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2018年5月28日吉林地震,這些地震知識我們得懂

2020-12-04 略談秩事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018年05月28日01時50分在吉林松原市寧江區(北緯45.27度,東經124.71度)發生5.7級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

聽到這則消息心驚膽戰,祈求不要有那麼多的傷害。對於地震我們了解多少?

一、地震的概念

地震是指巖石圈的天然震動,並以地震波的形式強烈釋放出地球內能,它是地球內部能量釋放的一種表現。

地震發生最多的地區主要位於板塊邊緣,全球最有名的火山地震帶分成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具體分布如下圖:

問題在於,中國竟然位於兩大火山地震帶之間!

如下圖:中國破壞性地震分布圖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地震發生的區域很廣,但是主要集中在兩片區域:

一是臺灣周邊地區,是的,臺灣當然屬於中國的一部分!

二是西南部一帶,包括青藏和雲貴、四川等地區。

道理很明顯,因為這兩地都靠近世界主要的地震帶——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當然,也有很多地震是因為內部板塊斷裂而成,如四川龍門山斷裂帶地區,汶川地帶與其有關。

二、地震的成因分類

了解完地震的定義和分布後,我們去深入了解地震的成因分類:

地震按照成因分類:主要分為構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誘發地震。

如下圖:

這裡我重點介紹兩種:構造地震和誘發地震。

構造地震亦稱"斷層地震"。

地殼(或巖石圈)在構造運動中發生形變,當變形超出了巖石的承受能力,巖石就發生斷裂,在構造運動中長期積累的能量迅速釋放,造成巖石振動,從而形成地震。

構造型地震波及範圍大,破壞性很大。

世界上百分之90以上的地震、幾乎所有的破壞性地震屬於構造地震。

誘發地震主要是因為人類活動引起的。

水庫蓄水,石油和天然氣的開發,鑽進過程中的井漏和地下核爆炸等工程活動都可能誘發地震。

網上爭議很大的:四川汶川地震與三峽大壩修建有關?對此,我們並不知道是否真的有關係。

但是,河源地區近年來多發地震確實與修建新豐江水庫有密切的關係。

最早認為,水庫蓄水後,水體作為一種附加重量可能導致原來已處於不穩定臨界狀態的斷裂重新活動而誘發地震。

但後來經過計算和實際觀測,表明這種附加載荷和引起的變形量級太小。

隨著注水誘發地震的現場試驗和室內巖石力學的研究,人們趨向於認為庫水的滲漏和水力擴散(傳遞)也許是誘發地震的主要原因。

如下圖所示:

目前,水庫誘發地震的原因和發震機制還在探討中。

三、地震的構成要素與受災程度

我們普遍知道的是:不同的地震,造成的危害成都是不同的;而就算是同一個地震,地震發生後,不同地區的受災程度也是不同的。

那麼地震造成的受災程度受什麼因素影響呢?我們首先來看看下圖,地震的要素:

地震的構成要素包括震級、震源、震中、震中距。

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震級每增加1級,能量約增加32倍。在只考慮震級的情況下,震級越高,地震烈度及破壞程度越大。

具體如下表:

當然,除了震級,不同地區地震破壞程度(烈度)還受到其他要素的影響。

一般而言,震級越高,震源越淺,離震中越近,烈度越大,即破壞程度越大!

當然,破壞程度與傷亡人數不是一個概念,傷亡人數的多少還與地震發生的時間,當地的的地質構造,房屋結構等因素有關!

以上就是我為大家介紹的地震知識。

地震時,房屋倒塌危害巨大

生者只能祈求逝者安息

逃生

在大災難中,我們不能否認一點是,除了「適者生存」之外,還有「幸者生存」法則!但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要學習逃生,正常的心理!

如何逃生是個必修課題

接下來,我要為大家講解地震逃生。

首先,我們必須要知道的是:地震是很難預測的。

但是地震之前還是有先兆的,如下圖所提到雞飛馬叫,冬蛇出洞等。

又或者地下水異常、天空出現地震雲。

但是地震先兆往往不準確!

