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近宇宙最大黑洞被發現,距地球僅7億光年

2020-12-05 環球世界未解之謎

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距離地球僅7億光年的超大質量黑洞,它的質量高達太陽的400億倍,是地球附近宇宙中最大的黑洞。

據報導,這個黑洞位於一個編號為Holmberg 15A的超巨橢圓星系中。它是一種外觀體積巨大的橢圓星系。這個星系隸屬於一個包含數百個星系的星系群Abell 85。

「這是在附近宇宙中直接動態探測到的最大的黑洞」,馬克斯普朗克外星物理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Extraterrestrial Physics)和慕尼黑大學天文臺(University Observatory Munich)的研究人員說,「它不僅是整個宇宙中目前已知最大的黑洞之一,它還比根據星系核恆星質量所預計的質量還大4到9倍。」

科學家們指出,這個超大質量黑洞的尺寸是其它兩個類似巨大黑洞的兩倍。

「這個觀測意義非凡。它找到了一個400億太陽質量的極大黑洞。這麼巨大的質量使這個黑洞成為我們附近宇宙中最大的黑洞,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黑洞之一。」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教授安德魯寇斯特(Andrew Coates)說。

大多數星系的中心都有超大質量黑洞坐鎮,比如銀河系中心的人馬座A*,質量約為太陽的400萬倍。這個新發現的黑洞是地球臨近宇宙中最大的一個,也許僅次於目前排名第一的類星體TON 618,後者內部的超大質量黑洞質量達太陽的660億倍,Ton 618距離地球104億光年。

通常來說,估測超大質量黑洞的質量有兩種方法。其一,通過分析超大質量黑洞周圍星體的運動情況,結合廣義相對論進行計算;其二,根據超大質量黑洞吞噬物質時所爆發輻射的光度來推測。

在這項新研究中,天文學家採用了上述第一種方法。他們利用甚大望遠鏡(VLT)上的多單元光譜探測器(MUSE)對遙遠星系Holmberg 15A展開高解析度寬場光譜觀測,進而分析其恆星運動情況。

