蘭州肅王府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封朱楧為漢王,二十五年(1392年)改封肅王,就藩甘州(今張掖)。建文元年(1399年),朱楧請求移藩蘭州獲準。移蘭後,朱楧即大興土木,營建肅王府。
-
2012年度商丘十件文化大事候選事件簡介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程峰,副省長張廣智,省政協副主席靳綏東、李英傑,省九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志斌,中國劇協黨組副書記兼秘書長劉衛紅,省文聯黨組書記吳長忠,中國劇協副主席、省文聯副主席、省劇協主席李樹建等出席。市委書記陶明倫出席並致辭,市領導餘學友、吳宏蔚、賈宏偉、賈瑞琴、付元清、張新、楊繼民、王琦、許大剛、嶽愛雲、朱明倫、宋崇江等也出席了開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