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018年05月28日01時50分在吉林松原市寧江區(北緯45.27度,東經124.71度)發生5.7級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
聽到這則消息心驚膽戰,祈求不要有那麼多的傷害。對於地震我們了解多少?
一、地震的概念
地震是指巖石圈的天然震動,並以地震波的形式強烈釋放出地球內能,它是地球內部能量釋放的一種表現。
地震發生最多的地區主要位於板塊邊緣,全球最有名的火山地震帶分成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具體分布如下圖:
問題在於,中國竟然位於兩大火山地震帶之間!
如下圖:中國破壞性地震分布圖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地震發生的區域很廣,但是主要集中在兩片區域:
一是臺灣周邊地區,是的,臺灣當然屬於中國的一部分!
二是西南部一帶,包括青藏和雲貴、四川等地區。
道理很明顯,因為這兩地都靠近世界主要的地震帶——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當然,也有很多地震是因為內部板塊斷裂而成,如四川龍門山斷裂帶地區,汶川地帶與其有關。
二、地震的成因分類
了解完地震的定義和分布後,我們去深入了解地震的成因分類:
地震按照成因分類:主要分為構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誘發地震。
如下圖:
這裡我重點介紹兩種:構造地震和誘發地震。
構造地震亦稱"斷層地震"。
地殼(或巖石圈)在構造運動中發生形變,當變形超出了巖石的承受能力,巖石就發生斷裂,在構造運動中長期積累的能量迅速釋放,造成巖石振動,從而形成地震。
構造型地震波及範圍大,破壞性很大。
世界上百分之90以上的地震、幾乎所有的破壞性地震屬於構造地震。
誘發地震主要是因為人類活動引起的。
水庫蓄水,石油和天然氣的開發,鑽進過程中的井漏和地下核爆炸等工程活動都可能誘發地震。
網上爭議很大的:四川汶川地震與三峽大壩修建有關?對此,我們並不知道是否真的有關係。
但是,河源地區近年來多發地震確實與修建新豐江水庫有密切的關係。
最早認為,水庫蓄水後,水體作為一種附加重量可能導致原來已處於不穩定臨界狀態的斷裂重新活動而誘發地震。
但後來經過計算和實際觀測,表明這種附加載荷和引起的變形量級太小。
隨著注水誘發地震的現場試驗和室內巖石力學的研究,人們趨向於認為庫水的滲漏和水力擴散(傳遞)也許是誘發地震的主要原因。
如下圖所示:
目前,水庫誘發地震的原因和發震機制還在探討中。
三、地震的構成要素與受災程度
我們普遍知道的是:不同的地震,造成的危害成都是不同的;而就算是同一個地震,地震發生後,不同地區的受災程度也是不同的。
那麼地震造成的受災程度受什麼因素影響呢?我們首先來看看下圖,地震的要素:
地震的構成要素包括震級、震源、震中、震中距。
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震級每增加1級,能量約增加32倍。在只考慮震級的情況下,震級越高,地震烈度及破壞程度越大。
具體如下表:
當然,除了震級,不同地區地震破壞程度(烈度)還受到其他要素的影響。
一般而言,震級越高,震源越淺,離震中越近,烈度越大,即破壞程度越大!
當然,破壞程度與傷亡人數不是一個概念,傷亡人數的多少還與地震發生的時間,當地的的地質構造,房屋結構等因素有關!
以上就是我為大家介紹的地震知識。
地震時,房屋倒塌危害巨大
生者只能祈求逝者安息
逃生
在大災難中,我們不能否認一點是,除了「適者生存」之外,還有「幸者生存」法則!但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要學習逃生,正常的心理!
如何逃生是個必修課題
接下來,我要為大家講解地震逃生。
首先,我們必須要知道的是:地震是很難預測的。
但是地震之前還是有先兆的,如下圖所提到雞飛馬叫,冬蛇出洞等。
又或者地下水異常、天空出現地震雲。
但是地震先兆往往不準確!
所以,我們普通民眾要做的不是去研究地震先兆,何況我們不可能天天有空去盯著動物或者天空看雲。
我們能做的應該是提前做些準備,如準備一個地震防備包。如下圖,日本每戶家庭都有的非常持出袋。
為預防地震發生,你覺得裡面應該準備放些什麼樣的物品呢?不妨嘗試一下填空。
最後,我們講講地震逃生,這個問題其實要看具體情況,不能籠統而論
而且的在大災難中,我們不能否認的一點是,除了「適者生存」之外,還有「幸者生存」法則!
地震逃生普遍原則如下(注意,這只是普遍法則,要靈活變通)
一、震時:
1、抓住黃金12秒預警時間:是跑還是躲,瞬間抉擇。
如果你在一樓,又容易跑到空曠區域,那馬上跑出去比較合理!
當然,如果你在10樓甚至更高,你就不能去搭電梯下樓,應該馬上找個活命三角區躲起來!
而且,有時間應該立刻關氣關電,並且拿好水、食物、手機等逃生物品!
沒有反應時間,當然應該馬上找地方躲起來!
2、室內避震:
"伏而待定"就地躲避,利用三角空間,蹲或趴下,護住頭部。
3、室外避震:儘量到開闊的空地,降低重心,護好頭部
二、震後
如果被困在地下:先簡單處理外傷。
保護好呼吸系統,儘量減少體力消耗。
如困在地下空間發現外面有人經過,除了喊叫,其實用鐵棍等物件敲打旁邊的物體也是一個好辦法!
要有頑強的毅力和旺盛的求生意識——最重要的一點!