科學家還不清楚這種巨獸黑洞的由來,但有種理論認為可能與數十億年前暗物質合併而成的恆星有關。

研究結果即將發表在《天體物理期刊》上。

相關焦點

  • LIGO發現最大黑洞 距地球90億光年 真是不可思議(3)
    LIGO發現最大黑洞 距地球90億光年 真是不可思議2015年9月14日,就在LIGO首次開啟,其靈敏度較高且改進後的探測器,引力波穿過地球。就像在其歷史進程中通過地球的數十億個波浪一樣,這個波浪遠離我們銀河系,是由兩個巨大的超遠距離物體,合併和碰撞產生的。距離超過十億光年,兩個巨大的黑洞已經合併,並且以光速移動 -最終到達地球。但這一次,雙LIGO探測器看到它們的手臂,以亞原子量膨脹和收縮,但這足以使雷射移動並產生幹涉圖案的明顯變化。我們第一次發現了引力波。三年後,我們發現了其中的11個,其中10個來自黑洞。
  • 宇宙中最大黑洞被發現,距離地球有25億光年,竟然是雙黑洞系統!
    宇宙中最大黑洞被發現,距離地球有25億光年,竟然是雙黑洞系統當人類還未走出地球的時候,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多麼渺小。一旦走出地球踏進無窮的宇宙中,就會發現地球是多麼微不足道,在眾多星體中,地球卻是最不起眼的那一顆,但是也就是這一顆微不足道的星球孕育出了生命和文明。從發現宇宙的那一刻起,人類的心就從安分過,並試圖去了解這個宇宙。宇宙到底有多大?是什麼原因構成了宇宙,地球的外面是宇宙,而包裹著宇宙的物質又是什麼?這些問題我們都不知道準確答案。
  • 天文學家發現年齡最大的黑洞:16億倍太陽質量,距地130億光年
    類星體是宇宙中最明亮的物體,它們位於銀河系的中心,但在它們自己的中心則存在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其質量比太陽大數百萬至數十億倍。【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1月16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稱,天文學家在距離地球130.3億光年的暗角發現了一個類星體,它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比太陽大16億倍。
  • 科學家發現一個雙黑洞系統,距地球25億光年,它們正在靠近融合
    推測出黑洞的存在也可藉由間接觀測恆星或星際雲氣團繞行軌跡取得位置以及質量。正是由於黑洞的引力太強大了,所以科學家探測發現黑洞其實也不是一件非常難的事,尤其是一些大質量的黑洞更是容易被觀測到,因為它們在吞噬像恆星這樣的巨大天體時,動靜是非常大的,耀眼的光芒即使相距幾萬光年也可以觀測到。那麼黑洞在宇宙的數量如何?
  • 宇宙大爆炸後最大爆炸被發現,光年級別黑洞現身,距離地球3.9億光年...
    在宇宙中有一種非常明亮的天體,雖然距離地球非常遙遠,但是發出的光芒可以穿越幾十億光年的宇宙空間,被地球上的望遠鏡所捕捉到,這就是所謂的類星體。
  • 地球在靠近黑洞?距超大質量黑洞比以前近2000光年,每秒快7公裡
    由於計算任務之艱巨,以至僅在一個世紀前,美國天文學家哈洛·沙普利(Harlow Shapley)首次確定太陽不在銀河系的中心附近。要想確切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最好方法就是測量許多恆星的位置和運動。不過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運動是相對的。當附近的恆星繞銀河系軌道運行時,太陽也在繞銀河系運行,因此我們只能測量恆星相對於我們地球的運動。
  • 中國科學家發現雙黑洞「吞噬」恆星現象,距地球約26億光年
    中國科學家發現雙黑洞「吞噬」恆星現象,距地球約26億光年  即便是經過了30多年的研究,天文學家僅在少數幾個活動的星系中找到了超大質量雙黑洞。而在最新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論文中,安徽師範大學物電學院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組在一個距離地球約26億光年之遙的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
  • 科學家發現宇宙最大環狀結構 直徑達50億光年
    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天文學家最新發現宇宙中50億光年直徑的神秘環狀結構,是迄今發現最大的宇宙結構,然而當前理論認為如此龐大的宇宙環是根本不存在的
  • 距地球99億光年外,這個黑洞成了造物主,培育誕生出很多新恆星!
    黑洞以毀滅撕裂物體而聞名,例如恆星等。但現在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黑洞,它可能在令人難以置信的距離內,跨越多個星系,引發了恆星的誕生。這一由美國宇航局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和其他望遠鏡做出的發現,如果得到證實,將代表著有史以來最廣泛黑洞作為恆星啟動器的影響範圍。黑洞似乎增強了超過一百萬光年之外的恆星形成。
  • 科學家發現10億光年內的最大黑洞,質量為銀河系中心黑洞9300倍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這個地球很大,大到無邊無際,然而最小的恆星的質量也是地球的3萬倍左右,太陽的質量更是地球的33萬倍,但是黑洞的質量更大,科學家們已經發現的所有的黑洞質量都比太陽大,在一些星系的中心還存在著超大質量黑洞,質量基本都在太陽的10萬倍以上,它們都是宇宙中最大級別的單一天體