所以,我們普通民眾要做的不是去研究地震先兆,何況我們不可能天天有空去盯著動物或者天空看雲。

我們能做的應該是提前做些準備,如準備一個地震防備包。如下圖,日本每戶家庭都有的非常持出袋。

為預防地震發生,你覺得裡面應該準備放些什麼樣的物品呢?不妨嘗試一下填空。

最後,我們講講地震逃生,這個問題其實要看具體情況,不能籠統而論

而且的在大災難中,我們不能否認的一點是,除了「適者生存」之外,還有「幸者生存」法則!

地震逃生普遍原則如下(注意,這只是普遍法則,要靈活變通)

一、震時:

1、抓住黃金12秒預警時間:是跑還是躲,瞬間抉擇。

如果你在一樓,又容易跑到空曠區域,那馬上跑出去比較合理!

當然,如果你在10樓甚至更高,你就不能去搭電梯下樓,應該馬上找個活命三角區躲起來!

而且,有時間應該立刻關氣關電,並且拿好水、食物、手機等逃生物品!

沒有反應時間,當然應該馬上找地方躲起來!

2、室內避震:

"伏而待定"就地躲避,利用三角空間,蹲或趴下,護住頭部。

3、室外避震:儘量到開闊的空地,降低重心,護好頭部

二、震後

如果被困在地下:先簡單處理外傷。

保護好呼吸系統,儘量減少體力消耗。

如困在地下空間發現外面有人經過,除了喊叫,其實用鐵棍等物件敲打旁邊的物體也是一個好辦法!

要有頑強的毅力和旺盛的求生意識——最重要的一點!