  • 地球在靠近黑洞?距超大質量黑洞比以前要近2000光年,每秒快了7公裡!
    多數星系中心都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銀河系也不例外。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名為人馬座A*(Sagittarius A*),質量約為太陽的410萬倍,約每11分鐘自轉一圈。根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於1985年公布的數據,地球距離人馬座A*黑洞約27700光年。
  • 科學家發現:地球公轉速度加快7千米,距離黑洞只有25000光年
    最近天文學家發現地球的速度加快了7千米/秒,距離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僅有約25800光年,額,莫恐慌哦,不是說你即將升仙了啊,是基於新觀測數據建立的更好銀河系模型的結果
  • 宇宙最大的結構:寬度100億光年,是太陽直徑的7億億倍!
    ,它們的尺寸遠遠大於地球,也遠遠大於太陽。因為它們實在太大了,用公裡來表示它們的尺寸顯得很不方便,這就需要用到光年。一光年,即光在一年內傳播的距離,大約為9.5萬億公裡。比鄰星距離我們4.2光年,即40萬億公裡,音速飛機飛完這段距離需要370萬年的時間。如果覺得這個距離很遠,那來看看銀河系的大小,銀河系的寬度達到了10萬光年。然而,銀河系的寬度僅僅是宇宙中已知最大物體寬度的0.001%。
  • LIGO發現最大黑洞 最大合併質量約為太陽80倍大小
    原標題:升級版LIGO發現四起黑洞合併最大合併質量約為太陽80倍 距地球90億光年科技日報北京12月4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3日報導,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通過分析高新雷射幹涉儀引力波天文臺(Advanced LIGO)獲得的觀測數據
  • 天文學家觀測到7億光年外目前已知的最大黑洞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樊俊卿】8月12日,外媒Tech Explorist發布消息稱,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MPI)的天文學家利用部署於歐洲南部的超大望遠鏡(Very Large Telescope,VLT)在霍爾姆15A星系團(Holm 15A)中心發現了迄今為止人類能夠觀測到的最大黑洞
  • 天文學家意外發現一個黑洞,距離地球僅1000光年
    根據發表在最新一期《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雜誌的研究論文,日前,天文學家在一次例行的天文觀測中,意外地發現了一個黑洞,它潛伏在太陽系附近,距離地球僅有1000光年,令科學家感到震驚。科學家通過對HR 6819軌道的研究發現,這個未被觀測到的不明天體質量大約為太陽質量的4倍,如此巨大的質量表明,該天體一定是一個黑洞,「質量為太陽質量4倍的天體必然是一個黑洞,」Thomas Rivinius說,「它距離我們是如此之近,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
  • 距地球120億光年!ALMA發現迄今最遙遠類銀河系星系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8月13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2日報導,一個國際科研團隊藉助阿塔卡馬大毫米/亞毫米陣列(ALMA),揭示了距地球約120億光年的一個星系的「廬山真面目」。該星系是迄今「現身」的距地球最遙遠的星系,看起來像銀河系,能讓我們管窺宇宙只有14億歲的「模樣」,有助科學家進一步了解星系的形成和演化歷程。 這一星系名為SPT0418-47。研究人員發現,該星系非常穩定,這與早期宇宙中所有星系都很混亂且不穩定的理論相矛盾,因此,這一發現也挑戰了人們對星系形成方式的理解。
  • NASA收到距地2.5億光年黑洞發出的「聲音」
    美國宇航局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的天文學家們記錄下了宇宙中最深的音樂「音符」,並發現其驚人的來源是一個距離地球2.5億光年的黑洞。黑洞聲音:天文學家發現了英仙座黑洞發出的聲波。這個宇宙深處的音符,比人類耳朵能聽到的任何東西都要深,被追蹤到英仙座星系團中一個巨大的黑洞。
  • 中國科學家發現雙黑洞「吞噬」恆星現象,距地球約26億光年
    光學瞬態觀測已經發現了數十個星系中心的大質量黑洞引起的恆星潮汐中斷事件(TDEs)。儘管進行了廣泛的搜索,但X射線後續觀察在其中大多數沒有或只顯示了微弱的X射線探測線索。即便是經過了30多年的研究,天文學家僅在少數幾個活動的星系中找到了超大質量雙黑洞。
  • 天文學家稱發現「宇宙黎明時分」已知最大質量的黑洞
    原標題:天文學家稱發現「宇宙黎明時分」已知最大質量的黑洞   原標題:天文學家發現罕見大質量黑洞   新華社華盛頓2月25日電 (記者林小春)中外天文學家25日報告說,他們發現了「宇宙黎明時分」已知最大質量的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