相關焦點

  • 2018年2月6日花蓮6.5級地震給我們的警醒……
    2018年2月6日晚,臺灣花蓮縣發生6.5級地震,已致7人死亡,88人失聯,200餘人受傷。
  • 地震知識科普
    2、全世界有記錄以來震級最大的地震是1960年5月23日發生在南美洲智利中南部瓦爾迪維亞的9.5級地震,震源深度為33千米。3、中國有記錄以來震級最大的地震是1950年8月15日中國西藏墨脫縣發生的8.6級地震。
  • 2018年全球地震概況
    2018年全球6.0級以上地震共造成3068人死亡,1.6萬餘人受傷。死亡人數最多的地震為9月28日發生在印度尼西亞的7.4級地震,共造成2256人死亡。一.強震連發,印尼地區災害地震較為集中。環太平洋地震帶仍是7級地震主要活動區域,最大地震為8月19日斐濟群島8.1級地震。印度尼西亞地區6級以上地震持續活躍,全年該地區共發生7次6.0級以上地震,均造成不同程度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二.全球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大幅上升。
  • [地理知識點]中國地震帶分布(中國四大地震帶)
    [地理知識點]中國地震帶分布(中國四大地震帶) 2011-10-31 17:19 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
  • 松原會有大地震嗎?2018年松原已經發生幾次地震
    2018年松原已經發生幾次地震  2018吉林松原地震最新消息、松原為什麼總地震原因  【吉林松原發生5.7級地震 專家:後續出現更大地震可能性不大】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28日1時50分,吉林省松原市寧江區發生5.7級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哈爾濱、長春等城市震感強烈
  • 2018年5月28日國內外重要新聞
    2018年5月28日,國內國外發生哪些大事?習近平向各國共產黨赴華參加紀念馬克思誕辰兩百周年專題研討會致賀信5月28日,由中國共產黨舉辦、各國共產黨參加的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專題研討會在深圳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向會議致賀信。
  • 唐山發生5.1級地震,這些地震逃生和自救知識要知道!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今天(7月12日)6時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北緯39.78度,東經118.44度)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網友表示,河北、天津、北京有震感。
  • 安慶位於地震帶上嗎?地震風險高嗎?
    2017年12月28日宿松2.5級地震 2018年1月19日廬江2.5級地震 2018年4月6日無為縣3.6級地震
  • 2018全球地震預言要應驗了?!我們可憐的卑詩省怎麼辦?!
    根據2017年11月份的一則研究顯示。2018年,地球上大規模毀滅性的地震可能要增加。而根據預測,我們可憐的BC省,本次又在受地震影響的範圍之內。進入2018年剛剛1個多月,全球已經發生了11次震級超過6級的強烈地震。據科學家預計,今年還有更多強震有可能發生。北京時間2018年2月4日21點56分,臺灣花蓮縣發生6.4級地震。緊接著2月6日23點50分,再次發生6.5級地震。統帥大飯店2樓以下全部下陷,且有29人受困。
  • 【地理概念】地震預報和地震預警
    根據時間尺度的不同,可將地震預報分為5 個階段,即:長期預報、中期預報、短期預報、臨震預報和主震後餘震預報。2019年6月17日22時55分,四川省長寧縣(28.41°N,104.86°E)發生芮氏6.0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由成都高新減災所與應急管理部門聯合建設的大陸地震預警網,提前61秒向成都成功預警本次地震。
  • 環太平洋地震帶活躍?日本又來了次5.6級地震,今年已有3次大地震
    雖然這次的地震強度不是很大,但是在3月以來的5級至5.9級地震區間還是相對較強了,本次地震由於離陸地區域較遠,所以沒有什麼影響。從地理位置來看,本次地震發生的範圍也是在「環太平洋地震帶」附近,難道我們的地震帶真的是活躍了?並且在2020年3月25日的時候,位於千島群島還發生了一次7.5級大地震也是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
  • 2018年6月18日日本大阪發生6.1級地震
    據日本氣象廳測定北京時間2018年6月18日06時58分【日本時間07時58分】在日本大阪府北部發生5.9級地震【隨後日本氣象廳修訂為6.1級】
  • 唐山再發5.1級地震,這一區域在哪個地震帶上
    據中國地震臺網報導,7月12日6時38分,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區發生了5.1級地震,各大網站隨即發布了相關消息,但在海量的消息面前,老百姓愈發看不懂了,啥叫地震帶?唐山莫非坐落在地震帶上?其實,地震帶這個詞是一個非常大的概念。
  • 關於地震知識的考點都有哪些?
    7月12日6時38分,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區發生5.1級地震,京津冀地區震感強烈。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預報部主任蔣海昆當日對媒體表示,此次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地震餘震。唐山為何屢次發生地震?究其原因還要從其所處地理位置說起。唐山位於郯城-廬江地震帶、燕山地震帶以及海河(河北)平原地震帶三條地震帶的交匯處,地震概率偏高,地震級別也偏高。
  • 5月地球不正常?出現2019年以來最強地震,首創3個7級以上地震月
    作者:文/虞子期5月已經正式結束了,也是我們該看看整體5月的地震科學報告了,當然對於5月份來說,如果按照正常的心理狀態來說的話,可能不少的科學愛好者會想,可能偏多,可能是最近出現了幾次較大地震,給大家產生了心理影響。
  • 2021江蘇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地震知識有關考點
    行測常識判斷考點範圍很廣,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經濟、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夥伴們長時間不間斷的積累。今天江蘇公務員考試網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地震知識」。
  • 全國2019年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廣西2次5.2級地震強度和地震頻...
    2020年全國地震局長會議1月7日下午至8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地震局在會上發布最新完成的《2019年地震年報》顯示,2019年中國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其中大陸地區20次,臺灣及近海10次,地震災害共造成19人死亡,427人受傷。
  •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地理常識——地震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地理常識——地震 2020-08-04 14:42:47| 中公事業單位考試題庫 2020山東省各地市事業單位招聘公告職位表陸續發布,為了幫助考生順利備考事業單位考試
  • 唐山又發地震?地震是如何產生的呢?
    唐山發生地震?地震是怎樣產生的呢?如何儘量逃脫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7月12日06時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北緯39.78度,東經118.44度)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有網友表示,在地震發生前,電視裡彈出了預警信息。
  • 四川資中5.2級地震,只願平安,四川頻繁地震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今日8時14分在四川內江市資中縣(北緯29.59度,東經104.82度)發生5.2級地震,震源深度14千米。你有震感嗎?盼平安!學生們在老師指揮下集體應聲趴在各自書桌底下。整個過程井然有序。堪稱教科書式自救,做得非常棒!給老師和孩子們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